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适应性免疫应答: B 淋巴细胞对抗原 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 B 淋巴细胞对抗原 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第十六章. B 细胞活化的 三个阶段 :. BCR 对抗原特异识别; B 细胞活化、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或记忆细胞; 抗原特异性抗体分子发挥效应。. B 细胞对 TDAg/TIAg 的应答有显著不同. 第一节 B 细胞对 TDAg 的免疫应答. BCR ( mIg )结合抗原 Igα(CD79α) 转导 Igβ(CD79β) 信号. 一、 B 细胞对 TD 抗原的识别. BCR 复合物. 膜辅助受体: CD19 、 CD21(C3d-R) 、 CD81 、 CD225(Leu-13).

tor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适应性免疫应答: B 淋巴细胞对抗原 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适应性免疫应答: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第十六章

  2. B细胞活化的 三个阶段: • BCR对抗原特异识别; • 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或记忆细胞; • 抗原特异性抗体分子发挥效应。 B细胞对TDAg/TIAg 的应答有显著不同

  3. 第一节 B细胞对TDAg的免疫应答 • BCR(mIg)结合抗原 • Igα(CD79α) 转导 Igβ(CD79β) 信号 一、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 BCR复合物 • 膜辅助受体:CD19、CD21(C3d-R)、 CD81、CD225(Leu-13)

  4. 1、BCR(mIg)识别抗原 不成熟B:mIgM 成熟B:mIgM+mIgD(IgG/IgA/IgE) • 产生B细胞活化第一信号 • 摄取内化抗原 2、Igα/Igβ转导第一信号 胞浆区长,有ITAM,易被酪氨酸激酶激活,启动信号转导的级联反应

  5. 免疫突触的形成: BCR-Ag-BCR受体交联 ↓ BCR复合物进入 脂 筏并聚集 (细胞膜的微结构域,其中浓聚酪氨酸激酶Lyn) ↓ 募集Syk等多种B细胞信号转导相关蛋白 ↓ 信号转导,抗原内化

  6. 3、活化辅助受体的作用 CD19/CD21/CD81/CD225复合物 增加受体交联,增强活化信号传导 CD21:CR2,C3d/EBV受体 CD21-C3d-BCR/CD21-C3d-CD21受体桥联 CD19:传导信号 CD81/CD225 辅助增强作用

  7. BCR的类别:在不同分化阶段有不同类别:不成熟B细胞上有mIgM, 成熟B细胞上有mIgM+mIgD/mIgG/mIgA/mIgE。 BCR作用:只能识别抗原,而不能传导抗原信号[胞内区短,只有3个氨基酸(KVK赖缬赖)] Igα-Igβ转导第一活化信号

  8. 此后与TCR活化信号的胞内转导相同 SyK 是一种蛋白酪氨酸激酶(PTK),相当于T细胞信号传导中的ZAP-70 T: Fyn Lck ZAP-70 B: Fyn Blk Syk 4、信号转导途径 磷酯酶C-γ 鸟嘌吟核苷酸置换因子 丝裂酶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9. 二、Th在B细胞应答中的作用 (一)Th细胞对B细胞的辅助 1 、活化Th向B细胞提供第二活化信号: ★主要: CD40L(CD154) —CD40 其次: LFA-2(CD2) —LFA-3(CD58) LFA-1 —ICAM-1(CD54) 籍细胞接触传递活化信号

  10. Th与B细胞相互作用

  11. 2、 活化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增强信号) Th2→ IL-4、5、6、(10、13)→B细胞 Th1→ IL-2、IFN-γ→ CTL、B细胞

  12. TH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对B细胞的辅助作用

  13. (二)T细胞的辅助作用发生于外周淋巴组织的T细胞区和生发中心。(二)T细胞的辅助作用发生于外周淋巴组织的T细胞区和生发中心。 • Ag 专职APC加工 T细胞区 • Ag 初始T流经该区的APC旁被捕捉被激活 • 血循环B细胞HEV T细胞区 该抗原特异性BCR的B细胞被捕捉与相应Th相遇,被激活,进入淋巴滤泡。再形成生发中心。Th也能进入生发中心。

  14. 特异性辅助:T细胞和被辅助的B细胞有相同的抗原特异性,即针对同一抗原。特异性辅助:T细胞和被辅助的B细胞有相同的抗原特异性,即针对同一抗原。 • 旁邻辅助:活化的T细胞籍其表达增多的粘附分子等膜分子连结和分泌的细胞因子作用,对旁邻的其他抗原特异性B细胞亦有辅助作用。

  15. 三、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终末分化 • 活化B细胞体积增大,mIgD消失 • 活化B细胞表达多种新的CKR:如IL-2、4、5、6、10及IFN-γ受体 • 在B细胞激活、增殖与终末分化过程中,均需Th的辅助 • M、Mφ、DC也可产生多种CK,如IL-1、BAFF(B细胞激活因子)等,促进B细胞分化增殖

  16. Th对B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的辅助作用

  17. 四、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18. (一)抗原受体的修正: 在生发中心中发生藉V(D)J基因二次重排而对B细胞的抗原受体修正称为受体修正(receptor revision)。 • 受体修正发生于体细胞高频突变后。

  19. Ig抗原受体重链基因的受体编辑

  20. (二)体细胞高频突变和Ig亲和力成熟 在抗原的诱导下,分裂中的生发中心母细胞的突变频率增大,主要是点突变,常发生在编码IgV区中CDR的核苷酸序列易发生突变。 高频突变的结果产生多种不同亲和力的BCR,只有表达高亲和力BCR的B细胞,才能有效地结合抗原,被抗原选择出来,在Th细胞的辅助下分化增殖,产生高亲和力的Ig,称之抗体亲和力成熟★ 。

  21. (三)Ig同种型转换:★ (1) 在抗原诱导下,Ig发生类别转换,但其IgV不发生改变。即为同种型转换。 (2) Ig同种型转换要接受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调节。如IL-4 → IgG1和IgE, 与过敏反应有关,IFN-γ → IgG为主。 (3) 参与Ig同种型转换的细胞及细胞因子: Th1 → IFN-γ; Th2 → IL-4、IL-5、TNF-β;

  22. 细胞因子在Ig同种型转换中的作用

  23. Ig基因三变: (1) BCR修正:二次重排,进一步消除 自身抗原的应答性 (2) 高频突变:Ig亲和力成熟 (3) Ig同种型转换:IgM→IgG、A、E

  24. (四)记忆B细胞的产生 生发中心中存活的B细胞 记忆性B细胞 特异性强、有高亲和力的BCR,[有CD27、高表达CD44 (归巢受体类的细胞外基质受体ECMR-Ⅲ)],但不继续分化增殖,离开生发中心。 长寿,低剂量抗原可激活,再次受同一种抗原剌激,则会高速高效产生高滴度高亲和力Ig。

  25. ★ TD、TI 抗 原 的 区 别

  26. 第二节 B细胞对TIAg的免疫应答 • B细胞对TI-1抗原的免疫应答: T-1抗原: 含有B细胞丝裂原, 如脂多糖等 低浓度单克隆激活,高浓度多克隆激活

  27. B细胞对TI-2抗原的免疫应答: • TI-2抗原: • 高度重复结构,如细菌胞壁、荚膜多糖等 • 主要激活CD5+B1细胞,产生IgM • 抗原浓度过低或过高均易出现耐受。

  28. 第三节 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 初次应答: • 二次应答: (再次应答) 所需抗原量多、抗体潜伏期长、抗体浓度低、维持时间短、亲和力低、以IgM为主; 所需抗原量少、抗体潜伏期短、抗体浓度高、维持时间长、亲和力高、以IgG为主。

  29.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30. 小结 • 掌握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 • 掌握Th在B细胞应答中的作用 • 熟悉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过程 • 掌握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的特点 • 掌握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