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输运理论研究组在过去 20 年的研究进展概述

输运理论研究组在过去 20 年的研究进展概述. 报告人:李庆峰 (湖州师范学院). 参加者 : 卓益忠、冯仁发,韩银录、包景东 吴锡真、李祝霞、 茅广军、周洪波、王宁、王楠、张英逊、刘敏、田俊龙、 赵凯、袁颖、欧立、卢晓华. 主要内容. 1 、 宏观 输运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2 、 微观 输运理论发展背景及分类 3 、微观输运研究组在过去 20 余年的研究 成果 4 、未来发展 趋势 及我们的打算. 1 、宏观输运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发展了原子核大振幅集体运动的非平衡输运理论; 开展了用福克 - 普朗克方程和朗之万方程研究原子核裂变的先行工作。

mieko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输运理论研究组在过去 20 年的研究进展概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输运理论研究组在过去20年的研究进展概述 报告人:李庆峰(湖州师范学院) 参加者: 卓益忠、冯仁发,韩银录、包景东 吴锡真、李祝霞、 茅广军、周洪波、王宁、王楠、张英逊、刘敏、田俊龙、 赵凯、袁颖、欧立、卢晓华

  2. 主要内容 1、宏观输运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2、微观输运理论发展背景及分类 3、微观输运研究组在过去20余年的研究成果 4、未来发展趋势及我们的打算 Group of Transport Theories

  3. 1、宏观输运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 发展了原子核大振幅集体运动的非平衡输运理论; • 开展了用福克-普朗克方程和朗之万方程研究原子核裂变的先行工作。 • 主要参加着:卓益忠、吴锡真、冯仁发、包景东 • 卓老师、Sakata教授及部分其他报告者会在这方面作更好的阐述。 Group of Transport Theories

  4. 2、微观输运理论发展背景 • 加速器技术的成熟及束流能量及品质的迅速提高; • 中高能重离子核反应被迅速引起关注; • 这个核反应过程具有的明显特点:从高度非平衡到部分趋于平衡的动力学过程需要一个合适的输运理论来研究; • 宏观流体动力学输运理论在很多方面具有局限性; • 微观输运模型的研究是在平均场理论和非平衡Boltzmann/Newton输运方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 这方面国际上公认的一个理论和实验高地:德国法兰克福理论物理所和德国GSI。 • 李祝霞、吴锡真两位研究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作为洪堡学者在法兰克福理论物理所和W. Greiner, H. Stoecker等著名教授工作过,国内最早一批开始研究微观输运理论及模型。 •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卓益忠、余自强、李祝霞、茅广军、韩银录、周洪波等人系统地建立起自洽的微观非平衡动力学输运理论SC—RBUU。---获第六届吴有训物理奖 Group of Transport Theories

  5. b(5) t2a(6) t2 t4 b(5) t2a(6) t3 t4 t b(3) a(1) t t b(3) t3a(1) t 自洽的RBUU输运方程 • 基于QHD理论、闭合时间回路Green方法、准粒子近似等运算后,我们得到RBUU输运方程如下: Fock Hartree Bonn-Directed Bonn-exchanged Group of Transport Theories

  6. 微观输运理论组在过去20余年的研究成果(1)模型微观输运理论组在过去20余年的研究成果(1)模型 • BUU->SC-RBUU输运理论:卓益忠、李祝霞、茅广军、周洪波、李庆峰、张英逊、刘敏、卢晓华 (MGJ: https://www.novapublishers.com) • QMD->ImQMD:李祝霞、吴锡真、李庆峰、王宁、张英逊、田俊龙、刘敏、欧立、赵凯 (http://www.imqmd.com ) • QMD->UrQMD:李祝霞、茅广军、李庆峰、袁颖(http://urqmd.org) Group of Transport Theories

  7. 微观输运理论组在过去20余年的研究成果(2)主要课题微观输运理论组在过去20余年的研究成果(2)主要课题 • ~<0.03 A GeV: 超重核合成机制研究相关:熔合反应、超重核合成动力学、裂变过程; • ~0.03-3 A GeV:同位旋相关物理:对称能、两体散射截面;近阈新粒子产生;单核子诱发反应; 重离子碰撞的动力学过程自洽性研究; • ~>1 A GeV:高能区集体现象、两粒子关联与QGP相变信号研究;等等。 Group of Transport Theories

  8. 微观输运理论组在过去20余年的研究成果(3)主要成绩微观输运理论组在过去20余年的研究成果(3)主要成绩 • 发表文章数:>200篇; • 获国家级自然基金资助数:>15项; • 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数:>15项(学生中获胡济民教育科学奖:2人); • 学生出国长期访问学者数:5人(洪堡学者3人)。 Group of Transport Theories

  9. 学生工作单位分布 北京 河南安阳 浙江湖州 广东深圳 广西桂林、南宁 上海 兰州 …… Group of Transport Theories

  10. 部分代表性工作(1) Group of Transport Theories

  11. 部分代表性工作(2) Group of Transport Theories

  12. 4、未来发展趋势及我们的打算——基于微观动力学程序设计新趋势:SCHMOG4、未来发展趋势及我们的打算——基于微观动力学程序设计新趋势:SCHMOG • Blog, schmog!: the truth about what blogs can (and can't) do for your business • S: Standard:标准化; • C: 程序语言C化; • H: Hybrid: 混合模型化; • M: Module: 模块化; • O: Open:公开化; • G: Group:团队化. Group of Transport Theories

  13. 组建China-Groups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 我们国内的输运理论研究实力很强:北京、上海、兰州、广东、广西、河南、…、湖州等等都有很好的科研人员; • 与此同时,科研力量也相对较散,需要聚合更大的力量; • 我们这个方向内的人员关系融洽,有进一步聚合,形成更大合力的可能性。 Group of Transport Theories

  14. 成绩的取得与卓老师等老一辈物理学家的精心培养和正面影响息息相关,向您们致敬!祝您们高寿!谢谢!成绩的取得与卓老师等老一辈物理学家的精心培养和正面影响息息相关,向您们致敬!祝您们高寿!谢谢! Group of Transport Theories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