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582 Vues
中 華 民 國. 游泳裁判教練協會. 適應體育暨 C 級游泳教練講習會. 歡 迎 各 位 蒞 臨 本 會. 游泳選手的培訓概論. 講 師:磨京生. 磨京生 講師 簡介 ◆ 中華民國國家級游泳教練 ◆ 台灣省運、區運蛙式金牌 ◆ 世界杯成人泳賽蛙式金牌 ◆ 資深游泳代表隊金牌教練 ◆ 中華民國游泳裁判教練協會高級技術委員 、甲級講師。. 訓練成人化。 過早專項化。 訓練體制不夠完善和健全。. 一、青少年的運動訓練之不當做法. 骨頭的末端有容易引起損傷的成長線。 關節的柔軟性較大,一旦發生拉傷,韌帶
E N D
中 華 民 國 游泳裁判教練協會 適應體育暨C級游泳教練講習會 歡 迎 各 位 蒞 臨 本 會
游泳選手的培訓概論 講 師:磨京生
磨京生 講師 簡介 ◆ 中華民國國家級游泳教練 ◆ 台灣省運、區運蛙式金牌 ◆ 世界杯成人泳賽蛙式金牌 ◆ 資深游泳代表隊金牌教練 ◆ 中華民國游泳裁判教練協會高級技術委員 、甲級講師。
訓練成人化。 過早專項化。 訓練體制不夠完善和健全。 一、青少年的運動訓練之不當做法
骨頭的末端有容易引起損傷的成長線。 關節的柔軟性較大,一旦發生拉傷,韌帶 附著處容易疼痛。 關節軟骨較成人厚,對撞擊較敏感,易發 生離斷性骨炎。 肌肉及肌健較為柔軟,較易引起疼痛。 肌肉較為脆弱,容易因過度使用而疼痛。 二、青少年發育期身體特徵
1.培養興趣與體能時期。 2.提升技術專門性訓練時期。 3.高度技術為主的時期。 三、青少年應注重運動感覺及神經肌肉協調的合理運動訓練
(一).三大功能系統 1. 磷酸肌酸(CP) 2. 糖酵解系統 3. 有氧功能系統 四、根據不同能量代謝系統進行訓練
(二)不同游泳項目的供能系統 (表A-1)
(三)制訂訓練計晝時的參考數據 1. 對不同距離比賽項目運動員,每種訓練類型的建議距離
2.對各年齡組運動員的每種訓練類型的建議距離2.對各年齡組運動員的每種訓練類型的建議距離 (表A-3)
(四)根據能量系統進行訓練的方法 1.有 氧 訓 練 (表A-4)
2.無 氧 訓 練 (表A-5)
1. 耐乳酸訓練 組 距:300~1000M。 重複距離:75~200M,25M/50M的距離亦可 ,游2~12次,以3~6組為佳。 休息間歇:較長距離重複5~15分,較短距離 分組以5~30秒為佳。 速 度:儘可能最快速度。 每週游量:2000~3000M。 (五)各項肌力、耐力訓練建議值
2. 產生乳酸訓練 組 距:200~600M,每次訓練1~3組。 重複距離:20、50、75M。 休息間歇:1~3分。 速 度:比無氧閾值(A.T.)快5秒。 每週游量:2000~3000M。
3. 爆發力訓練 組 距:200~300M,每次訓練1~2組。 重複距離:10~50M。 休息間歇:30秒~5分。 速 度:最快或接近最快速度。
4. 基本耐力訓練 組 距:2000~10000M,其他20~120分。 重複距離:任何距離。 休息間歇:5~30秒。 速 度:每100M比無氧閾值速度慢2~4秒。
5. 無氧閾值耐力訓練 組 距:2000~4000M 18歲以上, 其 他25~40分 重複距離:25~4000M。 休息間歇:10~30秒。 速 度:無氧閾值速度。 每週游量:12000~16000M。
6. 超負荷耐力訓練 組 距:1500~2000M 18歲以上, 其他20~25 分。 重複距離:25~2000M。 休息間歇:30秒~2分。 速 度:每100M比無氧閾值速度快1~2秒。 每週游量:4000~6000M。
簡易健康檢查報告表 檢查日期:2002/03/16 隊別:游泳 性別:M
簡易健康檢查報告表 檢查日期:2002/03/16 隊別:游泳 性別:F
根據選手在訓練階段中所取得血液和尿液之各項檢測值,以觀察其營養量、訓練量。根據選手在訓練階段中所取得血液和尿液之各項檢測值,以觀察其營養量、訓練量。 訓練強度與恢復能力等相關的數據,並據此做為經常性訓練之內容與進度的參考。 (六)簡易健康檢查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