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8

《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 》 与河南民办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 》 与河南民办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季明明 2010 年 4 月 29 日. 1. 1. 1. 提 纲. 一、 指引新时期我国教育科学发展的纲领性 文献 —— 关于 《 纲要 》 精神的介绍 二、 《 纲要 》 对教育的新要求、新思路 --- 民办学校面临的新挑战 三、 《 纲要 》 对 《 民办教育促进法 》 的丰富和发展 --- 民办学校面临的新机遇 四、河南省要不失时 把握 《 纲要 》 机遇,全面开创民办教育新局面 --- 地方政府面临的新机遇. 2. 2.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 》 与河南民办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与河南民办教育的机遇和挑战《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与河南民办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季明明 2010年4月29日 1 1 1

  2. 提 纲 一、指引新时期我国教育科学发展的纲领性 文献——关于《纲要》精神的介绍 二、《纲要》对教育的新要求、新思路---民办学校面临的新挑战 三、《纲要》对《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丰富和发展---民办学校面临的新机遇 四、河南省要不失时把握《纲要》机遇,全面开创民办教育新局面---地方政府面临的新机遇 2 2

  3. 一、指引新时期我国教育 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关于《纲要》的介绍 3 3 3 3

  4. (一)征求意见稿 是怎样形成的? 4 4 4

  5.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宝总理直接指导教育部主抓;各部委、各地区通力合作;全国上下共同参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宝总理直接指导教育部主抓;各部委、各地区通力合作;全国上下共同参与! 5 5 5

  6. 先后开展了11个重大战略专题、36个重大问题的调研;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和研讨会1500余次,参与人员23000余人次,形成500多万字的调研报告。通过各种渠道发表意见建议210多万条。前后对文本进行了约40轮大的修改。最后一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仅从媒体网络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评论249万多条。先后开展了11个重大战略专题、36个重大问题的调研;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和研讨会1500余次,参与人员23000余人次,形成500多万字的调研报告。通过各种渠道发表意见建议210多万条。前后对文本进行了约40轮大的修改。最后一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仅从媒体网络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评论249万多条。 6 6 6 6

  7. 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教育纲领性文件 相比于: 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有更宽的视角和更高的着力点,内容更为丰富、全面、深刻。 7 7 7

  8. 整个文件: 共四部分(前面另有“序”,最后另有“实施”); 二十二章; 七十条; 大约28100字。 8 8 8

  9.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教育如何搞? 如果说,以往30年属于“摸着石头过河”,那么现在就有可能进入了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我国教育存在的各种重大问题,面对国内外及其复杂新情况新形势,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立足于基本国情,着眼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目标,系统地提出今后1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方针、目标、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举措。其基本精神将在本世纪更长的历史时期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9 9 9

  10. 时代需要这样一个纲要; 形成这样一个纲要的时机也已成熟! 10 10 10

  11. (二)《纲要》研究制定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11 11 11 11

  12. 一是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作为思想基础。一是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作为思想基础。 12 12 12 12

  13. 二是客观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入分析教育工作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努力把握新时期教育规律、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特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二是客观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入分析教育工作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努力把握新时期教育规律、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特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3 13 13 13

  14.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切、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政策措施向最困难群体和最薄弱环节倾斜。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切、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政策措施向最困难群体和最薄弱环节倾斜。 14 14 14

  15. 四是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基本国情,统筹考虑教育改革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15 15 15

  16. 五是贯穿改革创新的主线,着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五是贯穿改革创新的主线,着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 16 16 16 16

  17. 六是注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协调性。 17 17 17

  18. (三)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什么?(三)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什么? (《纲要》第一部分) 18 18 18

  19. 1、指导思想 基本理论指导 两大战略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方针 把握教育规律 19 19 19

  20. 2、工作方针: “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 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20 20 20 20

  21. 第一、“优先发展”:涉及教育在整个国家大局中的重大战略地位第一、“优先发展”:涉及教育在整个国家大局中的重大战略地位 21 21

  22. 第二、“育人为本”: 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 这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系统内的根本要求,它强调的是学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要求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2 22 22

  23.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发现: 儿童因考试或学业压力而心情不好(76.2%)、 郁闷(55.4%) 烦躁( 54.2%), 因此睡不着(38.2%) 、 不想学习( 25.1%) 自卑 ( 24.5%), 对生活绝望(9.1%)。 注:引自《将以人为本落实在教育的每个环节》 《中国教育报》 ,2010年3月17日,第3版。 23 23 23

  24. 《规划纲要》 各个方面的内容都鲜明地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如,第一部分总体战略,提出了“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的工作方针和“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心每个学生”、“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等。这些精神对于指导我国今后的教育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24 24 24

  25. 第三、“改革创新”: 是我国新时期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25 25 25

  26. 一是这次特别突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二是特别强调了教育改革的系统性。因为到了现在这个阶段,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其他改革配套,否则的话就很难推进。 在《纲要》中,涉及改革的六大任务包括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校制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开放也是改革,通过开放促改革 。 26 26 26

  27. 三是还注意教育改革的艰巨性。 设计了改革的推进策略。一是自下而上,鼓励支持各地各校大胆探索,不断总结推广。第二是自上而下,因为有的改革一个学校、一个地方做不了,它需要整体设计,全国统一考虑。强调了试点先行,逐步推广 。 27 27 27

  28. 四是注意到重视教育改革的协调性。 改革需要统筹考虑、分步推进,先行 试点,动态调整。 28 28 28

  29. 第四、“促进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一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29 29 29

  30. 二要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二要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30 30 30

  31. 三要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31 31 31

  32. 四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扶持弱势群体。 32 32 32

  33. 第五、“提高质量”: 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 一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33 33 33

  34. 二要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34 34 34

  35. 三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切实强化教育督导,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35 35 35

  36. 四要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四要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36 36 36

  37. “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围绕育人为本这一核心的两大工作重点! 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 37 37 37

  38. 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 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 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 38 38 38

  39.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视“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视“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39 39 39

  40. 现阶段,讲教育公平主要是指机会公平。当前,造成教育机会不公平的最主要因素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造成不同人群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40 40 40

  41. 促进教育公平,根本措施是均衡配置教育资源。还应当加上一条,就是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落实相关的举措,形成长效机制。促进教育公平,根本措施是均衡配置教育资源。还应当加上一条,就是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落实相关的举措,形成长效机制。 从国家层面来说,就是《纲要》文本中提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等。 41 41 41

  42. 要解决择校问题,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要解决择校问题,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纲要》文本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在当前情况下,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再举办重点学校,取消原来的重点中学,也不得举办重点班、实验班。 42 42 42

  43. 对于择校问题治本的办法就是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但是困难也在这里,办好一所学校并不容易。除了办学校设施之外,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和良好的校风、传统,没有一个长时间的积累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教育的规律体现之一。对于择校问题治本的办法就是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但是困难也在这里,办好一所学校并不容易。除了办学校设施之外,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和良好的校风、传统,没有一个长时间的积累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教育的规律体现之一。 43 43 43

  44. 3、战略目标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更高水平地普及教育 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高价丰富的优质教育 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充满活力的教育挑战 44 44 44

  45. 人力资源开发主要目标 45 45

  46. 4、战略主题 以 人 为 本 德 育 为 先 能 力 为 重 全 面 发 展 46 46 46

  47. (四)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四)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纲要》第二部分) 47 47 47

  48. ---涉及各级各类教育改革,而且充分体现了改革的系统性、配套性、全面性:---涉及各级各类教育改革,而且充分体现了改革的系统性、配套性、全面性: 1、学前教育 2、义务教育 3、高中阶段教育 4、职业教育 5、高等教育 6、继续教育 7、民族教育 8、特殊教育 48 48 48

  49. (五)教育体制改革和 制度创新方面的重大措施是什么? (《纲要》第三部分) 49 49 49 49

  50. 1、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1)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系统培养观念。 50 50 5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