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第十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上)

第十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上). 第一節戰後政局與國共關係. 抗戰勝利後,國共爭鬥不休,同時台灣發生「 二二八事變 」此不幸事件 嚴重的 通貨膨脹 問題、社會凋敝、民心浮動 青年學子在全國各地掀起一波波的 學運 這些皆成為中共發展的助力. 隨著二次大戰戰事進行,台灣青壯人力日漸枯竭,總督府於是動員學徒投入勞役,甚至讓 14 、 15 歲的少年「志願」從軍。圖為 1944 年,台北學生動員的場景 資料來源:經典雜誌 85 ,頁 98 , 2005.8. 1944 年台灣青年軍. 1944 年,台灣青年以天皇赤子的身分,在歡送出征的場面中,遠赴一場不屬於自己的戰爭

zurin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十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上)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上)

  2. 第一節戰後政局與國共關係 • 抗戰勝利後,國共爭鬥不休,同時台灣發生「二二八事變」此不幸事件 • 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社會凋敝、民心浮動 • 青年學子在全國各地掀起一波波的學運 • 這些皆成為中共發展的助力

  3. 隨著二次大戰戰事進行,台灣青壯人力日漸枯竭,總督府於是動員學徒投入勞役,甚至讓14、15歲的少年「志願」從軍。圖為1944年,台北學生動員的場景隨著二次大戰戰事進行,台灣青壯人力日漸枯竭,總督府於是動員學徒投入勞役,甚至讓14、15歲的少年「志願」從軍。圖為1944年,台北學生動員的場景 資料來源:經典雜誌85,頁98,2005.8

  4. 1944年台灣青年軍 1944年,台灣青年以天皇赤子的身分,在歡送出征的場面中,遠赴一場不屬於自己的戰爭 資料來源:經典雜誌78,頁61,2005.1

  5. 戰後的中國社會 1949年3月,無視政府禁令店舖公開 兌換銀元 資料來源:老照片編輯部,2001,另 一種目光的回望,頁093,山東山東畫報 1948年11月23-29日,上海爆發爭兌黃金 潮,圖為銀行前等待兌換黃金的民眾資料 來源:老照片編輯部,2001,另一種目 光的回望,頁091,山東山東畫報

  6. 參加台灣光復的學生隊伍 資料來源:時報文化編輯委員會,2000,珍藏20世紀台灣,頁205,台北時報

  7. 戰局逆轉 • 1947年中華民國頒布憲法,1948年正式邁入憲政,同時亦是國共爭鬥中戰局逆轉的關鍵時期 • 1947年11月,東北完全落入共軍手中,即中共所稱之「遼瀋戰役」,共軍取得大批武器,總兵力首次超越國軍,奠定勝利的基礎 • 1948年10月底的「徐蚌會戰」(中共稱為「淮海戰役」)後,國軍棄守華中 • 1949年1月底共軍在「平津戰役」後進入北平,此後完成控制長江以北。加以蘇俄大量支助其武器,使用國軍完全失去軍事對抗力量與談和條件

  8. 蔣中正引退 • 1948年10月徐蚌會戰後,國軍轉趨劣勢,政府內外出現一片和談聲浪 • 朝野盛傳「蔣中正下台中共不來」、「蔣中正下台美援就來」,1949年元旦蔣中正發表和平文告,1月21日宣布引退,由副總統李宗仁代行總統職 • 1949年4月共軍攻陷南京,9月華北、西北盡入共軍手中。1950年3月國軍在大陸最後一個據點西康西昌亦被攻陷

  9. 中華人民共和國 • 1949年9月,中共召開「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政府組織法、建都北京、使用公元紀年,以及用五星紅旗為國旗 •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次日馬上獲得蘇俄的承認,東歐共產國家相繼承認之

  10. 台灣光復圖 資料來源:福爾摩沙傳奇:台灣的歷史源流,2000, 行政院文建會中辦室

  11. 國民黨退守台灣 • 蔣中正原本就不寄望國共和談,因此1949年1月21日引退前便將空軍、軍火及國庫資產轉移台灣 • 1949年10月25日共軍進犯金門,史稱「古寧頭戰役」、11月4日共軍再進兵舟山群島之登步島,兩次戰役粉碎共軍攻佔台灣的企圖 • 1949年12月7日國民政府正式遷都台北,迅速獲得美國承認。1950年6月韓戰爆發,美國恐怕共黨勢力赤化日韓,遂下令第七艦隊協防台灣,同時積極提供台灣軍事、經濟援助,海峽兩岸對峙局面自此成形

  12.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團登上停泊在東京灣上的密蘇里號,簽署無條件投降書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團登上停泊在東京灣上的密蘇里號,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資料來源:經典雜誌85,頁105,2005.8

  13. 美國第七艦隊 • 1943年3月15日由美國西南太平洋部隊改名而來,其責任區為西太平洋與印度洋地區,作戰與行政指揮隸屬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總部設在日本橫須賀,到21世紀初為美國駐外規模最大的艦隊 • 艦隊曾參與二次大戰太平洋戰爭、韓戰、越戰與波斯灣戰爭,而以在韓戰中的角色最為吃重。韓戰爆發後,美國杜魯門總統下令第七艦隊中立台灣海峽,被視為台灣安定的關鍵 • 1969年尼克森總統下令縮小台海巡邏規模,至1970年7月15日台海巡弋完全停止

  14. 大陸赤化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於天安門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資料來源:中國全紀錄,頁599,台北錦繡

  15. 參考、延伸閱讀資料 • 丘為君、張運宗,2003,走入近代中國,台北五南 • 中國全紀錄,台北錦繡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