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重组 DNA 导入宿主细 胞与转化子的筛选 ?

重组 DNA 导入宿主细 胞与转化子的筛选 ?. 第一节        重组 DNA 向宿主细胞的导入 第二节        转化子的筛选与鉴定 第三节        目的基因序列测定. 第一节        重组 DNA 向宿主细胞的导入. 一、转化 二、通过接合作用传递质粒 DNA 三、通过转染 / 转导作用传递遗传物质. 一、转化 : 以质粒作为克隆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 1928 年 , 美国的 Oswald, Avery 首次开展了肺炎球菌的 转化试验

reec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重组 DNA 导入宿主细 胞与转化子的筛选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重组DNA导入宿主细 胞与转化子的筛选?

  2. 第一节        重组DNA向宿主细胞的导入 • 第二节        转化子的筛选与鉴定 • 第三节        目的基因序列测定

  3. 第一节        重组DNA向宿主细胞的导入 一、转化 二、通过接合作用传递质粒DNA 三、通过转染/转导作用传递遗传物质

  4. 一、转化 : 以质粒作为克隆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 1928年, 美国的Oswald, Avery 首次开展了肺炎球菌的转化试验 感受态细菌是指细菌处于容易接受外源DNA的状态。有的细菌在生长周期任何时候自动产生如枯草、嗜血杆菌。有的在对数生长期发生,如E.coli。产生机制不明。一是原生质体假说,另一是酶受体假说。 转化作用就是一种基因型细胞(感受态细菌)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来自另一种基因型细胞的DNA, 进而使原来细胞的遗传基因和遗传性发生相应变化的现象。常见转化方法有㈠ 原生质体转化法; ㈡ 化学转化法; ㈢电穿孔法。

  5. 原生质体转化法:除去细胞壁后加外源DNA,经吸收恢复再生培养,如枯草杆菌。 ㈡ 化学转化法: 1970年Mandel和Higa首先用CaCl2经短暂的热休克后,可使外源DNA转入E.coli。 1.原理: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菌在0℃下, 用预冷的CaCl2溶液低渗处理, 以使菌体的细胞壁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 菌体膨胀成球形。DNA易于进入细菌的细胞内 。 用冷CaCl2低渗处理E.coli使菌体成球形,外源DNA可形成抗DNase的羟基-钙磷酸复合物而被吸附,经短暂42℃热休克,易于进入胞内而不被降解,转化效率达105-106,它与菌株(hsdR-). 2.方法 : (1)感受态细菌的制备(2)转化

  6. (1)感受态细菌的制备 接种一环DH5于2ml LB中 37℃,振荡过夜 以约1%的接种量接入20ml LB中 振荡培养约90’至OD600≈0.2 离心(5K,5’) 收集菌体 加入预冷CaCl2(10 ml 100mM) 冰浴20’ 离心 收集菌体 加入100ul100mM预冷CaCl2 混匀

  7. 转化项目 CaCl2 受体菌 DNA 液体LB 皿 a阳性对照 —— 10ul PBR322DNAlng 100ul b阴性对照① 10ul —— 2ul连接液 100ul c阴性对照② —— 10ul —— 100ul d连接液转化组 —— 60ul 6ul连接液 600ul (2)转化:0℃,在1.5ml离心管中按下表加入CaCl2、受体菌及DNA进行转化实验 冰浴30’ 42℃ 2’(热休克) 冰浴,2’ 加37℃预热LB培养45’ 表中a、b、c各取100ul/皿涂布(连接液转化组d梯度涂布 I 50ul2皿;II.500ul浓缩后2皿) 37℃倒置培养过夜 检查细菌生长情况

  8. ㈢电穿孔法 原理:利用高压脉冲电场, 在宿主细胞表面形成暂时性的微孔, 质粒DNA可乘隙而入, 在脉冲过后, 微孔复原 。 它比CaCl2法操作更简单,转化效率高(一般可达109~1010个转化子/μg DNA), 不仅无需制备感受态细胞, 而且适用于任何菌株。

  9. 二、通过接合作用传递质粒DNA F质粒(F因子)又称性质粒, 除了含有自我复制基因外, 还带有一套接合转移的基因, 凡携有F质粒的细菌称F+菌株。不带有F质粒的细菌称F-菌株。F+菌株(供体菌)一旦与F-菌株(受体菌)发生接触,F+菌株可通过性菌毛将F质粒转给F-菌株,使F-­菌株转变成F+菌株。质粒由F+向F-菌的转移过程叫接合作用传递质粒, 又称质粒的接合传递。凡带有在染色体上整合F质粒的细菌又称高频重组株系(Hfr株系)。Hfr株系不稳定,F质粒可发生接合传递质粒DNA, F+菌株可失去F质粒, F-菌也可获得F质粒, 其转移难以人为控制,又不稳定, 通常不用作克隆载体。

  10. F+ F- F+ F- Donor Recipient F+ F+ F+ F+ 接合---- F+×F-

  11. 三、通过转染/转导作用传递遗传物质 ㈠ 转染 病毒(含噬菌体)DNA及其重组子DNA导入宿主细胞(或细菌)的过程称转染。 ㈡ 转导 以噬菌体为媒介,将外源DNA导入细菌的过程称转导。 原理:1.重组外源基因的噬菌体DNA, 体外包装成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同时导入外源基因。 2.噬菌体的主动感染将含有外源DNA片段的重组噬菌体DNA导入宿主菌体内

  12. 第二节        转化子的筛选与鉴定 一、利用遗传标志的表型特征筛选 二、根据重组子的结构特征筛选

  13. 一、利用遗传标志的表型特征筛选 ㈠ 由载体提供的性状进行筛选 • 1. 抗菌素抗性标记筛选 • 2. 抗性基因的插入失活筛选 • 3. β-半乳糖苷酶(LacZ)基因失活筛选 法及其α-互补的原理 ㈡ 根据插入基因的遗传性状进行筛选 亮氨酸(Leu)缺陷菌在无Leu培养基中不生长, 当含Leu外源基因在此缺陷菌中表达时可生长,以此来筛选阳性克隆。

  14. Ampr Tcr B pBR322 ori B X B B Ampr Ampr Tcr X B ori ori Ampicillin 抗性? yesyes Tetracycline 抗性? No yes

  15. transfer of colonies +ampicillin + ampicillin + tetracycline 这些克隆是有重组质粒的细菌 back

  16. 编码b-半乳糖苷酶 lac promoter X-gal (酶的底物) IPTG 蓝色菌落 IPTG可诱导lacZ形成α肽链,该产物能与有缺陷的宿主细胞所编码的N-末端发生基因内互补,形成有活性的β-半乳糖苷酶,分解底物X-gal使菌落呈现蓝色。 当外源基因DNA片段插入多克隆位点后, 使其编码的α肽链失去活性, 使其不能形成α-互补, 因此带有外源基因重组子的细菌形成白色菌落。

  17. 非重组质粒: 不含有插入的 DNA蓝色菌落 重组质粒: 含有插入的 DNA: 白色菌落 非重组质粒 重组质粒 back

  18. α-互补的原理 所谓基因内互补作用,在LacZ体系中,是指二个彼此互补的突变基因(突变体1只含LacI和LacZ的N端145个氨基酸的α肽;突变体2缺乏LacZ的N端α肽),它们编码产生的无活性的多肽产物,但由于二个突变体之间通过α肽互补作用可呈现有功能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 进而可分解底物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而产生半乳糖和深蓝色的底物5-溴-4-氯-青定蓝, 使菌落呈现出蓝色反应。然而,当外源基因DNA片段插入载体中LacZ α肽区段的多克隆位点后, 就会阻断α序列的读码结构, 使其编码的α肽失去活性, 使重组子所在的细菌不能完成α-互补, 因此带有外源基因重组子的细菌形成白色菌落。根据这种β-半乳糖苷酶的显色反应,可以检测和筛选出携有外源基因重组子克隆。此法又称蓝白筛选法。如图5-1

  19. 二、根据重组子的结构特征筛选 • 1. 重组子大小鉴别筛选 菌落——提取质粒 ——单酶切——电泳 原质粒 • 2. 酶切鉴定 菌落——提取质粒 ——双酶切——电泳 原质粒 • 3. PCR筛选法 能与插入基因片断两端互补的特异引物, 以少量抽提的重组子 DNA为模板, 进行PCR分析

  20. 4. 原位杂交 图5-3、5-4 该法是从基因组文库中筛选目的基因的首选方法。 • 5. 斑点杂交 1)重组体DNA或RNA抽提出来, 点膜,然后杂交。 2)经提取纯化后, 杂质少, 所以能得到更为确切的结果, 既可用于定性,也可通过内参照进行相对定量。 • 6. Southern blot杂交法 原位杂交与斑点杂交都只能鉴定整个重组子中是否会有与探针互补的同源片段, 而Southern blot杂交能将同源片断定位于基因 鉴别法比较:

  21. 同尾酶BamHI和BglII AGATCTGGATCC TCTAGACCTAGG BglⅡ BamHI A GATCC TCTAG T4连接酶 G AGATCC TCTAGG

  22.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23. 第三节        目的基因序列测定一、目的基因序列测定的意义 美国联邦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项目负责人弗朗西斯·柯林斯博士在华盛顿隆重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由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经过13年努力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在人类揭示生命奥秘、认识自我的漫漫长路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4. 二、目的基因测序方法 • ㈠ 酶法——双脱氧链的末端终止法 • ㈡ 化学(裂解)法

  25. 酶法——双脱氧链的末端终止法 1. Sanger双脱氧末端终止法:因掺入dd-NTP的链不能再延长而形成不同长度的末端为A、G、C、T的片段。图5-5 2. Sanger双脱氧-M13体系测序法:采用M13噬菌体组装基因后,再由引物合成不同长度末端为A、G、C、T的片段 图5-6 3 .Sanger双脱氧-PUC体系测序法:类似M13体系,只是由PUC体系替代M13噬菌体,再由引物合成不同长度末端为A、G、C、T的片段。图5-7

  26. ①双脱氧-M13体系DNA序列分析法 M13含单链DNA,在细菌内形成双链环状DNA(RF)。成熟的噬菌体含单链DNA分泌到培养液中。 双链DNA(RF):克隆载体,按提取质粒方法从细菌中制备 单链DNA:测序模板,从培养基的上清中提取 目前常用的M13mp18 图5-6

  27. ㈡ 化学(裂解)法(如图) 在无NaCl下,用联氨(肼)可打开C、T碱基,在C、T碱基发生断裂,形成T+C组。加入NaCl,肼切割C形成C组。在中性条件下,硫酸二甲酯可在G处断开形成G组。加入甲酸可在A、G处断开,形成G+A组,最后电泳经感光读片,自动分析得到测序结果。如、图5-95-10

  28. 全自动DNA测序仪 末端终止法,采用4种荧光染料标记ddNTP,在同一泳道测序,为人类基因组测序做出重大贡献。

  29. 菌落原位杂交 斑点杂交 Southern印迹 Northern印迹 菌落或噬菌斑转印到膜上 抽提DNA/RNA 提取DNA 提取RNA 裂解细菌或噬菌斑 变性核酸样品 琼脂糖凝胶电泳 将凝胶上核酸条带转移到膜上,同时变性 变性DNA 将核酸点加到膜上 将核酸固定在膜上→预杂交(消除非特异吸附位点)→加入核素标记探针进行杂交→漂洗膜(洗去非特异结合探针) →放射自显影或显色反应示踪 四类核酸分子杂交法的技术路线比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