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img
1 / 54

屈 宋

屈 宋. 屈原 《 哀郢 》. 宋玉 《 对楚王问 》.      制作 沈广达 张小健. 学习要点. ● 了解屈宋在楚辞创作上的成就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了解 《 九章 》 的基本内容、风格特色及屈原创作中的地位。 ● 把握 《 哀郢 》 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特色并体会其风格特色。 ● 体会宋玉 《 对楚王问 》 所采用的辨论方法。. 屈原 《 哀郢 》. 一、屈原 (一)生平.   名平,字原。出身贵族。怀王初年,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后怀王信谗,流放汉北。顷襄王继位,再度放逐沅湘一带。秦兵攻破楚都,屈原怨愤绝望,自投汨罗江。.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屈 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屈 宋 屈原《哀郢》 宋玉《对楚王问》      制作 沈广达 张小健

  2. 学习要点 ●了解屈宋在楚辞创作上的成就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了解《九章》的基本内容、风格特色及屈原创作中的地位。 ●把握《哀郢》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特色并体会其风格特色。 ●体会宋玉《对楚王问》所采用的辨论方法。

  3. 屈原《哀郢》 一、屈原 (一)生平   名平,字原。出身贵族。怀王初年,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后怀王信谗,流放汉北。顷襄王继位,再度放逐沅湘一带。秦兵攻破楚都,屈原怨愤绝望,自投汨罗江。 (二)主要作品 凡二十三篇:《离骚》、《天问》、《招魂》、《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 (三)主要思想 以美政为理想的儒家色彩 以改革为追求的法治主张 道家思想及其他

  4. ↓宋朱熹『楚辞集注』明文征明书『离骚经』↑↓宋朱熹『楚辞集注』明文征明书『离骚经』↑

  5. 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书影

  6. 『钦定补绘萧云从离骚经全图』 哀郢图

  7. 鄂君启节 图

  8. 二、《九章》概说 名称:最早出于西汉末年刘向《九叹》:“叹《离骚》以扬意兮,犹未殚于《九章》。” 包括九篇作品:《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依王逸《楚辞章句》之序)。 性质:一组汇辑性的诗作。汇辑者肯定不是屈原本人。它集中地体现了屈原文学才华独特的一面,是骚体短章创作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9. 创作时间及内容:作于不同时期,是屈原人生遭际的片断展现,在时间跨度上几乎涵盖了他的一生。每篇有独立的题目,对于了解作者不同阶段的生活背景与思想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除《橘颂》确为早期作品外,其余各篇是屈原遭谗见疏后忠悃和烦惑、悲怆和坚定、决心和绝望,一句话,灵魂里的冲突和矛盾、品格上的高贵和孤洁的艺术反映,思想基调和艺术风格与《离骚》十分贴近。创作时间及内容:作于不同时期,是屈原人生遭际的片断展现,在时间跨度上几乎涵盖了他的一生。每篇有独立的题目,对于了解作者不同阶段的生活背景与思想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除《橘颂》确为早期作品外,其余各篇是屈原遭谗见疏后忠悃和烦惑、悲怆和坚定、决心和绝望,一句话,灵魂里的冲突和矛盾、品格上的高贵和孤洁的艺术反映,思想基调和艺术风格与《离骚》十分贴近。

  10. 名家评说 《骚经》之词缓,《九章》之词切:浅深之序也。 ([汉]王逸 《楚辞章句·九章章句第四·叙》) 《骚经》、《九章》,朗丽以哀志。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 《九歌》哀而艳,《九章》哀而切。《九歌》托事神以喻君,犹望君之感悟也;《九章》感悟无由,沈渊已决,不觉其激烈而悲怆也。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 《九歌》、《九章》不同:《九歌》纯是性灵语,《九章》兼多学问语。  ([清]刘熙载《艺概·赋概》)

  11. 三、《哀郢》

  12. (一)文 本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鼂吾以行。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凌阳侯之汜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13.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忽若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慼。

  14.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憎愠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憎愠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15. (二)串析 开首四句 1.联系上下文,讨论“百姓”与“民”的所指:泛指?  特指屈原自己? 王逸和蒋骥的说法:   怀王不明,信用谗言,而放逐己;正以仲春阴阳会时, 徙我东行,遂与室家相失也。([汉]王逸《楚辞章句》) 百姓与民,皆呼天自指之辞。……泛言百姓者,逊辞也。 ([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 2.联系上下文,讨论“东迁”的所指:迁都?迁贬?

  16. “过夏首而西浮兮”句 汉代王逸以来对此句的几种代表性解释:从西浮而东行/人向东而心恋西/混“夏首”为“夏口”…… 赵逵夫《哀郢》地图(录自赵逵夫《〈哀郢〉释疑并探屈原的一段行踪》):

  17. “凌阳侯之泛滥兮”句 “阳侯”的几种解释: (1)大波之神([汉]王逸《楚辞章句》) (2)古之诸侯([宋]洪兴祖《楚辞补注》) (3)伏羲臣。([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  讨论:此句中的“阳侯”与下文的“陵阳”有无关系?如有关系,又有何种关系?如无关系,又有何道理?

  18.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句 心肝悬结,思念诘屈而不可解也。 ([汉]王逸《楚辞章句》) 《诗经·小雅·正月》:“心之忧兮,如或结兮。” 《曹风·鳲鳩》:“心如结矣。” 《桧风·素冠》:“我心蕴结。” 《诗经正义》均释曰:“如物之裹结。” 《荀子·成相篇》:“君子执之心如结。”杨倞注:“坚 固不解也。”

  19. “上洞庭而下江”句 自汉代以来对此句的解释:站在夏口向西望,湖在上、 江在下/南洞庭而北长江/顺着洞庭入湘江/船头向洞庭、船尾向长江,/或上洞庭、或下长江/古时洞庭湖在长江北,故先入洞庭再下长江。 赵逵夫先生旁征博引,对以上诸说一一驳议,解此句为:出洞庭湖而顺江东行。 请参看赵氏《哀郢》地图。

  20. “羌灵魂之欲归兮”句   屈原现存作品“灵魂”用例凡二,除本句尚有: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抽思》) 这两例可能也是现存文献最早的“灵魂”用例。 屈原作品单用“灵”字凡二十五例,大略地可分为这几类: 灵均——屈原自己的字;灵修——君主的代称;灵氛——替 他占卜的人;灵琐——玄圃上天帝之居;其他自由组合的。 讨论: 屈原何以如此重视“灵”字?何以如此频繁运用 “灵”字?“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这两句诗与下文 “至今九年而不复”及“鸟飞返故乡,狐死首丘”中的“复”、 “返”有何内在的关系?“复”、“返”的主语可不可以理解为 “灵魂”?

  21.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句 坟的本义:大的土堆或河堤。 《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汝坟”指汝水的大堤。 《礼记·檀弓》:“古者墓而不坟。” 《史记·文帝纪》:“不治坟,欲为省。”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坟,墓也。从土,贲声。 这里的“大坟”指高大的土堆或高高的大堤,登之可望远。

  22. 登高望远的抒情范式: 《卫风·河广》:“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魏风·陟岵》曰:“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王粲《七哀诗》:“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 沈约《临高台》:“高台不可望,远望令人愁。” 对中国士人而言,登高望远,既是一种抒情范式,更是一种行为范式。

  23. “当陵阳之焉至兮”句 “陵阳”的多种解释: (1)波浪(汉王逸《楚辞章句》、明汪瑗《楚辞集解》) (2) “巴陵之阳”的省称(清胡文英《屈骚指掌》) (3)丹阳郡陵阳县 (今安徽陵阳)(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 (4) 未详(宋朱熹《楚辞集注》) (5)今江西西部靠 近湖南庐水上游的“陵阳”(当代赵逵夫《〈哀郢〉释疑并探屈原的一段行踪》)

  24.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句 汉王逸《楚辞章句》:“夏,大殿也。”汉杨雄《方言》:“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 刘永济《屈赋通笺·哀郢非哀楚迁陈》曰:“盖预忧之辞,语最沉痛。曾可训乃,乃不知夏之为丘者,怪之之辞也。” 这两句还可理解为互文,意即乃不知夏之可为丘、两东门之可为芜。既是“怪之之词”,也是悬想之词。

  25. “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句 闻一多《古典新义·楚辞校补·九章》:“武延绪云:当作‘忽若去而不信兮’。案武说近是。忽犹怳忽也。此盖言身虽去国,犹疑未去,心志瞀乱,若在梦中也。” “九”与“复”解释的多元性: “九”可实指,亦可虚指。 “复”可指返回,亦可指恢复。而返回既可指身体,也可指灵魂,更可指灵肉一体的“我”。

  26. “尧舜之抗行兮”四句 《庄子·杂篇·盗趾第二十九》:“尧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汤放其主,武王伐纣,文王拘羑里。此六子者,世之所高者。孰论之,皆以利惑其真而强反其性情,其行乃甚可羞也。”

  27. “乱曰”之乱 从音乐方面看,“始”“乱”对举,乐章最末一端叫“乱”,故有学者将“乱”译作“尾声”。 《礼记·乐记》:“始奏以文,复乱以舞。”“再始以著往,复乱以饬归。” 《论语》第八篇《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蒋骥《楚辞余论》:“余意乱者,盖乐之将终,众音毕会,而诗歌之节,亦与相赴,繁音促节,交错纷乱,故有是名耳。孔子曰‘洋洋盈耳’,大旨可见。”

  28. 从文辞方面看,辞赋撮要式或总结性的收尾叫“乱”。从文辞方面看,辞赋撮要式或总结性的收尾叫“乱”。   蒋骥《楚辞余论》:“旧解乱为总理一赋之终。今按《离骚》二十五篇,乱词六见。惟《怀沙》总申前意,小具一篇结构,可以总理言。《骚经》、《招魂》,则引归本旨;《涉江》、《哀郢》,则长言咏叹;《抽丝》,则分段叙事。”

  29.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句 朱熹《楚辞集注》曰:“鸟飞反故乡,思旧巢也。首丘,谓以首枕丘而死,不忘其所自生也。”用“狐死首丘” 隐喻根深蒂固的恋乡情结。 《淮南子》卷十《缪称训》:“闻善易,以正身难。夫子见禾之三变也,滔滔然曰:‘狐向丘而死,我其首禾乎!’故君子见善则痛其身焉,身苟正,怀远易矣。故《诗》曰:‘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卷十一《齐俗训》:“夫飞鸟主巢,狐狸主穴,巢者巢成而得栖焉,穴者穴成而得宿焉。趋舍行义亦人之所栖宿也。各乐其所安,致其所踱,谓之成人。故以道论者,总而齐之。”卷十七《说林训》:“鸟飞反乡,兔走归窟,狐死首丘,寒将翔水,各哀(爱)其所生。”

  30. 《抱朴子·内篇》卷之二《论仙》:“或得要道之诀,或值不群之师,而犹恨恨于老妻弱子,眷眷于狐兔之丘,迟迟以臻殂落,日月不觉衰老,知长生之可得而不能修,患流俗之臭鼠而不能委。何者?爱习之情卒难遣,而绝俗之志未易果也。”《抱朴子·内篇》卷之二《论仙》:“或得要道之诀,或值不群之师,而犹恨恨于老妻弱子,眷眷于狐兔之丘,迟迟以臻殂落,日月不觉衰老,知长生之可得而不能修,患流俗之臭鼠而不能委。何者?爱习之情卒难遣,而绝俗之志未易果也。” 《礼记·檀弓》曰:“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  东汉贾逵疏曰:“所以正首而向丘者,丘是狐窟穴根本之处,虽狼狈而死,意犹向此丘,是有仁恩之心也。”

  31. (三)结构层次 自开首至“甲之鼂吾以行”句,叙初“迁”时情景。  自“发郢都”句至“思蹇产而不释”句,记东迁时的实况。  自“将运舟”句至“悲江介之遗风”句,写初放时眷念故国 的心情。  自“当陵阳”句至“蹇侘傺而含慼”句,写长期被放后忧国思归的心情。  自“外承欢”句至“美超远而踰迈”句,斥小人之蔽贤误国,伤君子之失位远逝。  自“乱曰”至结尾,申明不能忘郢之意。

  32. (四)作意研究 作意研究是二千多年《哀郢》研究中的一大热点,约有十种观点: 1.放逐思归说; 2.放逐与凶荒结合说; 4.怀王三十年陷秦说; 3.秦楚析之战说; 5.庄蹻暴郢说; 6.白起破郢说; 8.放于陵阳说; 7.追叙说; 10.恋阙思乡说。 9.战乱流亡说; (周建忠《〈哀郢〉作意研究史略》)

  33. (五)艺术分析 写实 文字清丽 忧郁哀苦 恳挚缠绵 情景交融 诗味腴厚 允称上品 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

  34. (六)名家评说 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仲宣“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文所出耶?“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则玄晖“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其接响也。 ([明]徐世溥《榆溪诗话》) 王仲宣《登楼赋》出于《哀郢》……而屈子深远矣。 ([清]刘熙载《艺概》卷三《赋概》) 楚辞《涉江》、《哀郢》,“江”、“郢”,迹也;“涉”、“哀”,心也。推诸题之但有迹者亦见心,但言心者亦具迹也。 ([清]刘熙载《艺概》卷三《赋概》)

  35. (七)课外阅读 阅读陆游《哀郢二首》,并试选择一到两个合适的视角比较其异同。

  36. 宋玉《对楚王问》

  37. 一、宋玉 (一)生平   宋玉的生平,众说纷纭,至难分晓。大体上说,宋玉当生在屈原之后,且出身寒微,仕途颇不得志。 (二)主要作品 《汉书·艺文志》著录十六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宋玉集》三卷,无篇名。王逸《楚辞章句》有《九辩》、《招魂》两篇;《文选》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 《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共五篇。以上,《招魂》已基本断定为屈原作品;《文选》中五篇,是文学史上的名作,但究竟是否宋玉所作,尚有争议。

  38. (三)主要思想   继承并发扬儒家的仁学思想。   深受儒家音乐教化思想的影响:赞美雅乐,斥责郑声。   深受孔门《易》学思想的影响,以儒家的“圣人”自比,主张儒家的道德。

  39. 二、《对楚王问》

  40. (一)文本   楚襄王问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

  41. 寡。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藩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也,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42. (二)串析 “其始曰《下里》《巴人》”句 “下里巴人”的古义,至今尚无定论。 一支曲子?两支曲子?何类曲子?   陆机《文赋》:“缀《下里》于《白雪》,吾亦济  夫所伟。”李善注:“下里,俗之谣歌也。” 闻一多《乐府诗笺》:“下里当即《蒿里》之曲。” 徐仲舒:下里泛指乡下和田野,“下里巴人”乃巴人 的田歌。

  43. “其为《阳阿》《薤露》”句 “阳阿”所指:  (1)巴、濮之人自呼(《尔雅·释诂》)  (2)古之名俳→乐曲之和声(高诱)  (3)古艳曲名(梁元帝)  (4)县名(余冠英注曹植《箜篌引》“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句)  (5)扬歌→郢中田歌(饶学刚) “薤露”所指:  (1)丧歌(崔豹→闻一多→饶宗颐)  (2)宴飨之曲  讨论:“阳阿薤露”属何种关系:  并列关系?修饰关系?后者属乐曲,前者属什么?

  44. “其为《阳春》《白雪》”句 “阳春白雪”所指: 两支雅曲 宋玉《笛赋》:“师旷之为《白雪》之曲。” 陆机《文赋》李善注:“《白雪》,五十弦瑟乐曲名。”

  45. “鸟有凤而鱼有鲲”句 《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46. (三)艺术分析 借喻晓理 委婉自陈 铺陈夸张 排偶华美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