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中医医院膏方工作实践 ——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南 京 市 中 医 院 虞鹤鸣

中医医院膏方工作实践 ——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南 京 市 中 医 院 虞鹤鸣. E-mail: yhmlord@yahoo.com.cn. 南京市中医院座落在闻名海内外的秦淮河畔、夫子庙旅游文化风景区,是一所集医、教、研、康复及医疗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开放床位数 700 余张。. 1949 年公安医院、直属医院. 1934 年首都警察医院. 1956 年更名为南京市中医院. 目前是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mosh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中医医院膏方工作实践 ——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南 京 市 中 医 院 虞鹤鸣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医医院膏方工作实践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南 京 市 中 医 院 虞鹤鸣 E-mail: yhmlord@yahoo.com.cn

  2. 南京市中医院座落在闻名海内外的秦淮河畔、夫子庙旅游文化风景区,是一所集医、教、研、康复及医疗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开放床位数700余张。南京市中医院座落在闻名海内外的秦淮河畔、夫子庙旅游文化风景区,是一所集医、教、研、康复及医疗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开放床位数700余张。

  3. 1949年公安医院、直属医院 1934年首都警察医院 1956年更名为南京市中医院 目前是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77年来,一直秉承金陵中医的血脉。近代著名医家如:“当代医宗”张简斋、“三卿一石” 随仲卿、朱子卿、武复卿、王筱石、“国医泰斗”张栋梁等。在中医膏方的开具、制作等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及丰富的经验,且独具特色和优势。

  4. 医院名科

  5. 一、治未病工作概述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健康文化思想;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上工治未病”《灵枢﹒ 逆顺》; 治未病涵盖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面的意义; 是坚持中医医院办院方向的抓手。

  6. 坚持中医医院办院方向的意义和背景 如何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为民众健康服务? 国家战略层面: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推动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国家中管局: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相关配套的文件(医疗、药剂、人事、文化等方面17个文件)

  7. 坚持中医医院办院方向的意义和背景 从医院发展层面上: 中医医院存在的理由 老百姓传统需求和文化依赖; 在综合医院中错位经营的空间; 中医院办中医事; 中医医院发展的方向 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 推动继承与创新; 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实践; 提高服务健康水平。

  8. 我院举措: 从规划、计划、人才、科研、文化等方面予以布局、实施。关键: 1、政策导向; 2、对中医人才充分尊重; 3、设备添置; 4、研修升造; 5、科研教学; 6、职称晋升聘用; 7、奖金分配。 从而形成适宜的环境氛围

  9. 我院在临床积极开展治未病工作,以中医特色项目为抓手,多方入手:我院在临床积极开展治未病工作,以中医特色项目为抓手,多方入手: 冬病夏治—针灸、贴敷、刮痧等; 冬令进补--中医膏方; 四季养生--中药浓煎剂、养生茶等; 中医特色护理;(国标14、省标20) 开办“市民中医健康学堂”。

  10. 二、冬令进补--中医膏方 中医膏方又称“膏滋”,是古老的剂型之一。属中药“丸、散、膏、丹、汤、酒、露、锭”八种剂型之一,是一种将多种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加糖、蜂蜜、阿胶等制成的半流体状剂型。 主要针对慢性虚损性疾病的长期调理以及滋补养生,具有滋补强身、抗衰延年、治病防病的作用;又有一人一方、量体用药的特点。

  11. 一代名医秦伯未尝谓:“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溢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故俗亦称膏滋药”。一代名医秦伯未尝谓:“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溢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故俗亦称膏滋药”。 冬令进补服膏方,原是具有鲜明江南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每年深秋、初冬,在江浙沪等地,延请中医专家定制膏方,以期养生健体、防病治病,其场面蔚为壮观。 如今中医膏方在全国各地中医院临床及治未病领域被广泛运用。

  12. 2009年4--5月,CCTV4《中华医药》栏目用了2个月时间、8期《健康身体有“膏“招》的系列节目,深入报道了南京市中医院运用膏方调治相关疾病的案例,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激起了广大民众及国内外中医药界专家学者对中医膏方的强烈关注。回顾我院中医膏方伴随百姓健康走过的历程,其实就是我院膏方品牌—“金陵膏滋”成长的历史。2009年4--5月,CCTV4《中华医药》栏目用了2个月时间、8期《健康身体有“膏“招》的系列节目,深入报道了南京市中医院运用膏方调治相关疾病的案例,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激起了广大民众及国内外中医药界专家学者对中医膏方的强烈关注。回顾我院中医膏方伴随百姓健康走过的历程,其实就是我院膏方品牌—“金陵膏滋”成长的历史。

  13. 三、“金陵膏滋”的四大支柱体系 “金陵膏滋”的临床应用及加工制备 规范性、科学性、安全性、文化性等; 在预防、保健、治疗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为我院中医治未病的主要抓手之一; 成为江苏及周边地区百姓喜爱的膏方品牌。

  14. 三、“金陵膏滋”的四大支柱体系 四大支柱指的是四个支持团队: 医疗技术团队 生产加工团队 宣传企划团队 客户服务团队 四个团队相互协作,相互促进。

  15. “金陵膏滋”的四大支柱体系之 医疗技术团队 严格执行准入制度,成立膏方资质审核委员会; 组建以国家级及省市名中医为主体的膏方专家服务团队; 开展膏方专家的培训及经验交流; 制定中青年中医人员培训计划; 组织开展膏方的临床及科研工作。

  16. 膏方处方的全程质量控制 制作协定方: 建立膏方质控委员会,由名老中医及医院质控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制定中医膏方质控计划和检查膏方处方; 逐步建立膏方患者病例数据库。

  17. 膏方专家培训及膏方经验交流

  18. 膏方诊疗新思维与传统中医处方 在辨证用药思路的差异性: 膏滋为中药大复方制剂; 特点:药味众多、加工复杂、效宏力强、服用方便; 发展趋势:已从既往单纯冬季进补等较小范畴——扩展到 疾病治疗、改善体质、亚健康管理等主流领域; 膏滋治疗的有效率、依从性等显著提高。 膏滋处方与传统中医处方在采集证候、辨证、选方、用药和不良反应控制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性。

  19. 膏方诊断的新思维 传统中医处方: 主证和从证的叠加——引出证型分类; 以气血阴阳、寒热虚实、脏腑辩证等若干属性来定义证候; 选择具有相反属性或顺势属性的处方和药物,予以对抗或调理、治疗以取得临床疗效; 许多临床医师倾向于以单一证型解释和描述患者的症状群,以简化选方用药的繁琐和难度; 在慢性病治疗领域,传统中医处方受限于味数、加工、依从性、经济性等因素而更着眼于治疗患者近期不良证候 。

  20. 已经公认,膏方在慢性疾病治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公认,膏方在慢性疾病治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病具有多脏腑累及、虚实夹杂、寒热并存等复杂因素; 单证型辨证的方法在膏滋处方时有一定局限性; 膏方本身的意义就在于:以比普通中医处方更多的药味和药量,同时治疗标证、本证和并发、继发证候。所以,膏方在诊断学上需要在传统辩证基础上,增加多个判定和评估标准; 我们认为,辨质、辨证和辨病三位一体的诊断方法是膏方获得成功疗效的合理基础。

  21. 辨质、辨证和辨病三位一体的诊断方法 让我们获得了重新分析这些问题的机会 患者的多种症状和体征,可能分属于不良体质、即刻证候和疾病传变等多个序列,而序列间则可能存在母子关系、并行关系或对抗关系; 应从更广泛、深刻的层面加以理解; 从发病、病机、证候、传变规律、个体特征等综合考虑----得出比既往单一辨证更全面的评估结果----由此提高了膏方治疗的全面性和靶向性。

  22. 膏方组方原则的新思维 膏方----多药物组成特性; 简单放大剂量或套用某方+某方加减的方法,只适合于可独立辨证的患者; 使用辨质、辨证和辨病三位一体的诊断方法,则不能简单放大----否则易导致药物堆砌、药性失衡和不良反应多发; 研究证明,膏方通常由30-50味药物组成; 为什么药物组成不是更少或更多? 可能与疗效、不良反应、经济等多种因素有关; 但是,是否有其他原因或内在规律可以探讨?

  23. 膏方组方原则的新思维 • 传统的组方原则—君臣佐使; • 新思维的组方原则— • 辨质、辨证和辨病三位一体诊断法; • 1-2方组成膏方中的君方; • 1-2方组成臣方; • 佐使方--1反制方、2-3味引经药、3-4味行滞消导药; • 酌加2-4位胶类药物和果品类等----构成全方。

  24. 膏方组方原则的新思维 • 新法的药味数:除去重叠药物,药味总量恰好落在30-50味的区间。资料显示,平均药味数33±3.8。 • 处方选择:基于“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的理解; • 非证候和病情需要,大剂温补药物对患者并无裨益,徒增不良事件; • 以滋、润、养、和、消的原则选方,疗效更稳定、安全性更可靠。

  25. 膏方用药的新思维 膏方无论在药味和药量上都堪称巨大; 对药物选择的精细度要求更高,而不是相反; 慎补药堆砌;忌刻意蛮补;忌肆意攻伐; 诊断思路明确,组方原则合理,用药灵活对证; 传统用药技巧,如:补泻结合、寒温并用、表里兼顾等对膏方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据统计,反佐药物的药味和药量∕正治药物的药味和药量=1:3或1:4时,疗效、不良反应控制均达到满意程度; 药效骏猛或伴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应慎用; 贵重药物,酌情使用。

  26. 不良事件控制的新思维 药物不良反应,难以完全避免; 资料显示:总体不良反应率约为5%; 主要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尤其是脾胃功能不足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 约1%的患者可能中断治疗; 体会:有多种途径可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使用引导方、选用健脾行滞消导药物、餐后服药、剂量递增服用法、减少已明确有毒副作用的药物使用等; 综上方法,可望使不良事件发生率控制在2%或更低。

  27. “金陵膏滋”的四大支柱体系之 生产加工团队 规范膏方制备工艺,保证膏方质量和安全。 原则: 标准化操作规程; 精细化工艺流程; 坚持传统制膏工艺; 推出首席制膏师制度; 可示范性(膏方开放日,市民可参观膏方生产制备)。

  28. 新的制剂楼2011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已接待膏方预约近100料。 新的制剂楼2011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已接待膏方预约近100料。

  29. CCTV4栏目组--参观膏方系列流程

  30. 中药个体膏方制备要点 B A C D E 成品 应符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 专业人员技术把关 操作人员需高度责任心 环环核对 严格的工艺制备流程 一人一方 一方一料 一料一做 严格执行 《中药个体膏方制备操作规范》 合格的原料药材

  31. 中药个体膏方的制备工艺流程 临床科室 浸泡 煎煮 处方 过滤 调配、核对 制剂室 沉淀 审方 登记 浓缩 成膏 客服中心 收膏 贴签、包装、分发 收费处 中药房

  32. 中药个体膏方制备操作规范(9个规范,目录)中药个体膏方制备操作规范(9个规范,目录) 中药个体膏方制备——收方、审方操作规范 中药个体膏方制备——登记操作规范 中药个体膏方制备——配方、核对操作规范 中药个体膏方制备——用具及容器操作规范 中药个体膏方制备——药材浸泡与特殊处理操作规范 中药个体膏方制备——煎煮、滤过、沉淀操作规范 中药个体膏方制备——辅料前处理操作规范 中药个体膏方制备——浓缩、收膏操作规范 中药个体膏方制备——贴签、包装操作规范 上述九个规范,已经成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筹委会制定行业指南的征求意见稿。

  33. 中药个体膏方制备——配方、核对操作规范 1、人员资质、 工作依据 6、交接 膏 5、复核 2、注意事项 4、需特殊处理的药物调配 3、不合格处方的处理

  34. 中药个体膏方制备—用具及容器处理操作规范 6、状态标记卡 1、材质要求 5、加热器材及方式 膏 2、标 准 4、“药用”或“食用”合格证 3、容 器

  35. 中药个体膏方制备—药材浸泡操作规范 6、转移、状态标记卡 1、核对 膏 2、操作要求 5、特殊中药的操作 4、如何判断软化程度 3、加水与时间

  36. 中药个体膏方制备—煎煮、滤过、沉淀操作规范中药个体膏方制备—煎煮、滤过、沉淀操作规范 6、填写状态标记卡 1、核对 膏 5、沉淀 2、加水量、煎煮次数 4、滤过 3、煎煮时间

  37. 中药个体膏方制备—辅料前处理操作规范 6、实际操作 1、辅料选择/依据 膏 5、其他辅料的处理 2、分类处理 4、糖、蜜等的处理 3、辅料标准

  38. 中药个体膏方制备—浓缩、收膏操作规范 6、签字、交接 1、核对 膏 5、凉膏 2、滤过、浓缩 4、收膏 3、半成品

  39. “金陵膏滋”的四大支柱体系之 宣传企划团队 设计、制定中医膏方联动宣传推广方案,与CCTV4《中华医药》栏目推出膏方系列专题;制定中国中医药报、金陵晚报《中医养生坊》等宣传方案; 挖掘膏方典故、膏方渊源,制订符合我院特色的中医膏方文化体系实施方案; 确定我院中医膏方文化实施方案,设计形象标识、展示内容等,如中医膏方的logo、画册、折页、电视宣传片、膏方外包装设计、膏方的对外形象设计; 营造院内膏方文化氛围; 实施金陵膏方养生月活动。

  40. 媒体报道

  41. 金陵膏滋的标识形象

  42. “金陵膏滋”的四大支柱体系之 客户服务团队 提升膏方的服务水平,组建了一支膏方专业医疗服务团队。 预约膏方门诊; 膏方咨询; 膏方邮递业务; 建立回访制度,实时跟踪患者病情的变化。 膏方服用周期一般都在一个月以上,由于患者服用后的身体反应、病情变化等专家不能及时了解,为了保证患者膏方服用疗效和安全,该团队的医务人员定期给患者进行回访、询问、答疑,提出有效的服用指导,将患者服用后的病情变化及时反馈给专家,也将专家的诊疗建议及时反馈给患者,确保膏方安全有效地服用。

  43. 膏方客服 快递服务 金陵膏方 www.themegallery.com

  44. 四、“金陵膏滋”的展示舞台 通过举办全国中医膏方高峰论坛、金陵养生膏方滋补月展示膏方独特治未病魅力。 全国中医膏方高峰论坛—学术层面探究,中医药界、文化界专家参与; 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等牵头成立中华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筹委会,开展学会的筹备工作; 金陵养生膏方滋补月—面向市民推广,百姓养生参与。

  45. 2009中国首届中医膏方高峰论坛 2009年11月5日至7日 中国 南京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