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棉花作物栽培

棉花作物栽培学 教学课件 V1.1. 棉花作物栽培. 长江大学农学院秦亚平 副教授. 1. 棉花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第 一 节 棉 花 生 产 概 况. 1.1 棉花是国民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料. 1.1.1 棉纤维( fibre of cotton ). 棉纤维在世界纺织原料总消费中的比重一直占据主要地位。 五十年代以来,化学合成纤维原料大量取代棉纤维原料, 棉纤维在纺织纤维消费量比重下降,但绝对消费量呈上升趋势。. 世界人均棉花消费量 :1975 年为 3.21kg,1994 年为 3.4kg 棉花绝对消费量呈增长趋势.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棉花作物栽培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棉花作物栽培学 教学课件 V1.1 棉花作物栽培 长江大学农学院秦亚平 副教授

  2. 1. 棉花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第 一 节 棉 花 生 产 概 况 1.1 棉花是国民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料 1.1.1 棉纤维(fibre of cotton) 棉纤维在世界纺织原料总消费中的比重一直占据主要地位。 五十年代以来,化学合成纤维原料大量取代棉纤维原料,棉纤维在纺织纤维消费量比重下降,但绝对消费量呈上升趋势。

  3. 世界人均棉花消费量:1975年为3.21kg,1994年为3.4kg 棉花绝对消费量呈增长趋势

  4. 棉花纤维优点: 吸湿性强,通气性、保温性好,不带静电、柔软、舒适,染色牢固 棉花纤维缺点: 不耐磨、强度不如化纤 解决办法: 将棉纤维与化纤混纺,取长补短。用液氨浸洗棉纤维预处理工艺,使棉产品现丝光、易洗、免烫、挺括、美观 我国1978年前棉纺织品占82%,1990年77.1%,1995年65.3%,2000年58.9%,2002年35.2%。美国和前苏联在50%,意、德、法在20-30%左右。 棉纤维具有显著优良于化纤的性能:

  5. 1.1.2 棉籽(seed of cotton) 棉花籽棉的56-70%是棉籽,棉籽经脱壳处理分为棉籽仁和棉籽壳。 棉籽仁含有35-46%的油脂和43-50%的蛋白质,因此棉花是高产、优质的油料作物。还含有多种维生素。 作为人类和动物的重要高蛋白食物。 棉籽壳可作为化工原料、食用菌培养基和反刍动物饲料。 目前栽培的棉花品种,棉籽仁和棉籽壳含有0.2-2%的棉酚(棉毒素)对人和动物都有一定毒害。

  6. 1.1.3 棉秆、棉根(stem & root of cotton) 棉秆纤维可作为麻纤维代用品,用于制作麻袋和绳索。每100kg棉杆可制纤维3-4kg。 棉秆芯是造纸的优质原料,质量与苇、竹媲美。还可加工成胶合板,用作家装材料。 棉根皮作药材用(含多酚色素腺和水杨酸、黄酮甙)。

  7. 1.2 棉花是重要的商品经济作物 棉花经济价值较高,商品率也相当高。是进出口的重要原料。美国产量的1/3到1/2出口,占世界总出口量的25.9%;前苏联1/3向国外出口,占世界总出口量的20%;埃及长绒棉出口2/3以取得外汇。 我国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国农作物的三十分之一,经济收入占全国农副产品交售总值的九分之一。棉花主产区植棉直接经济收入占全部农副产品总值的75%。

  8. 2.1.1 北带 北纬50-20度,收获期9-12月。占世界总产的82%,包括中国、美国、前苏联、印度、墨西哥、巴基斯坦、土耳其、埃及等 2.1.2 中带 北纬20-0度,收获期1-4月。占世界总产的11% 2.1.3 南带 南纬0-30度,收获期5-8月。占世界总产量的7% 2. 棉花产区的划分 2.1 世界棉区的划分

  9. 第一 开花结铃需24-25oC的最低日平均气温。≥15oC活动积温低于2600oC地区不能植棉 第二 最低月日平均气温在10oC以上的地区,多年生。 ≥15oC的活动积温在 2600-3100oC的地区,早熟陆地棉; 3200oC-5500oC地区晚熟陆地棉和中熟海岛棉。 第三 2.2 中国棉区的划分 (division of areas) 2.2.1 我国棉区的划分依据 ① 温度(temperature)

  10. 第一 无霜期150天最低要求 第二 无霜期300天以上地区多年生 在无霜期150-180天早熟棉区,无霜期180-300天中晚熟棉区 第三 年降雨量400毫米最低限度,400毫米以下地区具备灌溉条件 第一 第二 年降雨量1200毫米不利于植棉 第三 年降雨量400-1200毫米地区,分布较均匀 ②无霜期 (frost-free period) ③降雨量 (precipitation)

  11. ④北部特早熟棉区 ⑤西北内陆棉区(新疆棉区) ③黄河流域棉区 ① 华南棉区 分区 北以≥15oC活动积温2600oC积温等值线即辽河与松花江的分水岭为界,南与黄河流域棉区相接,东起千山山脉,西抵六盘山与西北内陆棉区相邻。包括辽宁、晋中、河北承德、陕北、陇东等地区。 ②长江流域棉区 六盘山以西的≥15oC活动积温2600oC-3500oC积温等值线间的地区。包括新疆、甘肃的河西走廊和沿黄灌区。 分区 分区 分区 以≥15oC活动积温的5500oC积温等值线为界,东起福建戴云山,沿九连山向西经五岭、大凉山,至云南西部尖高山。包括云南大部、四川省和西昌省。广东、广西、台湾三省以及贵州、福建两省南部。 以≥15oC活动积温3500oC积温等值线以右为界。北沿山海关沿长城向西,顺太行山东?向南,由河南天台山折向山西霍山,再经陕西境内的北山,至岷山一线;南与长江流域棉区交界。包括山东、北京、天津三省市,河北长城以南地区、河南北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江苏和安徽的淮河以北地区。 分区 以≥15 oC活动积温的4000 oC积温等值线以南地区,南接华南棉区,北以秦岭、伏牛山、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为界与黄河流域棉区相接。包括浙江、上海、江西、湖南、湖北、四川,江苏、安徽大部、河南、陕西省南部,福建贵州北部。 气候 温带干旱区,日照率60-75%,无霜期150-200天,昼夜温差较大,年降雨量200毫米以下,灌溉植棉。 气候 温带亚干旱区,日照充足, ≥15oC活动积温2600-3100oC,无霜期150-170天,年降雨量600-800毫米,一般需灌溉。 气候 热带、亚热带温润区,周年≥15oC,活动积温5500-9200oC,终年无霜,降雨量充沛,棉花可多年生。 气候 亚热带湿润区,周年≥15 oC活动积温4000-5500 oC,无霜期220-300天,日照率35-55%,年降雨量750-1500毫米。 气候 温带亚湿润区,日照充沛,周年≥15oC活动积温3500-4000oC,无霜期190-220天,年降雨量400-750毫米 规模 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30%左右,是我国植棉历史最早又是新兴的棉区。 面积曾约占全国50%以上,是最大的产棉区,重要的商品棉基地。现面积为全国三分之一左右 规模 规模 仅占全国棉田1%,产量也占1%。 规模 面积占全国棉田35-40%左右。是我国举足轻重的商品棉基地,总产曾约占全国50-60%,高产省、县多集中在本棉区。近几年总产占全国40%左右。 面积曾约占全国50%以上,是最大的产棉区,重要的商品棉基地。现面积为全国三分之一左右 规模 一年一熟,早、中熟海岛棉和旱、中熟陆地棉,推广地膜覆盖栽培。 面积占全国2%,产量仅占1%。早熟陆地棉,一年一熟,地膜覆盖。 引种方式 引种方式 中熟海岛棉和中晚熟陆地棉一年两熟或三熟。 引种方式 中熟陆地棉,一年一熟。推广地膜栽培。 引种方式 引种方式 中熟陆地棉。粮棉套作一年两熟,移栽棉比例很大。 2.2.2 我国棉区的划分 以≥15oC活动积温5500oC、4000oC、3500oC三条积温等值线为分界线,划分五个棉区。

  12. 3. 棉花生产的概况和趋势 3.1 世界棉花生产概况 3.1.1 世界棉田播种面积 1990-1993年全世界棉花产区总面积为30589—35556千公顷 1996-2000年全世界棉花产区总面积为31927—34606千公顷 2001-2005年全世界棉花产区总面积为30783—35253千公顷

  13. 3.1.2 世界棉花的产量 2001-2005年全世界平均棉花总产(皮棉)20097.1-26542.6千吨。总产量呈不断提高。棉田面积比较稳定,因此单产的提高是总产增加的根本原因,

  14. 美国、埃及、墨西哥、叙利亚等国通过提高单产,减少播种面积,稳定总产量。美国、埃及、墨西哥、叙利亚等国通过提高单产,减少播种面积,稳定总产量。 第一 第二 前苏联、中国、阿根廷、危地马拉等国在增加播种面积的同时,努力提高单产,大幅度增加总产。 第三 印度、巴基斯坦、巴西、苏丹等国播种面积和单产的变化不大,因而总产变化也不大。 单产比较高的主要产棉国有前苏联、埃及、墨西哥、中国、澳大利亚、危地马拉、以色列。

  15. 世界棉纱和棉布产量(万吨)

  16. 3.1.3 世界棉花进出口(千吨) 中国、印度进出口贸易调节缓冲国,既是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

  17. 世界纺织品进出口量(单位:亿美元)

  18. 3.2 中国棉花生产概况 3.2.1 我国的棉田面积 50年代后稳定在7500万亩上下。最高发展到9000万-1亿亩,国家计划稳定在8000万亩。95年前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集中了94%的棉田面积。其中江苏、湖北、山东、河北、河南五省占75%以上。 95年以来,新疆占五分之一多、长江流域占三分之一、黄河流域占五分之二。 我国棉花主产省面积(千公顷)

  19. 年份 总产(万担) 递增(%) 比49年增加(%) 单产(斤/亩) 递增(%) 比49年增加(%) 1949 888.8 21.6 1952 2607.4 193.0 193.0 31.2 44.0 44.0 1958 4200.0 61.0 370.0 48.9 56.7 130.0 1968 4708.0 12.0 430.0 63.0 28.8 192.0 1973 5124.0 8.8 476.5 68.0 8.0 215.0 1982 7196.9 40.5 709.7 83.3 16.2 270.0 1984 12516.0 86.8 1308.2 120.5 52.5 557.9 1986 7080.0 44.4 796.6 109.6 -9.1 507.4 1988 8298.0 1.7 833.6 100.0 -8.8 363.0 1990 9017.5 8.7 914.6 108.0 8.0 400.0 1991 11326.0 25.6 1174.3 116.0 7.4 437.0 1994 9000.0 -15.8 973.4 106.0 -9.7 384.9 2002 9832.4 3.1 1006.3 156.7 49.6 625.3 2004 12640.0 28.6 1322.1 137.6 -19.1 537.0 3.2.2 我国的棉花产量 50年代初单产低于世界平均单产,60、80年代显著高于世界平均单产。 就全国而言,江苏、湖北、山东、河北、河南、新疆省区产量比重占80%左右,近年来商品棉生产重心也北移。

  20. 中国50年代初单产低于世界平均单产,60年代以来显著超过世界平均单产,近年是世界平均单产水平的1.78倍中国50年代初单产低于世界平均单产,60年代以来显著超过世界平均单产,近年是世界平均单产水平的1.78倍 我国棉花主产省棉花产量(千吨、kg)

  21. 3.2.3 我国棉花生产的特点 ① 以陆地棉品种类型为主,海岛棉仅在新疆有种植。 ② 我国的棉花生产不平衡,体现在单产和品质。 ③ 发展营养钵育苗移栽棉花和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直播少。 ④以传统农业精耕细作、手工操作为主,机械化程度极低。 ⑤化学化栽培已经形成,化肥、化学农药、生长调节剂。 ⑥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使用各环节利益分离。 ⑦我国棉田分散,不符合“合理布局、适当集中”的原则。 ⑧实际种植品种多,优势品种不显著

  22. 3.3.1 各产棉国比较重视发展长绒棉和无棉毒素棉、杂交棉、优质棉、抗虫棉生产。 3.3.2 世界棉花生产总趋势是提高单产、稳定总产、减少面积(转而增加粮食、饲料生产) 3.3.3 调整植棉区域向适宜地区转移、集中种植 3.3.4 机械化、专业化生产程度越来越发展 3.3.5 模式化的目标栽培管理 3.3 棉花生产的发展趋势

  23. 根据农业部2003-2007年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根据农业部2003-2007年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我国棉花的优势区域规划为: 黄河流域棉区: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省的50个基地 县;40支纱 长江流域棉区:江汉平原、洞庭湖、鄱阳湖、南襄盆地的40个 基地县:50支以上、20支以下纱 西北内陆棉区:新疆、甘肃省的30个基地县;32支纱 2007年单产:75 kg·亩 品种结构:长绒 :中长绒 :中短绒为 7 :83 :1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