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关于 2013 年中考物理复习的几点建议

关于 2013 年中考物理复习的几点建议. 教育厅教研室 徐建国 电子信箱 : nxjysxjg66@126.com 2013 年 4 月. 一、 命题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物理 《 课程标准 》 为命题依据,体现新课程理念及要求。发挥中考命题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检测和导向作用,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改善学生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学习,推进初中物理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初中物理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基础的物理知识,认识物理学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方法。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关于 2013 年中考物理复习的几点建议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关于2013年中考物理复习的几点建议 教育厅教研室 徐建国 电子信箱:nxjysxjg66@126.com 2013年4月

  2. 一、命题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体现新课程理念及要求。发挥中考命题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检测和导向作用,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改善学生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学习,推进初中物理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初中物理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基础的物理知识,认识物理学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为此,必须突出物理学科注重观察、实验、注重知识应用、注重理性逻辑思维培养的特点。 要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的能力。

  3. 中考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不过分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主干、重要的物理知识、基本能力要重点考查。中考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不过分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主干、重要的物理知识、基本能力要重点考查。 鉴于中考的选拔功能和导向功能,试题会具有适当的灵活性、探究性和开放性,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质疑的创新精神。 结合我区初中物理教学实际,积极探索,稳中求变,稳中求进,逐步引导,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保证中考命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试题的难度系数保持在0.60——0.65之间。

  4. 二、考试内容 1、《物理课程标准》“科学内容标准”中规定的学习主题。 八年级学习内容约占40%,九年级学习内容约占60%。 2、以下内容不作考试要求 力的图示 、颜料的混合、电阻的串并联等效电阻的计算、核能。

  5. 三、考试要求 1、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理解,强调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运用物理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知识的简单复现。 2、突出知识应用,体现学科特点 注重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发展的有机结合,让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学以致用。问题的设置力求具有新颖性、启发性、探索性,以避免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 要注意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学习、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 知识——意义——能够解决什么问题——生活中哪些现象用到这些知识——怎样应用学到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6. 3、重视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立足于考查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意识,在答题要求上充分反映学生的思维品质。避免背实验、机械地记实验结论、盲目地在“黑板上做实验”的现象。

  7. 要引导学生对初中用到的基本仪器的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归纳总结。如果不能正确使用就谈不上用它们去做好实验,更不可能去设计探究实验了。要引导学生对初中用到的基本仪器的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归纳总结。如果不能正确使用就谈不上用它们去做好实验,更不可能去设计探究实验了。 对课本中安排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想想做做等实验,弄清目的、观察现象、用到什么研究方法、数据如何分析和处理、得到了什么结论等全面理解。做到了这些,中考实验才会少丢分或者不丢分。

  8. 中考对科学探究的要求 A、发现和提出问题: 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能书面表述发现的问题. B、设计实验 (1)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设计实验方案; (2)尝试选择实验探究方法和所需实验器材; (3)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通过观察和实验,正确收集和记录数据; (2)收集有用资料;(比如给出洗衣机铭牌参数,要求在许多数据中选取解题有用的数据) (3)尝试评估有关信息的科学性; (4)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书面说明操作; (5)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

  9. D、分析与论证 • (1)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 • (2)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 • (3)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 • (4)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 • (5)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 • E、评估与交流 • (1)有评估探究过程和结果的意识; • (2)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问题; • (3)尝试改进探究方案,有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 (4)能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

  10. 4、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 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强调对知识的理解。为此,我们在试题素材的选取和设计时,注重情境创设,力求让学生经历:识别物理现象→概括遵循的规律→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考试中感受到所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及其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物理知识学而有用。

  11. 中考各种题型的特点 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规律是否掌握,要求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再认或识别物理知识、现象,进行直接或者是简单的应用。 应用题——强调能力立意,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试题素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在具体情境中再现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活”而不偏,“活”而不难,在试题表达上做到简明清晰、通俗易懂,减少抽象的学术用语,降低学生理解试题的难度。 实验探究题——考查学生对《标准》中提出的探究要素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试题设计梯度合理,难度适中,既关注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要求,又将质疑、创新能力的考查融于基本问题之中,不脱离初中物理教学实际。

  12. 四、关于复习教学的几点建议 中考复习教学追求效益,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生在中考中能够取得好成绩! 如果学生学习没有收获或收获不大,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事倍功半,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低效甚至负效的教学,无用功太多。 所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有效复习是关键!

  13. 要有课标意识 • 命题的依据是课标,不是教材。要研究课标的教学要求,研究课标中“学习行为动词”的界定,把握教学目标。切忌不顾课标要求而加深、拔高要求。要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复习一定要强化集体研究,这是一种职业良心!一是对学生负责,二是对自己负责,脱离《课程标准》单兵作战,凭直觉、凭经验的盲目复习,很难保证不贻害学生,背上良心债。

  14. 注意引领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复习教学要注意指导学生把各章、各单元的知识进行有效梳理,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这是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前提。 例如:要指导学生学会自己读书——学生成绩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 ①问题化:自己看书的时候,以节为单位 ,把每一节所讲的内容首先给问题化 。看一看这一节教材讲了哪几个问题。 ②重点化:重要概念、规律、方法的归纳与总结 ③要点化:把重点问题要点化。 ④系统化:建立这一单元知识与前后知识的联系

  15. 习题训练恰到好处,适度拓展 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度习题训练、适度地拓展、拔高。习题不是做得越多越好、也不是越难越好,贵在有效、得法。注意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的框架结构,可通过求同存异,举一反三,举三归一、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途径,来提高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宜给学生订购复习资料,让学生在题海中苦苦挣扎! 没有一份外来资料是为你的学生量身订做的。 • 老师可以适当参考一些外地的资料,但要想实现高效的复习,就必须做好各种资料的筛选、整合。

  16. 指导学生做好实验 要杜绝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 的现象。中考实验题强调理解,试题中没有现成的实验可“背”;学生只有真正做过实验,真正理解了实验原理,才能解答好实验题。 抓实验促能力。实验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形成学生各种能力的基础。多年来的经验是: ①“基础问题尽可能不丢分,能力问题尽可能少丢分”。对于实验的复习,仍然强调基础性。 ②带领学生做好基本实验,规范学生的基本操作,提高学生对实验的进一步认识。 ③ 适度设计或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与基础知识紧密结合的、带有一定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亲自感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和进一步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17.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引导学生养成有条理地分析问题的习惯。同时要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进行阅读、查表、识图、分析数据、分析现象、语言组织、表达等多种能力的培养。

  18. 提高自己复习讲课的效能 基本要求——问题要能够讲清楚。 努力追求——讲解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起点; 讲解每一个问题要简洁明了,富有理性,即逻辑理性; 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及其衔接过渡,都要强调流畅的逻辑性。 这对学生形成严谨、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能力,至关重要。这是比知识更为重要的课程目标。

  19. 学生中考常常出现的问题有: • 简答、 分析说理题丢分,对给定的物理过程不清晰,缺少必要的认知体验(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做实验等),导致回答问题常常抓不住问题的实质; • 读不懂题目,不会借助物理示意图分析问题,回答问题 “辞不达意”等。 原因是学生对知识没有理解,根子在哪里?在老师身上!物理是一门非常理性的学科,教师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教师对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及其应用讲不清楚、对实验过程、原理、操作要素的前后顺序等解释不清,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等缺少逻辑理性,学生分析和回答问题哪里会有条理?

  20. 预祝各位中考好成绩!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