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现代音乐疗法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

现代音乐疗法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 音乐是如何影响人类行为的?. 激发. 影响. 中介(生理与心理的变化). 反应. 刺激. 古代“音乐疗法”. 四千多年前 , 古印度人就应用音乐为病人减轻病痛; 古埃及人通过巫医吟唱 , 帮助产妇减少分娩时的痛苦。而且行之有效,被称为是 “ 灵魂的医生 ” 。 《 圣经 》 中的 《 旧约全局 》 中也曾记载大卫通过演奏竖琴为所罗门王治病的故事 。 古希腊人把健康和音乐归属一个神来主宰,这不是偶然的事,可以推测,他们当时已经知道音乐和健康是相互联系的,并且认识到音乐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我国古代“音乐疗法”.

affric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现代音乐疗法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现代音乐疗法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 www.themegallery.com

  2. 音乐是如何影响人类行为的? 激发 影响 中介(生理与心理的变化) 反应 刺激

  3. 古代“音乐疗法” • 四千多年前,古印度人就应用音乐为病人减轻病痛; • 古埃及人通过巫医吟唱,帮助产妇减少分娩时的痛苦。而且行之有效,被称为是“灵魂的医生”。 • 《圣经》中的《旧约全局》中也曾记载大卫通过演奏竖琴为所罗门王治病的故事。 • 古希腊人把健康和音乐归属一个神来主宰,这不是偶然的事,可以推测,他们当时已经知道音乐和健康是相互联系的,并且认识到音乐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4. 我国古代“音乐疗法” • 利用音乐治疗疾病最早见于《内经》,《灵枢·五音五味》篇中详细地记载了宫、商、角、徵、羽五种不同的音阶调治疾病的内容。 • 至唐宋时期,以音乐治病已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宋代欧阳修曾说:“吾尝有幽忧之疾,而闲居不能治也。受宫音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在体也。” • 金元时期,四大名医之一的张子和,善用音乐治病,如“以针下之时便杂舞,忽笛鼓应之,以治人之忧而心痛者。” • 至明代,对音乐治病的机理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中对音乐治病有专篇《律原》,提出音乐“可以通天地而合神明。” • 清代医书《医宗金鉴》,更进一步深入地将如何发五音,五音的特点与治病的机理作了详细的描述。

  5. 现代音乐疗法的出现 • 现代音乐疗法兴起于20世纪中期。1938年美国精神病医生Ira Maxilian Althuler创造性的将音乐与精神分析技术相结合治疗精神疾患,使音乐疗法受到了广大关注; • 二战时期,美国陆军医院又将音乐用于战争性神经官能症及炮弹恐惧症的治疗,使大量患者获得康复,进一步扩大了音乐疗法的影响。 • 随着心理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声学等多学科专家的介入,从音乐情绪情感反应到音乐引发人体各系统生物学效应,从音乐心理学到音乐神经生物学研究,使音乐逐渐成为疗法。

  6. 我国现代音乐治疗 • 我国的传统音乐疗法历史悠久,其中的五音疗法理论至今非常的流行,只是由于历史原因,未得到充分发展;现代音乐疗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1989年中国音乐治疗学会正式成立,1997年中央音乐学院创办了第一个音乐治疗诊所。 •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200多家医疗单位开展音乐治疗。音乐治疗被广泛应用于精神病抑郁症治疗、疼痛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治疗、脑部疾病治疗等领域中。 • 而在体育领域中,音乐疗法的运用相对比临床医学更少一些,而且正在迅速发展中。

  7. 音乐疗法的概念 • 音乐疗法是指利用音乐艺术以调节人的神情,促使疾病治愈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一种融医学、心理学、音乐美学、物理学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应用特定音乐使人的行为、感情及生理功能产生一定变化的治疗技术。

  8. 音乐疗法的作用机理 生理效应 心理效应 宣泄情感法 共振原理说 需求理论 神经生理调节理论 积极想象 大脑结构理论

  9. 生理作用—共振原理说 当音乐的频率、节奏、强度等与人体内部的振动频率、生理节奏相一致时,会引起内脏、肌肉、脑电波等的和谐共振,促进各器官节律趋于一致,产生一种类似细胞按摩的作用,从而使人的生理活动协调、情绪舒畅、行为和谐。 曲调 节奏 当音乐与人体内部震动频率、生理节奏相一致 声波 声波 旋律、力度、速度等因素

  10. 生理作用—神经生理调节理论 • 大脑边缘系统学说认为,大脑边缘系统与周围神经有广泛的联系,接受各种感觉临近新皮质及边缘系统内部的传入纤维,同时又向视丘下部、纹状体、脑干网状结构发出纤维调节抑制大脑皮质功能。音乐可以通过大脑边缘系统调节躯体及植物神经的大脑皮质功能,促进身心健康。 • 脑干网状结构学说认为,脑干网状结构接受各种感觉、躯体与内脏系统传入冲动,通过丘脑的非特殊投射系统到达大脑皮层,脑干网状结构可以整合复杂的非条件反射和血管运动反应,也可调节脑血管的张力及脑组织营养等。

  11. 生理作用—大脑结构理论 • 音乐的特点在于对右半球有着直接而明显的影响。在同语言相比较之后,音乐的心理治疗原理和价值便十分明显。

  12. 心理作用—宣泄情感法 作用机制 音乐作为自我表现的宣泄口 压抑 能量平衡 [ 佛洛依德 ] 情绪的过分压抑是许多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人只有在自我表现后才能保持情绪上的平衡。人格中的心理能量如果不通过能量发泄、能量移置等来使之通畅,个体的人格心理将会表现为不健全。

  13. 心理作用—需求理论 人生活在群体的社会里,需要向外界反映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的需要,并使自己适应所生存的现实世界。在音乐的美的感染下,痛苦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逐渐地转化为一种悲剧式的审美体验,从而得到升华,最终成为自己人生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其人格也因此走向成熟。

  14. 心理作用—积极想象 音乐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创造各种意象,有现实的,也有非现实的,当人被音乐带往梦境似的意象世界时,可以忘却自己的存在,完全无视所处的现实,时间、空间的感觉都会变化或消失,可以说,音乐是现实和非现实,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条桥梁。它通过想象,平衡及满足人的情绪,达到治疗作用。

  15. 音乐疗法在体育中的运用 一 对疲劳状态恢复的影响 对运动训练效果的影响 二 音乐疗法 三 对赛前心境状态的影响

  16. 对体育运动中音乐疗法的定义 我国运动心理学者对音乐调节的概念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音乐疗法是指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以音乐调节运动员的神经系统,消除疲劳,提高运动能力的方法。 谢三才等(1991) 所谓音乐疗法就是通过情绪色彩鲜明的音乐来调节情绪状态。 马启伟等(1996) 所谓音乐疗法就是通过音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情绪调节诸方法中的一种,属于环境调节范畴。 张力为等(2003)

  17. 1音乐疗法对疲劳状态恢复的影响 Copeland BL在同一情境中要求被试完成一项运动任务 快节奏音乐 慢节奏音乐 运动持续时间最长 不听音乐 这个实验同时也提示我们,对于需要耐力性运动项目的音乐的节奏可以适当的慢一点,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持续运动的时间。

  18. 1音乐疗法对疲劳状态恢复的影响 证明用音乐调节法对运动员的疲劳进行恢复是有明显效果的。 文献同时指出音乐调节法是一个复杂的从心理到生理的作用过程。在为运动员制定疲劳恢复的音乐调节法处方时既要考虑运动员的年龄、文化水平、音乐爱好等个体因素,还要考虑音乐调节法场所的环境布置(色光等)。 70 50 音乐调节法对WCBA篮球运动员疲劳恢复的影响 传统恢复手段+音乐调节法的恢复效果 传统恢复手段状态下的恢复效果

  19. 2音乐对训练效果的影响 调查发现:大多数运动员及教练员赞成训练中播放音乐,认为音乐可以使他们心情放松、心理负担减轻,使精力更加集中于完善运动技术,从而能提高训练效果。 Brad Hagen等发现20位老人伴随音乐进行10周柔韧性练习及有氧运动后,平衡能力、关节功能明显改善,且效果优于单纯的作业治疗。 Hamburg J等报道16名健康成年人在音乐伴奏下进行5周运动,平衡性、步速及柔韧性等均显著改善。 有研究表明,训练中播放音乐有助于克服长时间训练所产生的单调感和疲劳感,从而增强运动训练的效果。

  20. Nacy Becker 结果青年人 及儿童听两 种乐曲后运 动成绩均好 于白噪声, 而两种乐曲 的影响没有 显著性的差 异.但老年 人三种情况 无显著性. 2分钟 功率 自行车 运动 狂热乐曲 一分钟 儿童 青年人 老年人 轻柔乐曲 白燥声 运动前听音乐可以提高运动时的速度和耐力

  21. 费郁光等人(2007)在功能性音乐在中长跑训练中运用的实验研究中得出:功能性音乐对中长跑训练有积极性的形响,提高了运动员的成绩。费郁光等人(2007)在功能性音乐在中长跑训练中运用的实验研究中得出:功能性音乐对中长跑训练有积极性的形响,提高了运动员的成绩。

  22. 将音乐作为奖励间断播放,可借助奖励手段的心理学作用增强训练效果。将音乐作为奖励间断播放,可借助奖励手段的心理学作用增强训练效果。 训练中播放音乐的时机也很重要,断续播放音乐的效果优于持续播放,有人提出播放音乐的时间以占训练总时间的15-20%为宜。K.Michelle hume等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将6名少年游泳运动员分为有条件组和无条件组进行训练,有条件组规定在取得进步后播放他们喜爱的音乐,而无条件组则持续播放音乐,结果有条件组训练效果明显提高。

  23. 3音乐对赛前心境状态的影响 • 1983年,朱建华在每次比赛之前,均采用了音乐放松法,打开单放机,静心聆听几段轻音乐曲子,缓解了紧张的心情,以正常的心态、协调的技术、充沛的体力投入比赛,取得了三破世界记录的卓越战绩。 • 根据中国体育报2004年11月1日的报道,运动心理专家利用蓝牙生物反馈系统发现了劳丽诗赛前注意力不够集中,并采用音乐调节法有效地改进了她的问题,帮助她获得了雅典奥运会跳水冠军。

  24. 赛前音乐选择 • 根据运动员的赛前状态,相应地选择有针对性的音乐供运动员欣赏,使之摆脱赛前的过冷或过热的不良心境就是赛前音乐疗法,在激起新的良好情绪的基础上,促使赛前最佳的情绪状态的形成。

  25. 赛前音乐的选择 • 转移运动员的注意力 • 因人而异 • 运动员最感兴趣的音乐作品 诱导性音乐 • 动员性音乐 • 较强的音量和跳动的节奏,音域较宽、变化陡突 • 兴奋性 赛前音乐 • 镇静性音乐 • 单音的持续进行。 • 音量较弱,以连奏为主,音域较窄,曲调平稳。 兴奋性音乐 松弛性音乐

  26. 赛前音乐的选择与赛前状态的调整 • 音乐选择 赛前紧张胆怯 • 音乐选择 赛前盲目自信和消极冷漠 赛前振奋积极 • 音乐选择 赛前不同心境状态

  27. 赛前振奋积极状态 跳动型节奏 起伏型旋律 音域变较陡 力量性运动项目 耐力性项目 中等节奏 旋律平衡 音量适中 赛前振奋积极状态 速度性项目 快节奏 急旋律 激昂性快板

  28. 赛前紧张胆怯状态 不能立即用抑制型的松驰性音乐加以“松驰” 松驰性音乐 诱导性音乐 对赛前紧张胆怯状态的诱导和动员 • 进一步促使肌肉的放松 • 从心理上,进一步“弱化”运动员的“激动水平”,“平衡”兴奋与抑制 • 音量控制在中下水平 • 可播放有助于入静的对自然界的摸拟音乐。 • 诱发”与“净化”运动员赛前的极端心境 • 转移运动员的注意力,使他(她)们由赛前活动的沉重、不安,转为愉快的或者不关心面临比赛的心情。 • 原则:因人而异 在诱导性音乐结束之后,最好休息15 ~20min,这时被音乐唤起的思想和感觉充满了他的头脑,可为下一步播放松驰性音乐作准备。

  29. 对赛前盲目自信和消极冷漠的调整 由于赛前的盲目自信和消极冷漠均属于思想上的不重视和对比赛无所谓而造成的。 思想上的开导为主 酌情播放一些兴奋性音乐 对赛前盲目自信和消极冷漠的调整 音量控制和时间持续以收效为宜。

  30. 赛前音乐应用于运动实践的实例报告 • 前苏联学者H.P札斯皮罗夫对159名举重、柔道和古典式摔跤的运动员,进行了赛前音乐的实验。实践证明对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比赛活动有良好的影响;见表1

  31. 思考: 第一 表情行为作为情绪调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音乐调节的研究领域几乎没有文献记载。其原因可能是没有合适测量工具,表情的变化较复杂、不易编码,其评价效果不如生理指标和主观感受可靠等。 第二 在音乐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方面。自变量的使用缺少理论依据;在进行音乐调节时,无关变量的控制没有交代清楚;调节变量的实验研究不够深入。 第三 音乐疗法与表象训练相结合

  32. 音乐疗法的起源 现代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的作用机理 音乐疗法对于运动的影响 对音乐疗法的思考 现代音乐疗法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

  33. 音乐不是一种单纯的消遣,它或是对于心灵的一种理智上的裨益,或是镇定灵魂的一种抚慰。音乐不是一种单纯的消遣,它或是对于心灵的一种理智上的裨益,或是镇定灵魂的一种抚慰。 ——罗曼·罗兰 音乐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 ——恩格斯

  34. Thank You ! www.themegallery.co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