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第七章民初的中國

第七章民初的中國. 第五節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國共關係. 就與中共的關係而論,中國國民黨的歷史約可分為四個時期: 容共時期( 1923 〜 1927 年) 清共、勦共時期( 1927 〜 1937 年) 聯共時期( 1937 〜 1945 年) 抗共時期( 1945 〜 今). 國民黨的容共時期. 時間為 1923 〜 1927 年 此時期是指容許中共以個人資格加入國民黨,企圖轉化之,使獻身於國民革命 1919 年 10 月 10 日為國民黨成立之始 1922 年秋,孫中山決定採行「 聯俄容共 」,其後允許中共份子加入國民黨,並參與國民黨的活動

tambr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七章民初的中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民初的中國

  2. 第五節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國共關係 • 就與中共的關係而論,中國國民黨的歷史約可分為四個時期: • 容共時期(1923〜1927年) • 清共、勦共時期(1927〜1937年) • 聯共時期(1937〜1945年) • 抗共時期(1945〜今)

  3. 國民黨的容共時期 • 時間為1923〜1927年 • 此時期是指容許中共以個人資格加入國民黨,企圖轉化之,使獻身於國民革命 • 1919年10月10日為國民黨成立之始 • 1922年秋,孫中山決定採行「聯俄容共」,其後允許中共份子加入國民黨,並參與國民黨的活動 • 國民黨「聯俄容共」時期,中共急於擴張共黨勢力,以致國民黨決意斷然實行清共

  4. 中共的降生 • 有利中共降生於五四時代的中國的社會背景 • 傳統思想受到廣泛攻擊與破壞,西方各種思想傳入中國,西方社會主義思想填補了部分新知識份子的思想真空 • 五四運動時代是反帝國主義的高潮時代 • 工人階層的掘起,為中共的發展製造一極為有利的社會條件 • 1917年的中國,農民中佃農占了49.7%,為中共的發展極為重要

  5. 1931年中共臨時政府成立宣告 資料來源:張之傑等,1991,20世紀中國全紀錄,頁319,台北錦繡

  6. 國民黨的清共、勦共時期 • 時間為1927〜1937年 • 國民黨清共政策之推行始於上海 • 國民政府在1932年「一二八」之役後,決心抗日,同時積極進行勦共戰爭,冀在中日大戰爆發前,能消滅共黨,免有後顧之憂。此即所謂「先安內後攘外」之政策 • 1936年12月12日,華北勦匪副司令張學良於西安挾持國民政府蔣委員長,要求「停止內戰、容納各黨各派、召開國是會議」,此即震驚國際之「西安事變」。事變後國軍停止勦共,共黨勢力遂日益坐大

  7. 約1936蔣中正與張學良 資料來源:張之傑等,1991,20世紀中國全紀錄,頁401,台北錦繡

  8. 西安事變時的華清池 資料來源:張之傑等,1991,20世紀中國全紀錄,頁401,台北錦繡

  9. 國民黨的聯共時期 • 時間為1937〜1945年 • 1936年西安事變後,國軍停止勦共,東北軍自延安撤出 • 加以日軍節節進逼的情況下,國民政府不得不接受共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自此國民政府暫時免除了共黨的武裝騷擾,乃毅然執行抗日的國策 • 此次國共聯合,中共有單獨的軍隊、黨及地盤,大力組織抗日群眾,以擴張勢力

  10. 國民黨的抗共時期 • 時間為1945〜今 • 中共在八年抗戰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敵後打游擊,在敵後建立不少勢力,到日本宣佈投降,更全面對淪陷區進行攻擊,以分享勝利的果實 • 1945年後,國共間的軍事衝突愈來愈甚,對不願重見內戰發生的國內外人士來說,當年之「雙十會談」啟開了經由商談而獲致和平的可能性。1946年1月10日國共再展開「政治協商會議」 • 中共在各地仍不顧雙方之停火協定,加以戰後各方因素對國民黨不利,以致中共以絕對的劣勢於四年間佔據整個中國大陸

  11. 國民黨失去大陸的因素 • 從抗日戰爭勝利,到大陸勦共失敗,先後不過四年多的時間,何以國民政府以絕對的優勢,竟敗於絕對的劣勢,其歷史的因素,進一步探索之,約略有下列四個方面 • 國際的不利因素 • 國內的不利因素 • 政府自身的困難 • 中共因利乘便

  12. 國際的不利因素 • 當抗日戰爭勝利之初,國民政府原有餘力壓制中共的發展,但因世界大戰方告結束,戰爭已為世人厭惡 • 政府只得在美國的壓力下與中共進行會談 • 中共在和談中,一面伺機擴張,一面爭取國際上及國內各小黨的同情,終於實力大增

  13. 國內的不利因素 • 抗日戰爭所帶來的經濟崩潰和社會解體使當時國民政府為恢復社會秩序的努力歸於失敗 • 經濟上通貨膨脹、物價上漲使社會不滿的情緒劇增 • 社會上因經濟等因素而導致社會動亂,青年學生不斷發起運動,政府加以鎮壓,更使學生反感及受野心家利用

  14. 1948年11月23日至29日,上海爆發爭兌黃金潮。 圖為銀行前等待兌換黃金的民眾 資料來源:老照片編輯部,2001,另一種目光的回望,頁91,山東山東畫報

  15. 左圖為1948年8月20日,國民政府下令改革幣制,當時發行的金圓券票面樣本左圖為1948年8月20日,國民政府下令改革幣制,當時發行的金圓券票面樣本 右圖為上海中央銀行堆積如山的空錢箱 資料來源:老照片編輯部,2001,另一種目光的回望,頁088、094, 山東山東畫報

  16. 政府自身的困難 • 日本投降後,共同的敵人消滅,各派人士便以私圖競進,造成黨、政、軍各方面的分裂 • 另一方面,國民黨軍隊經八年抗戰,身心俱疲;而部分被收編的降兵降將,士氣不高 • 國民政府少數官員過於依賴美援,初則因冀得美援,受美國左右;繼而因美援不來,頓覺無依 • 這些心理上的因素,對勦共戰爭的影響,既深且遠。而物價飛漲,薪餉不繼,更影響軍公教人員的心志

  17. 中共因利乘便 • 前述諸因素,對中共勢力的成長極為有利 • 但對中共勢力的成長,最有利的因素是蘇俄的大量援助 • 蘇俄提供的援助,包括武器(自日本接收)和提供運輸及顧問 • 另外,抗日軍隊在日本投降後被遣散者甚多,他們以一種不甘心的心理投入共軍,轉而對國民黨軍隊進行攻擊,此亦為共軍勢盛的一種原因

  18. 參考、延伸閱讀資料 • 丘為君、張運宗,2003,走入近代中國,台北五南 • 張玉法,1982,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 • 老照片編輯部,2001,另一種目光的回望,山東山東畫報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