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0

校本课程的开发 —— 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例 南师大教科院 高霞

校本课程的开发 —— 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例 南师大教科院 高霞. “ 校本课程开发 ” (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缩写词为 SBCD ) 是近几年来在我国课程改革中非常新潮的一个词。 其实,以学校为基地从事课程开发,历史上早已存在,例如我国古代的私塾、书院以及古希腊的学园 ( academy ) 。当然,当代意义上的 “ 校本课程开发 ” 则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的事情。. 1999 年 6 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 指出:: “ 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

afram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校本课程的开发 —— 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例 南师大教科院 高霞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校本课程的开发——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例南师大教科院高霞校本课程的开发——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例南师大教科院高霞

  2.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缩写词为SBCD)是近几年来在我国课程改革中非常新潮的一个词。 • 其实,以学校为基地从事课程开发,历史上早已存在,例如我国古代的私塾、书院以及古希腊的学园(academy)。当然,当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开发”则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

  3.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 2001年《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4. 校本课程提出的背景 1、国际背景 • 校本课程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英等国,它的直接原因来自于对20世纪50、60年代影响整个世界的国家课程改革运动(理科课程现代化运动)的反思。 • 就新课程的设计而言,取得了显赫的成果但实行新课程的学校比例却小的惊人。 • 原因:教师准备不足、英才教育、忽视儿童的需要、脱离学校的具体需求和资源条件、教师失去课程权力…

  5. 20世纪70年代初,课程理论领域相继出现了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斯腾豪斯的过程性课程开发理论以及斯基尔贝克的“环境模式”的课程开发理论等,这几种理论的共同点是都强调对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决策模式的变革,把学校看作课程开发的基地或中心,并且强调课程编制过程中学校教师的参与。这几种思想对当时学校的课程实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理论依据。20世纪70年代初,课程理论领域相继出现了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斯腾豪斯的过程性课程开发理论以及斯基尔贝克的“环境模式”的课程开发理论等,这几种理论的共同点是都强调对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决策模式的变革,把学校看作课程开发的基地或中心,并且强调课程编制过程中学校教师的参与。这几种思想对当时学校的课程实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理论依据。

  6. 英国课程专家约翰.埃格尔斯顿: 我们曾把主要的努力集中在国家课程计划上,但十年之后我们终于慢慢认识到,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学校中的变革,那么就必须通过学校来发动变革.结果是,直接起因于学校及其学生与教师需求的课程开发逐渐复苏了.

  7. 2、中国背景 • 统一的国家课程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 文化 • 地区 • 学校 • 学生 • 教师··· 的差异

  8. 校本课程开发的动机 1、校外因素 • 社会的变迁(科技、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综合) 如: • 对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关注 • 对环境恶化的关注

  9. 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 校长和教师认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身心健康以及创新精神是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

  10. 校长、教师认为在学生身上实际体现得较好的课程目标校长、教师认为在学生身上实际体现得较好的课程目标

  11. 一.数字时代的基本素养 • 1.基本素养 • 2.科学素养 • 3.经济素养 • 4.技术素养 • 5.视觉素养 • 6.信息素养 • 7.多元文化素养 • 8.全球意识

  12. 二.创造革新思维 • 9.适应和应对复杂性 • 10.自我导向 • 11.探究精神 • 12.创造能力 • 13.承担风险 • 14.高层次思维和合理推理

  13. 三.有效的沟通 • 15.团队协作精神 • 16.人际交往技能 • 17.个体责任感 • 18.社会与公民责任感 • 19.互动沟通

  14. 四.高效能产出 • 20.目标的决策.计划及管理 • 21.有效利用现实工具 • 22.形成相关的优质产品的能力

  15. 国家课程计划 • 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 • 新技术的影响 • 如 DIS技术、虚拟科学实验室 • 家长的期望 • 如 适性教育

  16. 2、校内因素 • 校长:哲学思想、办学理念、独有的价值取向 • 教师:对既有课程的批判、超越 • 独有的课程资源 • 学生的需求

  17. 例 我的自画像 • 学习目标: • 能仔细倾听“别人眼中的自己”,并与同伴们交流。 • 能认真观察别人,说出别人(老师或同学)的一点特征。 • 能找出一处或几处你觉得你与别人不同的地方?或你比较特别的地方。并与同伴交流,比较一下你和同伴对你自己的认识是否有不同。 • 能用流畅、简明的语言有顺序地把自己的特征描绘下来,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语言,可以幽默,也可以朴实等等。题目也可自拟。 • 可以想一想,为什么我要写“我的自画像”?

  18. 一、他们都是谁?

  19. 1、小朋友们,上面的四幅漫画,都画的是谁呢?1、小朋友们,上面的四幅漫画,都画的是谁呢? • A是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是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是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是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由此看出,我们判断一个人是谁,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方面判断。 • 想一想,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判断呢?如果你想不出,可以跟你的同伴交流一下。

  20. 2、看看下面的几段话,猜猜他们又是谁呢?并说说,你觉得它们写得好不好,指出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不好的话请你试着修改下。2、看看下面的几段话,猜猜他们又是谁呢?并说说,你觉得它们写得好不好,指出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不好的话请你试着修改下。

  21. 他那张长长的马脸配上卷卷的头发,笑起来眼睛眯着,咧着大嘴。他的口头禅就是“耶”,时常会打出一个“V’型手势。他可是有名的主持人哦,你知道他是谁么? 他那张长长的马脸配上卷卷的头发,笑起来眼睛眯着,咧着大嘴。他的口头禅就是“耶”,时常会打出一个“V’型手势。他可是有名的主持人哦,你知道他是谁么?

  22. 他身材中等,总喜欢以老头的形象出现,一顶鸭舌帽下面满额头的皱纹,走路的时候,双手背在身后,双膝稍稍弯着,走起来一颠一颠,常惹得我们哈哈大笑。我和爸爸都很喜欢他。 他身材中等,总喜欢以老头的形象出现,一顶鸭舌帽下面满额头的皱纹,走路的时候,双手背在身后,双膝稍稍弯着,走起来一颠一颠,常惹得我们哈哈大笑。我和爸爸都很喜欢他。

  23. 我可喜欢这位明星了,虽然他身材中等,长得并不出众,但却演过很多电影,而且大多是功夫片,我可喜欢看他打坏人了,看到坏人被他打倒,我就觉得特别痛快。你们猜猜他是谁呢? 我可喜欢这位明星了,虽然他身材中等,长得并不出众,但却演过很多电影,而且大多是功夫片,我可喜欢看他打坏人了,看到坏人被他打倒,我就觉得特别痛快。你们猜猜他是谁呢?

  24. 3、比较:看一看,通过写作来描绘人物和用画画的方式描绘人物有什么不同呢?你可以与同伴交流一下。你觉得用什么样的方式更好呢?3、比较:看一看,通过写作来描绘人物和用画画的方式描绘人物有什么不同呢?你可以与同伴交流一下。你觉得用什么样的方式更好呢? • 那么,这两种方法又有什么相同呢?试着说一说,并与大家交流一下。

  25. 二、我写的是谁? • 参照以上总结的几方面,描写一位你熟悉的老师。接着在班级或小组交流,或者给你的同伴看,让他们猜猜你写的是谁?如果他们一下就能看出,那么你就成功了。

  26. 我是谁? • 假如每一年的寒假,你们学校都会邀请很多外国的小朋友来中国过春节,这些外国小朋友都会被安排在学校同学的家里,让他们体验中国家庭是怎么过春节的。很多小朋友都特别想要这些外国小朋友到自己的家中做客。而这些外国小朋友又特别想找个合适自己的小朋友和自己做伴。那么,请你写一段话,让这些外国小朋友能够了解一下你。

  27. 有人是这样写的: • 这就是我 • 我是××小学×年级学生。我今年11岁拉。我长得胖胖的,眼睛和大多数人的一样。我最喜欢穿蓝色的衣服。平常,我可喜欢打羽毛球了。我经常放学回去就和爸爸打羽毛球。

  28. 有人是这样写的: • 镜子里的小姑娘 • 有一个小姑娘,她最喜欢照镜子了。镜子里能看到她高高梳起的马尾辫,她的扑闪扑闪的大眼睛,像是能说话。嘴巴小小的,像个小樱桃,嘴角总是上翘,像个弯弯的菱角。她可喜欢笑了,一笑起来,就有两个深深的酒窝。 • 她最喜欢穿运动服,因为她可喜欢运动了,经常能在操场上看到她的身影。 • 这个小姑娘就是我!

  29. 还有人这样写: • 我 • 哈啰,我是一名××小学的学生。在家里,爸爸妈妈都说我是“垃圾大王”,因为我可喜欢玩航模了,平常最喜欢在家把各种各样的航模拆了装,装好了之后再拆,把各种零件堆得家里到处都是。在学校,同学老师都叫我“开心果”,因为我最会讲笑话拉,只要我在哪里,哪里就有笑声。在哪里,你都特别容易认出我。因为我最喜欢让自己的牙齿晒太阳,对了,你肯定知道了,我是个最会笑的男孩子。

  30. 校本课程开发的界定 •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活动。其中“开发”是指从课程目标的拟订、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到课程的实施与改进、课程评价等一系列的课程行为。

  31. 一是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活动”,绝非仅仅编个教材;一是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活动”,绝非仅仅编个教材; • 二是校本课程开发就字面上理解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活动:即“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校本的课程开发”; • 校本课程:产品或结果 • 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 • 校本的课程开发: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改造 • 三是校本课程开发与过去的“兴趣小组”或“课外活动”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32. 六、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 需求主导模式: • 以学生需求为主要线索 • 条件主导模式: • 以资源条件为主要线索 • 南京市凤游寺小学 • 南京市南昌路小学 • 目标主导模式: • 以办学目标为依据 •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三个小主人>: 生活的主人 学习的主人 集体的主人

  33. 校本课程开发类型 • 校本课程开发类型的标准可以是多样的: • 学生对象: 全体学生 部分学生 • 时间: 全程;中程;短程 • 范围: 学校整体的校本课程设计 单一校本课程设计

  34. 创编 活动方式 扩展 补充 整合 改编 选择 开发范围 全部课程 部分课程 单项课程 非定向课程 教师 个体 教师 小组 教师 全体 与校外机构 或个人合作 参与人员

  35. 学校整体校本课程开发建议 • 多种模式交叉 (学生需求、资源条件、办学目标) • 有一定内在逻辑结构 • 面向全体学生的 • 如:有关学习方法、策略的、环境素养、创造性思维) • 面向部分学生的:学生兴趣 • 面向个别学生的:学生个性 • 多采用综合课程、经验课程形态

  36. 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系 • 不同点: • 课程范畴不同 • 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中的一级,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属于课程管理范畴;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课程型态(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核心课程),属于国家课程中的一种

  37. 课程目标不同 • 校本课程: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 • 综合实际活动课程:克服学习脱离生活实践的弊端

  38. 课程内容不同 • 校本课程:没有指定的领域,范围更广 • 综合实际活动课程:四大指定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大量非指定领域(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等)

  39. 课程实施不同 •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确定主题要靠学校及教师的具体情况 • 综合实际活动课程:开发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师生共同确定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强调活动的生成性

  40. 课程评价不同 • 校本课程:评价在于诊断课程、修正课程,确认课程开设的价值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是形成性评价,评价的重点在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强调学生自评与同学互评

  41. 两者之间的关系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融合,基本实行校本管理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统化和成熟化后可以成为学校课程

  42. 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 • 课时安排 • 师资队伍相互合作 • 课程内容整合

  43. 综合实践活动的现有模式 ﹡分四门课单开 ﹡分三条内容线: 自然、社会、自己 ﹡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

  44. 以四大领域为核心的框架设计

  45.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 主题尽可能复盖三条内容线,具有跨学科性质 尽可能复盖学生的生活领域

  46. 江宁区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线 生存生活技能 学工、学农、学军 了解社会 学会生存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亲近自然 触摸历史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