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其他口腔疾病相关的微生物

其他口腔疾病相关的微生物.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微生物学. 感染的定义 感染是机体和入侵的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所表现出的病理生理的过程 是病原微生物侵袭宿主机体的表面或内部病在此寄居的现象,伴有或不伴有疾病的发生(只有病原微生物有较强的治病能力 造成了明显损害的情况下 才引起感染性疾病). 感染的类型. 外源性感染 exogenic infection 正常微生物群以外的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 比如结核 破伤风 霍乱等 内源性感染 正常微生物群在一定的条件下造成的感染比如易位 过度繁殖 毒力增强等. 颌面部感染细菌学特点:.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其他口腔疾病相关的微生物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其他口腔疾病相关的微生物

  2.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微生物学 • 感染的定义 感染是机体和入侵的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所表现出的病理生理的过程 是病原微生物侵袭宿主机体的表面或内部病在此寄居的现象,伴有或不伴有疾病的发生(只有病原微生物有较强的治病能力 造成了明显损害的情况下 才引起感染性疾病)

  3. 感染的类型 • 外源性感染exogenic infection 正常微生物群以外的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 比如结核 破伤风 霍乱等 • 内源性感染 正常微生物群在一定的条件下造成的感染比如易位 过度繁殖 毒力增强等

  4. 颌面部感染细菌学特点: • 从感染的来源区分:分为牙源性混合感染 非牙源性感染 • 特点: 1口腔正常菌群造成的内源性感染 2 厌氧细菌是优势细菌 3 混合性感染为主 2-3种细菌为主

  5. 牙源性混合感染 • 颌骨骨髓炎 骨膜炎 拔牙后的感染 冠周炎 • 特点是:正常口腔微生物群条件致病 细菌协同作用混合感染 厌氧菌为主

  6. 干槽症 • 是拔牙后的创口发生的混合性细菌感染,临床症状以空虚的牙槽窝,疼痛为主 • 以前的观点 血块的溶解有关 • 现在认为 厌氧菌的混合感染造成的

  7. 非牙源性感染的类型 • 1腺源性颌面部感染 • 2 外伤性颌面部感染 • 3 血源性颌面部感染 • 4 医源性颌面部感染 医疗行为 穿刺 手术等 • 5 特异性颌面部感染 特殊的外源性病原菌

  8. 相关微生物 •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raphylococcus G+成葡萄状排列 需氧 触酶试验阳性(区分葡萄 球菌和链球菌) 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 (区分其他葡萄球菌)

  9. 触酶试验:用接种环挑取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置于洁净的试管内或载玻片上过氧化氢溶液数滴,观察结果。 于半分钟内有大量气泡产生者为阳性,不产生气泡者为阴性 血液凝固酶试验:致病性葡萄球菌能产生血浆凝固酶,可凝固新鲜的人血浆或兔血浆 检测此种酶的试验,常用于鉴定葡萄球菌的致病力,以区别非致病性葡萄球菌 触酶、血液凝固酶实验

  10. 青霉素

  11.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 • 随着青霉素的广泛使用,有些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青霉素酶,能水解β-内酰胺环,表现为对青霉素的耐药。科学家研究出一种新的能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即甲氧西林(methicillin)。1959年应用于临床后曾有效地控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酶株的感染,可英国的Jevons就首次发现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12. 1 不均一耐药性 • MRSA菌落内细菌存在敏感和耐药两个亚群,即一株MRSA中只有一小部分细菌约10-4~10-7,对甲氧西林高度耐药,在50 μg/ml甲氧西林条件下尚能生存,而菌落中大多数细菌对甲氧西林敏感,在使用抗生素后的几小时内大量敏感菌被杀死,但少数耐药菌株却缓慢生长,在数小时反又迅速增殖。

  13. 2广谱耐药 • MRSA除对甲氧西林耐药外,对其它所有与甲氧西林相同结构的β-内酰胺类和头孢类抗生素均耐药,MRSA还可通过改变抗生素作用靶位,产生修饰酶,降低膜通透性产生大量PABA等不同机制[3],对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氟喹喏酮类、磺胺类、利福平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唯对万古霉素敏感。

  14. MRSA

  15. MRSA的治疗 • MRSA感染的治疗是临床十分棘手的难题之一,关键是其对许多抗生素有多重耐药。因其耐药机制是PBPs(青霉素结合蛋白)性质的改变,因此,MRSA几乎对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且在同时,还可能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多种抗菌药物表现出耐药性。目前最常用,也是疗效最肯定的抗生素为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

  16. MRSA预防 •   首先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目前临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对MRSA的流行起了一定的扩散作用,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慎重,以免产生MRSA菌株,如对大手术后预防深部葡萄球菌感染,使用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菌素为好(如头孢唑啉、头孢呋肟等),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葡萄球菌效果反而不如第一代效果好。第三代头孢菌素的长期使用与MRSA的出现率呈平行关系。

  17. 金黄色葡萄球菌 • 临床上化脓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 • 颌面部化脓性感染 皮肤疖肿 术后感染 • 毒力因子:血浆凝固酶 溶细胞毒素 肠毒素 等 表皮葡萄球菌 :是人类皮肤口腔肠道等的肠驻菌 同时也是院内感染的常见细菌 是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拔牙术后的常见病原菌

  18. 链球菌 • G+的球菌 链状排列 兼性厌氧 • 化脓性溶血链球菌 是颌面部的蜂窝组织炎的常见病源菌

  19. 毒力因子 • 毒力因子:链球菌溶血素 致热外毒素 • 透明质酸酶 链激酶 链道酶等

  20. 铜绿假膜单胞菌 • 囊性纤维变性病人痰液显示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细的革兰阴性杆菌 • 铜绿假单胞菌 培养于麦康培养基产生稍带绿色的绿脓菌素色素

  21. 颌面部肿瘤术后最常见的感染细菌 也是最重要的院内感染的病原菌 • G+杆菌 有鞭毛 非发酵

  22. 毒力因子 • 粘附素 (菌毛结构) • 多糖荚膜 • 内毒素(LPS) • 弹性蛋白酶 绿脓菌素 耐药质粒 • 治疗常需要联合用药

  23. 口腔义齿修复的微生物学 • 义齿修复是人类的牙齿丧失以后恢复咀嚼功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包括 可摘局部义齿 固定义齿 和种植义齿三种 • 修复体在口腔中的出现对口腔环境和微生物有许多的影响 从而引发了包括继发性龋 牙周炎 义齿性口炎等 • 这是义齿修复微生物讨论的重点

  24. 三种义齿修复方法

  25. 一 修复材料与口腔微生物 • 1 口腔微生物在材料表面的粘附和定植 粘附Adhesion 是微生物在特定区域的组织表面定植的首要条件 是微生物于宿主之间发生关系和致病的基础 定植Colonization 是微生物在组织表面生长繁殖的过程或存活的状态

  26. (1) 非特异性附着和特异性附着 修复材料表面的光洁度 电荷 以及疏水性介导非特异性附着 材料表面存在的特异性受体和唾液糖蛋白介导特异性附着 (2)不同材料对口腔微生物定植有影响 主要是材料的性质 表面性状 光洁度 疏水性 抗腐蚀性等

  27. 二 修复方式与口腔微生物 • 1 可摘局部义齿 牙的自洁作用下降 滞留区增加 对牙龈的刺激增加 • 2 固定义齿修复 修复体边缘的形状位置表面的粗糙程度 等对口腔微生物都有影响 • 3 种植修复 种植体周微生物的情况是影响种植体成功率 延长种植体寿命的重要因素

  28. 种植体 • 成功的种植体: 种植体的周围存在有良好的 龈上皮 没有种植体炎 存在的 龈下细菌是大量的G+球菌 兼性厌氧菌85%以上

  29. 失败的种植体 种植体周围炎 大量的G-厌氧菌可动菌 局部的抗菌措施以及 抗生素治疗可以改善 优势细菌为 P.g P.I(中间)F.n(具核)等

  30. 口腔微生物常规检查实验方法

  31. 涂片检查的方法 • 暗视野显微镜技术 主要适用于牙周炎龈下菌斑的细菌的检查 主要将检出的微生物分为螺旋体 可运动细菌 球菌 其他细菌 4大类 不需要特殊染色 封片以后直接观察 检测牙周病的活动性和治疗效果有意义,螺旋体和可动细菌的比例

  32. 刚果红染色 • 牙周炎龈下菌斑的标本的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 使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 操作简便 结果准确 可以长期保存 • 方法 刚果红涂片 浓硫酸熏蒸

  33. 口腔微生物的分离培养 • 标本种类繁多:唾液 龈沟液 牙面上的龈上菌斑 龈下菌斑 感染根管 牙槽脓肿等 • 取样方法多样:根据不同的标本 不同的研究目标 • 鉴定复杂:鉴定不同种属的细菌 过程比较复杂 • 观察研究的方法多:光镜 电镜 CLSM等

  34. 唾液的采集 • 刺激性唾液和非刺激性唾液 • 最佳时间:起床以后刷牙漱口以前 以及两餐之间(10 16) • 样本的处理以及接种培养

  35. 龈沟液的采集 • 材料 无菌纸捻 或专用的滤纸条 • 取样前的准备工作 漱口 清除软垢 龈上菌斑等 • 隔湿的情况下 插入龈沟 5秒 转运液 • 处理和培养接种

  36. 菌斑的采集 • 口腔菌斑组成十分复杂要根据研究目的来确定不同的取样方法和取样部位 • 1 分离致龋细菌 上下切牙的唇面以及邻面的 菌斑 后牙沟裂的菌斑 • 漱口隔湿 取样(刮匙和探针)邻面的样本一般采用牙线和钢丝

  37. 2 根面菌斑采集 龈上和龈缘的菌斑 牙龈炎和早期牙周炎的研究样本 方式基本相似 3 龈下菌斑的采集 龈下采集与各种类型的牙周病相关的细菌 特别是厌氧的细菌 生长要求高 取样需要特别的注意 特殊器械的方法 主要是一些带有充气导管的取样设备 一般采用的方法无菌纸捻或刮匙主要的区别是要迅速放入转运液中并在转运液的上边用石蜡油封闭

  38. 标本的转运 • 所有的样本要立即用厌氧的方式转运 除脓液以及唾液样本可以用注射器的方法转运其余的样本必须使用预还原的厌氧转送培养基转运 • 使用预还原的厌氧转送培养基,加盖液体石蜡使目前转运厌氧菌培养标本以及口腔细菌标本的优选方法

  39. 转运液 • 硫乙醇酸钠氯化钙混合组成的培养基可以保持较低的氧化还原电势稳定的Ph值成分简单易于保存 最为常用 • 瑞格式液左旋盐酸半胱氨酸和一些无机盐组成的

  40. 标本的分散和稀释 • 使标本中的菌斑得以均匀弥散准确地进行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的纯培养 • 分散主要的方法是超声分散(对一些细菌有一定的杀伤作用)漩涡震荡 • 标本的稀释采取10倍的系列稀释已获得合适的浓度进行接种培养

  41. 标本的接种培养 • 培养基的选择口腔常用的基础培养基包括BHI牛脑心浸出液胰酶水解物大豆琼脂TSA 可以培养出大部分的口腔细菌 • 有一些特殊的细菌还需要添加血清或氯化高铁血红素以及维生素K1 • 特殊的鉴定培养基变形链球菌MS培养基轻唾琼脂培养基Rogosa乳杆菌培养基等

  42. 标本的接种 培养 • 选择合适的稀释浓度以保证在培养基上可以获得单个的菌落样本的接种量一般是10 –20微升用专用的玻棒将其均匀的涂开 • 标本的培养条件;主要是根据不同细菌的培养条件决定的

  43. 口腔细菌的鉴定 • 常规的方法主要是根据菌细胞的染色性细菌以及菌落的形态主要的生化特性代谢酸的产生等来分析鉴定 • 非常规的方法 包括基因型鉴定 细菌蛋白质 细胞组分等的鉴定方法

  44. 变形链球菌群的分离和鉴定 • 菌斑标本 • 专用的转运培养液 • 分散稀释 • 接种培养基MS • 抚育37度48小时90%氮气10%二氧化碳 • 菌落和菌细胞形态学观察 • 次代培养 • 纯化和富集 • 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DNA C+G含量其它方法

  45. 变形链球菌的细胞形态菌落形态 • G+球形或椭圆形 在偏酸性的液体培养基中呈短杆状 成对或链状 • 菌落形态 不同的培养条件变化比较大 MS培养基上 粗糙 突起 边缘不整齐 淡蓝色或灰蓝色 顶端有圆形透明的细胞外多糖的水珠

  46. 口腔微生物鉴定技术 • 细胞形态以及行为特征 显微镜技术 生理学试验 酶学实验 营养特征 • 细胞组分分析 细胞壁成分 氨基酸序列测定以及脂类分析 • 蛋白质分析 SDS-PAGES等 • 基因型鉴定 DNA的G+C测定 核酸杂交技术 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