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理解经济发展中的结构调整和优化,掌握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鼓励经济探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经济条件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措施,树立科学发展观。. 本章重点:. 1 、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2 、 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 3 、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 4 、 优化产业结构的途径 5 、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6 、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章难点: 1 、 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2 、 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3 、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2.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理解经济发展中的结构调整和优化,掌握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鼓励经济探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经济条件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措施,树立科学发展观。

  3. 本章重点: 1、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2、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 4、优化产业结构的途径 5、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6、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章难点: 1、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2、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3、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5、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4.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含义及其制约因素 一、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产出数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的快慢一般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衡量,   经济增长从根本上看只能是潜在生产能力增加的结果。导致潜在生产能力增加的因素有二大类, (一)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 (二)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 经济体制是影响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

  5. 二、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和经济适度增长 ㈠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 每年的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不同,便是经济波动,经济波动是一种客观现象。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增长(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指标)从一个高峰到另一个高峰之间的时间长度,既从经济扩张高峰算起,经历经济收缩的谷地,再到新的经济扩张的高峰这一时间间隔的整个长度。

  6. 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 我国是实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国家,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克服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消除了经济发生周期性波动的基本经济制度性的原因。   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除了基本经济制度外,还有其他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投资增长与投资效果, 二是固定资本更新不平衡 三是产业结构的调整 此外,还有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自然灾害等自然条件,科技的发展节奏等

  7. ㈡ 经济的适度增长 经济的适度增长包括四个方面的涵义:   一是经济增长率波幅较小,能保持社会总供求大体平衡的增长率。   二是能够实现产业结构动态协调和基本均衡的经济增长率。   三是指国民收入的生产和使用,以及积累和消费保持合理比例的经济增长率。   四是能够促进经济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能得到较大幅度提高的经济增长率。   可见,经济适度增长的实质,就是杂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产业结构优化,人民消费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基础上的经济快速而稳定的增长。

  8. 第二节 经济增长方式 一、经济增长的方式的含义与分类 经济增长一般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 一种是在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不变或变化不大的基础上,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扩大产出规模,实现经济增长; 另一种是集约经济增长方式,即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9. (一)粗放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 一是主要靠铺新摊子、上新项目,搞“大而全”、“小而全”以及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二是主要靠高投资、高积累以支撑经济增长的高速度; 三是主要靠资源的多占用、高消耗,不注重降低成本,忽视经济效益; 四是主要追求产值增长速度和产品数量增加,忽视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   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的经济增长方式。

  10. (二)集约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 一是立足于现有基础,把建设重点放到对现有企业的改造、充实和提高上; 二是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三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节能降耗,减少浪费,使同样的物力、人力消耗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四是主要依靠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规模经营、合理布局生产力; 五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这是一种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高质量的符合市场需求的经济增长方式。

  11.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性 ㈠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解决资源瓶颈问题的需求 ㈡ 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突破资本形式和资本积累的制约 ㈢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求 ㈣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解决结构经济问题的需要 ㈤ 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12.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 ㈠ 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㈡ 加快推进“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㈢ 增加人力资源投资 ㈣ 完善竞争性市场体系 ㈤ 实现适当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

  13. 第三节 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 一、调整和优化我国经济结构的必要性 ㈠我国经济存在结构性矛盾 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二是生产力布局不合理,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距大。

  14. ㈡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方向 1、规模“调大”。从离散向集约转变,大力发展规模经济。 2、层次“调高”。从以低技术,低附加值为主向以高技术,高附加值为主转变,大力推进技术进步,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3、市场“调外”。从主要依靠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向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4、行业“调新”。加快从传统行业为主向新兴行业为主转变,积极改造,提高传统行业,重点发展新兴行业,大力培育高薪技术行业。 5、产品“调优”。着力发展优势名牌产品,增加竞争力。 6、机制“调活”。

  15. 二、产业结构的优化 ㈠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升级滞后日益突出,并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主要制约因素。 2、农业的基础地位还比较薄弱,粮食生产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格局。 3、国家支柱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尚未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 4、第二次产业特别是工业“大”而不“强” 。 5、第三次产业亟待发展,与世界大部分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偏低。

  16. ㈡优化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 1、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2、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3、加强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资源战略问题。 4、加快发展服务业 。

  17. 第四节 社会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经济发展的含义 ㈠经济发展的含义   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数量的增长。 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 三是经济质量的提高。

  18. ㈡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联系 • 经济增长不仅包含在经济发展之中,而且还是促成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最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 区别 •   经济增长只是指一国经济更多的产出,并不是所有的经济增长都能带来经济发展,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只有经济增长而没有发展。 •   而经济发展除了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进展,其发展程度需要用能反映这种变化的综合性指标来衡量。

  19. ㈢ 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 一类是采取经济、社会、政治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标准来衡量。由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设计的综合指标体系和由世界银行设计的世界发展指标体系。包括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估计寿命、死亡率、识字率、就业率、人均热量、人均居住面积等经济、社会指标。   另一类是采取生活质量标准来衡量。由美国海外发展委员会的摩里斯博士提出来的,中文译名为“生活的物质质量指标”,简称为PQLI指标体系。 它用人们在1岁时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识字率等三项指标组成一套简便的综合指数,每项指数都用百分制表示每个国家的成绩。   国内学者近年来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提出一套"社会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人均GNP、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生活质量四个部分组成,分解为16项指标。

  20. ㈣ 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自然因素 2、人口数量 3、科学技术 4、文化教育

  21. 二、经济发展战略 ㈠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内涵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其较长期内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以及如何实现这一总目标所作出的总体筹划和决策。与具体的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三大特征。 ㈡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第一,战略目标。 第二,战略阶段。 第三,战略重点。 第四,战略措施。

  22. ㈢ 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首先,要从基本国情出发。 其次,要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办事。 最后,要充分考虑国际形势及其变动趋势。

  23. ㈣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战略目标 2、战略阶段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阶段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0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4. 3、战略重点 • 党的十二大确定的战略重点是: • (1)农业问题;(2)能源交通问题;(3)教育、科学问题。 • 党的十三大确定的战略重点是:(1)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2)合理调整和改造产业结构;(3)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 党的十四大确定的战略重点是: • (1)加快经济改革步伐;(2)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3)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4)加速科技进步和大力发展教育;(5)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和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6)积极推进政治法制改革;(7)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8)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9)不断改善人民生活;(10)加强军队建设。

  25.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 ㈠ 经济增长的外部性 1、经济外部性的含义   如果说某个经济行为主体(个人或企业)的经济活动对他人造成了影响而又未将这种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之中,那么,这种影响就称之为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外部性可分为正的外部性(有利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有害的外部性)二种。 2、经济外部性的解决手段 一是政府干预,二是在明晰产权基础上通过市场解决。

  26. ㈡ 可持续发展战略 联合国于1992年6月召开了“环境与发展”的全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与会各国一致承诺把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作为未来长期共同的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需要之能力的发展,是指经济在长期发展趋势上表现出向前发展和正增长的走势。

  27.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的经济发展现正处在工业化的高速起步时期,当代人类面临的某些尖锐矛盾在中国都有所体现。 1、庞大的人口 2、 资源相对短缺 3、生态变化态势令人担忧 4、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28. 四、树立科学发展观 一是要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二是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四是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既要看经济增长指标,也要看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环境保护指标,把科学发展观始终贯穿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实现经济社会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9. 复习思考与参考书目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经济增长?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2、 为什么要实现和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 为什么要建立和如何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 4、 制订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是什么? 5、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战略阶段和战略重点是什么? 6、为什么要实施和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书目: 1、《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4年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