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3

新经济、新教育、新管理

新经济、新教育、新管理. 第一讲、新经济与新教育. 新经济的基本特征与挑战 新经济背景下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一、新经济的基本特征与挑战. “ 力量的新源泉不是来自少数人手中的钱,而是来自众人手中的信息” —— 约翰 · 耐斯比特.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新经济、新教育、新管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经济、新教育、新管理

  2. 第一讲、新经济与新教育 • 新经济的基本特征与挑战 • 新经济背景下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3. 一、新经济的基本特征与挑战 “力量的新源泉不是来自少数人手中的钱,而是来自众人手中的信息” • —— 约翰·耐斯比特

  4. 彼得德鲁克1909年生于维也纳,著有数十部有关管理、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专著,大都成为管理者奉为圭皋的经典,并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发行全球。《商业周刊》称其为“当代不朽的管理思想大师”,《经济学人周刊》更称其为“大师中的大师”。他被公认为是“现代管理之父”,而且是有关现代组织及其管理方面的最有影响,读者最广泛的思想家和作家。彼得德鲁克1909年生于维也纳,著有数十部有关管理、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专著,大都成为管理者奉为圭皋的经典,并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发行全球。《商业周刊》称其为“当代不朽的管理思想大师”,《经济学人周刊》更称其为“大师中的大师”。他被公认为是“现代管理之父”,而且是有关现代组织及其管理方面的最有影响,读者最广泛的思想家和作家。

  5. 1946年出版《公司的概念》对成功的大企业有细腻而独到的分析。1946年出版《公司的概念》对成功的大企业有细腻而独到的分析。 1954年 出版《管理实践》奠定大师的地位,并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 1966年 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成为经典之作。

  6. 1959年 ,他提出了知识工作、知识工作者、知识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全新概念。 • “时下所称的经理人,是指能使知识增值的那类群体。” —— 彼得·德鲁克

  7. 1993年,他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明确指出我们已经进入了知识社会。在知识社会时代,最基础的经济资源,已经不是资本,不是自然资源,也不是劳动力资源,而是“知识”,知识劳动者将在知识社会中发挥核心的作用。

  8. 管理的本质就是使知识富有成效. “在这个社会中,知识成为个体和经济整体最基本的资源。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传统生产因素)并没有消失.但是却成为次要的因素。” ——彼得·德鲁克

  9. 知识经济的渐进发展 服务业 信息社会 后现代化 信息化 制造业 工业社会 工业化 现代化 农业 农业社会

  10. 创新为动力的经济 高投入 中回报 投资为动力的经济 低成本 低回报 生产要素为动力的经济 1、知识经济的渐进发展 1.2 经济形态的转型 高投入 高回报

  11. 知识经济的概念 • 1996年经济合作组织(OECD)发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报告。 •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产生、分配及使用上的经济。 • 以知识资源的拥有、配置、产生和使用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所形成的经济形态。

  12. 三种经济的特征 项目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知识经济 手工 机器 电脑、网路 主要工具 资本、有形资产、劳动 知识、无形资产、人力资本 核心生产要素 土地、劳动 快速生产、网路化、虚拟化、即时化 个体、分散、无计划 规模化、自动化、集中、计划 生产特征 全国性、相对稳定 市场特征 自给自足 全球性、多变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 教育不重要 终身教育 教育特征

  13. 資金 工業時代 知識時代 勞力 知識 農業時代 資料來源: 勤業管理顧問公司,“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商周出版,二000。 土地

  14. 知识经济的发展背景——信息化、全球化 赖利·唐斯(Larry Downes)与梅振家(Chunka Mui)在1998年合著的《Ki11er App:12步打造数字企业》一书中,对于数宇技术如何改变原有的游戏规则做了精彩描述。根据他们的研究结论,数字技术按照3个定律发生作用。

  15. 摩尔定律(Moore’s Law) 由英特尔(Intel)创办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每18个月,芯片(处理器)的密度(等于运算能力)将翻一番,但成本不变”。摩尔定律30多年来表现相当准确,所有和数字技术相关的商品都愈来愈快、愈来愈小,也愈来愈便宜。今天一部移动电话所包含的芯片功能,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有的计算机总和还要强大。

  16. 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sLaw) 罗伯·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提出:“网络的效用将与使用者数目的平方成正比”。越多人使用的软件、网络、标准、游戏等,其价值就越高,也越能吸引更多的使用者。因此系统开发者可以用低价(或是免费)来吸引使用者,一旦使用者数目达到了临界点,网络效用以几何级数增长以后,开发者就可以对使用者提高收费——梅特卡夫效应增加了这个网络应用的价值。这就是颠覆传统经济“报酬递减定律”(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的数字经济“报酬递增定律”(Law of Increasing)

  17. 扰乱定律(Law of Disruption) 扰乱定律指出,社会体制以渐进的方式成长,但是科技却以几何级数发展。

  18. 全球化 理查德·库区(Richard Koch)及伊恩·戈登(Ian,odden)在他们1996年出版的《没有管理的管理》(Managing Without Managemen)中提到全球化对传统产业结构造成了四种改变: • 一致性产品 • 公式化产品 • 专精性焦点 • 全球地方化

  19. 新经经济的运行法则 • 资本追逐知识 • 创新使价值倍增 • 边际收益递增 • 规模报酬递增 • 速度战胜规模

  20. 知识价值的重新发现 • (1)战略管理视角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划时代的第四代战略管理理论,即企业资源观战略管理理论。 • 他们指出迈克尔·波特的战略理论,过分强调对环境的分析,缺乏对企业内部能力的分析,即没有全面分析实现战略的基础。于是他们提出著名论断,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 • 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经营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普拉哈拉德) • 核心能力是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巴顿)

  21. 学习型组织 有关学习型组织的探讨,主要是以组织学习大师彼得 ·圣吉在「第五项修练」中所提的五项修练为主要核心: • 自我超越:实现心灵深处的热望 • 改善心智模式:新眼睛看世界 • 建立共同愿景:打造生命共同体 • 团队学习:激发群体智慧 • 系统思考:见树又见林艺术

  22. 第六项修练 组织在发展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除了五项修练之外,尚需探索其他必要的发展策略。 这种新的学习型组织发展策略,即是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将知识管理作为学习型组织的第六项修练,既能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发展,且能促动组织变革。

  23. (2)智力资本视角 知识被视为一种可以开发的组织资产。 IC=人力资本+结构资本+顾客资本

  24. 智力资本的构成 T. Stewart的观点 • 人力资本:企业内个人的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结构资本:提升竞争力的信息系统和工作程序 • 客户资本:与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关系,客户对产品的认知度

  25. Skandia AFS 价值树

  26. IBM公司的观点 • 知识资本:隐性和显形知识,正式和非正式发布的知识 • 社会资本:文化、信任、知识行为和人力资本 • 基础设施:过程、资源、技术和规则

  27. 二、新经济背景下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28. 前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唐纳德·肯尼迪(Donald Kennedy)深入的思考了这一问题,在他的著作里,他较为系统的讨论了现代信息科技对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产生的重要影响。 《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

  29. 1、学习的生命周期日趋缩短 • 进入二十一世纪,几乎所有事物的生命周期都已缩短。这些变化对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因为它意谓着训练学生学习的弹性与对社会适应的能力,已经变成大学最重要的课题。由于专业技能的生命周期日趋缩短,在学校学到的某项专业知识与技术可能很快就失去实用性。学生的思考、分析与整合知识的能力可能比学到的专业科目更能持久。

  30. 2. 终生学习为大势所趋 • 现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应该为社会创造更多进修的机会,提供社会大众一个学习的场所,以迎合社会的多元需要,找到新的充电学习的机会。

  31. 3. 知识的存取与传递根本性的转变 • 科学信息的流通,包括出版发行在内,已经因为网际网络兴起而改头换面。教育性质的计算机软件不断上巿,如今已在教学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教授也可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不受时空限制,指导学生,增加师生之的学术互动。

  32. 4. 计算机对教学的冲击 • 计算机确实可提供学校更有效与更新的学习方式。最好的证明是,强调互动的计算机软件功能,它的程序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自行仿真与设计,刺激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也许不会改变大学教育的面貌,但是计算机激发的想象力却具有无穷潜能。

  33. 5.教师角色面对新的挑战 • 网际网络大幅扩展了学生取得信息的途径,这些变化意谓着往后的学习可以花较多的时间在资料的分析与批评上,不必再投资大量时间与精力搜集及整理资料。这对教学者与学习者而言,都是重大利多。但是新的机会背后往往也是新的挑战。

  34. 6、信息品质的控制 • 计算机普及造成的困扰是,网际网络流传的信息量虽然不断地快速增长,却缺乏相对的品质控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学生必须养成判断与筛选正确信息的能力,才能在信息的跳蚤巿场中,作一名有品味的顾客。

  35. 7. 教育的本质 在英文里(education)这个字来自于拉丁文的educare,是栽培与养育的意思,它强调的是价值观与重要技能的传授,而不只是原始资料的输入,教育的重点在于启蒙,而不只是信息的获得。智能的形成并不只是一个信息获得的问题,学习并不像跳进一个充满信息的游泳池那么简单。学校应该是个严谨的信息过滤器,而不是一扇通往信息世界的昂贵窗户。老师与教科书应将知识经过适当的组织并中肯地教导给学生之后,它们将成为学生们发展知识的建筑材料。

  36. 新管理的产生 • 基于知识的管理时代已经来临。

  37. 1、从旧管理到新管理 • 从信息向知识的转变 • 从等级形态向网络形态的转变 • 从培训开发向学习的转变 • 从地区向国际的转变 • 从竞争向合作的转变

  38. 2、新管理的核心价值观 • (1)以人为本 组织的创新建立在人的隐性知识基础之上,以人为本,成为组织发展的新起点。

  39. 知识的冰山模型 4.1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40. 隐性知识(主观的) 显性知识(客观的) 难以用文字记录和传播的知识 经验的 即时的 身体的 模拟的 实践的 通过文字可以记录和传播的知识 理性的 顺序的 思维的 数字的 理论的 两种知识的比较 Source: 野中郁次郎《创造知识的公司》

  41. 隐性知识与知识创新 野中郁次郎:日本先进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知识科学研究生院的第一任院长。东京一桥大学创新研究所教授、前任主任。 知识学之父

  42. 他对知识管理建树颇丰。他著作很多,比如《知识创造企业》《创新求胜:智价企业论》等。他对知识管理建树颇丰。他著作很多,比如《知识创造企业》《创新求胜:智价企业论》等。 • 它的主要理论是知识创新型企业,揭示了关于隐性和显性知识之间的区别,发表在1991年11/12月号的《哈佛商业评论》。

  43. 1985年,大阪松下电汽公司的开发人员在开发新型家用烤面包机的时候,遇到一个难题:怎样让面包机揉好面?1985年,大阪松下电汽公司的开发人员在开发新型家用烤面包机的时候,遇到一个难题:怎样让面包机揉好面? 面包机的故事

  44. 面包机的故事 解决:田中郁子拜国际饭店的首席面包师为师面包师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拉面团技术。

  45. 面包机的故事 田中郁子终于确定了松下需要的设计方案(包括在面包机里加上专门的肋骨状部件),成功地模仿了首席面包师的拉面团技术,并烤出了同样美味的面包

  46. 知识转化四种模式其中的作用: • 隐性——隐性(田中向面包师现场学习) • 隐性——显性(田中逐条逐条地描述出面包师的技术) • 显性——显性(将零星的技术描述总结为完整的设计方案) • 显性——隐性(将完整的技术方案再度升华成为松下员工的个人技能)。

  47. 知识管理价值源泉——知识转化和创新 组织知识转换的SECI模型(野中郁次郎)

  48. 隐性 显性 至 隐性 社会化: 聊天室,讨论 会议 协同 实时对话 虚拟真实工具 外表化: 编辑、 评述、 回答问题 说明 建立知识结构 至 内在化: 视觉、浏览、强调 从报告中学习 可视化和观览结果 个性化文书工作 连结化: 文本查找 文献分类 电子邮件传递 显性

  49. 对SECI模型的发展

  50. (2)合作创新 • 一方面,通过组织内的合作,促进组织内的知识共享。 • 另一方面,通过组织间的合合,促进组织之间的能力互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