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第三十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第三十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束状带. 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 球状带. 盐皮质激素. 网状带. 性激素.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 Glucocorticoids. 【 化学结构与构效关系 】.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的化学结构. 抗炎作用增强,水盐代谢作用减弱. 【Structure-effects relationships】. 抗炎作用及糖代谢作用增强. C 1~2 双键的引入 :可的松 泼尼松 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

adi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三十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十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2. 束状带 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 球状带 盐皮质激素 网状带 性激素

  3. 第一节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 【化学结构与构效关系】

  4.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的化学结构

  5. 抗炎作用增强,水盐代谢作用减弱 【Structure-effects relationships】 抗炎作用及糖代谢作用增强 • C1~2双键的引入 :可的松泼尼松 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 • C16羟基的引入: 泼尼松龙曲安西龙 • C6甲基的引入 : 泼尼松龙甲泼尼龙 • C9氟的引入: 泼尼松龙倍他米松 地塞米松

  6.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比较

  7. 【体内过程】 • 吸收:口服、注射均可吸收,亦可从皮肤、黏膜吸收 • 分布:入血后90%与血浆蛋白结合 • 代谢:经肝脏转化 • 排泄:肾脏排泄

  8. 1. 生理效应 【药理作用与机制】 • 糖代谢:增加肝、肌糖原含量和升高血糖 • 蛋白质代谢 :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蛋白质合成负氮平衡 • 脂质代谢:大剂量长期应用可致向心性肥胖 • 水和电解质代谢:保钠排钾

  9. 2.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 • 增强儿茶酚胺的血管收缩作用 • 增强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的作用

  10. 3.抗炎作用 特点: • 抑制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 • 抑制炎症反应的不同时期 • 一定程度地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

  11. 抗炎作用的基本机制——基因效应

  12. GR GR Hsp70 Hsp70 Hsp70 IP IP IP Hsp90 Hsp90 Hsp90 GC CBG GC GC GC GC GR GR GR 转录 CBG 基因 nGRE GRE mRNA nGRE GRE Response Protein 转录因子(如转录因子活性蛋白-1,AP-1)与DNA上的nGRE结合后,通过mRNA的作用合成细胞因子而引起炎症反应。GCS与GR结合进入细胞核内,与nGRE结合使AP-1的作用受阻,细胞因子合成减少,缓解炎症。 GCS与GR结合进入细胞核内,与GRE结合使脂皮素-1合成增加,抑制了磷脂酶A2,许多炎症因子的生成减少,因而发挥抗炎作用。 G R G R Hsp90 Hsp90 Hsp90 Hsp90 Hsp90 Hsp90 Hsp90 Hsp90 GC GC Hsp90 Hsp90 G R G R Hsp90 Hsp90 GC GC GC GC GC GC G R G R Response Protein mRNA

  13. 抗炎作用机制 • 抑制炎症相关因子的基因转录 • 抑制细胞因子的基因转录 • 抑制化学因子的基因转录 • 抑制黏附分子的基因转录 • 抑制炎症介质相关酶的基因转录 COX-2 iNOS PLA2

  14. 促进抗炎因子的基因转录 ①促进抑制蛋白脂皮素1(lipocortin 1)的转录 抑制磷脂酶A2前列腺素、白三烯 ②促进血清白细胞蛋白酶抗制剂的转录 ③促进IL-10的转录 ④促进IL-1受体拮抗剂的转录 ⑤促进I-κB的转录 • 抑制炎症相关受体基因的表达

  15. 4.免疫调节作用 小剂量抑制细胞免疫 大剂量抑制体液免疫 • 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机制: • 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影响 • 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 对免疫细胞的其他影响

  16. 5.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 增加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的数量 • 减少血液中淋巴细胞的数量

  17. 6.抗毒作用 ①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 ②减少内热原的释放,降低体温调节中枢对内热原的敏感性

  18. 7.抗休克作用 • 维持糖皮质激素对儿茶酚胺的“允许作用” • 减少NO过量生成 • 升高血糖 • 抑制免疫反应与炎症

  19. 8.中枢作用9.糖皮质激素的非基因介导的效应 负反馈调节 抗过敏效应

  20. 【临床应用】 • 替代疗法: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 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过敏性疾病 • 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 • 治疗炎症及防止某些炎症的后遗症 • 血液病 • 局部应用

  21. 【不良反应】 1.长期大剂量应用引起的反应 •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 诱发或加重感染 • 消化系统并发症 •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 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等 • 诱发精神异常 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皮肤变薄、多毛、浮肿、低血钾、高血压、糖尿病等。

  22. 2.停药反应 •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 反跳现象

  23. CRH ACTH (-) (-) 下丘脑 腺垂体 肾上腺皮质 Glucocorticoids

  24. 禁忌证 严重的精神病(过去或现在)和癫痫,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新近胃肠吻合术,创伤修复期,骨折,角膜溃疡,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糖尿病,严重高血压,孕妇,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麻疹、霉菌感染等。

  25. 【用法与剂量】 适用于急性、重度、危及生命的疾病的抢救 • 大剂量冲击疗法 • 一般剂量长期疗法 • 小剂量替代疗法 多用于结缔组织病和肾病综合征等 适用于治疗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脑垂体前叶(腺垂体)功能减退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

  26. 【合理应用原则】 • 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 • 合理选择,足量足疗程 • 应逐步减量停药,以防引起旧病复发或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 及时应用其他辅助药物

  27. 大纲要求 • 掌握糖皮质激素类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 掌握糖皮质激素类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28. 1.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的基本机制是 A.快速效应 B.基因效应 C.膜效应 D.细胞因子效应 E.转录因子效应 2.下面哪项不是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的机制 A.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的连锁反应 B.抑制一氧化氮合酶和环氧化酶-2的表达 C.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D.增加肝、肌糖原含量 E.非基因快速效应 答案 答案

  29. 3.下面哪项不是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A.抗炎作用 B.免疫抑制 C.抗过敏 D.降血脂 E.抗休克 4.下面哪项不是糖皮质激素抗休克作用的机制 A.抑制某些炎症因子的产生 B.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 C.降低血管对某些缩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 D.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 E.降低心脏收缩力,缓解心肌缺血状态 答案 答案

  30. 5.经体内转化后才具有药理活性的糖皮质激素是:5.经体内转化后才具有药理活性的糖皮质激素是: A.泼尼松 B.氢化可的松 C.地塞米松 D.倍他米松 E.氟轻松 6.长期用糖皮质激素,突然停药产生反跳现象的原因: A.ACTH 分泌增多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肾上腺功能亢进 D.患者对激素产生了依赖性或病情尚未完全控制 E.患者对激素产生了成瘾性 答案 答案

  31. 7.糖皮质激素抗毒作用机理是: A.对抗细菌外毒素 B.中和细菌内毒素 C.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 D.加速细菌内毒素的排泄 E.加速机体对细菌外毒素的代谢 8.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是: A.严重哮喘伴有高血压 B.病毒感染 C.精神病人服用苯巴比妥引起的过敏性皮炎 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带状疱疹 答案 答案

  32. 9.糖皮质激素诱发消化系统并发症的原因,错误的是:9.糖皮质激素诱发消化系统并发症的原因,错误的是: A.抑制胃粘液分泌 B.增加胃酸分泌 C.增加胃蛋白酶分泌 D.降低前列腺素保护胃粘膜的功能 E.直接损伤胃肠粘膜 10.糖皮质激素治疗哪种休克效果最佳: A.感染中毒性休克 B.低血容量性休克 C.过敏性休克 D.心源性休克 E.疼痛性休克 答案 答案

  33. 简答题 1.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主要药理作用。 2.简述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的机制。 3.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34. 选择题答案: 1B 2D 3D 4E 5A 7C 8D 6D 9E 10A

  35. 1. 糖皮质激素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包括: (1)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能抑制多种原因造成的炎症反应。 (2)免疫抑制与抗过敏作用 糖皮质激素能解除许多过敏性疾病的症状,抑制因过敏反应而产生的病理变化,并能抑制组织器官的移植排异反应,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也能发挥一定的近期疗效。 (3)抗休克作用 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适用于各种严重休克,特别是中毒性休克的治疗。 (4)抗毒素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减少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 (5)对代谢的影响:糖皮质激素能增加肝、肌糖原含量,并且升高血糖。 (6)允许作用 糖皮质激素对某些组织细胞虽无直接作用,但可给其他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称为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

  36. 2. 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的基本机制是基因效应(又称基因组机制),具体表现为:(1)对炎症抑制蛋白及某些靶酶的影响;(2)对细胞因子及黏附分子的影响;(3)对炎细胞凋亡的影响。 另外,非基因快速效应是糖皮质激素发挥作用的另一重要机制。主要包括非基因的受体介导效应和生化效应两类,主要特点为起效迅速、对转录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不敏感。

  37. 3. (1)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诱发或加重感染;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消化系统并发症;肌肉萎缩、骨质疏松、伤口愈合迟缓等;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等。(2)糖皮质激素的停药反应包括: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和反跳现象。

  38. 编者:贾乙(重庆第三军医大学 )

  39.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