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從比較基礎看台灣金融服務業

從比較基礎看台灣金融服務業. 朱素徵 副總裁 中華信用評等金融服務評等部. 2007 年 5 月 3 日. 議程. 台灣金融服務業分業比較 - 銀行業 、 保險業 、 證券業 大中華地區銀行業比較 - 台灣 、 香港 、 中國大陸. 1. 台灣金融服務業 - 評等分佈. 1. 台灣金融服務業分業比較 - 摘要. 三種主要金融服務業 - 銀行業 、 保險業 、 證券業 許多風險特質逐步拉近中 監管一元化 、 金融集團成型 -> 資源流通 獲利能力 為主要敏感因子 需求低迷 、 高度競爭 -> 微薄的產品利潤 自由化 -> 兩極化的經營績效

ryo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從比較基礎看台灣金融服務業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從比較基礎看台灣金融服務業 朱素徵 副總裁 中華信用評等金融服務評等部 2007年5月3日

  2. 議程 • 台灣金融服務業分業比較- 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 • 大中華地區銀行業比較- 台灣、香港、中國大陸

  3. 1.台灣金融服務業- 評等分佈

  4. 1.台灣金融服務業分業比較- 摘要 • 三種主要金融服務業- 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 • 許多風險特質逐步拉近中 • 監管一元化、金融集團成型 -> 資源流通 • 獲利能力為主要敏感因子 • 需求低迷、高度競爭 -> 微薄的產品利潤 • 自由化 -> 兩極化的經營績效 • 整併為另一敏感因子 • 股權改變 -> 自身財務實力強化、隱性股東支持 • 但不致大規模發生: 本國金融集團、外資金融集團

  5. 1.台灣金融服務業分業比較- 獲利比較 • 下檔終點在那裡?

  6. 1.台灣金融服務業分業比較- 獲利比較 • 下檔終點在那裡?

  7. 1.台灣金融服務業分業比較- 獲利比較 • 大就是美?

  8. 1.台灣金融服務業分業比較- 獲利比較 • 大就是美?

  9. 1.台灣金融服務業分業比較- 獲利比較 • 新的商機在那裡? • 銀行業:財富管理、境外金融業務 • 保險業:多元化的保險商品 • 證券業:金融商品創新者

  10. 2. 大中華地區銀行業- 評等分佈 2006 2005

  11. 2.大中華地區銀行業- S&P’s 銀行評等準則 • CCR = f (BFSR, BICRA) + System support • 銀行財務實力評等(Bank Fundamental Strength Ratings, BFSR) • 銀行業國家風險評估(Banking Industry Country Risk Assessment, BICRA):共10組,最強group 1, 最弱group 10 • 總問題資產 (Gross Problematic Assets, GPA): 共6級, 最低5%-15%, 最高50%-75% • 系統支持(System support): Interventionist, Supportive, Support Uncertain

  12. 2.大中華地區銀行業比較- 摘要 • 三種銀行體系- 台灣、香港、中國大陸 • 風險結構截然不同 • BICRA: 2 for HK, 4 for Taiwan, 7 for China • GPA: 5%-15% for HK, 15%-30% for Taiwan, 35%-50% for China • 敏感因子 • GreaterCHINA!- too hot? • 成功因子 • 開拓新商機: 中國大陸機會無限? • 風險管理: 新產品、新市場、新風險

  13. 2.大中華地區銀行業比較- 資產品質 • 新的商機在那裡? • 管理風險能力如何? 註: 香港、中國大陸資料以S&P授評客戶資料為主

  14. 2.大中華地區銀行業比較- 獲利能力 • 誰比較賺錢?

  15. 2.大中華地區銀行業比較- 資本水準 • 誰有資本緩衝?

  16. www.taiwanratings.com www.standardandpoors.com 中華信用評等公司提供的分析服務與產品,均經過獨立且客觀之分析過程。中華信用評等公司已訂定政策與程序,以保持分析過程中所獲得之非公開資訊的機密性。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