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介绍国际联合之路慈善总会 《 全球标准 》 及美国慈善公益机制 - 中国 慈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讲演提纲

介绍国际联合之路慈善总会 《 全球标准 》 及美国慈善公益机制 - 中国 慈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讲演提纲. 李允晨 国际联合之路慈善总会 (United Way International) 《全球标准倡议》咨询小组成员 美国休斯顿联合之路慈善总会募款部协调员 2006.10.22 中国大连. 提 纲. 国际联合之路慈善总会的 “ 全球标准 ” 经济全球化推动制定慈善事业全球标准 慈善事业 “ 全球标准 ” 包含的主要内容 中国与国际慈善界的互动 非盈利性慈善公益事业是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 慈善公益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慈善公益事业的社会功能

steel-hunt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介绍国际联合之路慈善总会 《 全球标准 》 及美国慈善公益机制 - 中国 慈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讲演提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介绍国际联合之路慈善总会《全球标准》及美国慈善公益机制 -中国慈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讲演提纲 李允晨 国际联合之路慈善总会 (United Way International) 《全球标准倡议》咨询小组成员 美国休斯顿联合之路慈善总会募款部协调员 2006.10.22中国大连

  2. 提 纲 • 国际联合之路慈善总会的“全球标准” • 经济全球化推动制定慈善事业全球标准 • 慈善事业“全球标准”包含的主要内容 • 中国与国际慈善界的互动 • 非盈利性慈善公益事业是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 • 慈善公益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 慈善公益事业的社会功能 • 美国公益慈善募款的规模和运作机制 • 慈善公益捐赠的规模和方式 • 慈善公益系统的筹款和运作 • 捐款和志愿服务深入人心 4. 对发展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建议

  3. 国际联合慈善总会《全球标准》的产生The Global Standards For United Way Organizations • 2005-2006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资助国际联合之路慈善 总会立项,制定发展联合之路慈善事业的全球标准; • 国际联合之路慈善总会发动全球一百多名专家和志愿者, 集思广议论,为遍布45个国家和地区的 3000多个会员组织 制定《全球标准》; • 《全球标准》于2006年5月在澳洲墨尔本召开的 UWI 全球组织大会上,用7种文字正式发布; • 中华慈善总会以及北京、浙江、大连等许多省市慈善总会 领导出席了大会; • 我有幸作为咨询小组成员参与了制定和翻译 《全球标准》的工作。

  4. 什么是联合之路慈善总会What is United Way • 联合之路慈善组织(也译作「联合劝募协会」) 世界各地会员组织名称不同,但理念相同: 由志愿者领导的非盈利性 组织。领导、支持和参与具有合作性的社区活动。着重社区服务系统的 载体能力建设,动员资源,推动当地社区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改善。 • 联合之路慈善组织的历史和品牌 联合之路慈善组织在美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慈善 劝募和服务系统。1,300多个地方性联合之路慈善组织遍布美国城乡,连同 美国联合慈善总会 (UWA),年度筹款共计40亿美元。 • 国际联合之路慈善总会(UWI) UWI 成立于1974年。其3000多个会员组织,遍布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 据伦敦一家全球品牌研究组织的报告,联合之路慈善组织的品牌价值 为347亿美元,在全球品牌排名中列入前十名 (包括商业品牌)。

  5. 为什么要制定全球标准 • 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驱动 • 跨国公司有向所在地作慈善捐赠,回馈社区的传统和机制; • 跨国公司的员工要求参与所在地区的社区服务; •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慈善组织共享同一的捐赠者(跨国企业 或大基金会),捐赠方具有同样的财务制度和价值标准; • 全球三分之二以上最富有的人群有慈善捐赠的意愿和传统。 • 促进全球慈善事业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 有高标准,才能不断改进,提高慈善事业的整体水平 • 提供价值准则,促进本地和世界范围组织间的对话与合作 • 充分利用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共享系统品牌的优势。

  6. UWI 《全球标准》的主要内容 《全球标准》抽象概括了全球各地慈善组织共同的理念和价值标准 主要内容包括: • 慈善组织在社区的作用和影响 • 建立社区愿景,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注重慈善组织载体能力的 建设,推动社区发生可持续的长远变化,改善人民生活; • 提倡志愿精神、组织志愿者广泛参与; • 动员社会资源、筹集慈善资金,与捐赠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 慈善组织的治理和管理 • 规范治理、遵守职业道德 • 由志愿者组成的理事会领导 • 财务公信力和透明度 • 维护信誉和品牌 • 系统运作和管理

  7. 中国慈善界与国际联合慈善组织的互动 • 国际联合之路慈善总会代表应邀参加2005年11月于北京举行的 中华慈善大会,听取中国慈善界对《全球标准》初稿的反馈; • 国际慈善总会(UWI)亚洲地区组织会议在北京召开; • 国际联合之路慈善总会代表参加了2006年春季中华慈善总会 举办的全国慈善系统高级干部培训班; • 中华慈善总会及部分省市代表团参加了2006年5月在墨尔本 召开的UWI全球大会; • 中国聚集了许多全球跨国公司,慈善捐款必然随大量投资而至。 中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和体制在国际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 中国的慈善事业是国际慈善组织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需要介绍 我们的慈善机制和宝贵经验,认同全球标准,加强系统能力建设。

  8. 全球慈善公益事业是一支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 根据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在 22个国家(不含中国),所进行 的全球非盈利性事业比较研究报告, 1990-1995年间, 公益捐款总额占这些国家 GDP 的 4.4%; (美国慈善公益捐赠占美国GDP 的 2%左右)。

  9. 全球慈善公益事业一支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 22个被调查国家中,慈善捐款加志愿服务所 支撑的非盈利公益事中: • 全年支出资产相当于1万1千亿美元 ($1.1 Trillion Industry); • 在世界经济系统中可以排到第八位 (排在巴西、加拿大、西班牙之前)

  10. 全球慈善公益事业一支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 在被调查的22国家中: • 在慈善公益事业中就业人数总计1千9百万 • 占被调查国家中非农业就业人数的5%, • 占服务性行业就业人口的10%; • 占公共服务系统就业人数的 27%; • 1990-1995年间,就业增长率: 所有行业总计平均 8.1%, 非盈利事业 就业增长率 24.4% • 慈善公益系统中吸收了大量的志愿者服务 被调查的国家中,平均有28%的人参加志愿服务

  11. 非盈利性慈善公益机构的社会功能 非盈利机构 (Non Profit Organization) 是美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个机构的宗旨和服务的对象不同,但关心人,帮助人,解决社会问题的价值观,以及人们联合起来,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的理念是相同的。这些机构的努力,改善了社会风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政府的管理和决策。 美国非盈利性组织协会把这类机构的社会功能归纳为以下几点: • 为市民提供参与改进社区生活环境的机会和平台 • 把联邦政府和全国性基金会的资金吸引到本地 • 吸引当地企业关心和帮助本地社会服务和文化事业发展 • 训练提高本地职工的就业素质和水平 • 改进社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非盈利机构在建设社区、培养社会精神文明、改善居民生活工作环境、 促进社会的有机联系以及和协发展方面,起着政府、企业、学校和教会所起不到 的作用。各级政府和社会舆论对于这些机构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服务质量都给予 充分的信任。

  12. 美国慈善公益捐赠观念深入人心 • 全球最富有的两个企业家比尔 盖茨和沃伦.巴菲,都将大部分资产捐给慈善事业。巴菲将85%资产$370亿捐出。盖茨已宣布直接领导其基金会。 • 据美国一家研究富豪家庭慈善捐赠的机构发布的资料(Tom Watson),62%家庭年收入在472,000美元以上的家庭作慈善捐赠,并带动子女捐赠。 • 卸任美国总统投入慈善事业:克林顿-世界爱滋病防治;戈尔-投资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老布什-癌症研究与治疗、芭芭拉.布什-读书与扫盲基金会、卡特-慈善住房基金会等; • 美国一家最大的信用卡公司统计: 2007年最富有阶层的7大趋向之一是慈善捐赠,参与慈善、关注效益。 捐赠者名言: 赚钱是为了生活舒适,捐赠是为了生活得更有意义。 某美国企业宗旨之一: 帮助企业所在社区均衡发展,为员工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13. 美国社会慈善捐款的规模 据 Giving USA 基金会公布的数据: • 2005年美国全国公益捐款总额达2,602.8亿美元 (2004年 2,485亿美元); • 除掉930亿宗教捐赠,其他慈善公益捐赠总计1,670亿, 其中: 个人捐赠 1,058亿, 占 63.4% (比上年增长2.9%) 基金会捐赠 300亿, 占 18%; (比上年增长2.1%); 企业捐赠 137.7亿 占 8.2%;(比上年增长18.5%); 遗产捐赠 174.4亿,占10.4% (比上年减少8.9%); • 2005美国公益捐赠占美国 GDP 2.1% (2000年2.3%, 1975-1999 1.7%) 美国的年度公益捐款总额大于瑞士全国经济收入,大于美国两家最大企业年度 收入总和 ( Wal-Mart and Exxom Mobil 沃尔玛零售业和爱克森美浮石油公司) • 美国家庭参与给公益事业捐款的比例 2000年为 69%,2002年为67%; 参与捐赠与收入高低以及教育程度以及年龄成正比; 年轻人参与捐赠的程度与父母影响直接相关; • 2002年,美国参与志愿工作的比例为27%,平均参与义务工作的时间为307小时 • 2005年美国企业捐赠为当年利润额的1% (1970-2005 在0.8%-1.8%之间浮动)

  14. 美国企业捐赠排行榜前百名举例(2003-04 统计资料) • 比尔.盖茨基金会 $ 11.82 亿 • 福特基金会 $ 5.23 亿 • 洛克菲勒基金会 $ 1.28 亿 • 沃尔沃玛基金会 $ 1.19 亿 • 福特汽车公司 $ 7千7百万 • Citigroup 基金会 $ 5千7百万 • 通用电器公司基金会 $ 5千万 • ExxonMobil 基金会 $ 4千8百万 • UPS 基金会 $ 4千2百万 • MetLife 基金会 $ 2千5百万

  15. 休斯顿市企业慈善捐赠举例

  16. 慈善公益捐赠方式举例 • 企业基金会资助社会慈善公益项目 (通过专项申请); • 鼓励在职员工参与当地联合劝募慈善捐赠,员工的捐赠可以从工资中提留;企业按比例追加 捐款; • 鼓励员工志愿参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领导和服务; • 网络捐款和社会团体捐赠;

  17. 美国休斯顿联合慈善总会劝募活动图片 3 2 1 1.Schlumberger 捐款仪式 2. Unocal Kick Off 优尼克公司募款动员 3 Texas Instruments 德州仪器公司志愿者 4. Fluor Day of Caring “关心一日” 活动 5. Play with Children 聋哑儿童服务中心 4 5

  18. 慈善公益捐款去向统计 美国经联邦税务局批准可以接收社会公益捐赠的组织有上百万家。联邦税务局对捐款和接收捐款都有详细的法律规范。(捐赠给核准的慈善公益组织,捐款方可以享受减税待遇)。 2005年美国社会慈善公益行业接收捐赠比例: 宗教 35.9% 环保/动物保护 3.4% 教育 14.8% 国际援助 2.5% 医疗保健 8.7% 各类公益基金会 8.3% 慈善服务 9.7% 公共事业福利 5.4% 文化艺术 5.2% 其他 6.2% ( 摘自 Giving USA 2006年6月发布的统计〕

  19. 2004年美国慈善募捐排行榜前十名举例 美国2005年公益捐款2602.8 亿,其中慈善捐款253.6亿, 占捐款总额的9.7%. 慈善募款组织年度募款排名: • 美国联合之路慈善总会系统-$ 39 亿 (第一名)! United Way America System, 包括1,300个地方 联合慈善组织及其下属的慈善服务机构。 • 美国红十字会2004年 $5.5亿,2005年$16亿(包括救灾) American Red Cross; • 美国癌症协会 $ 8.6亿; • 关怀基金会 $ 8亿 (捐赠食品医药用品到美国以外的灾区) • 国际物资捐赠 $ 7.5亿 Gift in Kind International

  20. 美国联合慈善总会和地方组织以及会员服务系统美国联合慈善总会和地方组织以及会员服务系统 • 休斯顿联合之路慈善总会(UWTGC)在UWA中排名第四,年度募款 近7千百万美金 • 具有80年历史的组织是完全独立的慈善组织。30多位理事全部由当地大企业和社会 各方有影响、有专长的志愿者担任。集体决定该组织的服务目标、募款、财务计划 和总裁任免; • 88%当年募集的资金分配到当地70个会员慈善组织以及其他非盈利性结构。 为会员组织提供联合募款、培训、咨询服务等。 12% 为行政开支。有专职员工 130人。 聘请第三方独立审计单位作年度审计。 • 由200多名志愿者参与决定年度慈善资金分配。150多位志愿者协助年度募款活动。 还有许多志愿者参与培训与咨询服务; • 地方联合之路慈善组织以会员形式与美国联合之路慈善组织结盟。每年交一定% 的会费,以取得使用UW 品牌和商标的权利,使用UWA的咨询服务、专业培训、 行业统计调查以及参加地区或全国性的经验交流 大会。

  21. 休斯顿市联合之路慈善总会下属的70个会员组织休斯顿市联合之路慈善总会下属的70个会员组织 有80年历史的休斯顿地区联合之路慈善总会(UWTGC〕共有70个会员组织。下面是2006年联合劝募卡,捐赠者可以自由选择任何一个卡上的慈善服务组织, 也可以只选地区或服务内容,或不作选择,由UW 负责捐款分配的志愿者按需要的轻重缓急举行分配。

  22. 美国非盈利慈善公益事业经费来源 慈善公益事业以及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不得以谋取利润为宗旨。 募款和经营所得必须用于社会服务和社区建设,积累则用于事业 的发展。 慈善公益机构经费来源比例: 经营服务收费 占总收入的 49% (收费标准随收入水平浮动) 承包公共项目 占 40% (申请、承包政府和基金会有关服务项目) 社会募捐 占 11% (包括企业和个人捐款) 如果把志愿者服务计算在内: 经营服务收入 41% 承包公共项目 32% 社会募捐 27%

  23. 慈善公益服务机构经费来源 • 向各级政府承包有关服务项目 • 向企业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申请项目经费 • 理事会带头,发动会员和基本群众认捐 • 向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募捐 (work place campaign) • 向社会募款 • 组织丰富多彩的募捐活动 募款餐会、演出、义卖等 • 网上捐款 • 联合募捐、尊重捐款者意愿、按需合理分配 休斯顿联合慈善总会有70个从事社区服务的会员组织, 年度联合劝募,捐款者可以选择捐款分配到哪个服务机构。 • 联合慈善总会成为当地的慈善服务领导机构,共享信息, 提供培训、评估服务效绩、调查研究,协调合作等。

  24. 美国哪些组织有资格接收社会捐赠 • 在州政府登记注册为非盈利的组织 (Incorporation) • 有由志愿者成立的董事会或理事会 (Board Directors) • 有由董事会讨论通过的宗旨 (Mission) • 有组织章程 (By-Laws) • 按规定向联邦税务局作年度税务报告 (Tax Return) • 由第三方专职财务公司作年度财务审核 (Audit) • 年度工作报告及审计报告向捐款者及社会公开 (Annual Report) • 行政开支比例不超过总支出的25% (Low Administration Cost) • 公平就业、公平服务 (Equal Opportunity Statement) 符合条件并取得证书的非盈利单位可以接收社会捐款,捐款可享受免税待遇 但是参加活动,自用部分要扣除 (如参加筹款餐会的餐费要扣除)。

  25. 中国慈善公益事业大发展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进程,为中国慈善事业大发展创造了绝好的机遇。中国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和社会的巨大变迁,到了大力提倡, 鼓励发展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关键时期: • 大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为中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带来捐赠资源和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慈善公益系统的要求; (世界500强企业几乎在中国都设有办事机构或分部,正寻找慈善协作伙伴); • 中国成功的企业和先富起来的阶层具备了捐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 中国企业需要通过慈善公益捐赠,参与社区建设,改善企业形象、优化企业文化; • 中国人民有扶贫救急,助人为乐的道德风尚和传统; • 中国需要通过发展慈善公益事业,建立良性循环的社会调节机制,推动经济 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进步; 结合中国国情,创造出现代中国慈善公益事业体系,是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26. 对发展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建议 • 制定鼓励非盈利性事业发展的政策,放宽进入门槛。鼓励人民群众创办慈善 公益机构,自筹资金,解决社会问题。建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多种调节机制; • 制定鼓励慈善捐赠的税收政策;收税和减免税是对立的统一; • 树立企业和个人为慈善公益捐款光荣,当志愿者高尚的社会风气; 提高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社会地位; • 认真研究借鉴国际上各种慈善理念和运作系统,推行《全球标准》;提倡 • 学习、借鉴、创新,把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提高到新的国际水平; • 加强慈善公益组织机构的载体建设和对从事慈善事业专职工作人员的培训; 注重品牌效应,提高中国慈善事业的公信程度、募款能力、管理水平和社会效益; • 加强对发展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研究和整体规划; 建立社会统计、信息交流、 协作以及理论研究的机制和平台; •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协作,总结宣传中国慈善事业的进程,让世界了解中国。

  27. 后 记 我1986年到美国留学,毕业后一直在美国“联合之路”慈善总会(联合劝募)系统中工作。十几年来,先后作过社区服务,慈善募款、以及参与制定国际联合之路慈善总会“全球标准”的工作。以我在国外十几年从事慈善事业的经验和便利的资讯条件,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作些贡献,一直是我多年的心愿。近年来,我曾写过一些文章,反映国外有关情况并提出我的建议。2003年中国公益时报曾以 “托起美国社会的第三只手” 为题刊载过我介绍美国慈善捐款机制的文章。作为全国政协海外代表,为促进中国和谐社会,曾于2004年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借鉴美国联合慈善总会的经验促进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大发展”的提案。2005年11月应邀参加中华慈善大会,在慈善论坛上作了“介绍美国慈善捐款” 的讲演。2005年6月以来,我参与了国际联合之路慈善总会制定“全球标准”的工作。 今年5月,国际联合之路慈善组织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的全球大会上正式推出了“全球标准”。我有幸参加了大会,与200多位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慈善界领导切磋交流,对国际慈善事业有了更加广泛深入的了解。也更加希望能为国际慈善事业的合作与发展作出贡献。感谢中华慈善总会邀请我参加 2006年大连培训,有机会与国内同行切磋交流,共同推动中华慈善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大发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