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李 志 宏 2006 年 10 月 25 日. 提 纲. 一、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三、以评促建,推动高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四、 评估工作的规范和制度 五、关于构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思考. 一、 高等教育的现状 及发展趋势. (一)现状 1. 规模 —— 世界最大,毛入学率 21% ( 2005 年底 ). 本科生 849 万. 普通高校 1562 万 招生年增 18%. 高职生 713 万. 成人教育 437 万.

semah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李 志 宏 2006年10月25日

  2. 提 纲 一、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三、以评促建,推动高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四、评估工作的规范和制度 五、关于构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思考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3. 一、 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现状 1. 规模 ——世界最大,毛入学率21% (2005年底) 本科生 849万 普通高校 1562万 招生年增18% 高职生 713万 成人教育 437万 在校学生2300万 博士生 19.1万 研究生 97.9万 招生年增23% 硕士生 78.8万 其他 203万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4. 一、 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现状 2. 结构 本科701所 (719=312大学+407学院) 其中2000年以来172所,占24% 普通高校1792所 (1866) 专科 170所 高职高专 1091所 独立学院295所 (318) 高职 921所 (1147) 其中2000年以来1027所,占90% 成人高校481所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5. 一、 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现状 3. 主要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与人民大众强烈需求之间的矛盾。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6. 一、 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发展趋势 八个主要趋势: 1. 大众化阶段,不同类型的学校要分类发展,办出优质教育。 • 一流大学上水平; 通行观点:师资、招生标准、学校科目的量与质、公开竞争的研究基金和科研基金、师生比、各项硬件设备的量与质、财源、历届毕业生的成就和声望、同行评价。 •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 新建院校的重点是办学条件和规范管理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7. 一、 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发展趋势 八个主要趋势: 1. 大众化阶段,不同类型的学校要分类发展,办出优质教育。 • 高职院校的正确定位。 •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都能办出一流教育。 • 先进的办学理念 • 先进的设施条件 • 科学的管理 • 鲜明的办学特色 • 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8. 一、 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发展趋势 2.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教学工作是教师第一天职。 • 提高质量是高校工作的永恒主题。 增强质量意识 国务院5月常委会精神 教育部正在制定《质量工程》(二期计划)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9. 一、 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发展趋势 3. 提高质量是高校工作的永恒主题。 三种教育价值观→三种质量观 • 知识本位; • 社会本位; • 学生本位。 多元智能理论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神经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 ——没有谁比谁聪明,只能说谁能更好地开发自身能力。(八种以上智能:语言、视觉、逻辑、音乐、肢体、人际交往、自省、自然主义者)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10. 一、 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发展趋势 • 专业和学科建设是高校的龙头工作,学术创新是灵魂。 • 师资队伍建设是大学的主体工程。 • 引领文化是大学新的使命。 • 改革是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增强市场意识:宣传工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11. 一、 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发展趋势 • 服务是大学管理的价值所在。 大学管理的四个作用: 引导——办学理念 规范——依法治校 保障——制度、人、财、物 服务——为中心工作服务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12. 二、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本科310所, 高职360所 2006年 (一) 评估的发展历程 教育部成立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2004年 2003年 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原国家教委有组织有计划开展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对1976年以来新建本科院校进行教学合格评估 决定建立五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制度 2002年 1999年 教学工作 随机性水平评估 1996年 原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 对国家重点建设学校开展教学工作优秀评估 1994年 1990年 5月,镜泊湖会议;11月,发布《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的通知》,共有87所院校分别参加学校、专业、课程的评估。 1985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13. 二、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二) 开展周期性教学评估的背景 1. 由规模向质量转移 招生27万 118万 540万 2. 是政府转变职能、分类指导的重要手段 3. 引导社会公众舆论的重要途径 4. 符合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周济:教学评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14. 二、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三) 评估的目的 对国家 进一步加强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 从整体上推动高等教育上一个新台阶,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对学校 (1)鉴定价值:通过评估可以衡量学校的教学工作处在什么水平。 (2)发现价值:通过评估可以梳理学校的改革建设思路,发现学校 办学历程中的闪光点、亮点、特色和存在的问题。 (3)增加价值:增强凝聚力,促进学校的教学建设和改革,促进学            校科学管理;促进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校的教学            工作。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15. 二、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四) 评估的内容 1.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简介: (1). 七个一级指标加特色项目 1.办学指导思想 2.师资队伍 3.教学条件与利用 4.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5.教学管理 6.学风 7.教学效果 特色项目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16. 二、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四) 评估的内容 1.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简介: (2). 19个二级指标(其中重要指标11个),44个观测点 1.1 学校定位 1.2 办学思路 2.1 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2.2 主讲教师 3.1 教学基本设施 3.2 教学经费 4.1 专业 4.2 课程 4.3 实践教学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17. 二、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四) 评估的内容 1.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简介: (2). 19个二级指标(其中重要指标11个),44个观测点(续) 5.1 管理队伍 5.2 质量控制 6.1 教师风范 6.2 学习风气 7.1 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7.2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7.3 思想道德修养 7.4 体育 7.5 社会声誉 7.6 就业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18. 二、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四) 评估的内容 1.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简介: (3). 评估结论及其标准 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标准如下: 优秀: A≥15,C≤3,(其中重要项目A≥9,C≤1), D=0,特色鲜明。 良好: A+B≥15,(其中重要项目A+B≥9,D=0), D≤1;有特色项目。 合格: D≤3,(其中重要项目D≤1)。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19. 二、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四) 评估的内容 2. 概括为四个方面: ☆定位 ☆办学条件与教学质量 ☆特色和氛围 ☆管理和机制保障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20. 二、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四) 评估的内容 3. 实质是评三个符合度: ☆学校目标与社会发展 ☆培养目标与条件过程 ☆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21. 二、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五) 评估的效果 对2003—2005年底已评的171所高校的调查表明: 97% 评估非常必要(高职院校100%) 95% 促进规范管理 84% 教学条件建设改善显著 81% 促进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99% 认为评估结果符合学校实际情况       优:54%;良:38%;合格:7%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22. 二、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六)评估的几个的理念 1. 学校发展的理念。 • 规模扩大 • 条件改善 • 队伍建设 • 适应性增强 • 结构优化 • 质量效益提高 2. 结论虽然重要,但过程更重要。 新建院校首先应达到合格要求。 3. 最好是一时的,更好是永恒的。 4. 促进学校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增加。 处理好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处理好目前与长远的关系 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23. 二、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处理好外部与内部的关系 (六) 评估的几个的理念 5. 促进外部支持(主管),更要激励自身、完善自身。 6. 评估不仅要促进资源的优化,更要促进学校文化的引 领。 大学管理的理念通常分为三个层面: • 基础层面是大学传统——内在力量和方向。 大学有四大:大师、大楼、大爱、大树 • 第二层面是大学遵从的主流意识。 • 第三层面是现任校长的办学理念,以及形成的制度。 机制比领导重视更有效,文化和传统比机制更长远。 处理好资源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24. 二、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七)评估的特点 1. 评估范围(时间上、空间上)的广泛性; 2. 评估过程的随机性 → 对所有人提高了要求; 3. 评估结果的权威性、全面性(综合实力的体现); 4. 评估指标的指导性。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25. 二、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八) 影响评估工作健康发展的六个要素 1. 正确的指导思想; 2. 科学的指标体系; 3. 严谨的组织工作; 4. 高水平的专家队伍; 5. 良好的舆论环境; 6. 参评学校的健康心态。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26. 二、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八) 评估工作成功的六个要素 怎样做好组织工作? 思想重视,组织保障; 全员发动,形成合力; 常态运行,扎实建设; 材料为辅,建设为主; 诚信为本,阳光评估。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27. 三、以评促建,推动高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一) 发挥评估的导向作用,促进学校正确定位 1. 办学方向的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 本科定位。研究型大学只能是少数;多数本科院校(包括独立学院)的眼睛应向下,以地方和行业需求为导向才符合中国国情。 • 高职院校定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28. 三、以评促建,推动高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一) 发挥评估的导向作用,促进学校正确定位 2.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 多数本科院校应成为“工程师” 培养的摇篮; 多数高职院校应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 • 目标与课程体系的符合度。 • 高职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双师、双证书、实训半年,定单培养,产学研合作)。 • 麦肯锡咨询公司调研:只有10%左右学生满足外企需要—缺实践能力、外语、合作奉献、跨国企业文化。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29. 三、以评促建,推动高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 发挥评估的导向作用,促进学校教学基本建设 1. 加大投入是前提 • 基本办学条件要达标; • 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要深化; • 薄弱环节和优质成果要加大投入。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30. 三、以评促建,推动高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 发挥评估的导向作用,促进学校教学基本建设 2. 专业建设是龙头 • 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不以人设岗 • 重视新办专业建设 • 重视特色和品牌专业建设 • 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科研要支持教学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31. 三、以评促建,推动高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 发挥评估的导向作用,促进学校教学基本建设 3. 管理创新是保证 • 规范管理是前提 • 管理队伍与教师要同步发展 • 针对不同的对象建立激励机制 “三分管,七分理” ,关心人与关心工作高度统一 • 马思洛的需要层次论 • 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学分制、大力开展学科竞赛 生存需要 安全需要 交往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价值实现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32. 三、以评促建,推动高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 发挥评估的导向作用,促进学校教学基本建设 4. 师资队伍是关键 • 学位与学识成正比 • 教师的风范影响学生终生   孟二冬教授的事迹 《遥远的掌声》 罗尔斯《正义论》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33. 四、评估工作的规范和制度 (一)本科院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1. 评估对象和组织 对 象: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单独制定标准) 组织形式:评估中心组织实施。 2. 评估的依据标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厅[2004]21号) 评估指标与《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不符的,按1号文件执行。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34. 四、评估工作的规范和制度 (一)本科院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3. 教学评估工作的改革走向 • 减轻被评学校负担 原则上只抽查一年的试卷和毕业设计(论文)。 实事求是地考察图书和校舍面积。 • 增加评估的透明度(阳光评估) 利用各校上报教育部的数据。 自评报告和专家考察结论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 加强分类指导      研究型大学;艺术、体育、医科、特殊类院校; • 建立教学工作优秀案例库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35. 四、评估工作的规范和制度 (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1. 评估对象 • 独立设置的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学校。 • 有一届毕业生后可申请参加合格评估; • 对近年刚升格为本科院校的高职院校,是否仍参加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由各省自行确定; • 水平评估与“红黄牌”的关系。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36. 四、评估工作的规范和制度 (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2. 评估组织 • 各省市按照教育部制定的《评估方案》组织评估,并公布结论。第一轮控制优秀的比例。 • 教育部抽查各省的评估工作。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37. 四、评估工作的规范和制度 (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3. 学校建设中的相对薄弱环节 • 师资队伍结构(B=75.5%,C=13.2%) • 教学基础设施(B=56.6%,C=13.2%, D=3.77%) • 实践教学条件(B=17.0%,C=15.1%, D=3.77%) • 职业能力训练(B=15.1%,C=15.1%) • 就业与社会声誉(B=17.0%,C=13.2%) • 管理队伍(B=43.4%,C=7.55%, D=1.89) • 质量控制(B=28.3%,C=9.43%, D=1.89%)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38. 四、评估工作的规范和制度 (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4. 高职高专院校评估的改革走向 • 淡化评估等级,重点开展合格评估; • 注意分类指导,对医学、师范、体育、公安等特殊类型院校,可制定特殊要求; • 强化实训、师资、就业等薄弱环节建设; • 实施阳光评估。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39. 四、评估工作的规范和制度 (三)评估工作规范 《专家组工作规范》《学校工作规范》 1. 专家组的组成 • 建立并完善评估专家库。 • 选聘专家考虑被评学校的类型、层次、培养目标、特色等;坚持回避原则。 • 专家工作质量的反馈机制。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40. 四、评估工作的规范和制度 (三)评估工作规范 2. 关于评估纪律 对学校: • 对专家组的接待工作要从简,反对铺张浪费和形式主义; • 要树立实事求是、诚信评估的工作作风。 对专家: • 要坚持标准、实事求是、公正合理; • 严格执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纪律的通知》(教高厅)[2004]17号文件)。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41. 四、评估工作的规范和制度 (三)评估工作规范 3. 评估基本工作程序 三个阶段:学校自评自建阶段、专家组进校考察阶段、学校整改阶段。 (1)学校自评自建阶段 • 学习、理解评估体系,结合学校发展规划找出问题。 • 制定并落实建设与整改的计划。 • 评估背景材料的准备:自评报告、佐证材料、备查材料等。 • 专家组进校前一个月,报送自评报告。 材料要求:层次性、针对性、原始性、真实性。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42. 四、评估工作的规范和制度 (三)评估工作规范 3. 评估基本工作程序 (2)专家组进校考察阶段 • 听:校长汇报、不同类型不同教师的课程; • 看:校容校貌、教学及生活设施、社团活动等; • 查:教学档案、试卷、毕业论文等(一年); • 访:职能部门、院系、师生、实习基地、用人单位; • 谈:不同专题不同对象座谈会; • 测: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感:感受学校的文化氛围、师生的精神风貌; • 评:学校综合实力。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43. 四、评估工作的规范和制度 (三)评估工作规范 3. 评估基本工作程序 (3)学校整改阶段 • 制定为期一年的整改方案,并在一个月内上报教育部(教育厅)。 • 一年后,总结整改工作,提交整改工作报告。 • 教育行政部门将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学校的整改情况予以检查。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44. 四、评估工作的规范和制度 (三)评估的组织机构和职能 1. 国家关于高等教育评估的组织机构和职能 教 育 部 组织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和专项工作,围绕评估工作开展研究和咨询,专家培训,国际交流和教育部委托的其他工作。 负责研究制定相关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组织专家委员会审议评估结论。 教育部 高等教育司 教育部 高等教育评估中心 是教育部的研究咨询机构,主要职能是审议专家组的评估建议,研究评估指标体系。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 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 教学工作评估专家组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45. 四、评估工作的规范和制度 (四)评估的组织机构和职能 2. 评估中心的职责任务 (1)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有关政策,具体实施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估; (2) 开展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及评估工作的政策、法规和理论研究; (3) 开展与国际及民间评估机构的合作; (4) 开展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的国际及民间合作; (5) 开展评估专家的培训; (6) 承担有关高等教育评估的咨询和信息服务工作; (7) 开展教育部授权和委托的其他有关工作。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46. 五、构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 (一)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结构 1. 种类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47. 五、构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 (一)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结构 2. 相互关系 (1)每个认证机构都要经过教育部或高等教育认证理事会 的定期检查。 (2)区域认证比全国认证机构更权威。 (3)与美国院校合作时一定要审查该校是否得到区域认证。 (4)专业认证具有权威性。 (5)大学排行榜没有学术依据,只是社会期刊的商业目的。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48. 五、构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 (一)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结构 3. 院校认证的重要内容 (1)宗旨——质量保证与持续发展 (2)中北部地区新修订的认证指标。 • 使命与完整体系 • 向前意识(未来发展方向) • 学生学习与有效教学(强调学生参与的重要性) • 知识的获取、发现与应用(重点考察基础,而不是专业) • 参与服务(服务措施与使命的一致性) (3)认证方式——看材料与进校考察(2~3天)相结合。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49. 五、构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 (二)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与质量保障 1. 内部的质量保障 (1)理念 大学是自制机构,为自己的学术标准和质量负责。 (2)方式 学校周期性地组织对课程项目(专业)进行评估,聘请校外考试员参加。例如:伦敦大学,成立质量保障与提高委员会,每5年评估一次。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50. 五、构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 (二)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与质量保障 2. 外部的质量保障 (1)机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 1997年由负责院校评估的大学校长委员会和负责学科评估的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合并而成。 (2)初期任务 • 制定院校评估和学科评估的程序并组织实施。 • 为社会提供高等教育质量的信息服务。 • 编制学科大纲的起点标准和教学指南。 • 问题:成本大,结论不可靠。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