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9

玉山行前登山簡報

玉山行前登山簡報. 報告人:江秀真. 大綱. 一、山高人低 〈 氧氣篇 〉 二、食衣住行 〈 裝備篇 〉 三、行前訓練 〈 準備篇 〉 四、攀登玉山 〈 路線篇 〉 五、危機管理 〈 風險篇 〉 六、珍愛地球 〈 環保篇 〉 七 、特別叮嚀 〈 嘮叨篇 〉. 登山小秘訣. 腦要清 眼要亮 耳要聽 鼻要吸 口要閉 心要敬 腳要輕 步要緩. 一、山高人低 -- 氧氣篇. 難度→海拔最高. 高海拔地區:打嗝、放屁、頭脹、手與腳比平常腫大等. 壓力作用. 高山症 ( Altitude illness ). 定義. 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壓力逐漸的降低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玉山行前登山簡報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玉山行前登山簡報 報告人:江秀真

  2. 大綱 一、山高人低〈氧氣篇〉 二、食衣住行〈裝備篇〉 三、行前訓練〈準備篇〉 四、攀登玉山〈路線篇〉 五、危機管理〈風險篇〉 六、珍愛地球〈環保篇〉 七、特別叮嚀〈嘮叨篇〉

  3. 登山小秘訣 • 腦要清 • 眼要亮 • 耳要聽 • 鼻要吸 • 口要閉 • 心要敬 • 腳要輕 • 步要緩

  4. 一、山高人低--氧氣篇

  5. 難度→海拔最高

  6. 高海拔地區:打嗝、放屁、頭脹、手與腳比平常腫大等高海拔地區:打嗝、放屁、頭脹、手與腳比平常腫大等 壓力作用

  7. 高山症(Altitude illness)

  8. 定義 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壓力逐漸的降低 (在同樣的高度下,大氣壓力越遠離赤道 越低,冬天比夏天低,晚上比白天低), 吸入的氧氣也隨著降低。 高山症,就是在低壓缺氧的高山環境裏, 所產生的病狀,當上升的速度,超過身體 適應的能力時,高山症就會發生。

  9. 空氣稀薄 氣溫較低 地形變化多 劇烈運動 負重 高海拔登山的特點

  10. 原因 攀升太高太快,人體內組織缺氧。 與體力好不好、身體強不強壯基本上 沒有太大的關係。

  11. 致病原因 • 空氣中氧分壓降低〈空氣稀薄〉 • 血中氧分壓降低 • 腦部缺氧 • 腦部血流量增加 • 微血管壓力增加 • 組織滲出液增加 • 腦部水腫 • 所有人都會腦部水腫 但是﹍哪些人會有症狀出現

  12. 腦脊髓液的量 • 腦脊髓液的空間小〈先天因素〉 比較容易產生症狀 • 年紀輕者較容易產生症狀 〈年紀增長,腦組織相對萎縮〉

  13. 為何常在晚上發生? • 白天時血中氧氣不足 人體可用「意識」加強、加快呼吸 • 晚上睡覺時,完全依賴中樞神經系統 • 因此在夜裡 人體將反覆經歷反覆的「嚴重缺氧」 • 「睡眠高度」扮演重要的角色 • 同日從營地輕裝登頂,在返回營地即使山頂 高度很高,也不易有高山症。

  14. 症狀 • 急性高山病、高山肺水腫、高山腦水腫, 可說是一個疾病不同的表現,都是高山症 的表現。高山肺水腫及高山腦水腫,也可 說是急性高山病。因此剛開始可能是輕度 、中度的急性高山病,後來就演變成高山 肺水腫或高山腦水腫等重度的高山病。

  15. 高山腦水腫、高山肺水腫

  16. 症狀〈輕→重〉 • 輕度症狀:頭痛、頭暈、厭食、失眠、噁心 、周邊水腫、全身倦怠等。 • 中度症狀:嘔吐、使用一般止痛藥無法緩解 的頭痛、尿量減少等。 • 重度症狀:意識改變、步態不穩、休息時呼 吸困難、肺部可聽到囉音、以及發紺。

  17. 飲食注意 1.最好多食蔬菜及富含維他命C的水果 2.不可暴飲暴食以免增加消化器官的負擔 3.盡量不要喝酒及吸煙 4.不吃太辣的食物 5.咀嚼飯菜時要多嚼一倍的次數,以減少胃部血液的供應 ※抽煙會傷肺部;喝酒會造成心率上升

  18. 大自然是贏家

  19. 二、食衣住行-裝備篇 1.糧食的準備? 2.該穿什麼、該怎麼穿? 3.該如何調整,當天氣變化的時候? 4.該如何選購及保養? 5.學習為最惡劣之天候作準備

  20. 輕、快法則

  21. 建議糧食:輕量化、垃圾減量

  22. 行前規劃 • 食:輕量化、熱量高 • 衣:登山裝備課程簡介 • 住:環境、地點 • 行:步行或車程

  23. 初次登山者必備用品 • 登山背包 • 登山鞋 • 雨衣〈上、下兩件式〉 • 內層排汗衣〈例如: P.P長、短袖〉 • 中層保暖衣〈例如: POLAR LITE PILE〉 • 外層保暖衣〈例如:羽毛衣〉 • 長褲〈伸縮性佳、快乾材質〉 • 襪子、帽子、手套 • 地圖、指北針、GPS、手錶 • 水壺、頭燈、常用藥品、備用乾糧、打火機

  24. 大家動動腦 1.登山時的穿著和平常有何不同?需考量的因素有哪些? 2.你知道『三層穿法』嗎? 3.如何選購登山用品? 4.要如何清洗及保養這些裝備?

  25. 山上有多冷? 一.氣溫 1.氣溫會隨著山區高度的增加而遞減,平均每上升100公尺垂直高度,溫度下降約攝氏0.6度。 2.高山空氣稀薄〈含氧量較低〉空氣中所含的微塵少,因此日照時感受到的紫外線更為強烈 3.同一地點在日照處與遮蔭處的溫差較大。 4.迎風面與背風面,因風寒效應的因素,兩者溫差極大,而且日夜氣溫的溫差變化顯著。

  26. 多層〈三層〉穿衣法 貼身內層:首重排汗、透氣保持皮膚乾爽,因為濕衣服貼 在皮膚上,會使體熱散失,是乾衣服的25倍。 保溫中層:應包住周圍的空氣,保持溫暖。 防風外層:應能防風防雨,才不致使體溫持續下降。

  27. 多層次的穿衣原則 因為衣服與衣服之間的空間可以留住體熱 所以穿著幾件輕薄的衣服比只穿一件厚重 的大衣更能保暖。一旦覺得太熱時,多層 次穿法還方便讓你脫去衣服;拉開衣服拉 鍊、解開鈕釦也可以讓熱空氣散出,讓冷 空氣進入,使身體能夠透氣散熱。多層次 的穿衣原則,不管天氣冷熱都適用。

  28. 如何依氣候、環境不同搭配登山服裝

  29. 登山最重要的雨衣、褲〈必備〉 1.形式:雨衣、雨褲〈兩件式〉 2.材質:防水、透氣〈例如:GTX,戈爾〉 3.顏色:鮮明 4.保養:清水或指定清潔劑沖洗 吊乾/蔭乾/勿用力刷洗

  30. 登山裝備-背包 小背包:通常40公升以下 中背包:通常40~60公升 大背包:通常60公升以上 如何決定背包的容量:一日遊、或住宿天數

  31. 如何選購背包 • 符合人體工學〈注重背負系統〉可調整,考慮舒適度 • 材質耐用、不過重 • 一般而言:依身高來說 • 150~165公分 • 以50 ~60公升為佳 • 165~175公分 • 以60 ~80公升為佳 • 175公分以上 • 則可選擇80 ~ 100公升 • 依用途來分:〈一般登山〉 • 當日行程:15 ~35公升 • 多日行程另外考慮 • 嚮導:至少都要50公升以上

  32. 背包的打包方式 • 注意!先調整好屬於自己的背負規格,再放入物品 • 注意!經常會使用的東西,要放在隨手可得的位置 • 注意!考量背包的平衡感,勿過重 • 注意!背包的重心幾乎都在背部中心 • 切勿!在背包外亂掛東西,不要有凸出、刺物出現

  33. 背包的內物放置與使用方法 • 1.上、下山的打包方式不同,注重重量的分配 • 2.使用防水袋,液體物品要格外小心,必須『特殊包裝』 • 3.物品分類用袋子裝好,再打入背包裡 • 4.盡量利用中空容器 • 5.食物與燃料要分開放 • 6.雨具帽子零食等放在頂部

  34. 登山裝備-睡袋 • 樣式:木乃伊型、信封型等 • 材質:外布-薄尼龍;內填充-天然羽絨、中空纖維等 • 保暖功能:視填充物的質量而定 • 保養:先用濕布〈沾濕後擰乾〉擦拭表層,拉開睡袋拉鍊將睡袋 平鋪蔭乾〈可開除濕機〉找機會曝曬短暫的陽光15-30分鐘即可 拉鍊拉起丟入香包或香皂捲起勿綁放置或將尾端用衣架吊起像登山用品店一樣直到要再次打包才進收納袋 • ※切記絕對禁止丟入洗衣機

  35. 戶外活動--鞋靴類 人的體重原本應該由四肢平均負荷,而不是只有兩腳,因此人類的雙腳必須長期承受壓力。如果在背負笨重的背包,又得跨越高低不平且潮濕的地面時,雙腳的負擔更是沈重,所以選購鞋子時最重要的考量就是具有保護雙腳的功能。正式上路前,新鞋要先穿過, 皮革鞋的鞋靴要先弄濕後, 再穿到乾燥。長途跋涉時, 雙腳要保持乾淨,每日清洗 並灑上滑石粉保持乾燥。

  36. 登山健行鞋 兼顧重量、耐久保護特性的折衷型鞋款,是全方位的出色功能鞋。鞋底堅硬防滑,鞋面防水,且能保護腳踝。

  37. 登山鞋的構造

  38. 如何購買適合自己的登山鞋 • 試鞋的大小:一定要帶登山襪去試穿;參考左上步驟 • 穿鞋走看看:在店裡實際試走、階梯或有斜面度落差 • 在坡道或樓梯走走看:買回家後仍須做行前的適足 • 鞋子不合腳時:可以就襪子或鞋墊做適度的調整

  39. 登山鞋的選購與保養 形式:低、中、高筒〈依包住、保護腳踝的面積〉來分 材質:真皮革、布面、合成皮+GTX防水、透氣材質等 功能:鞋底;耐用、防滑、吸震/表布面;防水、透氣性 要佳 保養:清理鞋表面、鞋底泥土〈可用牙刷〉→濕布擦拭→ 稍晾乾→皮革上油→尼龍布材質則用中性清潔劑清 理後→噴上防水劑

  40. 需注意事項 環保鞋底不宜,否則要出發前一定得仔細檢查 全新的鞋會磨傷腳 不宜

  41. 問題出在哪裡? 什麼情形 會開口笑 要如何應變!

  42. 別小看--帽子 • 古諺有云:『腳冷的時候就戴上帽子』不戴帽子的頭就像個散熱氣,因為二分之一以上的體溫是由頭部逸失的,因為軀幹一覺得冷,四肢的血液流量就減少,以便保暖重要部位。 • 例如:頭部戴上帽子可以增加四肢的血液循環 • 功能:遮陽、保暖、擋風、減少體熱能散失

  43. 手套與襪子 手套功能:工作手套、保護、防水、雪、防寒、爬岩壁等 材質:棉質、毛羊、毛質、GTX材質、羽毛等 襪子功能:保暖腳、底保護等 材質:羽毛、棉質、毛羊、銀纖維等 ※在寒冷或極地要隨時手部與足部的保暖注意以免凍傷

  44. 登山杖 • 登山手杖〈英文stick〉 形式:幾乎都是三節伸縮型手把 有I、T 兩型及避震器的 有無 材質:大部分是鋁合金製品也有 其他輕質材料 例如:碳或鈦但僅此於手 把的主要部分 保養:1.清洗表面泥土 2.拆開手杖的每一段 3.擦拭乾淨 4.晾乾,後組合完成

  45. 登山杖的使用方法 功能:取得平衡、輔助腳力、用手腕產生推力 特性:可減輕足部腰部的負擔,而將力量分散到手腕及肩 部等。為減輕手部或腕部的衝擊,在手把、長柄連 接處加入彈簧 使用:可單支或雙支依習慣或視環境、登山路線而定 ※不要太依靠登山杖,避免將全身重量放在登山杖上,畢竟它都是一個輔助用具

  46. 餐具 • 種類:圓鍋、方鍋、套鍋、個人鍋組 • 材質:鋁合金、不銹鋼、鈦合金、不沾鍋 • 使用方法:勿使鍋具燒焦、或重摔、攜帶輕巧一鍋多用 • 保養:現場清洗可用喝開水方式、回家清洗可泡洗碗精 水再沖洗乾淨然後晾乾

  47. 宿營帳棚 • 形式:蒙古包、屋式帳、雪地專用帳等 • 種類:個人、雙人、三人、四人~八人不等 • 材質:透氣防撕裂尼龍、外帳〈潑水加工〉、G.T.X等 • 內容物:營柱、內、外帳、營釘、營繩等 • 保養:擦拭乾淨、晾乾 • ※小心火燭、經常檢查是否漏水、小心戳破要馬上補好

  48. 登山裝備〈必備〉 • 雨具:雨衣、褲兩件式,〈防水透氣材質〉 • 食具:環保餐具〈非免洗餐具〉、水壺等 • 背包:視登山行程的地點、時程決定容量、大小 • 保暖:衣、褲、帽子、手套、襪子、頭巾等 • 鞋子:登山、健行鞋〈忌穿全新或太老舊的鞋〉 • 備用:備用乾糧、 備用衣物,因應臨時狀況 • 照明:頭燈、手電筒、備用電池 • 通訊:衛星電話、無線電、手機等 • 輔助:地圖、指北針、GPS、登山杖、墨鏡等 • 救護:急救包、防曬油、小刀 、打火機、火種

  49. 三、行前訓練-準備篇

  50. 登山心理建設 • 謙卑與敬畏:人的渺小 • 留的青山在:山一直都在,不急 • 安全第一:活著真好,完整的健康身、心、靈 • 萬全的準備:不投機取巧、該帶的一定要帶 • 不當獨行俠:命只有一條,能全身而退才有本事 • 隨時關照自己的狀況:舒服的登山 • 不趕路不摸黑:沒意義 • 不誇大不吹噓:最重要的修養 • 不嘲笑不比較:登山者裡外修養的開始 • 享受山的懷抱:真實的擁有 • 傾聽山的呼喚:最高境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