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2

“ 独子社会 ” 的教育问题

“ 独子社会 ” 的教育问题. 华东师大 教育学系 华东师大教育信息技术系 马和民. 内容提要. 何谓 “ 独子社会 ” ? 从什么意义上讨论独子社会的教育问题? 独子社会带来的教育问题有哪些表现? 如何应对独子社会的教育问题?. 引言. 在人类历史上,独生子女引起人们的注意,并成为研究的主题发生在 1898 年,当时由美国心理学家博汉龙( Bohannon,E.W. ) 在教育学学术杂志上发表了《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及其教育》。 100 多年来,国外对此做出了极为详尽的研究。 国外的独生子女与我国的独生子女有着本质的不同。

myr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 独子社会 ” 的教育问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独子社会”的教育问题 华东师大 教育学系 华东师大教育信息技术系 马和民

  2. 内容提要 • 何谓“独子社会”? • 从什么意义上讨论独子社会的教育问题? • 独子社会带来的教育问题有哪些表现? • 如何应对独子社会的教育问题?

  3. 引言 • 在人类历史上,独生子女引起人们的注意,并成为研究的主题发生在1898年,当时由美国心理学家博汉龙(Bohannon,E.W.)在教育学学术杂志上发表了《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及其教育》。 • 100多年来,国外对此做出了极为详尽的研究。 • 国外的独生子女与我国的独生子女有着本质的不同。 • 国外的独生子女大多是由于非婚生子女而出现的,一般将其视为“问题青年”。而少数婚生的独生子女大多是父母的生育愿望所决定的。

  4. 我国独生子女的出现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物,是大规模的,而且带有一定的强迫性我国独生子女的出现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物,是大规模的,而且带有一定的强迫性 • 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是我国计划生育的产物,但是计划生育政策并不等同于独生子女政策. • 独生子女政策在任何国家制定的法律条文中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5. 我国独生子女现象的产生 • 1978年,天津某工厂28岁的女工冯宏鹏有一个3岁的女孩,其丈夫与婆婆强烈希望她再生一个男孩,但是她为了表明为国家作贡献少生优育的决心,违背他们的意志,刻苦工作,受到了工厂最高的奖励。 • 有感于此,天津医学院44名女教职工于同年12月3日联名向政府提交了《独生子女倡议书》,内容为:“为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控制人口,一对夫妇一个孩子好。”翌年1月26日,以天津《独生子女倡议书》为契机,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会议

  6. 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首要意图是要在20世纪内,将中国的人口总数控制在12亿之内,这一目标最早是由宋健、田雪原预测“在实行中(21世纪初的20-30年)不用担心高龄化“问题发表后,于1980年9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首要意图是要在20世纪内,将中国的人口总数控制在12亿之内,这一目标最早是由宋健、田雪原预测“在实行中(21世纪初的20-30年)不用担心高龄化“问题发表后,于1980年9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 •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呼吁全国响应独生子女政策。

  7. 2002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第四十一条规定: 不符合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 • 因此,我国的独生子女在2000年以后,将呈下降的趋势。 • 即使如此,据估计到1999年我国的独生子女总数已达到0.86-0.92亿人。

  8. 这一庞大的人口对于我国社会的长远影响是难以估量的。这一庞大的人口对于我国社会的长远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 比如:人口性别比例的失调问题,据报道山西省,由于婴儿性别比的失调,已经开始进行人为的干预。 • 比如:人口的老龄化问题,1999年10月国家统计局已经宣布中国进入了一个老龄化社会,随之而来的将是“独生子女如何养老”的问题等等。 • 比如:独生子女进入部队,对我国的国防建设所带来的影响问题。据北京征兵部门的报道,从1993年起,独生子女应征入伍的人员比例以百分之十的比例增长,在2002年达到了80%,此为人类军事史上前所未有的。

  9. 对于独生子女的认识 • 对于独生子女特点的看法,以90年代为分界点 • 此前,普遍地认为独生子女是“问题青年”,存在各种问题,比如:小皇帝、娇生惯养、不合群、适应能力差、懒惰、自我为中心等等。 • 90年代后,特别是95年以后,则开始转向,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大,在某些方面反而要比非独生子女强,比如,体质上、智力上、合群性上,都要比非独生子女强,只是在懒惰上、动手能力上可能比非独生子女弱。

  10. 社会学者风笑天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上假设,即“年龄趋同和磨合说”。社会学者风笑天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上假设,即“年龄趋同和磨合说”。 • 他认为,独生子女在5岁以前,同非独生子女的区别是较大的,此后,随着独生子女开始能够走向社会,“社会玩伴”的增多,同非独生子女的区别开始缩小 • 独生子女在5岁前的这一弱点,到了5岁后,因其在营养、教育上的优势开始超过非独生子女,同时因其没有“血缘玩伴”,这一弱点随着社会化的开始反而成为了优势,使其更加合群和善于交往。

  11. 一、何谓“独子社会”? • 独子社会是一种“描述性解释”,表达的是当代中国社会家庭结构及其社会宏观结构的变迁态势。随着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复杂程度不断下降、规模日渐缩小,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一种以核心家庭为主要表征、以老年家庭为基本背景,并以社会结构基本三角的不稳定性为内在特点的全新社会形态。 • 基本特征有四点: • 核心家庭化 • 老年型家庭扩展 • 社会结构基本三角的不稳定性 • 社会分化趋势的不断扩展

  12. 独子社会的构成基础 1、核心家庭 + “4/2/1结构”的家庭抚养关系 • 在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许多地区,至2010年前后,其家庭抚养将转化成4:2:1的倒金字塔模式:一对青年夫妇抚养各自的父母及一个子女。 • 随着社会福利、医疗健康服务的改善,这种结构还将发生新变化,甚至产生“8/4/2/1结构”模式 • 这将为家庭抚养带来沉重的负担,以及一种难以调和的矛盾:是照顾老人,还是培养后人?

  13. 全国 1990年:3.96人 2000年:3.44人 上海 1953年:4.91人 1982年:3.60 1990年:3.10 1995年:3.12(抽样) 2000年:2.8人 核心家庭的表征:户均人口数量变化

  14. 2、老年家庭的不断扩展 • 与核心家庭化趋势几乎同步的是,老年家庭构成比较普遍的家庭类型。指的全部由老年人组成的家庭类型。 • 老年家庭的表征:老年人口的剧增和老年型家庭数量的扩展。 例如: 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从1998年的4.9%,上升到2000年的6.96%; 有人口学专家估计将上升到2030年的14.7% • 老年家庭和核心家庭的并存,导致“隔代亲”机会的减少,导致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缺失。 • “家有老人是个宝”,如今何处找寻?

  15. 3、社会结构中基本三角的不稳定性 • 社会结构的基本三角:父、母、子女 • 基本三角不稳定性的表征之一:离婚率和单亲家庭增加 上海的离婚数量变化 • 1979年,每千人为0.54人 • 1993年,每千人为2.90人 • 2000年,每千人为3.56人 • 2004年上半年,上海市的离婚率接近结婚率。 • 80-92年的13年内,我国离婚率翻了两番;92-02年的10年内再翻两番;并继续延续着发展势头。 • 新世纪北京人的口头禅

  16. 基本三角不稳定性的表征之二:旅馆式家庭 • 导致的是亲情、温情等情感氛围的缺乏; • 导致的是交流、沟通等理解意义的减少

  17. 基本三角不稳定性的表征之三:家庭民主和平等背景下代沟的纵向扩展基本三角不稳定性的表征之三:家庭民主和平等背景下代沟的纵向扩展 • 父母不理解子女 • 子女不理解父母

  18. 4、社会分化趋势的不断扩展 • 独子社会的形成伴随着城市化的新生活方式而来的,两者的互动构成了更严重的社会分化,同时也就构成了独子社会的基本特征。 • 中国的现代城市产生于近代,但中国的城市化运动发展于改革开放。随着传统农民的终结,全新的城市生活方式全面突显 (1)人口流动与失范行为:98年跨省市流动达8000万,80%集中在城市。导致社会控制困难 (2)白领阶层兴起:引领时尚的中产阶级,表达了追求高质量物质生活与人生享受的象征

  19. (3)新的社会交往 • 城市化的推进,产生全新的社会交往并导致交往危机 •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交往圈缩小,儿童的交往对象更多的是成人 • 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邻里人际关系日渐淡漠 • 以业缘为基础的同事交往随着单位意识的减弱,也日见稀少

  20. 总之,社会分化趋势的全面扩展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伴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个体化,从而导致以家庭为间隔的社会分化不断深入。总之,社会分化趋势的全面扩展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伴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个体化,从而导致以家庭为间隔的社会分化不断深入。 因而,当代的城市可以容纳各种各样的人们,可以容纳各式各样的人群,以及各式各样的家庭 可以说,社会分化对社会的进步意义非凡,但也导致社会解组力量的扩大:原有的社会控制力减弱,疏远的人际关系取代了亲密的关系,规范与道德同时呈现迷失状态,人际之间相互监督的减少,导致社会整体控制和整合能力的下降。

  21. 小结:独子社会业已全面来临 • 显而易见,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全国性推进,造成一个新型的“独子社会”,构成全新的社会人口结构特征,以及全新的社会、经济、文化、伦理、心理等结构特征。 • 它对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冲击也是巨大的。

  22. 独子社会的巨大象征 • 家庭现代性速度加快。传统家庭生活逐渐消解,孕育着现代家庭生活。 • 养儿防老意识崩溃。独子社会产生了这种新的社会意识:意味着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社会整合要素之作用力明显下降。 • 独子家庭构成了新的观念冲突。培养孩子成材意愿与缺乏家庭亲情的担忧 • 代际差异缩小。父母素质的提高,信息平等化及民主宽容精神的发展,缩小了父母与孩子间的认知难度。文化反哺首先在家庭中展开,代际差异缩小:例如,两代人同唱OK、网上冲浪。

  23. 5、代际关系松散。严格的辈分关系瓦解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也趋解体;家庭生活所必须的“亲情氛围”逐渐趋弱;家庭和家族的内聚力也因此下降。代际差异的缩小伴随着代际关系的松散,由此也潜伏了代际之间沟通难度的增加。5、代际关系松散。严格的辈分关系瓦解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也趋解体;家庭生活所必须的“亲情氛围”逐渐趋弱;家庭和家族的内聚力也因此下降。代际差异的缩小伴随着代际关系的松散,由此也潜伏了代际之间沟通难度的增加。 6、家长角色变化。家长日益扮演多重角色,家长、教师、学校教师的助手、异龄伙伴 • 总之,当代儿童对世界认识的早熟化、文化知识的超前性、语言和行为方式的成人化,强烈的主体意识等,都可以从独子社会背景中找到原因。

  24. 二、从什么意义上讨论独子社会的教育问题 • 现代家庭教育功能的残缺 • 代际与异辈教养经验的缺失 • 社区的崩溃与邻里关系的冷漠化 • 民间日常生活中的榜样人物是谁? • 家校合作在合作什么? • 结论:整合型社会教化环境的缺失

  25. 几种新现象 • “新新人类” • 青少年犯罪 • 可怜天下父母心 • 为孩子服务!

  26. 1993年,孙云晓在《读者文摘》上发表的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曾引起一场全国大讨论1993年,孙云晓在《读者文摘》上发表的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曾引起一场全国大讨论 • 您对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是如何评价的? • 孙:11年前我对这一代独生子女是非常担心的,11年后我的心情是喜忧参半。欣喜的是他们身上具备很多现代的优良素质,像平等意识、法律意识、独立性、对新事物的敏感和热情,这些优点比以往几代人都要突出;忧虑的是在责任感包括孝心、与人合作方面,他们的缺陷正在暴露。我觉得不能过多地责备他们,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需要改进孩子成长的环境和教育方式。

  27. 新现象一:新新人类 • 2001年春至2002年的一段时间,中国发达地区的青少年迷恋的是“新新人类”一说。小资业已过时,另类人生成为时尚:泡吧、OK厅、迪厅、餐厅;全身名牌--- • 这是一群怎样的新人类? 没有历史影痕的一代:不知道20世纪20年代的新青年、30年代的红小鬼、40年代的八路军、60年代的红卫兵、70年代的下乡知青、80年代的第四代 心理装的主要是自己:首先和重要的是自己 最少家庭观念的一代:他们只能到家庭以外找朋友 最开放的一代:没有历史包袱,不再为传统所累

  28. 勇于表现自己 生活比较有序 待人有礼貌 喜欢交往 遵守规则 爱护环境 敢于提问与发表见解 喜欢新事物 喜欢依赖别人 任性,常以自我为中心 害怕承担责任 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 不爱劳动 高消费倾向 不爱刻苦钻研、被动学习 关于“良好与不良习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中国青年报》2003,9月29日)

  29. 新现象二:关于“青少年犯罪” • 50年代青少年犯罪占社会总犯罪的10% • 60年代也只不到30% • 80年代以来一直维持在60%以上 • 2000年来青少年犯罪者中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比例不断升高:18-25岁年龄组该比例高达58%,14-17岁组更达65%

  30. 新现象三:真正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 一种十分明显的矛盾现象 1、一方面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例如,在世界各地陪读的中国家长们。 例如,在各种音乐、戏剧、武术学校陪读的家长们。 例如,今天还有伴读大学、甚至研究生的家长们。 例如,家庭教育中的各种“过分现象”:过多照顾、过高期望、过分爱护、过度保护------ 2、另一方面是孩子们对待父母的状况 例如,父母的在孩子心目中的重要性,无论从“权威-榜样”层面,或者是“孝顺-尽责”层面的全面下降

  31. 新现象四:家庭生活的重心是唯一的,即为孩子服务!新现象四:家庭生活的重心是唯一的,即为孩子服务! • “4/2/1”抚养模式,在家庭生活中集中体现“为一个服务”模式 • 家庭经济生活的基本重心是“孩子的教育” • 孩子教育的重心则是“升学” • 整体的家庭生活已经构成了全面的倾斜,意味着家庭生活基本功能的全面解体与重构

  32. (一)现代家庭的“教育功能缺陷” • 从表层来看,当今家庭最缺乏的是什么? 调查答案:是温情、是感情交流 客观的原因主要有二: • 缺乏互相帮助:家庭成员的减少,导致每个人得到的帮助日益稀少 • 缺乏互相交流:父母的全职工作,孩子的全时段上学,导致缺乏交流的时间

  33. 从深层来看,家庭教育功能缺失中最关键的是“社会化功能”。其表现如:从深层来看,家庭教育功能缺失中最关键的是“社会化功能”。其表现如: • 家庭对孩子的监控功能减少——信息不对称 • 家庭对孩子的教养功能减少——只教无养 • 家庭对孩子的社会情感养成功能减少——“感情真空” • 家庭对孩子的社会认知功能残缺 • 家庭对孩子的社会参与功能不足 • 上述均意味着现代家庭整合功能下降的事实,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存性的减少,导致家庭教育功能下降 • 现代家庭在客观上,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34. (二)代际与异辈教养经验的缺失 • 核心家庭和老年家庭之间的隔代生活,一方面导致上两代人之间教育、教养意识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入,由此构成封闭式的、体现巨大反差的教养模式,导致儿童发展过程中的片面认知;另一方面,导致下两代人之间各自社会化进程的断裂。 • 结果是,儿童残缺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与发展所必须的整体社会化的认知经验。例如,如何叫做“敬老爱幼”,如何叫做“尽孝道”,如何叫做“亲情和温情”等社会情感。相反,他们只有“自我中心”的一切经验。

  35. (三)社区的崩溃与邻里关系的冷漠化 • 社区原本是具有地缘意义、民俗民情、乡情社情等的浓厚人情和人际关系的,具有强烈的内聚力的居民组成的生活区域。 • 其性质突显于社会性、情感性、人际关系的社会意义。对一个而言,“社会”总是具体的。因而,其教育意义和价值十分明显,体现为对儿童成长所必须的社会教化经验。 • 伴随农村形态的传统社区的消解,现代社区以城市社区的形式构成了人们的生活经验。然而,城市社区所缺失的恰恰是社区的社会性特征。

  36. 城市社区是怎样的形态? • 封闭的生活空间 • 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模式 • 邻里关系的冷漠化 • 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的整体下降 • 总之,现代社区整合力趋于下降,导致其社会教化功能的不足。相反,它所构成的是负面的教化经验。

  37. (四)民间日常生活中的榜样人物是谁? • 传统中国的民间日常生活有着大量的榜样人物,而在现代社会,民间日常生活中的榜样人物出现了巨变。 • 在传统中国,在人生实践层面存在着多种类型的社会化榜样,这些多元的社会化榜样较早缘起于春秋战国时代。 • 春秋战国一方面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另一方面也是普通百姓人生实践层面各种社会化榜样滥觞的时代。

  38. 传统中国人社会化榜样的来源广泛且复杂。这些榜样人物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正面人物、反面人物、中间型人物,他们的事迹及其观念为百姓提供了各种类别的人生实践指导与示范。传统中国人社会化榜样的来源广泛且复杂。这些榜样人物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正面人物、反面人物、中间型人物,他们的事迹及其观念为百姓提供了各种类别的人生实践指导与示范。 • 例如:在“达”与“贫”、“俗”与“雅”、“忠”与“奸”、“君子”与“小人”、“善”与“恶”等的两极人物,同时也有各种类型的中间型人物,例如“忍者”、“隐者”及“闲云野鹤”般的人物等。因而当普通百姓在寻找指导个人的人生实践、处理社会事务与人际关系、处理家国关系、处理“大是大非”等问题的答案时,他们几乎都能在历史上找到对应的榜样人物。

  39. 传统中国进入民间日常生活的这些社会化榜样人物,其最核心的分类标准是“人格力量”,或者说是“心性修养与人格德性所达到之境界”。传统中国进入民间日常生活的这些社会化榜样人物,其最核心的分类标准是“人格力量”,或者说是“心性修养与人格德性所达到之境界”。 • 以此为经纬便可把人分等第,如圣人、贤人、君子、小人,大奸大恶之辈等。例如,三国时的曹操与诸葛亮,可算是两类典型。

  40. 传统中国的民间日常生活深受儒家文化之影响,体现于各种家法族规之中。传统中国的民间日常生活深受儒家文化之影响,体现于各种家法族规之中。 • 儒家教育的精神主要在于教育人如何为人。故可称为一种人文教育。只要是人,都应受此教育。 • 其教义之核心:孝、弟、忠、恕,仁、义、礼、智等,都是为人之条件,应为所有人遵守。

  41. 因而,在民间形成了被广泛认可的人品观和物品观。因而,在民间形成了被广泛认可的人品观和物品观。 • 物品观:物有品位高下,如飞禽中之凤与凰,走兽中之麒麟,水生动物中之龙与龟,树木中之松柏梅兰竹菊。 • 人品观:物有品,人也有品,把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作评价标准,把人分为几种类别。并以自然物与人作类比,分为品第高下。故中国人常称“人物”为“人品”。 • 中国人人品观中主要区分为君子与小人。做不到君子,至少要做孝弟者。于是,君子和孝弟者构成了传统中国民间日常生活中的榜样人物,而小人则成为对立面。

  42. 现代的民间日常生活业已为市场经济所包围。 • 传统中国“重农抑商”,奉行“小富即安”的经济意识; • 1976年前的中国,奉行平均主义甚至“以贫为荣”。 •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先富起来的“边缘群体”:金钱富足与素质低下集中于一身。 • 经济与伦理的冲突由此扩展,人们的榜样人物由此全面转型。

  43. (五)家校合作在合作什么? • 家校合作的本义在于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和教养 • 而今家校合作的功能业已被窄化为:“成绩”和“升学”。

  44. 结论:独子社会所缺失的是整合型社会教化环境结论:独子社会所缺失的是整合型社会教化环境 • 传统中国的社会教化环境,家法族规的实践,尤其是流传于民间的众多历史人物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榜样人物,全部以一种十分具体的目标、观念、规范、准则与行为方式,而不是以普遍与抽象的真理,把家国关系、社会关系、伦理关系等与每个人的人生实践与发展方向紧密地联系起来了,并在密切联合了家庭生活、教育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后,建构出植根于具体人生的群体取向的整合型社会化模式。

  45. 由于社会化榜样是具体的,影响方式是具体的,在人生层面的指导是一对一的关系,道德实践和人际关系也是具体的:对父母要尽孝,对国家要尽忠,夫妇要相敬,朋友要守信,因而人的社会化也是具体的。由于社会化榜样是具体的,影响方式是具体的,在人生层面的指导是一对一的关系,道德实践和人际关系也是具体的:对父母要尽孝,对国家要尽忠,夫妇要相敬,朋友要守信,因而人的社会化也是具体的。 • 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这个时代几乎不存在任何问题。在这种整合型的社会化模式中,人的主体性无疑是被消解的,人只有社会化的结果。但是,从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的整体角度来看,这种类型的社会化无疑有其成功处,对于当下社会转型期中国人的社会化不乏借鉴的积极意义。

  46. 而独子社会的社会教化环境,在许多方面是隔离的。而独子社会的社会教化环境,在许多方面是隔离的。 • 家庭与家族之间、家庭与社区之间、家庭与邻里之间、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之间、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人生发展需要与实际人生榜样之间,无不存在着各自的距离。 • 由此,我们可以说需要从这样一个意义上讨论独子社会的教育问题:我们所缺失的正是一种“整合型”的社会教化环境,是一种儿童生活经历和成长经验被割裂的教化环境。

  47. 三、独子社会带来哪些教育问题? • 这一问题可以概括为“新时代人的社会化问题” • 全社会性的教育观念失范 • 社会教化资源的亏空 • 矛盾的社会教化机制 • 总之,究竟如何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在今天都构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中国人由此必然要面对思想、观念、情感、心理、行为等全方位的冲突。

  48. (一)全社会性的教育观念失范 • 当前教育观念失范最严重者有三: (1)教育目的的迷失——做人教育的失却 (2)教育手段对教育目的的替代 (3)教育者功利意识的过度膨胀——家长、教师、学校、社会 • 教育出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今天构成了一个大问题?

  49. 困扰中国人的多个人生问题 • 当代的中国人遭遇到了太多的人生问题: • 谁是君子,谁是小人? • 当善良不能产生好结果时为什么不作恶? • 金钱万能还是万恶? • 为什么非要以死来捍卫正义? • 干活该不该讨价还价? • 总之,最大的困惑是“如何做人”?

  50. (二)社会教化资源的亏空 • 社会化资源亏空 • 传统主流文化解体 • 日常道德生活困境 • 政治伦理的合理性危机 • 学校教育的失范 • 微观生活环境问题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