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8.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8.2 装配图的视图表示法 §8.3 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与零、部件编 号及明细栏 §8.4 常见的装配工艺结构

第 8 章 装配图. §8.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8.2 装配图的视图表示法 §8.3 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与零、部件编 号及明细栏 §8.4 常见的装配工艺结构 §8.5 部件测绘和装配图画法 §8.6 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销套 5. 螺母 8. 轴承盖 4. 螺柱 7. 上轴衬 3. 轴承座 1. 下轴衬 2. 8.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装配图 是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 例: 滑动轴承是用来支撑轴及轴上零件的一种装置。. 销套 5. 螺母 8. 垫圈 6.

presto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8.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8.2 装配图的视图表示法 §8.3 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与零、部件编 号及明细栏 §8.4 常见的装配工艺结构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8章 装配图 §8.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8.2 装配图的视图表示法 §8.3 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与零、部件编 号及明细栏 §8.4 常见的装配工艺结构 §8.5 部件测绘和装配图画法 §8.6 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2. 销套5 螺母8 轴承盖4 螺柱7 上轴衬3 轴承座1 下轴衬2 8.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装配图是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 例:滑动轴承是用来支撑轴及轴上零件的一种装置。

  3. 销套5 螺母8 垫圈6 螺柱7 轴承盖4 上轴衬3 下轴衬2 轴承座1 滑动轴承装配体分解

  4. ● 功用: 装配图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及装配关系。 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进行装配、检验、安装及维修的技术文件。 ● 内容: (1) 一组视图。 (2) 必要的尺寸。 (3) 技术要求。 (4) 标题栏、零件序号及明细栏。

  5. 滑动轴承装配图

  6. 8.2 装配图的视图表示法 一、规定画法 ⒈ 相邻零件的接触表面和配合表面只画一条 线;不接触表面和非配合表面画两条线。

  7. 螺栓、螺母和垫圈不剖 轴不剖 两零件剖面线方向相反 ⒉ 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邻接时,剖面线的倾 斜方向应相反或间隔不同。但同一零件在各 视图上的剖面线方向和间隔必须一致。 ⒊ 标准件和实心件按不剖画。

  8. 二、特殊规定和简画画法 ⒈ 拆卸画法 拆去某些零件后再画或沿零件结合面进行剖切绘制。 沿轴承盖与轴承座的结合面剖切,拆去上面部分,以表达轴衬与轴承座孔的装配情况。 滑动轴承

  9. 沿轴承盖与轴承座的结合面剖切的画法,俯视图表达了轴衬与轴承座孔的装配情况。沿轴承盖与轴承座的结合面剖切的画法,俯视图表达了轴衬与轴承座孔的装配情况。 沿结合面剖切的画法

  10. 2. 单独表达某零件的画法 如转子油泵中泵盖的B向视图

  11. 3. 假想画法 与本装配体有关但不属于本装配体的相邻零部件,以及运动机件的极限位置,可用双点画线表示。 运动机件的极 限位置轮廓线 画双点画线。

  12. 4. 简化画法 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倒角、圆角、退刀槽等可不画;滚动轴承、螺栓联接等可采用简化画法;薄的垫片等不易画出的零件可将其涂黑

  13. 8.3 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与零、部件编号及明细栏 一. 尺寸标注 1.性能(规格)尺寸 表示部件的性能和规格的尺寸。 例如:滑动轴承中的50H8 2.装配尺寸 零件之间的配合尺寸及影响其性能的重要相对位置尺寸。 H9 H9 例如:滑动轴承中的86 ,60 及连接螺栓中心距等 f9 f9 装配图

  14. 3.安装尺寸 将部件安装到机座上所需要的尺寸。 例如:滑动轴承中地脚螺栓孔的尺寸 4.外形尺寸 部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例如滑动轴承中的236、121和76 5 .其他重要尺寸 在装配或使用中必须说明的尺寸,如运动零件的位移尺寸

  15. 5 7 6 7 5 5 6 7 6 6 7 5 二. 零、部件编号 1. 编号方法 • • ※ 画黑点 7 ※ 画指引线 细实线 7 ※ 横线或圆 (≈8mm长) ※ 数字(5或7号字) 螺纹紧固件的编号形式

  16. 6 5 4 1 3 2 · · · · ⑵ 相同零件只对其中一个编号, 其数量填 在明细栏内。 ⑶ 指引线不能相交, 在通过剖面线的区域 时不能与剖面线平行。 ⑷ 零件编号应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序 编号,全图按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整齐 排列。 怎样编号不易出错? 先画出需要编号零 件的指引线和横线,检 查无重复、无遗漏时, 再统一填写序号。

  17. 三、 标题栏或明细栏

  18. 注意: ★ 明细栏和标题栏的分界线是粗实线,明细栏的外框竖线是粗实线,而横线和内部竖线为细实线; ★序号应自下而上顺序填写,如向上延伸位置不够,可以在标题栏紧靠左边自下而上延续; ★标准件的国标代号可写入备注栏

  19. 8.4 常见的装配工艺结构 一、装配工艺结构 1. 两个零件在同一个方向上,只能有一个接触面或配合面。

  20. 2. 两零件有一对相交的表面接触时,在转角处应制出倒角、圆角、凹槽等

  21. 3. 零件的结构设计要考虑维修时拆卸方便

  22. 4. 用螺纹连紧的地方要留足装拆的活动空间

  23. 二、机器上的常见装置 1. 螺纹防松装置

  24. 2. 滚动轴承的固定装置

  25. 3. 密封装置

  26. 8.5 部件测绘和装配图画法 根据现有部件(或机器)画出其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过程称为部件(或机器)测绘 1. 了解和分析部件的结构 例齿轮油泵

  27. 进油口 出油口 主动轮 (1) 工作原理 ⑵ 结构分析 ① 装配关系 ☆ 齿轮副啮合 从动轮 ☆ 压盖与压紧螺母处的填料密封装置 齿轮油泵工作原理 ② 联接固定关系 泵盖和泵体由六个螺钉连接,中间有纸板密封垫片。

  28. 2. 画装配示意图

  29. 压紧螺母10 轴套9 右端盖7 键14 传动齿轮轴3 垫片5 销4 螺钉15 螺母13 齿轮轴2 垫圈12 泵体6 传动齿轮11 左端盖1 3. 拆卸零件

  30. 4. 画零件草图 5. 画装配图 在分析部件,确定视图表达方案的基础上,按下列步骤画图。 以齿轮油泵为例。 ⒈ 确定图幅 根据部件的大小,视图数量, 确定画图的比例、图幅大小,画出图框,留出标题栏和明细栏的位置。

  31. 2. 布置视图 画各视图的主要基线。并在各视图之间留有适当间隔,以便标注尺寸和进行零件编号。

  32. 3. 绘制基础件轮廓 ①绘制齿轮

  33. 4. 绘制主要零件的轮廓 ①绘制齿轮 ②泵体 ③泵盖

  34. 5. 绘制细部零件及结构 画螺钉连接、填料、压盖、压紧螺母

  35. ⒌ 完成装配图 检查无误后加深图线,画剖面线,标尺寸,对零件进行编号,填写明细栏、标题栏、技术要求等,完成装配图。

  36. 10.6 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读装配图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一种能力,在设计、装配、安装、调试以及进行技术交流时,都要读装配图。 读装配图的要求: ★了解部件的功用、使用性能和工作原理。 ★弄清各零件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 装配关系和连接固定方式。 ★弄懂各零件的结构形状。 ★了解部件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37. ⒈ 概括了解 ⑴ 看标题栏并参阅有关资料,了解部件的 名称、用途和使用性能。 ⑵ 看零件编号和明细栏,了解零件的名称、 数量和它在图中的位置。 由装配图的标题栏可知,该部件名称为阀,是安装在液体管路中,用以控制管路的“通”与“不通”。由明细栏和外形尺寸可知它由7个零件组成,结构不太复杂。 装配图

  38. 2. 对视图进行初步分析 明确装配图的表达方式、投影关系和剖切位置,并结合标注尺寸,想像出主要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 由装配图知,采用了主、俯、左三个视图和一个B向局部视图的表达方法。 有一条装配轴线,部件通过阀体上的G1/2螺纹孔、φ12的螺栓孔和管接头上的G3/4螺孔装入液体管路中。 装配图

  39. 3. 分析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原理: 杆1受力向左移动,钢球4压缩弹簧5,阀门被打开,当去掉外力时钢球在弹簧作用下将阀门关闭。 装配关系: 钢球、弹簧依次装入管接头中,将旋塞拧入管接头,调整弹簧压力,再将管接头拧入阀体左侧螺孔中。右侧将杆装入塞子的也中,再将塞子拧入阀体右侧的螺孔中。杆和管接头径向有1mm间隙,管路接通时,液体由些间隙流过。 4. 分析零件结构

  40. 注意: 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1.拆画零件图的步骤: (1) 按读装配图的要求,看懂部件的工作 原理、装配关系和零件的结构形状。 (2) 根据零件图视图表达的要求,确定各 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 (3) 根据零件图的内容和画图要求,画出 零件工作图。 区分零件图与装配图在视图内容、表达方法、尺寸标注等方面的不同。

  41. 2.拆画零件图应注意的问题: (1) 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应根据零件的结构 形状确定,而不能盲目照抄装配图。 (2) 在装配图中允许不画的零件的工艺结构, 如倒角、圆角、退刀槽等,在零件图中 应全部画出。 (3) 零件图的尺寸,除在装配图中注出者外,其余尺 寸都在图上按比例直接量取,并圆整。 与标准件连接或配合的尺寸, 如螺纹、 倒角、退刀槽等要查标准注出。 有配合要求的表面,要注出尺寸的公差带代号或偏差数值。

  42. (4) 根据零件各表面的作用和工作要求,注出 表面粗糙度代号。 ① 配合表面:Ra值取3.2~0.8,公差等级高 的Ra取较小值。 ② 接触面: Ra值取6.3~3.2,如零件的定位 底面Ra可取3.2,一般端面可取6.3等。 ③ 需加工的自由表面(不与其它零件接触的 表面): Ra值可取25~12.5,如螺栓孔等。 (5) 根据零件在部件中的作用和加工条件,确 定零件图的其它技术要求。

  43.  小 结  一、掌握装配图的规定画法、特殊画法。 二、画装配图首先选好主视图,确定较好的 视图表达方案,把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 关系、零件之间的连接固定方式和重要零 件的主要结构表达清楚。 三、根据尺寸的作用,弄清装配图应标注哪 几类尺寸。 四、掌握正确的画图方法和步骤。画图时必 须首先了解每个零件在轴向、径向的固定 方式,使它在装配体中有一个固定的位置, 一般径向靠配合、键、销联接固定;轴向 靠轴肩或端面固定。

  44. 五、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重点掌握: ① 分析部件的工作原理和零件间的装配关系。 ② 确定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这是看图中的 难点,在练习中逐步掌握。 ③ 通过拆画零件图,提高看图和画图的能力。

  45. END

  46. 返回1 返回2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