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擴大招收境外學生 回顧與前瞻

擴大招收境外學生 回顧與前瞻. 教育部 吳部長清基 100 年 9 月 28 日. 簡 報 大 綱. 壹 、 前言 貳、現況分析 參、我國高等教育輸出優勢與機會 肆、擴大招收境外學生目標與策略 伍、展望. 壹、前 言. 國際化 是全球高等教育改革核心理念 , 國際學生流動 成為高等教育全球化趨勢 馬總統 :打造臺灣成為東亞高等教育重鎮 行政院 10 大服務業 : 高等教育輸出 - 擴大招收境外學生行動計畫 ( 2011-2014 ). 境外學生來臺留學效益 增進臺灣與外國社會互動 促進大學校院國際化發展 解決部分大專校院招生不足困境

trudy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擴大招收境外學生 回顧與前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擴大招收境外學生 回顧與前瞻 教育部 吳部長清基 100年9月28日

  2. 簡 報 大 綱 壹、前言 貳、現況分析 參、我國高等教育輸出優勢與機會 肆、擴大招收境外學生目標與策略 伍、展望

  3. 壹、前 言

  4. 國際化是全球高等教育改革核心理念,國際學生流動成為高等教育全球化趨勢國際化是全球高等教育改革核心理念,國際學生流動成為高等教育全球化趨勢 • 馬總統:打造臺灣成為東亞高等教育重鎮 • 行政院10大服務業:高等教育輸出-擴大招收境外學生行動計畫(2011-2014)

  5. 境外學生來臺留學效益 • 增進臺灣與外國社會互動 • 促進大學校院國際化發展 • 解決部分大專校院招生不足困境 • 留用優秀境外學生,協助國內產企業界拓展新興國際市場

  6. 貳、現 況 分 析

  7. 一、在臺境外學生

  8. 學位生 2010年我國外國學位生國別集中於越南、馬來西亞、印尼 8

  9. 前10大外國學位生主要攻讀學門 • 已開發國家:人文、社會科學 • 開發中國家:工程及商業管理

  10. 馬來西亞 372 華語生 • 臺灣具華語研習市場之全球佈局優勢,可同時吸引已開發及開發中國家學生 331 德國 加拿大 317 402 泰國 531 美國 2,098 法國 784 印尼 1,136 南韓 1,886 日本 1,456 越南 國家別 美國 日本 越南 南韓 印尼 法國 泰國 馬來西亞 德國 % 10

  11. 100年海外華語施測-27國45地 荷蘭 斯洛維尼亞 瑞典 芝加哥 韓國 多倫多 蒙古 日本東京 渥太華 俄羅斯 溫哥華 日本大阪 英國3地 波蘭 舊金山 越南河內 法國2地 德國3地 洛杉磯 華盛頓 泰國2地 比利時 瑞士 越南峴港 紐約 奧地利 休士頓 波士頓 越南胡志明市 巴拿馬 厄瓜多 馬來西亞 秘魯 印尼 澳洲 巴拉圭2地 阿根廷 紐西蘭

  12. 交換生 • 2010年外國交換生主要來源國在臺留學人數 • 臺灣各大學積極與國外知名大學進行國際交流,並以全英文授課方式開設特色課程,來臺交換學生多為已開發國家

  13. 僑生 澳門 : 4101 馬來西亞 : 3818 香港 : 2377 印尼 : 747 緬甸: 708 泰國 : 322 加拿大 : 266 美國 : 199 回國升學僑生人數穩定成長,主要生源來自澳門、馬來西亞及香港 13

  14. 政府獎學金 • 2008-2010外國學位生領取政府全額獎學金情形 • 外國學位生領取政府全額獎學金人數比例有逐年下降趨勢,自費生人數逐年增加

  15. 2008-2010僑生獎助學金之受獎情形 • 僑生受獎比例逐年下降,34.9%至28%

  16. 二、主要國家國際學生流動 • 僅國際教育產業輸出主流國家吸引不同來源國學生 美國:印度(14.14%),中國(11.6%),韓國(10.7%),日本6.1%,臺灣5% 英國:中國(12.6%),印度(7.2%),美國(5.6%) 澳洲:中國(25.3%),印度(13.6%),馬來西亞(7.7%) • 亞太國家生源國多集中於少數國家 紐西蘭:中國(57%),澳洲(6.7%) 日本:中國(59.6%),韓國(15.2%),臺灣(4.1%)。 韓國:中國(68.9%),日本(5.4%) • 東亞及太平洋地區近60%學生到北美與西歐留學,40%學生在亞太區域內留學

  17. 參、我國高等教育輸出優勢與機會

  18. 臺灣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優勢 •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公司2011年公布世界前500大學,我國有10校進榜,臺灣大學排名87名。 • ESI社會科學論文2011統計結果:我國共有12校社會科學論文進入全球被引用次數排名前1%,其中臺灣大學表現最好,成功大學居次。 • ESI論文數排名2010年,世界前100名,我國在電腦科學、工程、材料科學、生態學/環璄學、化學、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物學、物理學、植物與動物科學、地球科學及農業科學等11個領域進榜,17個領域進入世界前1% • 上海交通大學100年公布之兩岸四地大學評比,臺灣大學和清華(北京)大學並列第1名,清華大學(第4名)及交通大學(第8名),名列前10名。 • 上海交通大學99年公布世界前500大學,我國有7校進榜,臺灣排名127名,兩岸三地表現最佳。

  19. 臺灣招收境外學生SWOT分析

  20. 肆、擴大招收境外學生目標與策略

  21. 日、韓、新、臺招收國際學生目標 24

  22. 日本「2020年招收三十萬名國際學生」計畫 一、重視海外宣傳,擴大推動日語學習課程 二、改善入學考試、註冊、簽證資訊提供及流程 改革日本留學試驗 (EJU)並擴增海外考試地點 加快並簡化簽證流程 三、促進大學國際化以提升日本大學品質及能見度 四、改善國際學生學習及居住環境 確保國際學生住宿機會 增加國際學生獎學金 五、社會全球化 促使日本社會接受國際學生 改善國際學生返回母國後續服務 25

  23. 韓國「2012年招收十萬名國際學生」計畫 一、大幅增加韓國政府獎學金領取人數 二、強化留學韓國宣傳 三、改善國際學生生活及學習環境 四、發展並擴大推動韓語課程及韓國文化 五、重視產官學合作,共同提供實習或就業機會 六、促使國際學生來源國多元化 26

  24. 新加坡「2015年招收十五萬名國際學生」計畫 一、吸引全球頂級高等教育機構於新加坡設立分 校,如:麻省理工學院、芝加哥大學商學院、 慕尼黑工業大學等校 二、推動「環球校園計畫」(Global Schoolhouse) 三、打造廣受信賴教育品牌(Singapore Education) 四、國際學生可選擇「畢業後留在新加坡工作三 年」換取就學期間部分學費減免 五、產官學合作,邀請海外學校至新加坡參訪其教 育及產業及進行文化體驗 27

  25. 臺灣推動策略 擴大招收 境外學生行動計畫 (行政院10大重點服務業) 擴大招收 東南亞國際學生 強化留學臺灣 行銷策略 精進在臺留學友善環境

  26. 精進在臺留學友善環境 一、無語言障礙學習環境: 1.專案補助大學校院開設全英語學位學程學制 2.「國際化」納入100-101年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審核指標 3.建立大學校院招收外國學生品質保證機制 • 辦理全英語學位學制班別評鑑:100年首次辦理,國內共計有30所大專校院/45個學院/92個學位學制班別參與, 85項獲評鑑通過 • 辦理大學校院招收外國學生學習環境訪評:98年推動迄今,國內招生人數較多之53所大學已參與訪評,持續改進校園國際化環境

  27. 精進在臺留學友善環境(續) 二、強化境外學生輔導:建置僑生/外國學生/中國大陸學生-輔導人員資訊分享入口平台,提升輔導人員專業素養 三、留用優秀僑外生: 1.促進優秀僑外生在學期間參與企業專業實習,放寬畢業後申請留臺實習1年 2.檢討放寬僑外生畢業後在臺工作限制(大學畢業後2年工作經驗),吸引優秀僑外生為我所用

  28. 強化留學臺灣優勢行銷 一、海外據點擴張: 1.充實東南亞重點國家駐外人力配置 • 於馬來西亞、菲律賓增設文化組,計入原越南、泰國,已有4據點 2.設置臺灣教育中心 • 宣傳留學臺灣優勢:辦理臺灣高等教育展或說明會,提供留學臺灣諮詢 • 推廣正體華語文:辦理華語研習及華語能力檢定 • 推動雙邊高等教育交流:辦理雙邊教育論壇,促進高等教育及技職教育交流 3.擴展東南亞高等教育據點 • 放寬大專校院赴境外設置分校及專班規定

  29. 蒙古(烏蘭巴托) 韓國(首爾) 印尼(泗水) 印度新德里) 泰國(清邁、曼谷) 馬來西亞(吉隆坡) 越南(河內)胡志明市、峴港) 7國10地臺灣教育中心 32

  30. 二、高等教育國際展/深耕東南亞: 1.於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印度、蒙古及 俄羅斯等國辦理臺灣教育展/留學臺灣說明會/雙 邊高等教育論壇 2.跨部會資源統合,於東南亞推動全方位行銷,深   化「STUDY IN TAIWAN」整體形象

  31. 雙邊敎育論壇 • 與歐美日先進國家已有之雙邊論壇:臺加、臺澳、臺日、臺佛(美國佛州)

  32. 海外教育展

  33. 左起)越南教育暨培訓部國際教育發展局阮春旺局長、裴文哥代理部長(原職副部長)、駐越南臺北經濟及文化辦事處梁英斌代表、武進祿主任委員、教育部吳清基部長、越南總理府臺灣事務委員會蘇國俊秘書長左起)越南教育暨培訓部國際教育發展局阮春旺局長、裴文哥代理部長(原職副部長)、駐越南臺北經濟及文化辦事處梁英斌代表、武進祿主任委員、教育部吳清基部長、越南總理府臺灣事務委員會蘇國俊秘書長 近期教育部組團出訪東亞重點國家舉辦教育展/雙邊論壇剪影 ※於2010年7月出訪東南亞,赴越南教育暨培訓部洽談VEST-500菁英人才培訓合作案。 ※越方非常肯定VEST-500菁英人才培訓合作案之推動,並對我國技職教育高度期待,希望未來雙方有更多大型計畫交流。

  34. 2011年2月泰國教育部於曼谷舉辦「第一屆臺泰高等教育論壇」討論如何加強臺泰雙方於「高教合作」/「產學合作」/「國際交流」/「人才培訓」相關領域交流及合作關係,並簽署合作協定.我方與泰方代表簽訂合作協定後合影

  35. 2011年4月28日至5月4日率團訪問印度,出席2011年印度春季教育展開幕剪綵典禮,會晤印度人力資源與發展部部長席保,參訪德里大學、印度理工學院及雅米蒂大學等公私立校院及印度大學協會、印度農業大學聯盟及印度農業研究學院等機構,成功拓展臺印高等教育交流2011年4月28日至5月4日率團訪問印度,出席2011年印度春季教育展開幕剪綵典禮,會晤印度人力資源與發展部部長席保,參訪德里大學、印度理工學院及雅米蒂大學等公私立校院及印度大學協會、印度農業大學聯盟及印度農業研究學院等機構,成功拓展臺印高等教育交流

  36. ※於100年5月赴印尼見證「臺印高等教育合作瞭解備忘錄」簽約※於100年5月赴印尼見證「臺印高等教育合作瞭解備忘錄」簽約 ※期間與印尼教長Mohammad NUH及相關決策官員舉行雙邊高峰會議,就未來臺泰兩國教育合作及交流事宜進行廣泛討論 左起) 教育部國際文教處林文通處長,教育部吳清基部長,臺北駐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夏立言代表;印尼教育部部長Mohammad NUH,印尼駐臺北經濟貿易代表處代表Harmen Sembiring。

  37. 100年7月14日下午會見馬來西亞高教部長卡立(Mohamed Khaled Nordin) ,與高教部何國忠副部長、國家學術鑒定局(MQA)總監(Syed Ahmad Hussein)等人洽談臺、馬雙邊高教學歷認證問題,預計2011年9月前能完成相互承認草案。

  38. 三、推動菁英來臺留學計畫: 以「臺越菁英500模式」為基礎,與泰國、印度及印尼等洽談官方人才培育計畫,另開發中 東及非洲專案人才培育專案,臺灣成為東亞高階人才培育重鎮(每年菁英來臺留學約1.500名)

  39. 四、規劃擴展韓國專科學生來臺就學方案: • 韓國現有146所專門大學(二年或三年制,相當於我國二專與三專),每年約20萬畢業生,僅近9千人進入韓國大學(升學率3.8%)進一步取得學士學位。 • 我國技職教育體制完善(包含專科、學士、碩士、博士) ,學費遠低於韓國大學學費,臺灣技專校院未來將可系統化吸引韓國專門大學畢業生來臺留學。

  40. 五、推動國際華語文相關計畫: 1.積極推動選派華語教師至海外任教計畫(2008-2011共計選送313名教師、154名助教赴11國任教) 2.補助外國華語教師來臺短期研習華語教學法(2008-2011共補助479人次) ,及國外學生組團來臺短期研習華語(2008-2011共補助1,528人次) 3.建立「華語文能力測驗」國際品牌(2008~2011.8為止報考人數累計已達59,437人次) 4. 設置「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 (2008-2011報考人數累計達9,585人次) 5. 優秀外國學生「華語文獎學金」計畫 (2008-2011累計核給42個國家1,057個1年期獎學金名額)

  41. 伍、展望 • 放寬招收陸生限制 適時進行「三限(限制採認高等學校/限制來臺陸生總量/限制學歷採認領域)/六不(不涉及加分優待/不影響國內招生名額/不編列獎助學金/不允許在學打工/不會有在臺就業問題/不得報考公職考試」階段性檢討修正 • 華語文產業全球佈樁 建立我國華語教育師資、教材與測驗三合一完整組合模式輸出特色,打造臺灣成為世界正體字華語文教育中心。 • 先進國家優秀青年來臺專業實習 結合產官學研資源,吸引先進國家大學(前500大)甫畢 業青年來臺專業實習,厚植臺灣產企研界國際化發展所需 人力資源

  42. 結語 • 兩岸政策友善和平發展,有助於擴大招收境外學生 • 擴大招收境外學生確能積極因應 • 臺灣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 • 高齡化與少子女化人口結構 • 臺商於全球發展之當地人力資源培育 • 培育本國學子具備跨文化國際溝通能力 • 國內高階人力需求殷切,向全世界競逐人才

  43. 簡報完畢 敬請賜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