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一、光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1 光是什么?. 光是一种频率极高的 电磁波 , 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波动性; 光在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光的粒子性(量子性)。. 2 光学的发展. 几何光学. 波动光学. 量子光学. 3 光学树的树干之间的联系. 四个物理常量: h 、 c 、 λ 、 x. 普朗克常量 h 联系光的波动性和量子性. 光速 c 联系麦克斯韦方程组,以说明光 的电磁波性。. 用光波长 λ 是否趋于零以区分几何光学 和波动光学.

zwi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一章 绪 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绪 论 一、光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1 光是什么? 光是一种频率极高的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波动性; 光在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光的粒子性(量子性)。 2 光学的发展 几何光学 波动光学 量子光学

  2. 3 光学树的树干之间的联系 四个物理常量:h、c、λ、x 普朗克常量 h 联系光的波动性和量子性 光速 c 联系麦克斯韦方程组,以说明光 的电磁波性。 用光波长λ是否趋于零以区分几何光学 和波动光学 用电极化率 x是标量还是张量以区分光 在各向同性介质和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 用电极化率 x对光场的响应是线性还是非线性以区分线性光学和非线性光学。

  3. 4 经典光学的主干——麦克斯韦方程组 光作为电磁波,光的干涉、衍射、光拍 光的调制、偏振光的干涉等空域和时域的线性叠加,均出自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线性性质。 光的偏振性也出自电磁波的横波性。 5 支干——线性叠加 以线性叠加为支干,分支是相干叠加(复振幅叠加)和非相干叠加(强度叠加) 上述线性叠加均以简谐函数为基本函数,遵从共同的数学变换,即傅里叶变换。

  4. 6 光学技术的应用 军事上测距、制导;激光核聚变; 医学上在心血管和手术方面的应用; 建筑上准直、丈量; 激光在生物方面的应用; 光计算机;激光印刷;激光加工; 光纤通讯、信息处理; 二、 我国古代光学方面的成就 三、20世纪前的光学发展简史

  5. 指纹采集图样

  6. 微粒说: 牛顿把光描绘成为从发光物体发射出来的,作高速运动的一种非常细小的粒子。 微粒说能解释光在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和光在介质面上的反射。无法解释光在两种介质界面的折射现象以及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波动说: 惠更斯的波动说:光是在充满整个空间的特殊介质“以太”中传播的某种弹性波。 能解释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光在玻璃或水中传播比在空气或真空中慢。

  7. x k=+2 k=+1 S * 1 S * I k= 0 S * 2 k=-1 k=-2 托马斯扬的波动说:光的干涉现象 杨氏双缝实验

  8. 屏幕 屏幕 阴 影 菲涅耳光学衍射现象 缝较大时, 光是直线传播的 缝很小时, 衍射现象明显

  9. 惠更斯 菲涅耳原理: 从同一波阵面上各点所发出的子波,经传播而在空间某点相遇时,也可相互叠加产生干涉现象。 认识到光波是一种横波,确立了两种不同偏振态的光波在界面上的折射、反射公式。解决了光波在一些非均匀晶体中传播的问题。 麦克斯韦方程组预言了电磁波,推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波一致。预言光是一种以波的形式通过以太传播的电磁扰动。

  10. 牛顿力学 { 经典 物理学 热力学与经典统计物理 经典电磁学 (以麦克斯韦方程组为基础的) 从文艺复兴开始到十九世纪末,物理学经过300多年的发展: 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W.Thomson) 1900年在瞻望 20世纪物理学的一篇文章中说: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 他甚至认为:“未来的物理学真理将不得不在小数点后第六位去寻找。” 1894年迈克耳逊在芝加哥大学的拉伊尔松实验室揭幕式上的演说提出了这一有名看法。后来他告诉密立根他对引用这句话很遗憾。

  11. 迈克耳逊实验 (1887年) 爱因斯坦: (1905年,1916年) 相对论 开尔文提到 “两朵乌云” { 黑体辐射实验(紫外灾难) 普郎克:量子论 (1900年) X射线 1895年 放射性 1896年 电子 1897年 三大发现: 爱因斯坦光子说 (1905年) 光的波粒 二象性 解释光电效应现象 (1887年) 构造原子模型、 解释和预见原子谱线 波尔氢原子理论 (1913年) 量子力学 德布罗意假设 (1923年) 提出物质波概念 描述德布罗意波的行为 薛定谔方程 (1926年) 对微观粒子的测量局限性 描述自然的任何尝试 必然存在的内在不确定性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 (1927年)

  12. 四、二十世纪若干重大进展摘要 1、迈克耳逊与莫雷实验通过观察地球相对于以太运动的“零结果”,证实了以太是不存在的。 2、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否定以太的存在。明确了光是电磁波,其传播不需什么媒体,能在真空中传播,并确立了质能关系:E=mc2 3、波粒二象性:光电效应与康普顿效应

  13. m A K O O O O O O G V B O O 光电效应实验装置

  14. X 射 线 谱 仪 晶体 φ 石墨体 X 射线管 康普顿实验装置示意图

  15. 4、 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认为辐射不是连续的,而是量子化。爱因斯坦提出“光子”的概念,认为每个光子的能量与频率成正比,即 E = hγ,h 为普朗克常量。 5、伽博的“波前重建”理论,指导实验摄制了包括光波强度与相位信息的全息照片。 6、激光的出现带来划时代的革命。 新概念、新分支:二次谐波、参量放大、锁模、时间相干、空间相干、光学双稳态、皮秒级、飞秒级的超快速光学、电光调制等

  16. 激光(LASER)受激辐射光放大 把微波光量子放大器(MASER)的原理应用到可见光波段,制成第一台激光器 1、激光的特点: 高功率、高亮度、单色性好、方向性好 2、激光器的组成: 工作物质、光学谐振腔、激励能源 3、激光器的种类: 气体激光器:氦氖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准分子激光器;固体激光器:红宝石晶体激光器、YAG;染料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

  17. 电磁波谱 频率 波长 22 13 10 10 γ 射线 0 A 1 X 射线 9 1nm 10 紫外线 15 10 可见光 6 μ 10 1 m 红外线 12 HZ 10 1T 2 10 1cm 微 波 9 HZ 10 1G 雷达 1m 0 10 高频电视 调频广播 6 HZ 10 1M 3 10 1km 无线电射频 3 5 HZ 10 10 1K 电力传输

  18. 五、光是电磁波的一部分 长波段表现出显著的波动性。检测方法是利用电磁振荡耦合,得到输入信号的振幅和相位。 短波段表现出极强的粒子性。检测方法是利用它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得到粒子流的强度,而无需相位关系。 光通讯:光波作为信息的载体而远距离传输信息。 光信息处理:光波中的各种信息如相位、偏振态、频率的变化都可用光强的变化来测量。

  19. 狭缝 电 流 计 电 G φ 集 电子射线 K φ U 晶 单 镍 六、光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似性 德布罗意假设:一切实 物粒子(电子,分子... )具有波粒二象性。 1927年戴维孙(C.J.Davisson)和革末 (L.H.Germer)用加速后的电子投射到晶体 上进行电子衍射实验。

  20. 相似性: 1、光子与电子都是具有能量和动量的粒子 。都可以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而交换其动量和能量。 P = mv = h/λ,E = hν 2、光子与电子都可以进行衍射、偏折、成象。 不同点: 光子静质量为零,呈电中性; 电子具有质量,带负电荷 光子探针可利用超短光脉冲探测超快演变过程,具有更普遍的应用性。

  21. 扫描隧穿电子显微镜(STM)是利用一个极细的金属探针在与被观察的表面相距为纳米级的情况下发生的隧道效应。电子波在隧道中是指数衰减的,金属探针因而可探测到随表面形态变化的电流从而获得表面的图象。扫描隧穿电子显微镜(STM)是利用一个极细的金属探针在与被观察的表面相距为纳米级的情况下发生的隧道效应。电子波在隧道中是指数衰减的,金属探针因而可探测到随表面形态变化的电流从而获得表面的图象。 光子扫描隧穿显微镜(PSTM)是用一支极细的光导纤维与该表面相贴近到小于光波长的距离,在光疏介质中光子将会通过隧道效应而被耦合到光导纤维中而被检测到,由于被检测的表面所产生的衰减电磁场与该表面的形态相似,所以可逐点扫描并记录其强度而获得表面的图象信息。

  22. 光子能隙结构 电子在晶体的周期性晶格结构中运动时受到固体能带结构的限制。 同理光子在周期性结构的介质中传播时也受到约束。若光子的能量小于介质的禁带宽度则光子将受阻,当把发光的原子放在该介质的内部时,原子的发光会受抑制。 利用能隙结构制备在光波波段具有三维周期性结构的材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