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还 原 反 应

还 原 反 应. 第七章. Chapter 7: Reduction Reaction. 洛阳师院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 概 述. Figure 5.1. 第二节不饱和烃的还原 一 炔、烯烃的还原 1 多相催化氢化. 1 多相催化氢化法 (催化剂 Ni , Pd , Pt ). ① 镍为催化剂:. RNi(Raney Ni)( 活性 Ni):. 第二节不饱和烃的还原 一 炔、烯烃的还原 1 多相催化氢化. ②钯( Pd) 为催化剂. 第二节不饱和烃的还原 一 炔、烯烃的还原 1 多相催化氢化. ③铂( Pt) 为催化剂. 亚当斯催化剂.

adonic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还 原 反 应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还 原 反 应 第七章 Chapter 7: Reduction Reaction 洛阳师院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

  2. 概 述 Figure 5.1

  3. 第二节不饱和烃的还原 一 炔、烯烃的还原 1多相催化氢化 1 多相催化氢化法(催化剂Ni , Pd , Pt ) • ①镍为催化剂: • RNi(Raney Ni)(活性Ni):

  4. 第二节不饱和烃的还原 一 炔、烯烃的还原1多相催化氢化 ②钯(Pd)为催化剂

  5. 第二节不饱和烃的还原 一 炔、烯烃的还原1多相催化氢化 ③铂(Pt)为催化剂 亚当斯催化剂

  6. 第二节不饱和烃的还原 一 炔、烯烃的还原1多相催化氢化 亚当斯1889年生于美国波士顿,1908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在柏林E·费歇尔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这一年的国外学习为他以后一生的事业奠定了基础,使他成长为美国化学界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1913年回国后,亚当斯先在哈佛大学任讲师,主要研究课题是有机合成,他合成了许多药物,如丁卡因就是由他首次合成的。还有他合成的催化剂,后来成为实验室中最常用的一种催化剂,人们将其称为亚当斯催化剂。他对具有生理特效的天然产物也一直进行研究,并取得很多成果。此外他还对有机化学理论及美国有机化学工业都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一生发表了405篇文章。 美国亚当斯化学奖 Roger Adams Award in Organic chemistry 创办时间: 1959年.世界最有成就的一些有机化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都曾获得过亚当斯奖。如1965年获诺贝尔化学奖金的美国人伍德沃德、1969年获诺贝尔奖金的英国人巴顿等。 颁奖机构: 美国化学协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通信地址:1155 Sixteenth St., N.W., Wsshington,D.C. 10036,U.S.A

  7. 第二节不饱和烃的还原 一 炔、烯烃的还原1多相催化氢化 多相氢化因素:

  8. 第二节不饱和烃的还原 一 炔、烯烃的还原1多相催化氢化

  9. 第二节不饱和烃的还原 一 炔、烯烃的还原 2 均相催化反应 2 均相催化反应:(Ph3P)3RhCl, TTC(氯化(三苯瞵)合铑)、(Ph3P)3RuCl 苯 EtOH 丙酮 末端双键易氧化 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四取代

  10. 第二节不饱和烃的还原二 芳烃的还原反应 1 催化氢化 1 催化氢化 (高压高湿条件下)

  11. 第二节不饱和烃的还原二 芳烃的还原反应 2 Birch反应 2 Birch反应(伯奇还原) 芳香化合物用碱金属(钠、钾或锂)在液氨与醇(乙醇、异丙醇或仲丁醇)的混合液中还原,苯环可被还原成非共轭的1,4-环己二烯化合物。

  12. 第三节 醛、酮的还原反应一 还原成烃的反应1 Clemmensen还原 1 Clemmensen还原(酸性条件下反应) Zn-Hg 活性>Zn

  13. 第三节 醛、酮的还原反应一 还原成烃的反应1 Clemmensen还原

  14. 第三节 醛、酮的还原反应一 还原成烃的反应2 黄鸣龙还原 2 黄鸣龙还原(碱性条件下还原)

  15. 第三节 醛、酮的还原反应一 还原成烃的反应2 黄鸣龙还原

  16. 第三节 醛、酮的还原反应一 还原成烃的反应2 黄鸣龙还原

  17. 第三节 醛、酮的还原反应二 还原成醇的反应1 金属复氢化合物 1 金属复氢化合物还原剂 LiAlH4 KBH4 (1)LiAlH4为还原剂

  18. 第三节 醛、酮的还原反应二 还原成醇的反应1 金属复氢化合物

  19. 第三节 醛、酮的还原反应二 还原成醇的反应1 金属复氢化合物 ( 2)KBH4 NaBH4 LiBH4

  20. 第三节 醛、酮的还原反应二 还原成醇的反应1 金属复氢化合物

  21. 第三节 醛、酮的还原反应二 还原成醇的反应 2 异丙醇铝 2 异丙醇铝为还原剂(Meerwein-Ponndorf-Verley)米尔魏因-庞多夫-韦莱

  22. 第三节 醛、酮的还原反应二 还原成醇的反应 2 异丙醇铝

  23. 第四节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还原 一酰氯的还原 1 Rosenmund反应 1 Rosenmund罗森蒙德反应:催化氢化选择性还原醛的反应 酰氯用受过硫-喹啉毒化的钯催化剂进行催化还原,生成相应的醛: 反应物分子中存在硝基、卤素、酯基等基团时,不受影响。

  24. 第四节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还原一酰氯的还原2 金属复氢化合物 2 金属复氢化合物为还原剂

  25. 第四节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还原二酯及酰胺的还原1 酯还原成醇 1 酯还原成醇 ①金属复氢化合物为还原剂

  26. 第四节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还原二酯及酰胺的还原2酰胺还原成胺 2 酰胺还原成胺 (1)LiAlH4为还原剂

  27. 第四节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还原 三 腈的还原 1 还原成胺 1 还原成胺 ① LiAlH4为还原剂 RCN:LiAlH4=1:0.5 ② BH3为还原剂

  28. 第四节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还原 三 腈的还原 1 还原成胺 ③ 催化氢化 H2/Pt Ni Pd

  29. 第五节 含氮化合物的还原 一 硝基的还原1 活泼金属为还原剂 1 活泼金属为还原剂 ① 铁为还原剂 铁为电子供体,(酸性条件)

  30. 第五节 含氮化合物的还原 一 硝基的还原1 活泼金属为还原剂 ② Zn、Sn为还原剂

  31. 第五节 含氮化合物的还原 一 硝基的还原2 含硫化合物的还原 2 含硫化合物的还原 (1)硫化物 Na2S Na2S2 (NH4)2S NaHS

  32. 第五节 含氮化合物的还原 一 硝基的还原2 含硫化合物的还原 (2)含氧的硫化物 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在OH条件下

  33. 第六节 氢解反应 一 脱卤氢解 一 脱卤氢解(C-I C-Br C-Cl C-F) 催化氢化

  34. 第六节 氢解反应 一 脱卤氢解 (b)金属复氢化合物(LiAlH4)

  35. 第六节 氢解反应二 脱苄基氢解 二 脱苄基氢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