1 / 62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儿科护理学.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儿科护理的范围 第二节 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第三节 儿科护理的特点和理念 第四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一、 儿科护理 学的 任务与范畴 1 、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 为儿童提供整体护理,以降低儿童死亡率,减少发病率,增进儿童身心健康,提高 生命质量。. 一、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与范畴. 2 、 儿科护理学的范围 一切涉及小儿时期的 健康 和 卫生 问题 内容范围包括小儿生长发育、促进小儿 身心健康的保健措施及患病儿童的 临床 护理、 预防 和 护理研究 。.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一章 绪 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绪 论

  2. 儿科护理学

  3.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儿科护理的范围 第二节 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第三节 儿科护理的特点和理念 第四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4. 一、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与范畴 1、儿科护理学的任务 为儿童提供整体护理,以降低儿童死亡率,减少发病率,增进儿童身心健康,提高 生命质量。

  5. 一、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与范畴 2、儿科护理学的范围 一切涉及小儿时期的健康和卫生问题 内容范围包括小儿生长发育、促进小儿 身心健康的保健措施及患病儿童的临床护理、 预防和护理研究。

  6. 精卵细胞结合 第一节 儿科护理的范围 年龄范围 青春期结束 (约18‾20岁) 我国卫生部规定的临床服务对象: 出生至满14周岁

  7. 概 念 儿科护理学(pediatric nursing)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卫生保健、疾病预防及临床护理的一门专科护理学。 服务对象是从胎儿时期 直至满14周岁的儿童。

  8. 目录 第一节 儿科护理的范围 内容范围 正常小儿 身心方面 的保健和 健康促进 患病小儿 的护理与 疾病预防 与儿童 心理学、 社会学、 教育学等 多门学科 广泛联系

  9. 护理活动 执行者 小儿及家庭 代言人 护理 计划者 儿科 护士 护理 研究者 健康 教育者 健康 咨询者 健康 协调者 第二节 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一)儿科护士的角色

  10. 第二节 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二)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思想道德 素质 科学文化 素质 身体、心理 素质 专业 素质

  11. 二 、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 “爱” • 是重要的精神营养要素之一 • 儿科护士要发自内心地爱护小儿 • 对事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 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12. 二 、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2.科学文化素质 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自然科学、 文学、艺术(绘画、音乐)等方面的知识, 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和艺术修养,寓 教育于护理之中。 3.专业素质 理论 沟通 实践 观察 判断 4.身体心理素质 乐观 宽容 尊重 协作 忍耐力 适应能力 自我控制力

  13. 思想道德素质 ①热爱护理事业,有责任感和同情心,奉献精神。 ②有诚实的品格、较高的慎独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以理解、友善、平等的心态为小儿及其家庭提供帮助。 ③具有正视现实、面向未来的目光,追求崇高的理想,忠于职守,救死扶伤,廉洁奉公,实行人道主义。

  14. 科学文化素质 ①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知识。 ②掌握一门外语及现代科学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

  15. 专业素质 ①具有比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操作技术精湛,动作轻柔、敏捷。 ②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树立整体护理观念,能用护理程序解决患儿的健康问题。 ③具有开展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的能力,勇于创新进取。

  16. 目录 身体、心理素质 ①具有健康的心理,有宽容豁达的胸怀,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言行举止。 ②具有较强适应能力,良好的忍耐力及自我控制力,灵活敏捷。 ③具有强烈的进取心,不断汲取知识,丰富和完善自己。 ④具有与小儿及其家长成为好朋友的能力,同仁间团结协作。

  17. 第三节 儿科护理的特点及理念 儿科护理的特点 小儿机体特点 小儿患病特点 小儿护理特点

  18. 第三节 儿科护理的特点及理念 解剖特点 生理特点 免疫特点 小儿机体特点 心理特点

  19. 二、 儿科护理的特点 (一)儿童生理机能特点 1.解剖特点 身高、囟门、头、颈 胸腺 肝脏大小

  20. 儿科护理的特点 (一)解剖生理特点 1.解剖特点: 图 1

  21. 解剖特点 外观上,小儿身材大小、身体各部分的比例等与成人明显不同,而且不断变化。 在组织结构上,小儿骨骼钙化不全,长期受压易发生变形;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易发生脱臼;皮肤、黏膜薄嫩,易发生损伤和感染等。

  22. 第三节 各年龄小儿呼吸、心率(脉搏)次数

  23. 生理特点 小儿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各组织器官发育尚未完善,不同年龄小儿有不同的生理、生化正常值; 各系统、器官生理功能不全,如肝、肾功能不成熟,对药物的代谢及体液平衡的调节能力差等。

  24. 免疫特点 非特异性免疫不足,如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差、胃酸杀菌力弱、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差等。 特异性免疫未成熟,产生抗体能力差,但可从母体获得lgG(出生半年后渐消失),还可通过母乳获得SlgA,抗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25. 儿科护理的基本特点 • 常见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

  26. 临床表现 • 来势凶猛、病情发展个体差异大

  27. 预后 及时处理,恢复较快

  28. 心理特点 ①心理不成熟,对心理压力的应对能力较差。 ②心理发展受环境影响大,任何刺激包括愉快和不愉快的,都会引起小儿不同的心理反应,影响着以后的行为。 ③心理发展是连续不断的,不会因环境改变而停止。 返回

  29. 第三节 儿科护理的特点及理念 病理特点 疾病谱特点 预防特点 小儿患病特点 预后特点

  30. 病理特点 小儿对致病因素的反应与成人不同,机体会产生不同的病理改变,如同是肺炎链球菌感染,婴儿常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而成人则为大叶性肺炎;缺乏维生素D时,小儿患佝偻病,成人则为骨软化症。

  31. 疾病特点 小儿常见病种类与成人不同,感染性疾病、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较多见。 患病后临床表现与成人不同,如感染性疾病多起病急,变化快,表现不典型,病灶局限能力差,易发生败血症及多器官等严重表现。

  32. 预防特点 开展计划免疫使小儿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 及早筛查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早加干预和矫正,可防止发展为严重残障; 科学喂养和体格锻炼,可预防成年后的冠心病等。

  33. 预后特点 小儿患病虽然来势凶猛、变化多端,但治疗及时、有效,护理恰当,好转较快,后遗症少,愈后大多较好; 若患儿年幼、体弱,或治疗不及时,则病情恶化快,死亡率较高。 返回

  34. 第三节 儿科护理的特点及理念 评估难度大 观察任务重 护理项目多 小儿护理特点 操作要求高

  35. 评估难度大 ①健康史资料收集较困难。 ②体检不配合。 ③标本采集及其他辅助检查多数不会配合。

  36. 观察任务重 小儿不能及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痛苦,病情变化快,处理不及时易恶化甚至危及生命。故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

  37. 护理项目多 小儿自理能力较差,护理过程中有大量的生活护理和教养内容,同时,要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38. 操作要求高 小儿认知水平有限,护理操作时多数不能配合,操作难度大,对护士的操作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39. 第三节 儿科护理的特点及理念 儿科护理的理念 以家庭 为中心 的护理 尽可能 减少创伤 对小儿 负责和 危险管理

  40.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2个基本概念:促成和授权。 促成是指护理人员为满足小儿和家庭的需要而尽量为小儿家长创造机会和途径以展示他们已获得的能力,并帮助他们获取新的能力; 授权是指护理人员和小儿家长之间建立的一种互动关系,激励家庭的行为向积极方向变化。

  41. 尽可能减少创伤 三个主要的原则 ①防止或减少小儿与家庭分离。 ②帮助小儿建立把握感和控制感。 ③防止或减少身体的伤害和疼痛。

  42. 目录 对小儿负责和危险管理 ①通过危险管理,使卫生保健机构减少对患儿、护理人员等其他相关人员造成的伤害。 ②通过质量保证,将护理过程、护理结果与护理标准进行对照,以监控护理质量。 ③通过质量促进,检查护理服务的结构和过程,持续研究和改进护理过程和护理结果,以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儿及家长需求。

  43. 儿 期 新 生 儿 期 婴 儿 期 幼 儿 期 学 龄 前 期 学 龄 期 青 春 期 第四节 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不同年龄时期的小儿在解剖、生理、病理、心理和社会行为等方面各具特点,为做好小儿保健工作,人为地划分为7个时期。

  44. 胎儿期 从精、卵细胞结合至胎儿出生。此期约40周(280天) 界限 主要特点 生长发育迅速,完全依赖母体,孕母状况对胎儿发育影响极大。 加强孕期保健 保健要点

  45. 18周 6周 11周

  46. 胎儿晚期:29~40w late fetus 胚胎期:0~12w embryo 胎儿中期:13~28w middle fetus 1.胎儿期 Fetus

  47. 新生儿期 从脐带结扎至生后满28天。 界限 主要特点 胎儿离开母体开始独立生存,生理调节及适应能力差,免疫力低,易患儿窒息、感染等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加强保暖、合理喂养、预防感染。 保健要点

  48. 2、新生儿期:(neonatalperiod) (1)时间:胎儿娩出脐带结扎 至生后28天。 (2)主要特点:小儿开始独立 生活,适应能力差,发病率、 病死率均高。 (3)疾病:1)感染2)先天畸形3)产伤

  49. 婴儿期 从出生至满1周岁。 界限 主要特点 生长发育迅速,易发生腹泻;被动免疫渐消失,主动免疫不足,易感染;运动功能和感知发育快,条件反射渐形成。 科学喂养;完成基础免疫程序;预防感染;加强锻炼;培养良好习惯及早期智能开发。 保健要点

  50. 2.新生儿期:0~28ds 3.婴儿期 Infant period (0y) 1~12月 Newborn 特点: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