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7

創新思維 ( 三 )

創新工程系列講座─. 創新思維 ( 三 ). 創意思維模式、生態思維模式、創新思維的輔助工具. 主講人:王廷興 博士 台北科技大學冷凍空調系 副教授 消防設備師,電機技師,建管甲級技術士,合格仲裁人,升降梯檢查員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 諮詢委員. 創新思維 ( 三 ). 創意思維模式 生態思維模式 創新思維的輔助工具. 何謂創意思維模式. 一般人因生活、工作、學習、處理事務 … 等環境的影響,已形成了一套「各自不同且固定」的思維模式,為了 要迅速且有效的突破此種「僵化思維的桎棝」而能隨機產生創意 ,其所應用的一種思維模式,謂之。.

adeli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創新思維 ( 三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創新工程系列講座─ 創新思維(三) 創意思維模式、生態思維模式、創新思維的輔助工具 主講人:王廷興 博士 台北科技大學冷凍空調系 副教授 消防設備師,電機技師,建管甲級技術士,合格仲裁人,升降梯檢查員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 諮詢委員

  2. 創新思維(三) • 創意思維模式 • 生態思維模式 • 創新思維的輔助工具

  3. 何謂創意思維模式 一般人因生活、工作、學習、處理事務…等環境的影響,已形成了一套「各自不同且固定」的思維模式,為了要迅速且有效的突破此種「僵化思維的桎棝」而能隨機產生創意,其所應用的一種思維模式,謂之。

  4. 創意思維的原則 • 採用跳脫習慣,傳統的思考方法,也就是「跳躍思考」。也就是「脫線思考」。 • 創意性思維方式則要求在經驗基礎上,利用新資訊,活用已有知識,尋找新關係、新方案,並積極主動地用獨特、新穎的手法來解決問題。

  5. 創意思維模式的種類 1.垂直創意思維模式 2.水平創意思維模式

  6. 垂直創意思維模式 • 以連續性邏輯思考為主軸,在不變主體的本質特性下的創新思維法。這些創新都有一個共同因素:這些創新涵蓋對產品或服務做不斷的改變,但調整本質卻不在此範圍內。 • 採用的技巧:模組化、變更大小、變包裝、變更設計、考量互補發展,減少顧客勞心勞力…等。

  7. 垂直創意思維模式案例(行銷) • 是以固定市場為前提,因此這些創新只發生在同一個競爭類別內。 • 能增加市場規模,並加速潛在消費者轉變為現有消費者。 • 競爭者在創新時也會重覆應用市場區隔,市場就會變得過度零散及飽和。

  8. 垂直創意思維模式方法上的應用例(行銷)

  9. 水平思維的概念 創意大師波諾博士定義為「透過把腦中儲存的概念做出敏銳的重組,以產生創意構想的方式來運用資訊的一套流程」。

  10. 水平思維的形式 • 模型分析(意指我們腦中既定的概念)。 • 改變這些模型的技術(意指改變模型的方法)。 水平思維模式擅長創造,而垂直思維模式則擅長選擇。

  11. 水平創意思維模式的概念 • 選擇一項要素,做出水平位移,並把所引發的缺口連結起來。 • 由下而上,由具體事項到一般事項。

  12. 水平創意思維模式的步驟 • 選出一項重點 • 為引發刺激,先進行水平位移產生缺口。(lateral displacement) • 建立關聯性

  13. 水平創意思維模式的重要觀念 • 重 點 • 水平位移 • 缺 口 • 關聯性

  14. 1.重點 這裡所謂的「重點」,可能是我們想要專心致力的任何事情。重點可以是要解決的問題、要達成的目標,或者只是一個簡單的物體。

  15. 2.水平位移 水平位移則是在邏輯思考順序中的一項干擾。這構想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但卻能引發刺激(水平位移相當於常用在創意中的「刺激」概念)。

  16. 3.缺口 唯有採跳躍性的思維,缺口才能產生。產生缺口的唯一方法就是暫時打斷邏輯思考,產生了非邏輯性的措辭,其方法有:取代、調整、結合、強化、去除、重新排序…。

  17. 4.關聯性 通常,把水平位移應用到一項重點時,就會創造出一種分割,進而產生一個缺口(gap)這個缺口看似一項問題,其實卻是創意的來源。這個缺口就是我們所需要的「刺激」。為什麼?因為人腦是會強迫關聯性持續下去的自主系統。如果兩個毫無關聯的構想出現在腦海中,我們就會思考如何進行必要的額外位移,直到找出邏輯關聯性為止。

  18. 舉例說明 已知: 重 點:花 必備特性:凋謝 目 的:產生創意

  19. 水平位移 花 花凋謝 永不凋謝 水平位移

  20. 由水平位移所創造出口的缺口 缺口 花 凋謝 永不凋謝 水平位移

  21. 關聯性 人造花 花 凋謝 永不凋謝 水平位移

  22. 水平創意思維的常用技巧 • 創造缺口的技巧 • 創造關聯性的方法

  23. 1.創造缺口的技巧 • 取代:將某一特性的人、事、物、時、空、環境,由另一特性的替代(特性的改變)謂之。以非潛在客戶取代潛在客戶。 • 調整:調整觀察人、事、物、環境、時、空的角度、方位、角色…等產生新的意義謂之。如:無法閱讀的書。 • 結合:將兩種不同的人、事、物、環境、時、空,予以任意連接在一起,產生新的「意義」謂之。如:在家、出外時用同一支電話。 • 強調:強化某一項功能、特性、效用…等,產生新的意義謂之。如:通行全球的行動電話。 • 去除:將人、事、物、環境、時、空某些特性予以去除,產生新的意義。如:沒有時間特性的遊戲。 • 重新排序:工作上或處理事務上的流程,將有序列排序的特性,予以重新排列,其優先順序產生新的意義謂之。如:客人未達飯店就先行歡迎他。

  24. 產生缺口的技巧-舉例 • 取 代:在情人節改送檸檬 • 調 整:除了情人節之外,全年每天都送玫瑰花。 • 結 合:在情人節送玫瑰花和鉛筆。 • 強 調:在情人節送好幾打玫瑰花(向上強化)或只送一朵玫瑰花(向下強化)。 • 去 除:情人節時不送玫瑰花。 • 重新排列:在情人節送玫瑰花給一位愛慕者。

  25. 產生缺口距陣表

  26. 2.創造關聯性的方法 形成缺口 列出阻確的問題或要素,並想出解決的辦法 找出一個解決方案 新的產品/服務/活動出現 想像解決方案中實際操作的流程 確認上流程想像過程中阻礙連接的問題或要素   評 估: 1.原創性? 2.可行性? 3.影響性? 4.市場價值? N Y 企劃書

  27. 創意思維模式 人物、團體、組織、政策、服務、活動、情節…等 • 賦予新效用(不變實體) • 重新定義產品特性,改變及移動原有產品不可分或重要的組成必備要素,且阻礙新特性與產品的連接(改變實體). 不合邏輯的缺口 關鍵要素 (重點) SS 自主想像思維 SS SS 既有的必要特性 關係聯接思維 最後方案連接 新特性 平移技巧 取代 強調 結合 調整 去除 排序重新

  28. 創意思維的應用流程圖 開始 不斷在腦中自主想像建立邏輯關聯性? NO 選出一項重點 YES 產生:各種合乎邏輯關聯性的解決方案 選擇變數(特性..) 進行變數水平位移 NO 評估解決方案之效用及價值? 引發刺激 YES 完成 產生創意缺口

  29. 創意思維的自我訓練方法 • 調變認知的重新定義法 • 綜合聯組的反分析法 • 聚焦簡淺的問題陳述法 • 學習模仿的創造定位法 • 敏銳細緻的全面觀察法 • 迅速有效的圖像記憶法 • 肢動活動的全腦刺激法 • 科幻小說的想像滋育法 • 語言文、圖的情境體驗法

  30. 1.敏銳細緻的全面觀察法 日常生活中,不斷訓練自己,直到一套「自主的觀察思維模式」在潛意識中滋長成熟。 日常訓練法:利用每日乘車的時間觀察2-3位乘客的姿態,把他們分別記錄下來,並且予以分類,找出他們完全獨立的部份。

  31. 2.迅速有效的圖像記憶法 語言思考是快捷且經濟的,但圖象思考就變成了冗長的過程,但容納了較多的細節,細節就是創意的材料,它讓你看到和別人不一樣的人、事、物、活動…等。看到的不同,想的也不同。同時圖象式思考讓你有更自然、更簡單的記憶,圖象的內涵。 日常訓練法:選一樣要學習的教學影碟,編定學習的時程,然後每天先看影片,再在腦中「重播」數次,盡可能仔細然後再依腦中記憶的影片內涵,模仿各種動作,如:太極拳影象學習。

  32. 3.肢動活動的全腦刺激法 • 要刺激右腦,就要常動左手或左腳,因此,將習慣右手投藍的動作,改用左手投藍,一面可擺脫習慣,更可刺激右腦,突破習慣的模式,也就是常問:有其他的…嗎?(others?) • 日常訓練法: • 幾十年來,我每天都是這樣作的,我可能改變個方法嗎?…… • 這是唯一的方法嗎?是對的嗎?有沒有其他方法?還是只是一種習慣嗎?……

  33. 4.科幻小說的想像滋育法 • 科幻小說的格式 • What if…假如…會怎樣… • If only…如果當初… • If this goes on…事情繼續發展會怎樣… • 假如這一部份,它容許我們做各種「違反事實」、「違反常情」「違反習慣」的假設 • 情節自行想像編寫 • 日常訓練法: • 每日找一些題目自問:例如,台灣財政持續惡化,我們的收入會怎樣?

  34. 5.語言文、圖的情境體驗法 文字、語言、圖像都是意義的載體,當新的概念產生、語言、文字、圖像必隨之發生變化-新字彙、新流行語或舊字新義。因此,當語言、文字、圖象發生變化,也意味新的概念(新的生活方式)已經產生。 例如:message -> 按摩(抓龍) -> 純按摩 -> 馬殺雞 -> 指壓、油壓、粉壓 -> ……等。 日常訓練法:聽一聽不同年齡層人的對話,看報或看招牌,想一想有什麼新語言,新字、怪字,探索其背後「概念」及「生活方式」的改變。

  35. 6.調變認知的重新定義法 • 認知改變時,對問題的界定與解釋都跟著改變: • 我們前面說過,「認知的改變」是重要的創意來源。個人的認知每天都在變,整個社會的認知也每天在變;但他的變化漸進的、緩慢的、不惹人注目的。 • 當認知發生改變的時候,我們對問題的界定與解釋都應該跟著改變。 • 我們的思考所面對的社會,和月球一樣是不肯靜止的。一次的判斷或解釋並不能永遠適用我們想像的問題,因為我們心中的問題可能已經不在那裡了。 • 不斷重新解釋自己的角色,不斷重新解釋社會的特性,不但是創意人的思考方法,也是所有想在社會不被淘汰的人的必備訓練。 • 日常訓練法 • 垂直調變-漸距推遠法。例:衣服認知的改變-珍惜-任意擁有-流行-名牌。 • 水平調變-水平平移,產生新的、不相干的認知。例:不同角色產生不同的認知和行為。

  36. 7.綜合聯組的反分析法 • 垂直及平移交互練習。1.選定一個行業試著以逐漸擴大其營業範圍的定義。2.假設自己是設計師的角色去看工程施工,然後以承包商的角色去看工程施工。 • 分析和綜合是兩種不同的思考能力。分析是「同中求異」,它的能力表現在把別人看圯來相同的東西說成不同或不相干。綜合是「異中求同」,他的能力反映在「把別人看起來不同的東西說成相同或相關」。綜合能力是直覺性的、創造性的。綜合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創意。 • 同一個問題發生兩個答案,因為回答的人考慮了發問者的不同條件(冉有是個保守退縮的人,他需要鼓勵;子路是個積極莽進的人,他需要抑制)。這種求同、求平衡、求妥協的思考方式,就是綜合的工作。 • 謀士常做分析的工作,領袖常做綜合的工作。 • 日常訓練法: • 每天找出兩個不相干事務的共通之處(杯子與蒼蠅),再將二者間找到一個有用或有趣的組合。

  37. 8.聚焦簡淺的問題陳述法 • 提問題的要點 • 問題要淺:也就是最基本的問題,如: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 • 問題要清楚,要表達問題的重點,如有困難,試著用幾個方式去問同一個問題。經濟學家傅利曼遇到別人問他問題時,喜歡說:「且讓我改一下你的問題。」 • 判斷問題的重要性:問自己如果這個問題有了答案,我們會知道些什麼?如果所知的和其他知識沒有關聯,或改變不了眾所周知的學問,這個問題不是重要的問題,如果問題只有一個答案,沒有其他可能性,這是「替代問題」 • 日常訓練: • 以5W1H的思維模式提問 • 仿放杜拉克的問句: • 你真正想要作的是什麼?what • 你為什麼要作?Why • 你現在正在作什麼?What(now) • 你為什麼這樣作?Why 、how

  38. 9.學習模仿的創造定位法 • 杜拉克下結論說:創造性模仿者並沒有發明產品或服務,他只是將原始創新產品或服務變得更完美,並將之適當定位。在原始產品推出時,似乎缺少了些什麼。或許原始產品應該具備一些額外的功能;或許是原始產品或服務的市場區隔須稍做調整,以滿足另一個不同的市場;又或許原始產品的市場定位雖然正確,但創造性模仿品卻能提供它所缺少的東西。 • 大部份的創意,是改良的、模仿的,也就是說,創造性模仿的目標是創造,而不是仿冒。 • 創造性模仿是透過對他人創意的分析瞭解,再予以重新組合、改良、產生不同功能,價值的「新」東西,這就是創意。 • 日常訓練: • 閱讀或觀察他人的創意,予以深入分析、瞭解其創意的結構、觀念、手法、內涵…等,再予以改良、取代、重組…等技巧創造新的創意。

  39. 何謂生態思維法 觀察自然界間運行的規律,抽取其象徵性的暗喻,作為思維邏輯的基礎。應用於人、事、物、時、空,互相間之關係、影響、互動…等複雜改變的解釋、推理、預測…等。

  40. 陰陽論 陽 陽 陰 陰 陽 陰

  41. 陰陽及氣血、榮衛 陰 (主) 血 榮血 全身的榮養 氣 榮氣 陽 血 (主) 氣 抵抗外來病源的力量 衛氣

  42. 相生關係模式圖

  43. 相剋關係模式圖 火 木 4 土 1 2 3 5 水 金 1 水剋火 2 火剋金 3 金剋木 4 木剋土 5 土剋水

  44. 五行人物時空表

  45. 六十甲子與甲旬、空亡表

  46. 時間五行化

  47. 時間的單位

  48. 創新思維的輔助技巧 • 矩陣思考法 • 奧茲波恩思考查核表 • 用5W2H1O思考法 • 樹狀關聯思考法 • 要因思考法 • 聯接思考法 • 組合思考法 • 移花接木法 • 智力激勵法 • 其他

  49. 1.矩陣思考法 • 應用矩陣區隔的互相關聯性,廣泛應用此觀念性的思維領域中。 • 矩陣可分為2維﹝2x2﹞、3維﹝3x3﹞、多維的﹝mxn﹞結構。 • 矩陣常可用於機能、比較、相關……等觀念性思維的一種輔助工具。

  50. 1.矩陣思考法 靜態構成概念如下圖: 縱、橫座標軸,箭頭方向表示人、事、物、時、空增加的方向,反向則表示減少。其中各格表示的意義,因其增加、減少之組合,而有不同的意義。 增加,多… 多 多 少 多 少 少 少 少 增加,多…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