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汉语越南语“死”义词对比研究

CLSW2013 - 郑州大学 郑州, 2013 年 5 月. 汉语越南语“死”义词对比研究. 报告人:徐碧叶. 徐碧叶 – 武汉大学文学院 王国念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引言. “死亡”是自然规律,是无法绕开的话题。但是,死亡又被视为不吉利事件和话题,如果不得不谈及,在语用需求下,人们往往会用其他词语代替。 在很多种语言中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很多词和词组都具有“死”的意义,汉语和越南语也不例外。 本文对比分析两种语言关于“死”的各种表达方式,以探讨其中的异同,解释其中的文化内涵,为对越汉语教学提供参考。. 研究对象.

zody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汉语越南语“死”义词对比研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LSW2013 - 郑州大学 郑州,2013年5月 汉语越南语“死”义词对比研究 报告人:徐碧叶 徐碧叶 – 武汉大学文学院 王国念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 引言 “死亡”是自然规律,是无法绕开的话题。但是,死亡又被视为不吉利事件和话题,如果不得不谈及,在语用需求下,人们往往会用其他词语代替。 在很多种语言中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很多词和词组都具有“死”的意义,汉语和越南语也不例外。 本文对比分析两种语言关于“死”的各种表达方式,以探讨其中的异同,解释其中的文化内涵,为对越汉语教学提供参考。

  3. 研究对象 在汉语和越南语,“死”虽然有很多种意思但它的第一个义项,也就是它的基本义就是:“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特别是用于人来说,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言色彩,不同的交际目的,我们就会选择对“死”的不同的说法。本文只针对两种语言里面关于“死”的第一个义项的各种表达来进行初步研究。

  4. 对比研究内容 • 按身份等级 • 按年龄 • 按宗教 • 按致死原因 • 丧礼习俗 • 独特的文化背景

  5. 1. 按身份等级 1.1 皇帝 • 汉语:皇帝的死就像山陵崩塌一样,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要说“崩”、“崩逝”,此外还有:“驾崩”、“暴崩”、“崩陨”、“升霞”。 • 越南语:giá băng (直接从汉语“驾崩”翻译过来),băng hà(“崩霞”相当于汉语的“升霞”)。 1.2 大臣 • 汉语:诸侯死为:“薨”;大夫死为“卒”,一般官员死称“逝”,士死曰“不禄”、“不得”;“陨”:称元帅、大将之死;“困”:称上等人物之死。 • 越南语:官员死用 “thất lộc”(“失禄”,相当于汉语的“不禄”)。除了对皇帝以外,官员的死亡都称“hoẳng”(薨)。

  6. 1.3 平民 汉语:去世、永别、谢世等。

  7. 2. 按年龄 2.1 年幼时死 • 汉语:不满20岁死曰“殇”,又分为三类:8-11岁为“下殇”,12-15岁为“中殇”;16-19岁为“上殇”。但男子已订婚,女子许嫁则不为“殇”。“溺”或“夭亡”也可通称未成年人之死。 但在讣告上往往以“疾终”、“云终”、“告终”代之。 • 越南语:不比汉语复杂,对年龄小而死的人,只称chết yểu,chết non (都是“夭死”)。

  8. 2.2 青壮年死 • 汉语:比较常用的同义词包括“逝世”、“去世”、“谢世”。但在讣告上写“疾终”、“引魂幡”。 • 越南语: “死”(chết),讣告上写“từ trần”(辞尘 ,意思是与红尘告辞)、“qua đời”(逝世) 或 “tạ thế”(从汉语的“谢世”直接翻译过来)。 在讣告上写“hưởng dương + 年龄”(享阳+年龄)。

  9. 2.3 老年死 汉语:“寿终”、“正寝”、“长逝”、“作古”、“弃养”(则是对父母去世的婉称,指:父母去世,子女不能继续奉养)。

  10. 3. 按宗教 3.1 佛教 • 汉语:和尚死谓之“圆寂”、“云寂”;喇嘛死谓之“涅槃”;“坐化”:谓修行有素的人,端坐安然而命终(有称“菩提坐化”)、“归于极乐”、“西游”。 • 越南语:直接从汉语的“圆寂”和“涅槃”翻译过来。

  11. 3.2 道教 • 汉语:道士死谓之“羽化”;按宗教观点:“见阎王”、“登仙”、“驾鹤归西”、“含笑九泉”。 • 越南语:道教从中国传入越南,所以在越南也有“见阎王”这种说法 (chầu Diêm vương),其他还有: Đi buôn muối 去贩卖盐 (“去贩卖盐”, 因为“盐”跟“阎王”的“阎”同音,所以民间中有这样一种说法。) ngậm cười nơi chín suối 含笑之处九泉 (直接从汉语的“含笑九泉”翻译过来。)

  12. 3.3 基督教 • 汉语:归主、进入天国 • 越南语:见表7 về với Chúa 归于主(意思跟“归主”一样) lên nước Thiên Đàng 上国天堂(到天堂之国) hiến linh hồn cho Chúa 奉献灵魂给主(给主奉献灵魂)

  13. 4. 越南民间信仰 越南祭拜祖先的习俗

  14. 4. 按致死原因 4.1 主动死亡 • 汉语: “殉+ 原因” • 越南语: “ tuẫn +原因” 可见,在指称“主动求死”者时,两国表达方法相同,均采用以“殉(tuẫn)”打头的褒义动词。 4.2 被动死亡 • 汉语:牺牲、就义)、遇难。除此之外,汉语还有:揭难、藏难、田径、随(称饿死的人)。 • 越南语:除了“hi sinh”(意思跟汉语的“牺牲”相同),另外没有对上面几种死亡的专用词。要说明因某某原因而死,只说:chết(死)+ 原因。 如:chết đói(饿死), chết bệnh(病死), chết cháy(烧死), chết đuối(溺死)等。

  15. 5.丧礼习俗 • 汉语:“入地”、“入土”、“命染黄沙”、“归丘”、“入木”、“就木”。 • 越南语: về dưới ruộng 回下田地(回到田地里去) ngủ với giun 睡觉与蚯蚓(跟蚯蚓一起睡觉) chán cơm thèm đất thích nghe kèn 厌倦米饭馋土爱听喇叭 (厌饭馋土爱听喇叭) Đắp chiếu 盖席子

  16. vào hòm 进棺(入棺材) đi tàu ngầm sáu tấm 乘坐潜艇六板(木)(乘坐六张木板做成的潜艇) đi với ông sáu tấm 和mặc áo sáu tấm 走一起爷六板穿衣服六板 (跟六板爷一起走)(穿六板的衣服) xanh cỏ (变)绿草(野草生长很旺,一片绿色) nhận hoa huệ/ hoa cúc 接收百合花/菊花

  17. 6.独特文化背景 • 汉语: “翘辫子”、“上八宝山了” • 越南语:按照胡志明主席的说法,一个革命者或者社会主义者谢世时,称之为: Đi gặp Các-mác Lê-nin 去 见 马克思 列宁 在越南的首都河内市有一个地方是全市的公墓区,名叫文典(Văn Điển),因此还有一种说法叫“去文典”(đi Văn Điển)。

  18. 结论 语言是文明发展的标志,是社会生活的表现,所以,根据“死”一词在汉语和越南语的不同称呼,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把握两种语言、词汇的异同,而且还对两国文化和社会背景有了更深了解。

  19.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