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7

第 30 讲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塑料 橡胶 纤维

第 30 讲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塑料 橡胶 纤维. 第 30 讲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塑料 橡胶 纤维. 第 30 讲 │ 考纲导学. 考纲导学. 第 30 讲 │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一 乙醇. 【 知识梳理 】 1 .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俗称 ________ ,是无色、有 ________ 的液体,密度比水 ________ ,沸点比水低,易 ________ ,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能与水 ____________ 。 2 .乙醇的分子结构 乙醇的分子式为 ____________ ,结构式为 ___________ ,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 30 讲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塑料 橡胶 纤维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30讲│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塑料 橡胶 纤维 第30讲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塑料 橡胶 纤维

  2. 第30讲│ 考纲导学 考纲导学

  3. 第30讲│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一 乙醇 【知识梳理】 1.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俗称________,是无色、有________的液体,密度比水________,沸点比水低,易________,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能与水____________。 2.乙醇的分子结构 乙醇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___, 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或C2H5OH。乙醇分子中的—OH叫__________,它是决定乙醇主要化学性质的__________。 酒精 特殊香味 小 挥发 以任意比例互溶 C2H6O CH3CH2OH 官能团 羟基

  4. 第30讲│ 要点探究 3.化学性质 (1)与钠的反应 现象:较____________地反应生成气泡。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反应 ①剧烈氧化——燃烧 现象:发出__________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缓慢 淡蓝色 点燃

  5. ②催化氧化 操作:如图30-1所示。 现象:螺旋状铜丝交替出现 , 试管中液体散发出气味。 化学方程式为。 ③强氧化剂氧化: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氧化成。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遇乙醇后,溶液由橙色变为色,该反应可以用来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第30讲│ 要点探究 红色和黑色 刺激性 图30-1 乙酸 绿

  6. 第30讲│ 要点探究 【要点深化】 乙醇的结构和反应中的断键方式 (1)乙醇的结构 在乙醇分子中O-H键、C-O键、C-H键都是极性键,在一定条件下,可断裂其中的一个或几个。

  7. 第30讲│ 要点探究 (2)键的断裂与反应机理 ①乙醇与钠反应,只断裂①键生成H3CH2ONa。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断①、③键。故只有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的醇,才能被催化氧化。

  8. 第30讲│ 要点探究

  9. 【典例精析】 例1 某校自主探究活动小组 的同学设计了如图30-2所示的 乙醇氧化的实验。 (1)向试管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a。 (2)铜丝由“紫红→黑色→紫红”这一现象变化,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这说明铜丝在反应中起了作用。 (3)乙中冷水的作用是。 图30-2 第30讲│ 要点探究

  10. 第30讲│ 要点探究

  11. 第30讲│ 要点探究 例1[解析](1)由题意不难分析出,向试管A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提供反应所需的酒精及氧气; (2)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是因为发生反应 反应前有铜,反应后仍生成铜,铜的质量不变,说明铜是此反应的催化剂。 (3)乙中冷水浴的作用是冷却,便于乙醛的收集。

  12. 第30讲│ 要点探究 [点评]近几年高考对实验的考查侧重于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评价,很多题目从课本实验取材,注重对课本实验的延伸、拓展。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乙醇催化氧化知识的理解,通过本题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明确探究性学习的思路和方法,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奠定基础。下面的变式题则从定量的方面考查钠与醇的反应。

  13. 第30讲│ 要点探究 饱和一元醇[CnH2n+1OH]14.8 g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2.24 L,则燃烧3.7 g该醇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为() A.0.05 molB.0.25 molC.0.5 molD.0.75mol 变式题

  14. 第30讲│ 要点探究

  15. 第30讲│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二 乙酸 【知识梳理】 1.乙酸的物理性质 乙酸俗称,是有 气味的无色液体,当温度低于熔点16.6 ℃时,乙酸就凝结为类似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称。乙酸在水和乙醇中a 醋酸 强烈刺激性 易溶 冰醋酸

  16. 第30讲│ 要点探究 2.乙酸的分子结构 乙酸的分子式是C2H4O2,结构式是,结构简式是。乙酸分子中的—COOH叫,是决定乙酸主要化学性质的官能团。 3.化学性质 CH3COOH 羧基

  17. 第30讲│ 要点探究 红 (CH3COO)2Zn+H2↑ (CH3COO)2Cu+H2O (CH3COO)2Cu+2H2O (CH3COO)2Ca+2H2O+CO2↑

  18. 第30讲│ 要点探究 【要点深化】 1.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实验 (1)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和用浓硫酸吸收反应生成的水,促使化学平衡向着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提高乙酸、乙醇的转化率。 (2)反应特点 ①可逆反应; ②通常状况下缓慢反应; ③取代反应。

  19. 第30讲│ 要点探究 (3)装置特点(液—液加热反应) 用烧瓶或试管作反应容器,试 管倾斜成45°角(使试管受热 面积大),长导管有冷凝回流和 导气作用。 (4)现象:饱和碳酸钠溶液上面 有油状物出现,具有芳香气味。 (5)提高产率的措施 ①用浓硫酸吸水,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②小火加热将酯蒸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③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有冷凝回流装置。 图30-3

  20. 第30讲│ 要点探究 (6)饱和碳酸钠的作用 ①通过碳酸钠与乙酸反应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②碳酸钠溶液中的水溶解除去混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醇; 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收集更多的乙酸乙酯。 (7)反应的断键规律:有机酸和醇酯化时,酸脱羟基,醇脱氢。 (8)注意事项 ①玻璃导管的末端不要插入液体,以防液体倒吸; ②加入试剂的顺序:乙醇和乙酸→浓硫酸; ③对试管进行加热时,一定要用小火使温度慢慢升高,防止乙酸、乙醇的挥发,提高乙酸、乙醇的转化率,同时生成足够多的乙酸乙酯。 (9)拓展应用:不能用浓硫酸除去混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应加入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后再分液。

  21. 第30讲│ 要点探究 2.乙醇、水、碳酸、乙酸中的羟基氢活动性比较

  22. 第30讲│ 要点探究 【典例精析】 例2如图30-4所示是某学生设计的制 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 略去),并采取了以下主要操作: ①在a试管中依次加入适量的浓硫酸、乙醇、 乙酸;②小心均匀加热3~5分钟。 (1)该同学设计的装置图和所采取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先加浓硫酸后加乙醇、乙酸 B.导气管太短,不能起到冷凝回流作用 C.导气管插到溶液中 图30-4

  23. 第30讲│ 要点探究 (2)需要小心均匀加热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学生改用正确的操作并充分反应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静置,试管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第30讲│ 要点探究 例2(1)A、C (2)尽量减少乙酸、乙醇的挥发,提高乙酸、乙醇的转化率,防止温度过高时发生碳化 (3)①通过反应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通过溶解除去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 ②b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

  25. 第30讲│ 要点探究 [解析] (1)液体混合时一般是密度大的液体加入密度小的液体中,同时为防止倒吸,导管不能插入碳酸钠溶液中。(2)升温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使乙酸乙酯蒸出,减小生成物的浓度,使酯化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为防止乙醇与浓硫酸碳化,不能剧烈加热。

  26. 第30讲│ 要点探究 [点评] 全面理解酯化反应的原理及操作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对“小心均匀加热”要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加热,二是小心加热,不是剧烈加热,“小心”不可遗漏;关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作用的理解,要从其对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出的乙酸、乙醇的不同作用来理解和记忆。下面的变式题则从有机物的结构判断反应类型。

  27. 第30讲│ 要点探究 丙烯酸(CH2=CHCOOH)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①加成反应 ②氧化反应 ③燃烧 ④加聚反应 ⑤取代反应 ⑥中和反应 A.只有①②③⑥ B.只有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⑥ D.只有①③④⑥ 变式题

  28. 1.酯 (1)概念:________和__________发生酯化反应形成的一类有机物。 (3)物理性质 在水中的溶解性:__________;密度:比水________;气味: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酯有__________。 第30讲│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三 酯和油脂 要点探究 【知识梳理】 醇 含氧酸 难溶于水 小 芳香酯

  29. 第30讲│ 要点探究 (4)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①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途:作化工原料、香料、溶剂等。

  30. 2.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________反应形成的酯。常见的高级脂肪酸有:硬脂酸____________、软脂酸_______________。 甘油又叫_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 。 3.油脂的分类 第30讲│ 要点探究 甘油 C17H35COOH C15H31COOH 丙三醇 碳碳双键 植物油 动物脂肪

  31. 第30讲│ 要点探究 4.性质 (1)水解反应 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和。 ②在碱性条件下,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反应来制造肥皂。 (2)氢化反应(硬化、还原) 不饱和油脂通过氢化反应制得的油脂叫,又叫硬化油。 5.用途:油脂是产生能量的营养物质,同时还具有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合成人造脂肪。 甘油(丙三醇) 高级脂肪酸 高级脂肪酸盐 皂化反应 人造脂肪 最高

  32. 第30讲│ 要点探究 【要点深化】 酯、油脂和矿物油三者的比较

  33. 第30讲│ 要点探究 【典例精析】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②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③食用油属于酯类,石蜡油属于烃类 ④精制的牛油是纯净物 A.都正确        B.只有①③ 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②④

  34. 第30讲│ 要点探究 例3B[解析]油脂是甘油酯的统称,为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故①对;由不饱和的油酸生成的甘油酯可以使溴水褪色,故②错;食用油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石蜡油是含碳原子较多的烃的混合物,故③对;牛油属于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的混合物,故④错。所以选B。 [点评] 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下面的变式题从油脂的熔沸点、氢化反应、水解反应等方面全面考查油脂的知识。

  35. 第30讲│ 要点探究 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所以油脂是混合物 B.常温下呈液态的植物油都可以催化加氢转变为固态的脂肪 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属于皂化反应 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变式题

  36. 第30讲│ 要点探究 D[解析]油脂是混合物,因而没有固定的熔、沸点,选项A说法正确;液态植物油可通过催化加氢转变为固态的脂肪,使其不易变质,易于运输,选项B说法正确;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选项C说法正确;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如油酸甘油酯)可与溴加成而使溴水褪色,选项D说法不正确。

  37. 第30讲│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 探究点四 糖类 【知识梳理】 碳、氢、氧 1.组成:糖类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的糖类的分子组成可用通式Cm(H2O)n来表示(m、n可相同也可不同)。 2.分类:根据能否水解及水解后产物的多少,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多糖。 3.葡萄糖的结构、性质、用途 (1)分子结构: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 ,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和醛基。 (2)物理性质:葡萄糖是无色晶体,有甜味,易溶于水。 CH2OH(CHOH)4CHO 羟基

  38. 第30讲│ 要点探究 碱 银氨 砖红

  39. 第30讲│ 要点探究 CH2OH(CHOH)4CHO+2Cu(OH)2→Cu2O↓+2H2O+CH2OH(CHOH)4COOH。 ②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4)主要用途 用于糖果制造业,还可用于医药工业、制镜业。 (5)果糖简介 结构简式为,与葡萄糖的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上不同,互为。 同分异构体

  40. 第30讲│ 要点探究 4.蔗糖、麦芽糖 蔗糖、麦芽糖是重要的二糖,两者分子式相同,但是结构不同,互为。两者都易溶于水,都有甜味,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5.淀粉、纤维素 (1)淀粉、纤维素具有相同的分子通式(C6H10O5)n,但组成分子的n值不同,所以二者 同分异构体;由于结构不同,两者也不是同系物的关系;两者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 同分异构体 不是

  41. 第30讲│ 要点探究 (2)淀粉、纤维素的主要性质 ①都无还原性。 ②都能水解,其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但纤维素比淀粉更难水解。 淀粉(或纤维素)水解的方程式: 。 ③淀粉的特性:向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溶液变。 蓝色

  42. 第30讲│ 要点探究 【要点深化】 1.要注意糖类的特征实验的条件 (1)葡萄糖与银氨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铜需在碱性条件下才能进行; (2)淀粉遇碘变蓝的“碘”是指碘单质,化合态的碘不能变色,故在检验是否有淀粉存在时,应保证溶液呈中性或酸性。

  43. 第30讲│ 要点探究

  44. 第30讲│ 要点探究 最难。

  45. 第30讲│ 要点探究 请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

  46. 第30讲│ 要点探究 例4A.CH2OH(CHOH)4CHO B.CH2OH(CHOH)4COOH C.HOOC(CHOH)4COOH D.CH2OH(CHOH)4CH2OH

  47. 第30讲│ 要点探究 [解析] 首先根据A是淀粉的水解产物及A的氧化产物B、C可确定A为葡萄糖。葡萄糖分子结构中有三种结构单元:一个 -CHO、一个-CH2OH和四个CHOH,根据题给信息,-CHO最易被氧化,且B的分子组成(C6H12O7)只比CH2OH(CHOH)4CHO多一个O,所以B是CH2OH(CHOH)4CHO中-CHO被氧化为-COOH的产物, B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OOH。由C的分子组成比葡萄糖多两个O,少两个H可判断除醛基外还有一个醇羟基被氧化,根据题给信息,-CH2OH比CHOH容易被氧化,所以是 —CH2OH被氧化为COOH,C的结构简式为HOOC(CHOH)4COOH。由D的分子组成可判断,D是CH2OH(CHOH)4CHO中-CHO被还原为-CH2OH的产物,D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2OH。

  48. 第30讲│ 要点探究 [点评] 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淀粉的水解及葡萄糖的转化,准确根据题给物质被氧化的难易次序,结合B、C与A的氧原子数目变化,分析B、C的结构简式是关键。下面的变式题,可加深对糖类知识的理解。

  49. 第30讲│ 要点探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符合Cn(H2O)m通式的化合物一定属于糖类,不符合此通式的不属于糖类 B.凡能溶于水且具有甜味的化合物都属于糖类 C.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 D.葡萄糖是高分子化合物 变式题

  50. 第30讲│ 要点探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