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第六章 棉花枯黄萎病抗病育种

第六章 棉花枯黄萎病抗病育种. 本章主要内容. 枯、黄萎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枯萎病抗性的遗传 黄萎病抗性的遗传 黄萎病的抗源及抗性的鉴定方法 枯、黄萎病抗病育种方法及经验. 第一节 枯、黄萎病抗病育种进展概况. 70-80 年代中期,枯萎病危害严重, 80 年代末已被基本控制 90 年代初,棉花黄萎病逐年加重 近年来,我国棉花黄萎病不断蔓延,危害逐年加重 加速培育丰产、优质、兼抗枯黄萎病的新品种,已成为生产上的当务之急。. 前苏联 60 年代,育成塔什干 1 、 2 、 3 号。 80 年代又育成安吉盐 6 、安吉盐 60 等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六章 棉花枯黄萎病抗病育种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棉花枯黄萎病抗病育种

  2. 本章主要内容 • 枯、黄萎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 枯萎病抗性的遗传 • 黄萎病抗性的遗传 • 黄萎病的抗源及抗性的鉴定方法 • 枯、黄萎病抗病育种方法及经验

  3. 第一节 枯、黄萎病抗病育种进展概况 • 70-80年代中期,枯萎病危害严重,80年代末已被基本控制 • 90年代初,棉花黄萎病逐年加重 • 近年来,我国棉花黄萎病不断蔓延,危害逐年加重 • 加速培育丰产、优质、兼抗枯黄萎病的新品种,已成为生产上的当务之急。

  4. 前苏联60年代,育成塔什干1、2、3号。80年代又育成安吉盐6、安吉盐60等前苏联60年代,育成塔什干1、2、3号。80年代又育成安吉盐6、安吉盐60等 • 美国Bird70年代育成多抗品种SP21、SP37等品种 • 澳大利亚90年代初育成Sicola V2、SicolaV3等品种

  5. 我国50年代枯萎病抗源52-128及耐黄萎品种辽棉1号我国50年代枯萎病抗源52-128及耐黄萎品种辽棉1号 • 60年代育成抗枯萎陕棉4号、中棉所9号等 • 80年代育成兼抗的中棉12等 • 90年代初抗黄萎提高的86-6,淮910等 • 我国棉花生产上还缺乏高抗黄萎病,以及兼抗枯黄萎病而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Why?

  6. 抗黄萎病育种进展较慢的原因 • 抗源缺乏 • 育种方法单一 • 抗性遗传规律不清 • 抗性鉴定方法不规范

  7. 第二节 枯萎病抗性遗传 • 棉花对枯萎病抗性的遗传,结论不完全一致 • 多数学者认为棉花对枯萎病的抗性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 • 棉花对枯萎病的抗性的基因效应主要是加性效应

  8. 棉花品种对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抗性高度正相关 • 抗枯萎病的品种,也能抗苗病 • 枯萎病越重,对皮棉产量和多数纤维品质的损失越大。

  9. 第三节 黄萎病抗性遗传 • 黄萎病遗传试验 • 黄萎病抗性与其它性状的遗传相关性

  10. 一、黄萎病抗性遗传试验 • 国内外不少学者进行研究,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得出十分确切的结论。 • 南京农业大学实验结果表明: • 1.试验棉花品种对黄萎病的抗性系显性单基因遗传 • 2.黄萎病抗性遗传不受细胞质的影响; • 3.不同品种对不同菌株的抗性可能不同 • 4.菌株间的相互干扰,基因间的互作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使得混合菌株接种时,抗性表现得特别复杂。

  11. 二、黄萎病抗性与其它性状的遗传相关性 • 早熟类型杂种抗萎性低,迟熟类型抗萎性较强 • 耐黄萎与腺体基因是独立遗传的 • 凡是使棉株生长幼嫩和生长发育延缓的条件,都能导致棉株抗萎性降低。 • 抗性基因和芽黄基因V11可能存在连锁。 • 抗黄萎性常与结铃少、多年生、短日性、开花结铃晚等习性相关联

  12. 第四节 黄萎病的抗源及抗性的鉴定方法

  13. 可以作为抗黄萎病抗源的有 • 野生棉种:Ⅰ、Ⅱ • 亚洲棉和非洲棉种:Ⅱ • 海岛棉种 • 陆地棉种

  14. 二、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方法 • 1.田间病圃鉴定 • 2.纸钵湿底蘸根鉴定 • 3.黄萎病菌毒素鉴定 • 86-1感病品种1989.8.20三地黄萎病指分别为39.2,20.0,3.1,分别被划为感病、耐病和高抗

  15. 规范化鉴定方法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 1.设置感黄萎病品种为对照,鄂荆1号等 • 2.鉴定用的病圃,感病对照病指45-55为适宜 • 3.应确定2-3个技术力量强,有抗性鉴定经验的单位,作为新育成品系的权威性鉴定单位 • 4.改用抗病效果(抗效)来划分抗性反应型。

  16. 第五节 枯、黄病抗病育种方法及经验 • 育种方法 • 中12选育的主要经验 • 泗棉3号选育的主要经验

  17. 一、育种方法 • 枯萎病抗病育种方法 • 1.50年代-天然重病地系选阶段 • 2.60年代-人工病圃抗病杂交育种阶段 • 3.70年代-杂交育成结合系统选择 • 4.高永成棉枯萎病定向培育法。

  18. 棉枯萎病定向培育法 • 1.原来高度感染的品种,播种在高度感染的病床中 • 2.保留叶面没有病斑的幼苗 • 3.在严重感染的病床中,继续进行抗性及综合性状的选择。选20-30株混合收获 • 4.连续选择5年

  19. 黄萎病抗病育种法 • 陆地棉品种间杂交 • 远缘杂交育种 • 利用生物技术,外源基因导入陆地棉品种

  20. 二、中棉所12选育的主要经验 • 乌干达4号和邢台6871两品种杂交,杂种后代在枯萎、黄萎混生病圃及人工接种的病钵中连续定向选育而成

  21. 1.枯黄萎病混生病圃连续筛选,枯黄萎病抗性同步提高1.枯黄萎病混生病圃连续筛选,枯黄萎病抗性同步提高 • 2.选择单株的标准,根据外部病害症状 • 3.多系混合互补,协调抗病、产量和品质间的关系

  22. 三、泗棉3号选育的主要经验 • 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育成的集高产、多抗、优质。早熟与一体的棉花优良品种 • 1.注重丰富的遗传基础 • 2.注重理想株型的塑造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