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健康 的 情绪

健康 的 情绪. 情绪是什么 ?. 提及情绪,很多人便道出── 「喜、怒、哀、乐」 四个字,除此之外,你对情绪的认识有又多少?何以我们要对它作了解? 自从 1995 年美国心理学作家丹尼尔.高曼 (Daniel Goleman) 出版「 EQ 」 ( 情绪智商 ) 一书后,情绪这个范畴开始为一般人所关注;事实上,心理学和医学界对情绪的分析,已有百多年的研究,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观点和解释,要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并不容易。.

ady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健康 的 情绪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健康的情绪

  2. 情绪是什么? 提及情绪,很多人便道出──「喜、怒、哀、乐」四个字,除此之外,你对情绪的认识有又多少?何以我们要对它作了解? 自从1995年美国心理学作家丹尼尔.高曼(Daniel Goleman)出版「EQ」(情绪智商)一书后,情绪这个范畴开始为一般人所关注;事实上,心理学和医学界对情绪的分析,已有百多年的研究,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观点和解释,要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并不容易。

  3. 我们试从一些心理学家的论述中,解释情绪的定义:丹尼尔.高曼(1995)在「EQ」一书把情绪定为「感觉及其特有的思想、生理与心理的状态,以及相关的行为倾向。」我们试从一些心理学家的论述中,解释情绪的定义:丹尼尔.高曼(1995)在「EQ」一书把情绪定为「感觉及其特有的思想、生理与心理的状态,以及相关的行为倾向。」 Lazarus (2000)指出「情绪是我们因外在或内在环境转变而产生的生理上、主观意识上和行动倾向上的反应。」 台湾学者张春兴(1989)解释「情绪是受到某种剌激所产生的身心激动状态,此状态包含复杂的情感性反应,与生理的变化。」

  4. 综观不同的定义,情绪可以是…… 一个函盖性的词语,代表各种不同的情感; 一个心理历程,涉及我们的精神变化; 一个讯息传递者,把我们对外在环境和事情 的主观理解,演绎出来。 一个会影响我们行为、思想、生理和心理的状态;

  5. 对情绪的误解? 误解一:有情绪等如「脾气臭」、「不理智」和「不快乐」 情绪只是一种对外在事物的个人反应,本身并 无好坏之分。思想模式和处理情绪的形式是否 恰当才是关键。 误解二:现实环境是决定情绪的最大因素 外在环境只是其中一项,有研究发现人的快乐, 与财富和生活水平并不成正比;我们的思考方法 和价值观等,才是影响情绪的重要因素。

  6. 误解三:人倾向乐天或悲观,全是天生的 大部份情绪是与生俱来,但很多情绪反应及表达的方式,却是后天学习的。学习处理多变的情绪,比天生的倾向更重要。 误解四:负面事情定会带来负面情绪 绝非必然!还要视乎个人的理解和思想的转化,例如考试失败令人感到沮丧,但亦可给自己检讨,下次作好准备;惯性的负面思想,会发展出悲观和抑郁的情绪,对自己造成伤害。 误解五:有情绪不要压抑,要尽情发泄出来 情绪是需要表达的,但要适中、懂得控制,「情绪管理」便是学习察觉和接纳情绪,允许自己有情绪,然后透过适当的方法表达及抒发出来。过份的压抑或发泄,皆会造成负面影响。

  7. 情绪是如何产生? 从生理角度的解释 从心理角度的解释

  8. 情绪对我们的影响? 情绪不只是一种内心表达,它跟我们的生活实在是息息相关,明白情绪对我们的影响,便晓得我们要好好管理情绪,亦等同于管理我们的人生。 生存的警号情绪就好像人心里的响闹,对外在环境产生反应,提醒我们作出应变。例如遇上火警,人内心会产生恐惧,传达我们需要逃离现场的讯息。 学习和工作的能源愉快轻松的心情让我们更专注和对事物产生兴趣,提高学习和工作的动机,相反负面情绪令人变得心不在焉,精神不振,思考混乱,做事较易出错。

  9. 沟通的桥梁 情绪帮助我们与人沟通,例如透过面部表情表达出讯息,让别人知道你当时的感受。情绪既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亦能破坏彼此的关系。情绪无分国界、文化和宗教,我们能透过表情、动作和文字等,让别人了解我们。

  10. 生理健康的指标 1) 任何情绪皆会令人产生生理变化和反应,如心跳加速、肌   肉拉紧和影响腺体分泌等,长期处于某一类情绪状态,便   会引起生理问题,如过度兴奋或焦虑会引致失眠,紧张会   产生胃痛和偏头痛等。 2) 不少医学研究发现,情绪与免疫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曾   面情绪的影响,当人看过轻松有实验研究正电影片段,相   比看到伤感情节时,心脏血管回复正常运作的速度会较快;   而情绪亦会带动某些细胞增加,提高免疫系统的能力。相   反,不少疾病和负面的情绪有关的,例如压 抑愤怒的女性较容易患上乳癌;压力下释放 出来的荷尔蒙,亦证明会影响我们的免疫力 和身体健康。

  11. 怎样才拥有『健康的情绪』? 何谓健康情绪?是否等如时常快乐?人总有情绪起伏之时,只强求快乐,并不完全符合健康的情绪。虽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解释何谓健康的情绪,但根据学者分析,综观一个拥有健康情绪的人,通常会有以下的特征: 1) 懂得察觉自己的情绪,透过思想行为、生理和与人相处等去了解情绪状况; 2) 有信心处理自己的情绪,有能力控制和调节情绪;

  12. 3) 思想正面,抱乐观和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视逆境或困难为磨练多于苦难;3) 思想正面,抱乐观和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视逆境或困难为磨练多于苦难; 4) 学会洞悉别人的情绪,有同理心,能易地而处,容易宽恕别人; 5) 推己及人,享受生命之余,亦乐于助人,让其他人感受到和谐与爱。

  13. 一个抗郁的年代 于二零零四年三月份发表的「中西区青少年健康调查」发现,近3000名学生中,两成小学生及三成中学生有抑郁症状,指标高于国际标准。近年类似的调查,在香港屡见不鲜,反映情绪病的问题备受关注;加上不少人面对经济和人际关系压力的影响,受情绪困扰,却没有及早求助。根据医院管理局早前的数据显示,全港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新症,由1997年5,029宗急升至2001年11,227宗,升幅高达123%,可见香港人面对情绪病或处理情绪健康方面,已经亮起红灯。   「病向浅中医」的道理无人不晓,但可惜的是,不少人察觉不到情绪病的病征,或一般人把病征视为个人的缺点(如焦虑误以为胆小,易哭的人就是懦弱),因而耽误求医的时间,加重了病情的严重性,甚至直到自杀不遂才知道自己患了情绪病。

  14. 外地研究指出,情绪病患者于接受适当的治疗后,成功康复的机会接近80-90%。若果大家能及早发现问题,悲剧便可减少。外地研究指出,情绪病患者于接受适当的治疗后,成功康复的机会接近80-90%。若果大家能及早发现问题,悲剧便可减少。 社会大众应该提升对情绪健康的关注。除了要正确认识情绪病之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情绪病的最佳方法。并且,我们需从根本着手,培养正面的情绪和乐观积极的思想。 前任美国心理学会会长Martin Seligman倡议一门新的心理学概念和研究:正向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他呼吁同行正视心理学界的情况,过去心理学善于处理心理问题及精神病,但并未能引导人过充实、愉快和有意义的生活;正向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则以研究个人长处、建立正面情绪和积极思维为重点。

  15. 他曾做过一项研究,比较曾参加乐观训练课程的学生与没有参加的学生,数年后,前者出现抑郁症的比率,较后者少一半,这正是加强正面心理元素的显注效果。他曾做过一项研究,比较曾参加乐观训练课程的学生与没有参加的学生,数年后,前者出现抑郁症的比率,较后者少一半,这正是加强正面心理元素的显注效果。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疾病所带来的全球的损失」〈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亦明确指出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排名第二的重要疾病。似乎我们正处于抗郁的年代,如果学生接受了乐观训练,家长学会如何发掘子女的潜能,成年人能从生活中寻找快乐和人生意义、培养欣赏的心,这样就如同为每个人注下心理疫苗,免致情绪问题来临时,束手无策。

  16. 情绪病病人家人朋友可以做的事 • 接纳了解的态度 • -要多学习认识情绪病方面的知识 • 用爱心去帮助病者 • 2.情感上的支援 • -要明白情绪病者会孤立自己、觉得无助、别人不了解 • 耐心的聆听、不要批评、太早教导和给予忠告 • 尝试从病者角度去看问题

  17. 3.鼓励 • -鼓励病者面对自己的问题给予希望 • 提出乐观的看法:「问题是可以解决。」 • 「情绪病是可以得到治疗;情况是可以改变的。」 • 4.劝喻病人寻求协助 • -看医生、社工或心理学家、辅导员 • 轻微的情绪病不一定要药物治疗,心理辅导和治 • 疗可能效果更佳。帮助病者了解自己和改善情况, • 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别人的支持,去解决问题。 • 5.陪伴病者 • -协助病者寻求令自己开心、轻松愉快的活动,例如散步、朋友的聚会,看电影,运动等。

  18. 6.不要指责病者「懒惰」、「不负责任」 -关怀、给予希望、但不要给予病者太大压力。强迫病者做他们未能做到的事情。 -学习平衡点:耐性观察病者转变+给予适当的鼓励。 7. 亲友自己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健康 -帮助情绪病病人是件不容易的事,帮助者往往自己的情绪也易被影响,因而产生沮丧内疚、愤怒、压力大、无助-要清楚界线:我们的角色是关怀者和扶持者,痊愈是要靠病者自己的努力。 -要照顾好自己的心情:保持乐观、希望、情绪平衡、若失控的话自己可以要暂时放开。善待自己,为自己保留一些空间,注意自己生活的愉快感和满足感。 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