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第二章 方剂与辨证论治

第二章 方剂与辨证论治. 诊察病情. 辨证. 辨识证候. 辨证论治. 论: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论治. 治:依法处方和予以实施. 辨证论治具体体现在 理、法、方、药 几个环节。 “ 理”: 依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理,凭借四诊所得资料,辨别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机、病性、病位、病情等。 “法”: 依据辨证所得综合判断,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和具体的治疗方法。 “方”: 依据治法进行恰当的组方和选方。 “药”: 选用适当的药物组合成方。 “法随证立,方从法出,方以药成。”. 第一节 方剂与病证. 方证相关,丝丝入扣

albi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二章 方剂与辨证论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方剂与辨证论治 诊察病情 辨证 辨识证候 辨证论治 论: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论治 治:依法处方和予以实施

  2. 辨证论治具体体现在理、法、方、药几个环节。辨证论治具体体现在理、法、方、药几个环节。 “理”:依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理,凭借四诊所得资料,辨别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机、病性、病位、病情等。 “法”:依据辨证所得综合判断,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和具体的治疗方法。 “方”:依据治法进行恰当的组方和选方。 “药”:选用适当的药物组合成方。 “法随证立,方从法出,方以药成。”

  3. 第一节 方剂与病证 方证相关,丝丝入扣 ——制方、理解、应用、化裁 药证相应,效随证现 ——药同效异

  4. * 方剂是临床辨证论治的产物; * 方剂的产生都是以辨证为依据的; * 方剂是针对具体病证作出的针对性治疗的方案。

  5. 第二节 方剂与治法 一、治法的概念: * 治法:即治疗方法。指临床辨证审因之后,在治疗原 则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 从医学发展上看,治法来源与方剂; * 治法是指导方剂应用的依据; * 方剂是治法的具体体现,即“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即是法”。。 二、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6. 先有方,后有法 ——治法是后于方药形成的理论 方从法出,以法统方 ——治法是组方的依据 从方见法,以方验法 ——方剂是治法的体现

  7. 三、常用治法 “八法”的概念:“八法”为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所归纳出来的八种治疗大法。其谓:“论治病之方,则 有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8. 八 法 一 览 表(一) 名称 基本含义 适 应 范 围 立法原则 1、表证; 2、麻疹初起疹出不透,以及水肿、疮疡、痢疾等初起而具有表证特征者。 指通过发汗以开泄腠理、调畅营卫、疏散肌表外邪的治法。 《素问》“其在皮者,汗二发之”是汗法的理论依据之一。 汗 法 1、痰涎壅塞咽喉证;2、顽痰停阻胸膈证;3、宿食、毒物停滞胃脘证。 《素问》:“其高者,引而越之”是吐法的理论依据之一。 通过涌吐,从而排除胃脘上停痰、宿食、毒物的治法。 吐 法 下 法 指荡涤肠胃,泻下有形实邪的治法。 凡宿食、燥粪、水饮、瘀血等有形实邪停积胃肠所致之证。 《素问》:“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是下法的理论依据之一。 通过和解或调和作用以祛邪安正的治法。 1、少阳证,2、肝脾失和证,3、肠胃不和之寒热做杂证。 和 法 《伤寒明理论》:“半表半里,是当和解则可矣。”

  9. 八 法 一 览 表(二) 名称 基本含义 适应范围 立法依据 通过温散里寒,回复阳气以治疗里寒证的治法。 《素问》“寒者热之”,“治寒以热”是温法的理论依据之一。 1、中焦虚寒,2、寒凝经脉证,3、寒甚阳衰之亡阳证。 温法 《素问》“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是清法的理论依据之一。 1、热扰气分证,2、热伤营血证,3、热毒炽盛证,4、脏腑里热证。 通过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以治疗里热证的治法。 清法 通过消导与散结作用,使有形邪结渐消缓散的治法。 瘀血痞积、痰结食滞、饮停湿阻、疮结虫积等所致之证。 《素问》“坚者削之”,“结者散之”是消法的理论依据之一。 消法 补法 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及扶助正气治疗虚证的治法。 《素问》“虚则补之”,“损者益之”等,是补法的理论依据。 各种正气亏虚之证。

  10. 第三节 方剂与中药 广义上的中药包括复方在内的所有中药及其运用形式。 一般意义上的方剂也包括了针对特定病证采用的单味中药运用形式。 两味或两味以上组成的方剂与方剂组成的基本单元即单味中药两者之间的关系。

  11. 中药的发现是方剂产生的基础; • 方剂的配伍运用促进了对中药功用的进一步确定和新的发展。

  12. 方与药还表现出复杂的离合关系: • 1.“方以药成”,中药是方剂的构成基础。 • 2.“方药异同”,所谓“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是药各失其性”。方剂的功效不等于方中药味各自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方中诸多药物综合作用的体现。

  13. 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 代表性的方剂分类法:古有“七方”说、病证分类、 主方分类、治法分类等。 1.七方:源于《内经》,始见于成无己《伤寒明理论· 药方论》序中指出:“制方之用,大、小、缓、急、 奇、偶、复七方是也。” 2.十剂:源于北齐徐之才之《药对》,始见于成无己 《伤寒明理·药方论》序中指出:“制方之体,宣、 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剂是也”。

  14. ·轻可去实-- 即以轻扬、升浮的解表药组成方剂,功能发散外邪,用治表证的一种治法。如:麻黄汤。 ·通可去滞-- 指以通利的药物组合成方,功能利水渗湿,化浊通淋,以治疗水湿痰癖等邪气壅滞机体之证。如湿热下注,方用八正散。 …… 3.八阵:见于明代,张介宾《景岳全 书》,其将方剂“类为八阵,曰补、 和、攻、散、寒、热、固、因”。 薄 荷

  15. 4.宗祖源流说:是一种试图按方剂源流演变进行方剂类属的方法。4.宗祖源流说:是一种试图按方剂源流演变进行方剂类属的方法。 在类方中,一般有一个制方较早的基础方剂,被称为“主方”或“祖方”。,其他方剂均系该方衍化而成。 首见于明.施沛《祖剂》。

  16. 一、病证分类(包括脏腑分类和病因分类) 历代方剂分类的方法 如:《五十二病方》、《伤寒杂病论》、《外台秘要》、《普济方》、《备急千金要方》、《医部全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代表著作。 二、治法分类(亦称功能分类) 如:徐之才所创的“十剂”,《景岳全书》的“八阵”,以及《医方集解》的分类等。 三、主方分类 如:《祖剂》、《张氏医通》等 四、综合分类法(二十二类分类法):见于清代汪昂之 医方集解》。其开创了方剂新的治法(功效)分类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