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保护动物你我他

保护动物你我他. 制作人:尹鹏飞. 1、 小熊猫 2、 大灵猫 3、 熊狸 :  别名熊灵描 , 属于灵猫科 4、 金猫 : 别名原猫 , 红椿豹,狸豹 , 乌云豹 , 属于猫科 5、 兔狲 : 别名玛瑙 , 羊猞猁 , 乌伦 , 属于猫科 6、 猞猁 :  别名猞猁狲 , 马猞猁属于猫科 7、 西伯利亚(东北)虎 8、 印支虎 ( 东南亚虎) 9、 华南虎 10 、 苏门答腊虎. 小熊猫( Ailurus fulgens ) Red panda. 生境:高山森林、灌丛。 捕食:用爪和牙获取食物、捕捉小动物。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保护动物你我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保护动物你我他 制作人:尹鹏飞

  2. 1、小熊猫 2、大灵猫 3、熊狸: 别名熊灵描,属于灵猫科 4、金猫:别名原猫,红椿豹,狸豹,乌云豹,属于猫科 5、兔狲:别名玛瑙,羊猞猁,乌伦,属于猫科 6、猞猁: 别名猞猁狲,马猞猁属于猫科 7、西伯利亚(东北)虎 8、印支虎(东南亚虎) 9、华南虎 10、苏门答腊虎

  3. 小熊猫( Ailurus fulgens ) Red panda 生境:高山森林、灌丛。 捕食:用爪和牙获取食物、捕捉小动物。 食物:竹叶、树叶、果实、小鸟、鸟卵。 体型:体长40~60厘米,尾长30~50厘米。 体重5000克左右。 习性:善于爬树。白天大部分时间在树杈上休息,清晨和傍晚活动最频繁。有在固定地点排泄大便的习性。春天发情交配,孕期约4个月,每胎产2~3仔。幼仔刚出生时白色,一周后变成深灰色,以后逐渐长成与父母相似的橙红色。 分类:哺乳纲食肉目小熊猫科。 分布:云南西部和西北地区西北部。中国西南川、藏地区。 保护:中国II级重点保护动物。

  4. 大灵猫( Viverra zibetha ) Large Indian civet 生境:山区丘陵树林、灌丛、草丛。 捕食:用爪和牙捕捉小动物。 食物:鼠、蛙、昆虫、鸟类、部分植物果实、根茎。 体型:体长60~80厘米,尾长40~50厘米。体重6~10公斤。 习性:夜行动物,常单独活动。白天藏在洞穴中休息,夜间外出捕食。雄性大灵猫会阴部有分泌腺,分泌物有恶臭,遇到敌害时会大量分泌用以御敌。 这种分泌物叫灵猫香,在香料工业中被用作定香剂,能使香水的香味浓郁持久。有人进行人工驯养取香。 分类:哺乳纲食肉目灵猫科。 分布:云南各地。中国南方各省。 保护:中国II级重点保护动物。

  5. 熊狸( Arctictis binturongBingturong 生境:茂密的热带雨林、季雨林。 捕食:用爪和牙咬野果或捕捉小动物。 食物:野果、昆虫、小鸟。 体型:体长70~80厘米,尾长70~80厘米。 体重11~13公斤。 习性:单独生活。在高大树木上活动,善于在树上攀援,尾灵活具缠绕性,可帮助攀爬。多在清晨和黄昏时活动。 分类:哺乳纲食肉目灵猫科。 分布:云南西双版纳。中国广西。 保护:中国I级重点保护动物。

  6. 金猫:别名原猫,红椿豹,芝麻豹,狸豹,乌云豹,属于猫科金猫:别名原猫,红椿豹,芝麻豹,狸豹,乌云豹,属于猫科  金猫比云豹略小,体长80~100厘米.尾长超过体长的一半.耳朵短小直立;眼大而圆.四肢粗壮,体强健有力,体毛多变,有几个由毛皮颜色而得的别名:全身乌黑的称“乌云豹”;体色 棕红的称“红椿豹”;而狸豹以暗棕黄色为主;其他色型统称为"芝麻豹".   金猫主要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山地森林.属于夜行性动物,白天多在树洞中休息.独居,善攀援,但多在地面行动.活动区域较固定,随季节变化而垂直迁移.食性较广,小型有蹄类,鼠类,野禽都是捕食对象.每胎2仔,多产于树洞中.   目前野外种群数量极小,国家已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产于陕西及长江以南各省区.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7. 兔狲:别名玛瑙,羊猞猁,乌伦,属于猫科,学名为 Felis manul. 体型与家猫类似,体重2~3千克,身体粗壮而短,耳短而宽,呈钝圆形,两耳距离较远.全身体毛浓密细长呈棕黄色,后部有黑色细横纹,四肢毛色较浅,尾粗圆,具6~8条黑色横纹,尾尖为黑色.头顶部灰色,具多个黑色斑点,眼内角至吻端为白色,面颊部具两条细横纹.兔狲主要生活在荒漠,戈壁及草原地区,林中,丘陵及山地也有分布,常独居于石缝中,石块下或占领旱獭的巢穴.夜行性,但晨昏活动频繁.以旱獭,野禽及鼠类为食.视,听觉较敏锐,避敌时行动迅速,叫声与家猫相似,但较粗野.每年多在2月份交配,4~5月份繁殖,每胎3~4仔,有时多达6仔,与环境的食物资源   情况大有关系.   主食啮齿类动物,对消灭鼠类,防止传染病,减低鼠害影响均有重要作用.毛皮厚密贵重.   产于东北,西北及四川.

  8. 猞猁: 别名猞猁狲,马猞猁, 属于猫科,学名为 Felis lynx.   猞猁体型似猫而远大于猫,体重18~32千克,体长90~130厘米.尾短粗,耳基宽.耳尖具黑色耸立簇毛,两颊有下垂的长毛,成为有鲜明特征的猫科动物之一.其冬毛长而密,背部呈红棕色,中部毛色深;腹部淡呈黄白色;眼周毛色发白,两颊具有2~3列明显的棕黑色纵纹.全身散有褐色斑点. 猞猁生活在森林灌丛地带,密林及山岩上较常见.喜独居,长于攀爬及游泳,耐饥性强,可在一处静卧几日,不畏严寒,喜欢捕杀狍子等中大型兽类.晨昏活动频繁,活动范围视食物丰富程度而定,有占区行为和固定的排泄地点.每年3~4月份交配,妊娠期2个月左右,每胎2~4仔.寿命可达12~15年.   产于东北,西北,华北及西南.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9. 西伯利亚(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 东北(西伯利亚)虎主要生活在西伯利亚的针叶林、灌木丛和白桦林,也有少数生活在中国东北部和朝鲜北部,现在估计野生的还有360-406只。生活在动物园的东北 虎大约有490只。东北虎是老虎的8个亚种中体型最大的一种,雄虎可长到3.3米长,体重可达300公斤;母虎比较小一些从头部到尾部长约2.6米,体重大约100到167公斤。 东北虎的桔黄色要比其它种的虎淡一些。它的条纹不是黑色而是棕色,条纹的间隔比较宽。它的胸部与腹部都为白色,其颈部环有一圈非常厚实的白色毛。东北 虎的主要食物是麋鹿和野猪。在俄罗斯这样的猎物分布非常不均匀而且与季节有关。结果,每只东北虎的领土范围也就非常的大了,一般一只母虎的领土为100-400平方千米,而雄虎的领土达到800-1000平方千米。 下一页

  10. 野生虎:俄罗斯 在上个世纪,东北虎(一般被称为西伯利亚虎),经历了四次战争、两次革命,它现在的情况非常危急,野生东北虎的数量从1940年的24只上升到了1994年的150到200只。现在保护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到1997年那而估计已有360-406只野生的西伯利虎了,在俄罗斯现在仍有三个老虎保护区 动物园中的老虎 人工饲养老虎的工程是保护各种老虎的一个重大而长久的方案。根据1997年世界老 虎家族记录有501只东北虎被安置于动物园中。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工饲养东北虎被 认为是保护者一物种的较好方法,且能够使这一物种的数量得以保持并有所增加。 上一页下一页

  11. 野生虎:中国 1990年有新闻报道称在中国长白山看到东北虎,另一些则仍然在俄罗斯边境。猫科动物专家小组估计可能中国现在只有不到35只野生的东北虎。不敢肯定说,中国的东北虎数量要上升已是十分困难了,俄罗斯的东北虎才真正决定了这一虎的亚种的未来,而其它地方又太小不能让大量的老虎长期生存。 幸存的野生东北虎将会受到保护,扩大它们的栖息地并且防止它们遭到偷猎者捕杀。1992年俄罗斯关于环保的法律给老虎以法律上的保护,不管怎么说偷猎活动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官方承认杀老虎是一项新的事业,为大多数人们解除了经济不稳定的情况,打开了中国和朝鲜的边境,并且有对传统将老虎各部分作为中药的需求。许多机构和组织尝试阻止俄罗斯人猎杀老虎和老虎的食物,禁止交易虎骨和虎皮和找回丢失的那一部分老虎的栖息地 上一页 返回

  12. 印支虎(东南亚虎)anthera tigris corbetti 印支虎分布在泰国的中间,在中国南部、柬埔寨、老挝、越南和马来西亚半岛也一样能发现印支虎。在这一范围内,印支虎生活在少有的山地和山区的森林中,这些地区往往在两个国家的边境处。进入这些地区是受限制的,只有生物学家才被允许进入考察。结果,对于这一地区野生老虎的状况知道得就相对少一些了。估计有1227-1785只野生的印支虎,还有大约60只生活在亚洲和美洲的动物园中。 印支虎比起孟加拉虎来更小而且毛色更暗一些,条纹既短又狭窄。雄性印支虎平均从头至尾身长2.7米,体重大约180公斤。雌性印支虎更小,估计大约身长2.4米,体重接近115公斤。印支虎的食物是野猪、野鹿和野牛。这种老虎的地盘大小并不是太清楚,不过在理想的栖息地中一般是每100平方公里可有4到5只成虎。

  13. 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华南虎是所有种类的老虎中最为濒临灭绝的一种。生活在中国中南部,估计世界上仅有20-30只野生华南虎,现在可能连这个数量也不到了。现在世界上还有47只华南虎生活在中国18个动物园中。华南虎是老虎最小的几个亚种中的一种。雄虎从头至尾身长估计2.5米,体重接近150公斤;母虎更小,身长估计2.3米,体重接近110公斤。它们毛皮上的条纹既短又狭窄,与孟加拉虎和西伯利亚虎比起来条纹之间的间距较大

  14. 苏门答腊虎Panthera tigris sumatrae 苏门答腊虎仅生活在苏门答腊,栖息的范围从平原森林到高山。相信现存野生的苏门答腊虎大约有400-500只,主要是在印度尼西亚岛的五个国立公园。苏门答腊虎拥有所有老虎中最暗的毛皮,它的黑色条纹非常宽阔,条纹之间的间隔很小而且条纹常是一对对排列。不像西伯利亚虎,与西伯利亚虎不同,苏门答腊虎的前腿有条纹。 苏门答腊虎是所有种类的老虎中最小的一种。雄虎从头至尾身长平均2.4米,体重大约120公斤;母虎身长接近2.2米,体重大约90公斤。苏门答腊虎的食物是野猪、野鹿。这种老虎具体的地盘大小还不太清楚,不过在最理想的平原雨林每100平方公里成年苏门答腊虎的数量估计为4-5只。一般随着山区海拔的提高,苏门答腊虎的数量逐渐减少因为越高的地方猎物就越少。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