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9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 DEEP VENOUS THROMBOSIS ( DVT )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 )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 DEEP VENOUS THROMBOSIS ( DVT )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 ). 浙江省台州医院呼吸科. 吕冬青. 与肺栓塞有关的名词. 肺栓塞 (pulmonary thrombosis,PE) 肺血栓栓塞 (pulmonary thrombembolism,PTE) 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sis,DVT) 静脉血栓栓塞症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rafi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 DEEP VENOUS THROMBOSIS ( DVT )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 浙江省台州医院呼吸科 吕冬青

  2. 与肺栓塞有关的名词 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sis,PE) 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embolism,PTE)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sis,DVT)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肺梗死(pulmonary infarction)

  3. TOPICS • 概念、流行病学、病理生理 • 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 3. 诊断策略 • 4. 治疗方法 • 5. 预防措施

  4. PTE-DVT—不容忽视的国际性医疗保健问题 Pulmonary embolism in USA (annual) • Prevalence:650,000 cases annually(1 in 418 or 0.24%) • Death:9,000 Hospitalizations : 90,000 Society statistics for Pulmonary embolism (NHLBI) (Patient Safety in American Hospitals, Health Grades 2004) Pulmonary embolism in England (annual) • Prevalence: 23,699 (0.186%) • 91% required emergency hospital admission • Death rate: 6%-18% Hospital Episode Statistics, Department of Health, England, (2002-03) BTS guideline 2003

  5. PTE-DVT—不容忽视的国际性医疗保健问题 http://www.wrongdiagnosis.com/p/ pulmonary embolism/stats-country.htm

  6. 诊断策略 • 根据临床情况疑诊PTE • PTE临床可能性预测 • 危险因素(遗传/获得)、临床 • D-Dimer检测 • X线胸片、 ECG、ABG • 超声检查:心脏,下肢静脉 • 对疑诊病例排进行确诊检查(及时、迅速) • CTPA;核素V/Q;MRPA;PAA • 寻找PTE病因(求因)

  7. Virchow’s 三要素 & 血栓形成 All aspects of this triad can be disrupted in: • 获得性危险因素 • 遗传性危险因素 高凝状态 血流淤滞 血管壁损伤

  8. PTE-DVT原发性危险因素 • 抗凝血酶III、Ⅻ因子、蛋白S、蛋白C缺乏 • 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 血栓调节因子(thrombomodulin)异常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yperhomocysteinemia) • 抗心脂抗体综合征(anticardiolipin antibody ) •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过量 • 凝血酶原20210A基因变异 • Ⅴ因子Leiden突变(活性蛋白C抵抗) • 纤溶酶原缺乏/纤溶酶原不良血症

  9. 危险因素-获得性 手术 骨折 创伤 制动 肿瘤 外伤肥胖 偏瘫 妊娠和口服避孕药 高龄 DVT 加强识别和预防DVT-PTE意识

  10. 高度危险 中度危险 低度危险 VTE危险因素评价 手术, 肿瘤,妊娠/避孕药, ATIII, APC, PS, APS等 卧床,旅行,手术, 心力衰竭等 高凝 淤滞 内膜 损伤 创伤,手术, 既往 DVT等

  11. Virchow理论的近代认识 血液高凝状态 • 内源性途径 • 组织因子途径 激活系列酶原的凝血过程 凝血酶原复合物 抗凝系统 抗凝血酶和TM-PC系统被抑制 凝血系统 血栓 激活的凝血状态 抗凝能力

  12. Virchow理论的近代认识 静脉壁损伤 • 静脉组织结构直接损伤 • 内皮功能紊乱——一系列分子水平的改变 • TF 、VWF和纤维连接蛋白 • 内皮渗透压增加,白细胞粘附 • 炎性介质如IL-1和TNF表达

  13. 原发性危险因素 由遗传变异引起 -V因子突变, -蛋白C缺蛋白S缺乏 -抗凝血酶缺乏 常以反复静脉血栓栓塞为主要临床表现 。

  14. 继发性危险因素 • 创伤/骨折 髋部骨折(50%-75%);脊髓损伤(50%-100%) • 外科手术后 疝修补术(5%)、腹部大手术(15%-30%)、 冠状动脉搭桥术(3%-9%)、脑卒中(30%-60%) • 中心静脉置管 • 吸烟 • 妊娠/产褥期 • 血液粘滞度增高

  15. 充血性心力衰竭 因各种原因的制动、 长期卧床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肿瘤 肿瘤静脉内化疗 长途航空或乘车旅行 口服避孕药 植入人工假体 高龄 肥胖 继发性危险因素

  16. 病理生理学发展与演变 血栓来源 • 下腔静脉径路:最多见 • 上腔静脉径路:有增多 • 右心腔 栓塞部位 • 多发多于单发, 双侧多于单侧 • 下肺多于上肺,右侧多于左侧

  17. 肺栓塞血栓的常见来源:髂外静脉、股静脉、深股静脉、膕静脉、后胫静脉、腓腸肌静脉丛;肺栓塞血栓的常见来源:髂外静脉、股静脉、深股静脉、膕静脉、后胫静脉、腓腸肌静脉丛; 肺栓塞栓子的少见来源:右心、生殖腺静脉(卵巢或睾丸静脉)、子宫静脉、盆腔静脉丛、股外旋静脉(来自髋部)、大隐静脉、小隐静脉。

  18. CLINICAL FEATURESchameleon symptoms: • PTE 表现多样(症状轻重不一),缺乏特异性 • 呼吸困难及气促(88.6%) • 胸痛:胸膜炎性胸痛(45.2%) 心绞痛样疼痛(30%) • 咳嗽(56.2%) • 咯血(26%) • 心悸(32.9%) • 晕厥(13%) • 烦躁不安、惊恐、濒死感(15.3%) 注:516例国人急性PTE分析

  19. CLINICAL FEATURESchameleon signs: PTE • 呼吸急促(70%) • 心动过速(30%-40%) • 血压变化,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休克 • 颈静脉充盈或异常搏动(12-20.3%) • 细湿罗音(18%—51%)、哮鸣音(5-8.5%)、呼吸音减低 • 紫绀:(34.5%) • 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41.9%) • 发热(43%) • 胸腔积液的相应体征(24%—30%)

  20. 可疑DVT-PTE首先须进行临床可能性评估 • 临床可能性评估: 临床表现为下肢不对称肿胀、气短和/或呼吸急促,伴或不伴有胸膜样疼痛、咯血时: a.是否缺乏与DVT-PTE同样可能性的其它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一般检查) b.是否存在危险因素? • 临床低度可能性:neither • 临床中度可能性:a or b • 临床高度可能性:a and b 简单而有效的判断DVT-PTE临床可能性的方法,并且有可重复性

  21. D-dimer具有重要的排除诊断价值 • 应在临床可能性评估后进行血浆D-dimer检测。 • PE临床可能性评估联合D-dimer可切实减少影像学检查的需要。 • 对可疑大面积PTE或临床评估PTE-DVT高度可能患者,无需常规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查,应尽快进行超声心动图、CT肺动脉造影或核素肺扫描检查以明确诊断。 定性红细胞凝集实验 ELISA 乳胶实验 临床低度可能性 正常D-dimer 临床中度可能性 ELISA 乳胶实验 能可靠地排除PTE的诊断,且无需影像学检查

  22. PTE-DVT临床可能性评估 采用临床预测模式联合D-dimer结果 • Bate SM等对556疑诊DVT的门诊患者研究表明,临床低度或中度可能性联合正常D-dimer的阴性预测值99.6%. • Wells PS对930例疑诊PTE的急诊患者研究表明,临床低度或中度可能性联合正常D-dimer的阴性预测值93%.

  23. Gereva 方法 • PTE或DVT病史 +2; 心率>100次/分 +1 • 近期外科手术史 +3; • 年龄60-79岁 +1; ≥80岁 +2 • PaCO2 < 36mmHg +2 ; 36-38.9mmHg +1 • PaO2< 48.7mmHg +4; 48.7-59.9mmHg +3 60-71.2mmHg +2; 71.3-82.9mmHg +1 • 肺不张 +1;左或右侧膈肌抬高 +1 临床可能性 低度0-4 中度5-8 高度≥9

  24. Wells方法 • PTE或DVT病史 +1.5 • 心率>100次/分 +1.5 • 近期手术或卧床 +1.5 • DVT临床体征 +3 • 其他可能诊断 +3 • 咯血 +1 • 肿瘤 +1 临床可能性 低度0-1 ; 中度2-6; 高度≥7;

  25. 动脉血气分析 • 低氧血症 • 低碳酸血症 • PTE诊断的反指征 • P(A-a)O2增大 • 血气结果正常不能完全排除PTE

  26. 心电图 • SⅠQⅢTⅢ征 • V1-2 T波改变和ST段异常 • 肺型P波 • 完全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 动态观察心电图的变化 • 无特异性,需结合病情进行分析

  27. SIQIIITIII ,V1-V4导T波倒置 V1 I V2 II V3 III V4

  28. 胸部X线平片 • 肺血管阻塞征 • 肺血管纹理变细、稀疏或消失 • 肺动脉高压及右心扩大征 • 右下肺动脉干增宽或伴截断征 • 肺动脉段膨隆,右心室增大 • 继发改变 • 肺野局部浸润影 • 以胸膜为基底的实变影 (Hampton’s 隆起) • 患侧膈肌抬高,胸腔积液

  29. 楔形阴影 肺动脉段 膨 隆 肋膈角钝 膈肌抬高 心界扩大

  30. 超声心动图 • 作为确诊手段:大面积PTE首选检查 • 提供PTE的间接征象 • 右心室壁局部运动幅度降低 • 右心室和(或)右心房扩大 • 室间隔左移和运动异常,左心室变小 • 近端肺动脉扩张 • 三尖瓣反流速度增快 • 估测肺动脉收缩压增高 • 鉴别诊断价值 • 排除威胁生命的其他疾病 • 鉴别急性和慢性PTE

  31. LABORATORY/ASSISTANT EXAMINATION • PTE • 动脉血气分析 • 心电图 +临床表现 • 胸部X线平片临床可能性评估 • 超声心动图 • 血浆D - 二聚体(D-dimer):排除诊断价值 • 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 • 螺旋/电子束CTPA 确定诊断价值 • 磁共振成像(MRPA) • 肺动脉造影(PAA)

  32. 螺旋CT、电子束CT肺动脉造影 • 敏感性70-100%,特异性76-100% • 栓子的形态、性质、大小和范围, • 血管管壁、管腔的形态特征 • 直接征象: ①充盈缺损;②完全闭塞;③ “轨道征” ④肺动脉纤细,腔内灌注减低,不均匀 • 间接征象: ①“马赛克”征;②肺梗死灶; ③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

  33. 螺旋CT、电子束CT肺动脉造影 • PIOPEDII前瞻性研究: • 多排螺旋CT特异性96%,灵敏度高于单排,但仍会遗漏段以下部位的周边小栓塞,V/Q或PAA检出这些病变效果较好; • 结合临床可能性评估可更有利于解读CTA检查结果: • 使用Wells法临床低或中度可能,CTA结果正常对PTE阴性预计值96%,而对高度可能,阴性预计值仅60%;CTA结果阳性,在PTE高/中度可能患者阳性预计值>90%,而低度可能患者中阳性预计值仅58%。 CTA结果正常在临床可能性低患者中可排除PTE, 对于临床可能性低、CTA显示有孤立1个血栓的患者,诊断PTE时须慎重

  34. 骑跨血栓 附壁充盈缺损 轨道征

  35. 马赛克征

  36. CTV

  37. 核素肺通气/ 灌注(V/ Q)显像 • 无创、安全、有价值 • 典型表现: • 呈肺段分布的灌注缺损 • 与肺通气扫描不匹配 • 结果判读 • 高度可能性 • 正常或接近正常 • 中间可能性(非诊断性异常)

  38. 放射性核素肺显象 • 1.高度可疑 2个以上肺段有大而广泛的肺灌注缺损; • 2.中度可疑 ①1—2个肺段有中高度而又广泛的肺灌注缺损或②单发肺段匹配性放射性通气灌注缺损,但胸相清晰,或③难于归入低度或高度可疑类; • 3.低度可疑①无肺段灌注缺损或②任何样肺灌注缺损或伴明显胸相异常,或③肺匹配性放射性通气灌注缺损,但胸相清晰双肺某些区域的肺灌注正常或④多发性小的肺灌注缺损但胸相正常; • 4.正常 肺灌注无缺损或肺轮廓与胸相所见相同。参照肺显象还可力选择性肺动脉造影指示病变部位,减少操作时间,提高阳性率。也可作为疗效的监测指标。

  39. 磁共振成像(MRI) • 敏感性为75-100%,特异性为95-100% • 主要用于碘造影剂过敏的患者 • 常见的征象类似肺动脉造影 • 临床价值优待评价

  40. 肺动脉造影 • 经典的“金标准” • 有创性检查,提供血流动力学参数 • 主要征象 • 血管内不规则充盈缺损 • 血管完全阻塞 • 外周血管缺支,呈截断现象或枯枝现象 • 肺动脉分支充盈或排空延迟 • 间接征象 • 造影剂流动缓慢,局部低灌注,静脉回流延迟

  41. 右肺动脉造影正常影像 • 血管阻塞、截断或枯枝现象

  42. CLINICAL FEATURESiceberg • 疑诊PTE者,注意其DVT的症状、体征 • DVT症状和体征 • 患肢肿胀,周径增粗,疼痛或压痛 ——注意测量双侧大小腿周径 • 浅静脉扩张 • 皮肤色素沉着 • 行走后患肢易疲劳或肿胀加重 20% 有症状DVT

  43. DVT临床可能性评估 • 恶性肿瘤进展期(化疗或姑息治疗正进行或已停止6个月) 3.0分 • 瘫痪、偏瘫或近期下肢石膏固定 1.0分 • 大手术或卧床大于3天或4周内 1.0分 • 沿深静脉径路局部压痛 1.0分 • 腓肠肌、腘窝、大腿肿胀 1.0分 • 病侧小腿周径(胫骨粗隆下10cm)较对侧增大1cm 1.0分 • 凹陷性水肿(患侧下肢更明显) 1.0分 • 无浅表静脉曲张 1.0分 • 有与DVT同样可能性的其它诊断 - 2.0分 预测可能性分级:   低度可能性<0分(临床比例:52.3% )   中度可能性1-2分(临床比例:33.9% ) 高度可能性>2分 (临床比例:12.8%)

  44. LABORATORY/ASSISTANT EXAMINATION • DVT的辅助检查——与PTE检查同时进行 • 静脉超声检查 有症状的近端DVT,敏感性95%,特异性98% • CTV • 放射性核素静脉造影 • MRV • 肢体阻抗容积图(IPG) • X-线静脉造影 “金标准”,适用于无创检查不能确定诊断

  45. DIFFERENT DIAGNOSIS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 • 急性心包填塞 • 主动脉夹层 • 其他原因的肺动脉高压

  46. DIFFERENT DIAGNOSIS • 肺炎 • 其他原因的渗出性胸膜炎 • 术后肺不张 • 自发性气胸 • 高通气综合征

  47. 急性PTE的临床诊断分型 • 大面积PTE(massive PTE) 病理生理标准:SBP<90mmHg 或 较平时下降≥40mmHg, 持续时间>15min。 排除其它致血压下降原因。 解剖学标准: 血栓阻塞≥2个肺叶 或 ≥7个肺段 • 非大面积PTE(non-massive PTE) • 次大面积PTE(submassive PTE) • 超声心动图标准:右室壁运动幅度<5mm,RV径/LV径>0.6 • 出现右心衰竭表现:颈V充盈,肝大,外周与中心静脉压↑

  48. 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 体征、CXR、EKG、血气分析等 VTE危险因素 PTE低度、中度可能 PTE高度可能 血浆D-二聚体<500ug/L UCG、下肢静脉超声检查 阴性 否 阳性 是 阳性 不 确 定 阴性 排除PTE PAA PTE 图4-1-1急性PTE(无休克)诊断流程 CTPA 或V/Q

  49. 诊断方案 • 根据临床情况疑诊PTE • 危险因素、临床;ECG、X线胸片、ABG • D-Dimer检测 • 超声检查:心脏,下肢静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