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第三章 通貨緊縮

第三章 通貨緊縮. 台大經濟系教授 許振明教授 93.3.10. 第一節 通貨緊縮陰影籠罩全球. 表 3-1 通貨緊縮風險指數. 資料來源: IMF: Kenneth Rogoff, “ Deflation: Determinants, Risks, and Policy Options ” , 2003 。 . 美國自二○○三年一月起,核心通膨率已連續五個月低於 2.0% , 四月份更降至 1.5% ,是一九六六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 歐元區核心通膨率從二○○二年初即有下降的跡象, 德國面臨的通貨緊縮風險最大

akiv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三章 通貨緊縮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通貨緊縮 台大經濟系教授 許振明教授 93.3.10

  2. 第一節 通貨緊縮陰影籠罩全球 表3-1 通貨緊縮風險指數 資料來源:IMF: Kenneth Rogoff, “Deflation: Determinants, Risks, and Policy Options”,2003。

  3. 美國自二○○三年一月起,核心通膨率已連續五個月低於2.0%,美國自二○○三年一月起,核心通膨率已連續五個月低於2.0%, 四月份更降至1.5%,是一九六六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歐元區核心通膨率從二○○二年初即有下降的跡象,德國面臨的通貨緊縮風險最大 其通膨率至二○○三年五月已連續十三個月維持在1.5%以下,五月份通膨率更降至0.7% 日本一九九六至二○○○年間,消費者物價成長率滑落到負0.2% 截至二○○三年五月底止,日本核心通膨已連續四十四個月負成長。 圖3-1 重要國家及地區通膨率 資料來源:Bloomberg、行政院主計處「物價指數」。

  4. Continued • 至2003年5月止,香港物價連續五十四個月呈現下跌。 • 台灣從一九九七年中消費者物價首度為負成長後,通膨指數即呈現疲軟走勢,出現負成長的頻率愈來愈高,2003年全年為負0.28%。 • 第三節再深入探討中國大陸通貨緊縮現象。

  5. Continued 表3-2 歷年全球通貨緊縮事件 附註:GDP平減指數和實質GDP資料來自Robert J. Gordon, Macroeconomics, 8th Ed., Addison-Wesley, (2000). CPI資料來自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 Colonial Times to 1970, Bicentennial Ed. Part 1, U.S. Bureau of Census, 1975.

  6. 第二節 台灣通貨緊縮之貨幣金融因素 • 銀行業及票券業逾放比率迅速惡化,逐漸形成金融緊縮的現 象。 • 銀行業面臨市場上信用資訊不完全的現象,便逐漸減少貸款, • 這即是一九九八年以來銀行信用成長率不斷下降的主要原因 資料來源:中央銀行

  7. 表3-3 金融控股公司企業版圖

  8. 資料來源:財政部金融局,2003年1月。

  9. 表3-4 本國銀行(廣義)逾放情形 單位:新台幣億元;% 附註:廣義逾放比係逾期放款加計應予觀察放款後占總放款比率。 資料來源:中央銀行。

  10. 第三節 中國大陸與通貨緊縮 • 亞洲金融風暴的衝擊,亞洲各國貨幣競相貶值,中國大陸面對內需疲弱和堅守人民幣強勢匯率的雙重影響,中國大陸自一九九八年四月單月通貨膨脹率即開始呈現連續負成長的趨勢,至二○○○年五月始轉為正成長,期間物價單月最大跌幅曾達2.2%。 • 自二○○一年九月以後,通縮陰影仍再度籠罩中國大陸,通貨膨脹率時正時負,連續性負的通膨曾經長達十個月,到近期方有好轉的跡象。 • 中國大陸高度的經濟成長、通貨緊縮及失業並存的表現,顯然其成因應與前面探討之通貨緊縮形成之因不相同。

  11. Continued • 成因: • 幾乎呈現水平狀態的供給曲線。中國大陸商品的生產能量,不只可餵飽中國大陸本身內需市場,還可持續向外出口其生產之產品。 • 占中國大陸工作人口絕大多數比例之農村人口,其收入增長的速度不及經濟成長,恐怕是需求無法有效提振之主要結構性因素。 • 過高的逾期放款比率,會讓銀行貸放資金的能力縮水,深化通貨緊縮的壓力。 • 人民幣升值。

  12. 第四節 通貨緊縮對消費及投資的 影響 圖3-3 工業部門月平均薪資、勞動生產力指數及單位產出勞動成本指數趨勢圖 基期:1996年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薪資、工時統計」。

  13. 通貨緊縮壓縮民間消費意願 • 通貨緊縮影響投資 圖3-4 消費者信心指數 資料來源:台灣綜合研究院

  14. 薪資所得持續下滑已對民間消費產生實質負的效果 • 雖然通縮但廠商仍有獲利或是大家對市場仍然抱持樂觀,則對經濟影響不會太大 但是如果因通貨緊縮讓民眾對市場產生悲觀的預期 則經濟體系將有可能陷入一個惡性的循環當中 圖3-5、民間消費及投資趨勢圖 資料來源:中央銀行金融統計、行政院主計處「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國民所得統計」。

  15. 第五節 通貨緊縮與失業 圖3-6 核心通膨、失業、出口物價通膨及進口物價通膨趨勢 附註:出口物價指數年增率由於受查者延誤或更正報價,最近三個月資料均可能修正。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物價統計」、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April 2003)。

  16. Continued • 自一九九六年三月始,出口、進口物價指數年增率,就已呈現負成長蠻常一段時間,帶動核心物價通膨從一九九六年六月之4.88%,到一九九八年二月之負0.2%,合計下滑幅度達4.9% 。 • 一九九一年年中至一九九二年年底間、一九九八年十月至二○○○四月間、和二○○一年八月迄今,核心通膨都以同步或略為落後的速度跟隨著進口、出口物價價跌而下滑。 • 可貿易財價格影響非貿易財價格的傳導過程,在我國之經濟體質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17. Continued • 通貨緊縮與失業問題並存的現象與一九七○年代因石油危機引發之通貨膨脹與失業並存現象並不相同。 • 需求管理的政策包括擴張性的財政及貨幣政策。 • 近三年來政府債務負擔大幅度的提高,潛在的債務可能高達全年國民生產毛額一倍以上,限制政府擴大公共支出的實力。 • 低利率政策是否帶動民間投資與消費亦有盲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