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基础知识: 1 、二战前,英法美对德意日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 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德意日的侵略未损害他们的根本利益。 B 、德意日都反对共产主义。 C 、德意日三国将爆发人民革命。

基础知识: 1 、二战前,英法美对德意日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 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德意日的侵略未损害他们的根本利益。 B 、德意日都反对共产主义。 C 、德意日三国将爆发人民革命。 D 、英法美三国都受经济危机的困扰。 2 、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更加嚣张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同盟。 B 、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C 、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D 、反法西斯国家缺乏统一行动。. 3 、促使苏德签订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的直接原因是 : A 、慕尼黑阴谋给苏联带来威胁。 B 、苏联构筑集体安全的努力失败。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基础知识: 1 、二战前,英法美对德意日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 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德意日的侵略未损害他们的根本利益。 B 、德意日都反对共产主义。 C 、德意日三国将爆发人民革命。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基础知识: 1、二战前,英法美对德意日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 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德意日的侵略未损害他们的根本利益。 B、德意日都反对共产主义。 C、德意日三国将爆发人民革命。 D、英法美三国都受经济危机的困扰。 2、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更加嚣张的最主要因素是: A、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同盟。 B、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C、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D、反法西斯国家缺乏统一行动。

  2. 3、促使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直接原因是:3、促使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直接原因是: A、慕尼黑阴谋给苏联带来威胁。 B、苏联构筑集体安全的努力失败。 C、为避免东西两面受敌 D、利用德国打击英法美。 2.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上迅速溃败的主要原因是 A.凭借马其诺防线采取消极防御方针 B.对德国丧失了应有的警惕 C.敦刻尔克撤退过早转移厂大批兵力 D.卖国将领主动向德军投降 5、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苏德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C、美国改变“中立”态度 D、苏联的参战。

  3. 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 请回答: (1)材料表明当时英国的对德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由绥靖政策转向对德顽强抵抗。 (2)举例说明英国对德政策改变后不久采取的重大行动。 答:进行不列颠之战,粉碎了希特勒入侵英国的图谋。

  4. 第二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1942~1943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1942~1943年,在欧洲、太平洋和非洲发生了哪些重大战役?意义如何? 1、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1943) 意义: (1)苏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苏德战场转折点。 (2)巩固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3)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瓦解。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中途岛海战(1942) 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重大转折,日军由进攻转入防御,美军由防御转为进攻。 意义: 3、阿拉曼战役(1942) 北非战场形势发生了转折。 4、意大利投降 1943年9月,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5. 二、重大发展-1943、1944战事 中、美、英 <开罗宣言> 1、开罗会议 召开 1943年冬  内容 (1)三国一致行动    (2)1944年内开辟第二战场 2、德黑兰会议 3、诺曼底战役 德 苏军 英美盟军  4、苏军反攻

  6. 三、德日法西斯的溃灭1943~1945 召开 1945 1、雅尔塔会议 内容 (1)消灭法西斯主义 (2)成立联合国 (3)苏联对日参战 1945年5月8日 2、德国投降 发表《波茨坦公告》 1945年夏天 3、波茨坦会议 4、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 主要作用 日本投降因素中各自的作用如何? 中国全面反攻 美国投放原子弹 苏联出兵东北 加速作用

  7.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所未有的灾难 (2)、摧毁了法西斯主义、和平思想深入人心 (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民族运动发展 (4)、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壮大 (5)、客观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8. 2、启迪和教训 (1)和平来之不易,悲剧决不能重演。 (2)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3)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4)警惕法西斯势力抬头 面对法西斯势力的进攻,要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

  9. 二战的评价与认识 1、性质: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争 2、 特点:战争规模大、时间长、破坏性空前 由局部战争逐步演变为世界大战 形成世界性的反法西斯同盟   3,胜利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和人民性 各国人民相互支援相互配合,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0. 四次国际会议之比较

  11. 二战中的几大战场

  12.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四个阶段 德占西、北、东南欧 初期:1939~1941年 意开辟北非战场 日全面侵华 苏德战争爆发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 扩大:1941~1942年 太平洋战争爆发 中途岛海战 转折:1942~1943年 阿拉曼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4次国际会议 胜利:1943~1945年 3个法西斯灭亡

  14. 一、二、三、四、五、六归纳 1、 一次大撤退:1940年5月敦刻尔克大撤退 一次大会师:1945年4月苏、美军队在易北河会师 德、意、日三国轴心军事同盟 2、 二个联盟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意大利法西斯 三次转折战役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北非登陆 三次登陆 三次投降 3 西西里登陆 中途岛海战 日本法西斯 诺曼底登陆 阿拉曼战役 德国法西斯

  15. 1939年德军突袭波兰 四次突袭 1940年9月德军突袭丹麦、挪威 4 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 1941年12月日本突袭珍珠港 四次国际会议 1942年开罗会议 1942年德黑兰会议 1945年雅尔塔会议 1945年波茨坦会议 五大战役 5 不列颠大空战、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 六个主要战场 中国战场、欧洲西线战场(包括欧洲第二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太平洋战场、东南亚战场、北非战场 6

  16. 课堂练习 潜能开发 【例子】雅尔塔会议通过的一系列决议表明①大国处理国际关系以维护切身利益为出发点 ②大国推行强权政治,无视小国、弱国利益 ③英美以牺牲中国主权为代价敦促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④苏联对外奉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④ A 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应对雅尔塔会议的内容及沙文主义的概念有全面的理解和认识。沙文主义是资产阶级侵略性的民族主义,它宣扬本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煽动民族仇恨,主张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苏联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它与美国北着中国政府签订秘密协定:维持外蒙古现状,保证它在中国东北的特权。以此为对日作战的条件。这实质上也是大国沙文主义的表现,也体现了美英为维护自身利益,希望苏联尽早对日作战,不惜以牺牲中国主权为代价。因此,应选 【例题】(1995·上海·28)下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的国际文件中,中国政府代表参加签字的有①《联合国家宣言》 ②《开罗宣言》③《雅尔塔协定》④《波茨坦公告》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A 本题为按一定标准对事件进行归类的组合型选择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再认能力。此题表面上考查记忆性知识,实则包含思维性,即只要有关德国问题的文件如③项中国不可能签字,因为中国未对德国宣战,只要是有关日本问题的中国肯定签字,因此,此题应选 智能达标 D 1、下列哪项不是法国覆灭的原因 ( ) A、法国政府长期执行绥靖政策 B、德军主力绕过马奇诺防线 C、英法在对德宣战后坐失良机 D、法国戴高乐将军流亡英国

  17. 课堂练习 智能达标 B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 A、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D、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和对苏联作战 A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五大战场,反法西斯力量最先转入反攻的是( ) A、太平洋战场 B、苏德战场 C、北非战场 D、西欧战场 课后习题 问答题: 20世纪30年代的慕尼黑会议和雅尔塔会议,都体现了世界大国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合作”精神。请指出各自的具体表现及影响有什么不同?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18. 再见

  19. 斯大林格勒

  20. 中途岛

  21.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柏林 诺曼底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轴心国开始瓦解

  22. 长崎 广 岛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23. 对本课 的认识 1、通过学习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使我们认识到什么? 这些会议协调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有积极作用;但同时有的会议也体现了大国奉行牺牲弱国利益的强权政治,为随后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和各种矛盾纷争埋下了祸根。 学法建 议 【归纳】用“一、二、三、四、五、六”六个数字归纳概括二战内容归纳“二战”的四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大事 【联系】本节地图较多,学习时要“左图右史”,充分利用插图结合相关文字拓展历史形成空间概念,把握图中“新颖”知识

  24. 二战线索 大战初期 1939~1941 二战扩大 1941~1942 二战胜利 1943~1945 二战转折 1942~1943 斯大林格勒战役 中途岛战役 阿拉曼战役 意大利投降 德国投降日本投降 德突袭波兰法国溃败 不列颠之战 德国入侵巴尔干和北非 苏德战争 太平洋战争 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