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3. 冯谖客孟尝君

3. 冯谖客孟尝君. 《 战国策 》. 《 战国策 》. 《 战国策 》 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 略。 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孟尝君. 孟尝君,姓田名文,齐国贵 族田 婴的 儿子 。 田 婴死后, 田文继承他的封邑薛,招集各国士人 ,共有食 客 3,OOO 余人 。 齐湣( mĭn ) 王 时,孟尝君先后两次为齐相,主持国政 。. 全文主旨. 通过冯谖为孟尝君 “市义” “营三窟” 之故事,赞扬策士冯谖的见识和才能,反映战国时士人在政治重大而积极的作用。. 全文主旨. 营三窟: 第一窟:“烧券市义”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3. 冯谖客孟尝君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3.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

  2. 《战国策》 •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 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3. 孟尝君 • 孟尝君,姓田名文,齐国贵族田婴的儿子。 • 田婴死后,田文继承他的封邑薛,招集各国士人,共有食客3,OOO余人。 • 齐湣(mĭn)王时,孟尝君先后两次为齐相,主持国政。

  4. 全文主旨 • 通过冯谖为孟尝君“市义” “营三窟”之故事,赞扬策士冯谖的见识和才能,反映战国时士人在政治重大而积极的作用。

  5. 全文主旨 • 营三窟: • 第一窟:“烧券市义” • 第二窟:邀魏礼聘孟尝君,使孟复 齐相位 • 第三窟:诫孟尝君立宗庙于薛以厚植根基

  6. 内容简介 • 第一、二、三段: • 叙冯谖寄食孟尝君门下之情状,似贪而无能者。 • 第四段:冯谖自荐收债,隐见其有才能。

  7. 内容简介 • 第五、六、七段: • 冯谖初试其才, 烧券市义,其效力见。 • 第八段: • 冯谖邀魏礼聘孟尝君,使孟复 齐相位,冯谖之才华毕见。

  8. 内容简介 • 第九段: • 冯谖诫孟尝君立宗庙于薛以厚植根基,使退有所据,冯谖之高才远见全然烘托出来。

  9. 主要人物 • 冯谖:虽家贫身贱,但具有高度洞察力,能高瞻远瞩,又能创造机会,伸展长才,助人转危为安。 • 孟尝君:虽位高权重,却无警觉性,才智平庸而无自知之明,终至受制于人。

  10. 写作特点 • 全文条理井然,脉络分明,写冯谖由怀才不遇到渐露锋芒,终至旋乾转坤,将君王将相呼來唤去的志得意满情状。 • 人物性格之描写尤为深刻而具体。

  11. 总结 • 冯谖有超人的智慧和极具战略的眼光。 • 他积极为孟尝君政治地位的稳定出谋划策。 • 在孟尝君做齐国相国的几十年里,“无纤介之祸”,是与冯谖的精心谋划分不开的。

  12. 4.《鸿门宴》 司马迁《史记》

  13. 司马迁 • 司马迁(约前14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人。 • 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

  14. 司马迁《史记》 • 司马迁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 史记记载了上自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初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 鲁迅评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5. 题解 • 鸿门宴,指在公元前206年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 • 它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而首次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

  16. 内容介绍 • 第一、二、三段:交代鸿门宴的由来 • 公元前206年,刘邦先入关破咸阳,项羽闻讯勃然大怒,屯军鸿门。 •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击败刘邦的军队。

  17. 内容介绍 • 刘邦从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与他约为亲家。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向项羽谢罪。

  18. 内容介绍 • 第四、五段:写鸿门宴上的斗争 • 鸿门宴上,范增一再示意项羽发令杀刘邦,但项羽却默然不应。 • 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刘邦。

  19. 内容介绍 • 在危急关头,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

  20. 内容简介 • 第六、七段: 写会后余事 • 刘邦乘机一走了之,回到自己的军营。 • 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并献上白璧一双,玉斗一双。 • 项羽收下了白壁,气得范增拔剑将玉斗撞碎并大骂项羽。

  21. 人物性格 项羽 • 自视很高、自信心强 • 性情豪爽、坦直,但脾气急 躁 • 目光短浅,不善用人

  22. 人物性格 刘邦 • 深沉精细、机智权变 • 能够忍辱负重 • 善于吸取众人的智慧

  23. 语言特色 • 精炼生动、绘声绘影,寥寥几笔就能刻画出人物的突出个性。 项羽:骄横气盛 刘邦:礼仪备至 樊哙:豪壮威严

  24. 场景描写 • 着墨不多,犹如目睹 • 项庄项伯拔剑起舞:杀气腾腾 • 樊哙闯宴:紧张、提心吊胆

  25. 总结 • 鸿门宴在秦末农民起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 • 它被认为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的转折点。

  26. 5.陈情表 李密

  27. 李密 • 李密,名虔,字令伯(224-287年)。 • 晋初散文家。 • 曾仕蜀汉,蜀亡后,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xĭan)马时,他写了这篇表。

  28. 写作背景 • 李密从小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故侍刘十分孝顺。 • 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他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辞不赴命。 • 他曾仕蜀汉,而今亡国贱俘,故深恐晋武帝疑己,怀念旧朝,于是上了这篇表。

  29. 题解 • 写给晋武帝的奏章。 • 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 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 朝廷的知遇之恩外,又倾诉自己无 法从命的苦衷。

  30. 内容简介 • 第一段从幼年坎坷不幸的遭遇说起,伶仃孤苦,全靠祖母躬亲抚养。 • 写其成年后家门人丁不旺,年老多病的祖母全靠他赡养侍奉。

  31. 内容简介 • 第二段叙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 • 第三段提出晋朝“以孝治天下”的大道理来为自己辞不赴命辩护。

  32. 内容简介 • 第四段表示要先尽孝后尽忠,以期感动晋武帝达到陈情的目的。

  33. 文章特色 • 1. 文笔委婉恳切,耐人寻味。 • 不直接切入正题,由身世、家境到 个人意愿,娓娓道来,委婉诚挚, 其凄凉之境,催人泪下。

  34. 文章特色 • 2. 以“情”编制全文,情真意切。 • 以感情为主线,一切从“情”出发,字字真,句句切,不刻意渲染,自然流露出辛酸与无奈。

  35. 文章特色 • 3. 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 全文诉情之语又句句是陈理之言,情理相兼、相融、相得,情以动人,理以服人。

  36. 文章特色 • 4.语言骈散相间,参差交错, 有极强的感染力 。 全文用散处行笔流畅,无所滞碍,用骈处工致密丽,辞气恢宏,文辞极富魅力。

  37. 总结 • 《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 • 晋武帝看了为之感动,赞叹李密的孝心,不仅同意他暂不赴诏,还嘉奖他孝敬长辈的诚心,赏赐奴婢二人,并指令郡县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38.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