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0 likes | 1.04k Vues
動物倫理. 重棍擊殺小海豹 台灣成凶手 99.4.14. 台灣連鎖藥妝店及購物頻道 行銷的海豹製品,很多都是 來自被殘忍屠殺的野生小海豹! 將近 97 %出生不到 3 個月、絕大部分不滿 1 個月,海豹寶寶甚至不曾下水游泳。 出生 12 至 14 天的豎琴海豹是銀色毛皮,稱為白袍; 19 天左右則是銀灰色的「披頭」。 年長的公海豹也因亞洲市場對鞭類「壯陽物」需求而被活活殺害。. 2006 年 6 月 25 日台灣的法學 碩士方某將淩虐一隻兩個 月大小貓的過程,包括以 “吊掛、剪鬍鬚、吃胡椒 粉、吃沐浴乳、瓶蓋嗚口 鼻、夾子夾耳朵、橡皮筋
E N D
台灣連鎖藥妝店及購物頻道 行銷的海豹製品,很多都是 來自被殘忍屠殺的野生小海豹! • 將近97%出生不到3個月、絕大部分不滿1個月,海豹寶寶甚至不曾下水游泳。 • 出生12至14天的豎琴海豹是銀色毛皮,稱為白袍;19天左右則是銀灰色的「披頭」。 • 年長的公海豹也因亞洲市場對鞭類「壯陽物」需求而被活活殺害。
2006年6月25日台灣的法學 • 碩士方某將淩虐一隻兩個 • 月大小貓的過程,包括以 • “吊掛、剪鬍鬚、吃胡椒 • 粉、吃沐浴乳、瓶蓋嗚口 • 鼻、夾子夾耳朵、橡皮筋 • 綁四肢”等PO在網路上。文 • 章並最後使用簡體中文加 • 附了:“只不過把她砸在地 • 上一下而已就骨折了...我以 • 後會多領養一些貓來玩”等 • 言語….
博士生 殺貓魔重判一年半99.3.30 • 國內出現第一起因為虐待動物而被判重刑的案例。前台大博士生李念龍被控,前年在網路上一次領養超過10隻出生不到2個月的小貓咪,沒想到他不是好好養,而是殘忍虐貓,還把照片PO上網路,其中4隻小貓尾巴被割斷,慘遭剝皮、四肢骨折慘死街頭,經過網友人肉大搜索揪出李念龍,現在台北地方法院判決出來,法官認為他高學歷又沒有悔意,認定他虐待3隻幼貓致死,依違反動物保護法,將他重判1年6個月。 • 法官:眾生平等 豈容人類以虐殺為樂
保護動物的規範 • 1978年聯合國「動物權利的世界宣言」 動物的生存權、受尊重的權利、免於被虐待的權利、野生動物生存於固有環境下的權利、家畜等。 • 1998年台灣為尊重動物生命及保護動物,特制定動物保護法,並於同年正式施行。
保護動物的根本問題 • 食用或使用動物是人類生存所不得不然的困境?還是 一種古老的習慣?或是一種商業化的趨勢? • 動物可以是我們的朋友、家人,可以和我們和平共存。 • 但是冰冷的法律說,動物是「物」,屬於可交易的財產(例外:保育類動物)。 • 這 是不得不然的必要,還是貪圖口腹之慾的貪念與人類沙文主義的自大?
動物倫理 (一)傳統上人們認為動物只有工具價值 (二)反對傳統態度的人認為,動物也具有道德地位。 小北極熊努特Knut
本週主題 ◎動物只具有工具價值嗎?動物有沒有權利? ◎動物值不值得我們在道德上給予尊敬或關懷? ◎造成動物受苦的作法是道德上被允許的嗎?
西方傳統思想中的動物地位 • 植物是為動物而存在,動物則是為了人類而存在—馴化動物是為了能役使它們,和作為食物,野獸也是為了人的食用及其它物質上的舒適,例如穿著和工具,世界不會沒有任何目的地造物,所有動物一定是自然為了人而造的。 ~亞里士多德 • 我們要批駁那種認為人殺死野獸的行為是錯誤的這種錯誤觀點。動物天生是要被人所用,這是一種自然的過程。相應地,根據神的旨意,人類可以隨心所欲地駕馭之,可殺死也可以其他方式役使。因此,上帝對諾亞說,如這些綠色的牧草,我已把所有的肉給了你。 ~聖多瑪斯
Rene Descartes (1596-1650) • 現實(reality) 可有心靈(minds)和物體(bodies) 兩個部份(型態)。心靈包含思考、感覺和意識。物體包含身體和空間的事物。 • 動物具有生命,但卻和機器無異,只有物體,沒有心靈。 • Kant 倫理學說 • 康德—對動物只有間接義務 • 具有自由和理性行為能力的個體,才是道德考量的對象。 • 其他生物缺乏這樣的能力,所以不列入道德考量的範圍。 11
支持動物倫理的看法 (一)共同的觀點: • 動物不是機器,動物也有感知能力。 • 殘酷對待動物,使其承受不必要的痛苦和折磨是道德上錯誤的行為。 • 哲學家的共識:具感知能力者值得某種程度的道德關懷。 (二)爭論點:該給動物多少關懷?
反對動物倫理者的看法 1. 只有人類才有道德地位,動物只具有成為人類資源或工具的間接價值 2. 必須具有某些性質的存在者,才具有道德地位,這些性質譬如:擁有靈魂、強的家庭臍帶關係、使用語言、人類的成員、具有人格或道德能力。
動物及人類之異同處 • 不同處 人類-有自省能力、理性、道德觀、及語言文字 動物-沒有 動物-有飛行能力、獵捕能力、敏銳的感官知覺及潛水能力 人類-沒有 • 相同處 均有感知能力,能感覺痛苦。 ◎莊子曰: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
動物的處境 • 動物被壓迫--動物實驗 為了追求醫療、科技及化學用品的進步 • 動物被買賣--經濟動物 為了追求經濟效益的最佳化
動物被壓迫(實驗動物) • 為了各種試驗以酒精、尼古丁、大麻、咖啡因、茶等測試靈長類動物;藥品上市前的試驗(LD50, 50%的致死率);清潔及化妝用品上市的試驗利用新品噴灑在兔子眼中觀察是否會潰爛。 • 為了各種研究以電擊棒等逼迫動物操作儀器,如:利用黑猩猩取代飛行員操作飛行器。其目的只是一味的追求科技進步。
動物被買賣(經濟動物) • 為了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最高效益而做了違反動物自然生活的法規,其觀念是減少活動空間便可以增加經濟效益 • 配種 ex:種豬逼生(在越短的時間內生越多賺越多) 不顧動物的生理健康與自然法則逼迫生育 • 肉雞、肉牛、肉豬 逼吃,在狹隘的生存空間下不斷地逼迫進食長成病態的身體,無法完整過完一生,打入維生素和抗生素來維持鮮嫩肉質。
嫩牛肉即小牛犢的肉 生產過程的特點: 1。禁止運動 2。配方飲食 3。控制時間 為了什麼? 用小牛犢的痛苦換來人的口感的良好?
◎蛋鷄 在一張A4紙大小的生活空間下擠下兩隻蛋雞擁擠的生著蛋
為什麼不用電動屠宰? • 為什麼買溫體豬肉而不是冷藏豬肉? • 台灣某些消費者或加工業者,偏好豬隻經過緊迫後所 • 產生的深紅色豬肉,而排斥電宰豬肉屠宰前短時間之 • 緊迫所產生蒼白的「水樣肉(Pale, soft and Exude; • PSE)」。 • 屠宰人員就不得不在屠宰前先將豬隻加以綑綁,使之 • 緊迫,並在豬隻清醒時予以刺血屠宰,以得到色澤夠 • 紅的“乾硬肉(Dark, Firm and Dry; DFD)”,來配合某些 • 消費者或加工業者的需求。
Fur trapping 捕捉皮草獸 How many dead animals does it take to make a fur coat?生產一件外套需要多少隻動物?
彼得·辛格( Peter Singer )和動物解放運動 • Peter Singer極力主張將哲學倫理學拓展到動物問題 • 黑人解放運動vs.種族歧視 • 婦女解放運動vs.性別歧視 • 動物解放運動vs.物種歧視 • 他認為,基本的道德準則是 • 所有的利益都應當給予平等的考量
辛格:信仰十八世紀邊沁的效益主義學說,認為道德要求增加整體的快樂,減少痛苦,故倡導動物解放(1975),學說主要內容如下:辛格:信仰十八世紀邊沁的效益主義學說,認為道德要求增加整體的快樂,減少痛苦,故倡導動物解放(1975),學說主要內容如下: (1)尊重能感受痛苦的動物動物與人類一樣有中樞神經系統,能感受外來刺激,我們不該認為動物無語言能力而不給予道德考慮。 (2)基於利益平等原理,反對物種主義人類的平等是基於利益平等的原理,同時也應該作為人與其他物種間的道德基礎。
邊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 --有一天動物會得到它們不該被剝奪的權利,法國人已經覺察到黑色的皮膚不能作為一個人受到折磨的理由。有一天,我們也會覺察到,有幾條腿、毛皮、尾巴等因素也不能作為任意虐待動物的充分條件。 -道德的界限何在?是推理能力?還是語言能力?事實上,一隻成年的馬或狗要比一個初生的嬰兒還要有理性,也更能交流。因此,根本的問題不在於它們是否能推理,也不在它們是否能交談,而在它們是否能感受痛苦。
我們得在對待動物的態度上來個根本的轉變,包括飲食結構、農業生產方式、科學實驗方案,還有對荒野、狩獵、陷阱,對穿戴動物皮毛,對馬戲、圍獵及動物園等的反思。總之,大量的痛苦是可以避免的。我們得在對待動物的態度上來個根本的轉變,包括飲食結構、農業生產方式、科學實驗方案,還有對荒野、狩獵、陷阱,對穿戴動物皮毛,對馬戲、圍獵及動物園等的反思。總之,大量的痛苦是可以避免的。
效益主義 1. 效益主義追求最大多數的最大幸福。 2. Peter Singer認為效益計算必須將所有的動物都平等地考慮進去,因為動物具有能力經驗到痛苦和快樂。
辛格論動物的道德地位 ◎ 人們對於非人類的動物,在觀念上和實踐上所表現的歧視 , 辛格稱為「物種歧視」 (speciesism)。他認為,物種歧視和人們曾經抱持的種族歧視 (racism) 及性別歧視 (sexism),都是基於偏見的產物,所不同者僅在物種歧視的對象完全是針對非人類的動物而已。 ◎他相信,過去人們藉以反對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的理由,將會同樣要求我們反對物種歧視,否則我們的平等原則將缺乏堅強的基礎。因此他主張,我們應當把適用於我們這個物種所有成員的有關平等的基本道德原則,擴大適用到其他物種的成員。
Equal consideration of interests利益的平等思考 • 利益的平等思考的觀念是允許不同動物有不同之待遇 (如給牛吃草,給老虎吃肉),但要求我們在做(道德)決定時,對動物之相似利益要按照相同之比重對待。 • 因此,如果打羊一巴掌與打人一巴掌有相同之傷害時,無論羊或人,都不對。(這就是道德利益的平等思考)
Peter Singer’s utilitarianism彼得辛格之效益主義 • 效益主義目標是最大化滿足所有物種之偏好(包括人類)。 • 權衡動物的基本利益(生命)與人的次要利益(鵝肝醬/veal)。 • 效益主義透過邊線原則(sidelining principle),以「微小之更好結果而非微小之更差結果」之原則下,有利於動物。
什麼特徵是某個生物擁有道德身份的判準呢? • Singer採用了Bentham的觀點:我們考慮的不應是它們的推理能力,也不應是它們的語言交流能力,應考慮的是它們忍受痛苦覺知能力。 • 忍受和享樂的能力是有沒有利益的先決條件,是在我們有意義地談論利益之前必須滿足的條件。 ------Animal Liberation,Peter Singer
Singer認為,忍受(及享受)能力一個生物擁有利益全部的必要條件。他用「覺知」(sentience)來表達忍受或/及體驗快樂的能力。覺知是擁有利益的必要條件。一個無覺知能力的物體無所謂利益。Singer認為,忍受(及享受)能力一個生物擁有利益全部的必要條件。他用「覺知」(sentience)來表達忍受或/及體驗快樂的能力。覺知是擁有利益的必要條件。一個無覺知能力的物體無所謂利益。 • 有知覺的生物有利益有道德身份 • 困難:不同的生物利益有別,即使同樣是人,忍受能力也不同,因此比較痛苦程度很困難。 • 但這種考慮可以有效地限制為了追求某種舒適而給其它生物造成痛苦。
批判 • 效益主義的老問題:度量問題 • 基本和次要利益的劃分 • 基本利益:生命、食物、水、衣物及避免劇烈痛苦 • 次要利益:室內馬桶、汽車、皮衣、空調和美食 • 效益大就可以合理化殘忍的行為嗎?體育運動及娛樂常把人類的快樂建築在動物的痛苦上,如果很多人類的快樂就在這幾隻可憐的動物身上,該行為可被證成嗎?如鬥雞…。
湯姆·雷根(Tom Regan)和動物權利 湯姆·雷根(Tom Regan)從權利概念出發討論動物保護,明確指出某些動物是有權利的,且這些權利意味著我們有 強烈的道德義務。
基於動物權利的論證 1. Tom Regan認為動物具有強的意義的道德權利,和人一樣具有內在價值,必須被當成目的。 2. 動物和人具有平等價值和權利,因為他們分享相同的精神能力,即他們具有感知能力、是生命的經驗主體。 -非人類的動物是生命的經驗主體,正如人類一樣。 -所有經驗主體都具有平等的內在價值。 -所有具有平等內在價值者都有資格享有平等的道德權利。 -因此,非人類動物具有平等道德權利。
Tom Regan 義務論 • 區分道德主動者(moral agents)和道德被動者(moral patients) • 道德主動者,個體是自由且理性,可了解其義務,可以選擇其行為,且可負責的。 • 道德被動者,正常的成年人擁有道德身份,是道德的主動者。而幼兒、精神不正常者或昏迷狀態的人缺乏理解和選擇的能力,因此他們不能被稱為道德主體,他們沒有義務也不能對做或未做某事而負責任,事實上他們是道德被動者(moral patient)。 但我們不能因此拋棄他們,儘管他們不能做完全的道德主體,但他們依然有道德身份。 • 無論是道德主動者或是被動者,都應該被尊重,成為道德考量的對象。 • 哺乳動物,有天賦價值,值得尊敬和平等對待。 • 屬於平等主義(egalitarian)的理論。
雷根:認為生命主體都具有傳承的或天賦的價值,質得人類尊重,因此所有動物都應給予道德考慮(1983),其學說內容重點如下:雷根:認為生命主體都具有傳承的或天賦的價值,質得人類尊重,因此所有動物都應給予道德考慮(1983),其學說內容重點如下: (1)生命主體具有傳承價值值得尊重 任何具有意識的生命主體都具有傳承價值,值得道德者尊重。 (2)強調權利的個體性 如果生命社區的個體成員獲得尊重時,生命社區整體亦獲得尊重。此觀點不同於環境論者。 (3)物種不具有道德權利 僅個體具備道德權利,物種不是個體,因此不具道德權利。
作為生命的主體,不僅僅意味著活著,也不僅僅是有知覺。生命的主體….有信念和願望,有知覺、記憶、及對未來的感覺,包括他們自己的未來;有感覺幸福和痛苦等情緒的生活;有偏好和福利利益;在追求其願望和目標時有行為能力;有對時間的心身確定能力;在其實際生活中獨立於他們相對別人的工具性之外的生活體驗上的好壞。作為生命的主體,不僅僅意味著活著,也不僅僅是有知覺。生命的主體….有信念和願望,有知覺、記憶、及對未來的感覺,包括他們自己的未來;有感覺幸福和痛苦等情緒的生活;有偏好和福利利益;在追求其願望和目標時有行為能力;有對時間的心身確定能力;在其實際生活中獨立於他們相對別人的工具性之外的生活體驗上的好壞。 ------Tom Regan
嫩牛肉牛犢的不幸是令人嘆惜的——讓人產生心靈上的劇痛...。但是根本的錯誤不在痛苦,不在苦難,不在剝奪。這些只是構成錯誤的內容。更糟糕的是,它們並非根本錯誤,根本之錯在於允許我們視動物為資源用來吃、或來驅使、或做運動、或當成錢的這個體制。嫩牛肉牛犢的不幸是令人嘆惜的——讓人產生心靈上的劇痛...。但是根本的錯誤不在痛苦,不在苦難,不在剝奪。這些只是構成錯誤的內容。更糟糕的是,它們並非根本錯誤,根本之錯在於允許我們視動物為資源用來吃、或來驅使、或做運動、或當成錢的這個體制。 ——Tom Regan, The Case for Animal Rights
假定那木欄中是你的孩子,或者設想你自己一生下來就受到那樣的待遇,你怎樣看這件事呢?人與動物到底什麼地方不同呢?我們為什麼要關心它們呢?假定那木欄中是你的孩子,或者設想你自己一生下來就受到那樣的待遇,你怎樣看這件事呢?人與動物到底什麼地方不同呢?我們為什麼要關心它們呢? • 喬納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的《一項溫和的建議》(A Modest Proposal) • Regan認為,人類擁有某具體形式的價值,可稱為固有價值。它是獨立於利益、需要或對他人的用處的價值,即其自身的價值。
為什麼從理論上將道德主動者或受動者當作食物、靶子、娛樂工具或奴隸是錯誤的呢?為什麼從理論上將道德主動者或受動者當作食物、靶子、娛樂工具或奴隸是錯誤的呢?
Regan的 “尊敬原則”認為,公平性要求尊敬地對待所有具有固有價值的個體。 • 動物可以是生活的主體,至少某些哺乳動物有“要求擁有生活的”特點。這些動物因而便有固有價值,而公平性要求我們尊重它們。 • 動物擁有權利,意味著人類相對地有強烈的道德義務。
為何要給動物這樣的權利?有何道德理由? • 一般言之,道德權利(moral rights)是非常強烈的訴求,沒有更高的利益得以超越之,咸認為是來自於原本擁有之基本之利益(very basic interests of those that hold them.) • 具有「生命主體」之動物,意即不僅是具有意識的活著而已—牠們有信心、欲望、情緒生活、以及建立己身生命福利之能力。據此,湯姆雷根主張應給予鳥類以上之動物一個與生俱來的價值,從這個價值湧出與生俱來的道德權利,故應予以尊重。 • 這樣的權利建立了一個不計後果的嚴厲規則,就是禁止動物成為人類的資源,故要求中止動物農場與實驗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