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4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毛泽东. 1 、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 “ 三个世界 ” 划分战略 ( 70 年代初). “ 美国、苏联是 第一世界 。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 第二世界 。咱们是 第三世界 。”他还指出,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1974 年 2 月 22 日,毛泽东 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

tara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2.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3.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4. 毛泽东 1、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

  5. “三个世界”划分战略(70年代初) “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他还指出,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 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

  6. 1974年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发言,第一次向世界全面阐述了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由于邓小平的这个著名的发言,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闻名天下。1974年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发言,第一次向世界全面阐述了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由于邓小平的这个著名的发言,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闻名天下。

  7. 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8.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邓小平 1985年)

  9. 2、邓小平同志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 时代主题是对一个时期内世界上带全局性、战略性的基本问题或中心任务所作的理论概括。 战争与革命和平与发展 20世纪60、70年代

  10.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 所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主要包含有两方面含义,它既是指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又是指有待解决的两大课题。

  11.  (1)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依据何在? (1)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依据何在?

  12. 第一、核武器的出现和核战争的威胁客观上造成了核威慑下的和平状态第一、核武器的出现和核战争的威胁客观上造成了核威慑下的和平状态

  13. 第二、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第二、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14. 第三、国际竞争的重点日益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第三、国际竞争的重点日益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 从过去的发动战争转到现在投资战、货币战、人才战。。。。。

  15. 第四、现代战争的巨大消耗成为制约战争的因素第四、现代战争的巨大消耗成为制约战争的因素 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当经济实力无法支持战争的巨大消耗时,就会对战争起到很大的限制作用。现代战争的消耗远远超过了历史上战争的消耗,需要非常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局部战争的消耗即使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难以承受,世界大战就更加不可想象。

  16. 第五、科学技术取代战争成为获得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第五、科学技术取代战争成为获得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

  17. 第六、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世界和平的深刻变化。 [政治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18. [经济全球化] 全世界的国家和地区经济相互依存,在生产分工、科技、贸易、金融、投资等领域,逐步走向互相渗透、横向联合、广泛合作、利益共享的新阶段。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19. (2)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有待解决的两大课题

  20. 一是局部战争从未间断 在世界文明史的5000多年里,人类经历了大小14550多次战争;和平期仅为392年,如果把这5000年当作一天来计算,在24小时中,就有23小时在打仗。人类在这些战争中付出了惨重代价。战争就像恶魔一样,不断吞噬着人类的财富和生命。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灾难深重的世界大战,先后有几十个国家卷入战争,几千万人死于战争。

  21. 二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22. 三是恐怖活动频繁发生 巴勒斯坦青年用弹弓向以色列士兵还击

  23. 四是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美国华尔街   富国愈富、穷国愈穷,富人愈富、穷人愈穷,这是当今世界的现实。

  24. 联合国《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列举了一系列数字描述全世界贫富差距状况(均按美元购买力平价计算): • ·世界收入差距相当悬殊。1993年,全世界最穷的10%的人口收入仅是最富的10%人口的1.6%。 • ·全世界最富的1%人口的收入相当于最穷的57%人口的收入。 • ·美国最富有的10%人口(大约2500万人)的收入比世界上最穷的43%人口(大约20亿人)的收入还多。 • ·世界上大约25%的人口的收入占全世界收入的75%。 •     世界银行《2000/2001年发展报告》中说,在新世纪初,贫困仍然是一个全球性

  25.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26. 多极化的涵义 所谓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27. [1]政治多极化 • 两极(美苏对峙) 多极(一超多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 多极化是指世界格局在两极体制瓦解后向多极体制发展的总趋势,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28. 世界走向多极化的原因: • 直接原因:苏联解体 • 根本原因:二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发生深刻变化。 • 日本、西欧的崛起,中国的发展,从根本上动摇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主地位,多极化正在加速形成。

  29. 一超多强 “一超多强”的局面

  30. 美国欲称霸世界,可称一超 俄罗斯仍是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 日本也将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 欧盟也是世界多极化中的的一极  中国将在世界多极化中占一席之地

  31. 单极与多极之争 • 美国的超极地位十分稳固:世界单极化? • 中国的发展势不可挡:新的超级大国? • 团结的欧洲:经济实力、人口、政治影响,能否重现夕日辉煌? • 跛脚巨人日本:经济巨人、政治矮子、军事侏儒,能否实现第三次远航? • 基础稳固的俄罗斯:基础好、人力资源丰富、科技实力强、自然资源丰裕,能否东山再起?

  32. (1)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第一、科技和经济因素是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单极世界构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33. 第三、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的时代潮流要求建立多极格局第三、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的时代潮流要求建立多极格局 第四、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34. 第五、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成为世界多极化重要的社会基础第五、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成为世界多极化重要的社会基础

  35. (2)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2)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

  36.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37.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命题的由来与界定。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命题的由来与界定。 近年来,中国的日渐崛起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与猜测 “对内,加强和平崛起的研究。 对外,加强和平发展的宣传。” ----胡锦涛

  38. 1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命题的由来与界定 1)由来 民间提出------郑必坚、龙永图在亚洲博鳌论坛提倡 官方引用------温总理2003年12月美国哈佛大学演讲引用,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正式引用,上升为官方思想、意识形态。

  39. 形成战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2004年3月)后答记者问全面解释,标志新一代领导人的新战略正式形成。形成战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2004年3月)后答记者问全面解释,标志新一代领导人的新战略正式形成。 2005年12月22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

  40. 2 )界定 是通过和平、渐进的方式(不是通过传统的军事扩张、争霸或称霸),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既坚持全方位的开放,又坚持独立自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扩大内需,挖掘潜力,走有中国特色的富民强国之路。

  41. 温家宝论和平崛起 • 第一,中国的崛起,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 • 第二,中国的崛起,基点放在自己的力量上。

  42. 第三,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 • 第四,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时间。 • 第五,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别人。

  43. 2、中国为什么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 西方各大国崛起之路 思考比较:

  44. 给我们的思考: • 回顾历史,国家的崛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取决于国家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对自身发展模式的主观选择。 • 国家的发展要有正确的发展理论和理念。 • 在自身发展模式上,我国摈弃了以往的战争崛起之路,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探索新型的和平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45. 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1) 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至今还是一个处在转型关键时期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的中国人民,要使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就需要作出长期不懈的努力,需要永远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46. 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2) 中华文化历来强调和为贵的价值观念。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讲信修睦、崇尚和平的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也决定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例如,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和而不同”,意思是说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以此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善待友邻,也有利于我们化解国际矛盾,构建和谐世界。

  47. 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3) 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是由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所决定的。中国是国际社会一员,要实现自己的发展,也要顺应天下大势,与各国共同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郑重选择与庄严承诺。

  48. 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 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 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1) (2) 2、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

  49. 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 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 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3) (4)

  50. 简单地讲,就是坚持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的理念,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简单地讲,就是坚持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的理念,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