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0

古今中外话礼仪

古今中外话礼仪. 一、礼仪正名. 中国古代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也是祖先留给后代子孙的一份遗产。“礼”和“仪”,实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包括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既是人际之间相互交往的准则,又作为一种社会的意识观念。“仪”则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礼”和“仪”是相互关联的,“礼”是“仪”的标准,“仪”则将“礼”具体化。.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也。 《 左传 · 隐公十一年 》.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古今中外话礼仪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古今中外话礼仪

  2. 一、礼仪正名 中国古代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也是祖先留给后代子孙的一份遗产。“礼”和“仪”,实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包括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既是人际之间相互交往的准则,又作为一种社会的意识观念。“仪”则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礼”和“仪”是相互关联的,“礼”是“仪”的标准,“仪”则将“礼”具体化。

  3.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古人讲“礼者敬人也”,礼仪是一种待人接物的为规范,也是交往的艺术。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4.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曲礼一》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曲礼一》 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礼记·礼运》 夫禮者,自卑而尊人。——《礼记·曲礼》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曲礼》 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 ——《礼记·礼运》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

  5.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清.颜元   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物质,就是礼节。——拿破仑.希尔    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俗语

  6. 二、礼仪的起源 (一)中国礼仪起源 1. 礼仪起源于祭祀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礼”字的解释是这样的:“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意思是祭祀神灵,以求得神灵赐福。“礼”字是会意兼形声字,“示”指神,“礼”字与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有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指出:“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人,更其后而为吉、凶、军、宾、嘉等多种仪制。”

  7. 2. 礼仪起源于风俗习惯 人是不能离开社会和群体的,人与人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渐渐地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久而久之这些习惯成为了人与人交际的规范,当这些交往习惯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并同时被人们自觉地遵守后,就逐渐成为了人们交际交往固定的礼仪。遵守礼仪,不仅使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变得有序,有章可循,同时也能使人与人在交往中更具有亲和力。 从礼仪的起源可以看出,礼仪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为了维护一种稳定的秩序,为了保持一种交际的和谐而应运产生的。一直到今天,礼仪依然体现着这种本质特点与独特的功能。

  8. (二)外国礼仪起源 西方礼仪起源于法庭的规定。在西方,“礼仪”一词源于法语的“Etiguette”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古代法国为了保证法庭中活动的秩序,将印有法庭纪律的通告证发给进入法庭的每个人,作为遵守的规矩和行为准则。后来“Etiguette”['etɪket] 一词进入英文,演变为“礼仪”的含义,成为人们交往中应遵循的规矩和准则。在英语中有:规矩、成规、礼仪、礼节、仪式、典礼、格式、繁文缛节、礼貌、规定,规则等意思。 1922年《西方礼仪集萃》一书问世,开篇中这样写道:“表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和易近人。”

  9. 三、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一)理论著作——三礼三、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一)理论著作——三礼 1.《仪礼》 (1)简介 《仪礼》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

  10. 在宗教意识不甚发达的古代中国, 祭祀等原始宗教仪式并未象其他一些民族那样发展成为正式的宗教,而是很快转化为礼仪、制度形式来约束世道人心,共有一百多卷的《仪礼》便是一部详细的礼仪制度章程,告诉人们在何种场合下应该穿何种衣服、站或坐在哪个方向或位置、第一第二第三……每一步该如何如何去做等等。据《仪礼》载,天子、诸侯、大夫、士日常所践行的礼有: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士丧礼、丧服、既夕礼等等。

  11. (2)来源 《仪礼》中记载的一套礼仪, 带有极其明显的阶级烙印。但还不能说所有的仪节全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因为其中有些形式是从氏族制时期传袭下来的礼俗。所以通读这书,不仅能了解周鲁各国贵族生活的一些侧面,还可以从中窥探远古的史影。 比如冠礼,就是由远古氏族制时期的成丁礼变化而来的。杨宽在《冠礼新探》中说:“成丁礼也叫入社式,是氏族公社中男女青年进入成年阶段必经的仪式。按照当时的习惯,男女青年随着成熟期的到来,需要在连续几年内,受到一定程序的训练,使具有必要的知识、技能和坚强的毅力,具备充当正式成员的条件……

  12. 如果训练被认为合格,成年后,便可参与成丁礼,成为正式成员,得到成员应有的氏族权利,如参加氏族会议、选举和罢免酋长等,还必须履行成员应尽的义务,如参加主要的劳动生产和保卫本部落的战斗等。”到了奴隶制社会,冠礼成为贵族在本族中举行的“成丁礼”了。贵族袭用了传统的形式,而赋予了新的内容,举行这种冠礼的目的是:巩固贵族组织,加强宗法制度,从而有利于对人民的统治。成员们的权利和义务也都以此为中心。这就和氏族公社的成丁礼有着本质的不同了。

  13. 2.《礼记》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14. 近代梁启超将《礼记》49篇分为五类: 一通论礼和学术,有《礼运》《经解》《乐记》《学记》《大学》《中庸》《儒行》《坊记》《表记》《缁衣》等篇。 二解释《仪礼》17篇,有《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等篇。 三记孔子言行或孔门弟子及时人杂事,有《孔子闲居》《孔子燕居》《檀弓》《曾子问》等。 四记古代制度礼节,并加考辨,有《王制》《曲礼》《玉藻》《明堂位》《月令》《礼器》《郊特牲》《祭统》《祭法》《大传》《丧大记》《丧服大记》 《奔丧》《问丧》《文王世子》《内则》《少仪》等篇。 五为《曲礼》《少仪》《儒行》等篇的格言、名句。

  15. 《礼记》中所包含的思想学说 教育思想介绍了教育目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人的完善八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教育教学九原则:教学相长、豫、时、孙、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因材施教; 教学三方法:讲解、问答、练习; 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16. 3.《周礼》 《周礼》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今从其思想内容分析,则说明儒家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融合道、法、阴阳等家思想,与春秋孔子时思想发生极大变化。 《周礼》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17. 《周礼》目录 • 周 礼•天官冢宰第一 •   周 礼•地官司徒第二 •   周 礼•春官宗伯第三 •   周 礼•夏官司马第四 •   周 礼•秋官司寇第五 •   周 礼•冬官考工记第六

  18. 《周礼》的许多礼制,影响百代。如从隋代开始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其中的“六部”,就是仿照《周礼》的“六官"设置的。唐代将六部之名定为吏、户、礼、兵、刑、工,作为中央官制的主体,为后世所遵循,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

  19. (二)礼仪实践——五种礼制(即仪) 根据《周礼》记载,周人把礼分为五类,即“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这五礼作为我国古代礼仪制度的主要内容历代相袭,许多内容延续至今。

  20. 1.吉礼: 吉礼是指有关祭祀的典礼,主要是祭宗庙、祭社稷、祭天地等。 宗庙,古人又称祖庙、太庙,是供奉祖先的场所。皇家宗庙一般建在王宫前面,明、清两朝的宗庙就建在紫禁城外,今天天安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即那时的太庙。臣下官属的宗庙建在居所附近,又称家庙或祠堂。 

  21. 社稷,是指土神和谷神。祭祀土社、谷神的地点一般称社稷,在古代,它作为国家的象征。古代礼制规定,“左宗庙,右社稷”,即社稷坛建在王宫前的右侧,与太庙对称。明、清两朝祭祀社稷的场所就是今天天安门右侧的中山公园,园内的方形大坛——五色土坛即当时的社稷坛。社稷,是指土神和谷神。祭祀土社、谷神的地点一般称社稷,在古代,它作为国家的象征。古代礼制规定,“左宗庙,右社稷”,即社稷坛建在王宫前的右侧,与太庙对称。明、清两朝祭祀社稷的场所就是今天天安门右侧的中山公园,园内的方形大坛——五色土坛即当时的社稷坛。 祭祀天地,在古代十分隆重,这种祭祀的仪式又称为“封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其实是两次祭祀活动的合称,不过经常一起进行。“封禅”仪式一般由帝王亲自在泰山上进行,非帝王是不允许有这种权力的。“封”在泰山顶举行,“禅”则在泰山脚下举行,但“封”重于“禅”。据史料记载,举行过“封禅”泰山的帝王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

  22. (1)秦始皇祭天封禅泰山

  23. 北京天坛 北京天坛在北京外城的东南部。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北京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祀天大典”,欲称祭天台。 回音壁是天库的圆形围墙。因墙体坚硬光滑,所以是声波的良好反射体,又因圆周曲率精确,声波可沿墙内面连续反射,向前传播。

  24. 北京天坛

  25. (2)祭社稷 社是土神,稷是谷神。 《说文解字》云:“社,地主也。从示、土。” 社字本是土地神,引申为祭祀社神之称。《礼记·中庸》说:“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郑玄注:“社,祭地神。” 稷,本是谷物名,引申为五谷之神,再引申为祭祀谷神。《荀子·礼论》说:“故社,祭社也;稷,祭稷也。”

  26. 社稷坛,位于天安门广场西北侧,与天安门东侧的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相对,是明清皇帝祭祀土神和谷神之处。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于1928年改名为中山公园。

  27. 2.凶礼: 是指有关丧葬哀悼的典礼,带有生者对死者的顾恋悲哀之情。凶礼大致可分为复、殓、殡、葬、服丧五个阶段。 人死后,首先要为他招魂,称为“复”,给死者沐浴后,便进行“殓”的仪式,又称入殓,先进行小殓,即给死者穿哀衣;大殓是指将尸体放入棺材。入殓之后,便是“殡”,即停棺待葬。殡结束后,便要举行“葬礼”,即将棺材埋入地下,所以又称入葬、下葬、埋葬。送葬之后,还要为死者服丧,即在一定时期内带孝,表示对死者的怀念。带孝的习俗现在还能看到,只是很少了。

  28. (1)丧礼  正因为具有了夫妇有义、父子有亲的家庭伦理道德,所以,丧礼的意义就在于体现了“仁义礼知(智)”做人的道义,而此道义体现为亲情(恩)、理义、节度(节)、权变(权)等四项原则。因而“为父斩衰三年”,服三年之丧,就是体现了报恩尊亲的原则;“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孝子悲哀痛苦,但不可危及生命,就是体现了节哀顺便、不以死者伤害生者的“义”与“节制”的原则;而服丧期间种种改变礼节的行为,则可视为“权变”之宜,并非强调一味恪守礼仪而不能有所逾越。

  29. 丁光训主教遗体告别仪式在南京举行

  30. (2)祭礼  祭礼的意义主要在于敬奉父母而行孝道:“生则敬养,死则敬享,思终身弗辱也。”(《祭义》)故君子有“终身之丧”。 父母在世时,要恭敬地赡养;父母死后,要恭敬的祭祀,做到终身都不可使父母的声名受到辱没。而这种心念,要陪伴终身,终不敢遗忘父母的忌日。所以,孝立为三等 : “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祭义》)

  31. 3.军礼: 指有关军事活动的典礼,包括校阅、用兵、田猎等活动时的礼仪。 军旗是军礼的重要内容,军旗在古代战争中还起着发布号令的作用,它往往成为军队的核心,代表着军队。除军旗外,鼓、金(金属制打击乐器,后多指锣)也作为军礼的组成部分,指挥行军作战。各种军礼几乎都离不开战鼓、金锣。

  32. 4.宾礼: 是指诸侯朝见天子,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时的礼节,如朝、聘、盟、会、遇、觐、问、视、誓、等一系列的礼仪制度。 朝:是诸侯按规定的时间拜见天子的礼节。 聘礼:是古代国与国之间遣使访问的礼节。 盟:是指诸侯之间以语言为信约,即用口述的方式,提出某种作为自己或大家共同遵守的原则,即“信约为誓”。

  33. 5.嘉礼: 嘉礼是古代礼仪制度中,内容最为庞杂的一种礼仪,涉及到日常生活、王位承袭、宴请宾朋等多方面的内容,以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最为重要。

  34. (1) 婚 礼  婚礼的意义,则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昏义》),因而婚礼要十分重视,须完成“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的礼仪过程,旨在表明婚礼为恭敬、谨慎及尊重的正礼。儒家认为,唯有对婚礼恭敬、谨慎及尊重,才能有夫妇之间的相互尊重与亲爱;夫妇相互亲爱,才能确立夫妇之间的道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昏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