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原住民族的土地與生態智慧

原住民族的土地與生態智慧. 巴蘇亞 . 博伊哲努(浦忠成) Pasu ’ e poicon ü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長. 原住民族的意義. 依據聯合國 169 號公約原住民和部落民族公約:主流社會或現在的統治者尚未移入時,就已經先居住者 Indigenous peoples( 土著或原住民 ) 原住民族與平埔族群 46 萬餘人口 ( 不含平埔族群約 20~25 萬人口 ) ,居住在七至八百多各大小不等的部落 原住民地區佔台灣地區的 46%. Chief Seattle 西雅圖的宣言.

ald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原住民族的土地與生態智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原住民族的土地與生態智慧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 Pasu’e poiconü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長

  2. 原住民族的意義 • 依據聯合國169號公約原住民和部落民族公約:主流社會或現在的統治者尚未移入時,就已經先居住者 • Indigenous peoples(土著或原住民) • 原住民族與平埔族群 • 46萬餘人口(不含平埔族群約20~25萬人口),居住在七至八百多各大小不等的部落 • 原住民地區佔台灣地區的46%

  3. Chief Seattle西雅圖的宣言 • 這塊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對我族人而言都是神聖的。其中每一根閃亮的松針、每一道海灘、每一遭森林裡的薄霧、每一片草地與每一隻嗡嗡作響的昆蟲,所有的這些生物,一枝草一點露,在我族人記憶與經驗裡都是最聖潔珍貴之物。我們可以感受樹液在樹幹裡的流動,就像我們感覺血液在血管內的運行。我們是這個大地的一部分,而大地也是我們的一部分。香花是我們的姊妹,熊、鹿與巨鷹則是我們的兄弟。(Joseph Campbell1996:44~45)

  4. Chief Seattle西雅圖的宣言 • 當大地上所有的野牛都被屠殺殆盡,所有的野花皆被養殖馴化,當森林每一處秘密的角落都充斥著人類的氣味,每一座果實纍纍的山丘都佈滿了電線桿,這個大地會成為什麼樣子呢?叢林失蹤了,老鷹消失了,狩獵與馬匹不再有用,這是生活方式的終止,掙扎求生的開始。(Joseph Campbell1996::46)

  5. 阿美族的母親觀念 • 大地有幾種「母親」,是絕對不可以傷害的,因為傷害了,就會傷害我們自己。 • 土地 • 溪流或河川 • 高山 • 果實 • 所有的母親

  6. 外來者賦予的土地名稱 • 三民鄉:民權、民族、民生 • 信義鄉:地利、人和 • 吳鳳鄉、復興鄉、光復鄉 • 這些名稱不是絕對不好,而是這些名稱帶有強制與排他性,讓我們和土地漸漸疏遠

  7. 傳統的土地記憶:神話傳說 • Pakpak waka (大霸尖山) 、pinsbukan(仁愛鄉發祥村瑞岩):人類的祖先從巨石的裂縫生出。(泰雅族) • 大霸尖山:祖先起源地。(賽夏族) • 玉山:天神hamo降臨其地,搖落楓樹果實成為人,那是人類的祖先。(阿里山鄒族) • 八通關 patungkuonü

  8. 阿里山鄒族的歌(高一生作) • tonoi na patungkuonu • 那邊是玉山 • feu’sa ta yuho • 被白雪覆蓋著 • yainca to oenhava to • 我們(鄒族)的神話故事這麼說 • i’mizi no nia noana’o • 我們的祖先從那兒來的。

  9. 田敏忠:大霸尖山在招手 • 為何要迷失前路? •   看汶水溪水鹿的腳印; •   走過了溫泉和呼喊嶺, •   就抵達了大霸尖山。 •   大霸尖山在招手了, •   泰雅爾老人站在那裡; •   我們萬眾一心, •   他要帶我們到大霸尖山。 •   讓我們萬眾一心, •   他才會帶我們到大霸尖山。

  10. 傳統的土地記憶:神話傳說 • 大武山:祖靈居住其地,每一段時期祖先會下來,由北邊的部落向南邊的部落去探訪子孫,所以有五年祭或六年祭。(排灣族) • 鬼湖:相傳女子巴稜palen嫁給百步蛇之後進入的地方。

  11. 排灣族歌者takanao的歌 • 歐咿 iluwan • 親愛的大武山 是我心中最美麗的ina • 親愛的大武山 是我心中最美麗的ina • 你說孩子呀 你不要怕 •     這裡永遠是你的家

  12. 卑南族歌者胡德夫的歌 • 哎呀 大武山 是美麗媽媽 •     流呀 流著呀 滋潤我的甘泉 •     你使我的聲音更美 心理更恬靜 •     我們現在已經在一起 •     為了山谷裡的大合唱 •     哎呀 大武山 是美麗的媽媽 •     流呀 流傳著 古老的傳說

  13. 傳統的土地記憶:神話傳說 • 塔山hohcubu:它是阿里山鄒族人死後的歸宿,那裡有著和人間部落相似的部落。 • Panapanayan知本附近海邊:卑南族祖先起源之地。 • Cikawasang:阿美族洪水孓遺兄妹上岸的地方。

  14. 土地的名稱 • 土地命名:Kohko(瑞穗;青蛙很多之地) • Cilian(水璉,水蛭) • Tavalon(小白蟹;太巴塱) • Fakun(植物名,貓公,今豐濱) • Cihap(樹名,今壽豐鄉志學村,靠近東華大學)

  15. 土地的名稱 • 攔截梅花鹿的地方poftonga veoveo:現在阿里山公路與八掌溪交會處。 • 少女之地mamespingana:此地曾有五位姊妹投崖自殺。 • Tataka塔塔加 • 和社hosa:阿里山鄒語(大社)

  16. 土地的名稱 • 松樹林之地 • 楓樹林之地 • 多水鹿之地 • 竹林之地 • 水源之地 • 樟樹之地 • 敵人埋伏之地 • 網袋不夠之地 • 阻擋惡靈之地

  17. 土地的制度 • 部落>耕作區>採集區域>獵區與漁區>族人曾到達地域(意識的空間領域) • 土地與家族>部落>族群 • 世代承襲 • 保護土地的方式 • 狩獵 巡視 獵首

  18. 擁有土地的形式 • 先佔標記 申明  • 未經同意,進入並使用其他家族的土地,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 排灣族與魯凱族部落的土地和水源等,屬於貴族,平民需要納貢 • 部落主人或頭目家族,通常是最早進入某一地區者

  19. 尊重土地資源的方式:耕作 • 刀耕火墾 • 土地輪作 • 雜作:小米、旱稻、地瓜、樹豆、芋頭、玉米…… • 維持土地的生態多樣性

  20. 尊重土地資源的方式:狩獵 • 狩獵是維持家族生命的重要方式 • 占卜 夢卜 鳥卜 行路現象 • 狩獵季節與永續利用 • 祈求 請土地神讓野獸走到獵者之前 • 尊重野獸 正面迎擊(獲得尊重的要件) • 虔誠為主 獵技為輔 • 家族分享 充分使用

  21. 尊重土地資源的方式:食物 • 食物種類繁多:tatuken、蕨類、海苔、河藻、蝌蚪、藤心、kuLabao、蝸牛、蒲公英、野蔥、山苦瓜……(以阿美族為例) • 製作方式多樣:cinabu、demomen、silao、醃肉、烤肉、生菜、cikiu、竹筒飯、糯米糕、豬血腸、燙石塊煮魚湯……

  22. 傳統傷害土地的方式 • 被迫遺棄原有土地:戰爭、威脅、詐騙  詛咒土地的原因 遭受不平待遇 無法繼續擁有土地  • 土地巫術:使土地崩塌、使土地無法使用

  23. 國家不尊重原住民族土地權的結果 • 不再積極扮演土地守護者的角色 • 與不肖商人合作,盜取土地森林資源:盜林、濫墾、濫伐 • 轉換耕作技術,大量開墾土地 • 使用大量農藥與肥料,造成土地河川污染 • 屬於土地的知識與智慧,正快速消失 • 豪雨必定造成山區災害

  24. 結語:重整土地生態的知識 • 恢復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 • 調查繪製部落地圖 • 加拿大尼斯加nisga,a繪製部落地圖的經驗 • 1984年 內容 傳統邊界 族群關係 動植物資料 採集與使用型態 聖地 神話傳說 遷徙路線 會說故事的地圖 

  25. 結語:原住民族土地賦權的實踐 • 重賦原住民族以守護的角色 • 回饋機制與法律的建立 • 原住民族部落產業漸進式轉型 文化與生態產業 低度農業開發 • 改變林務局式的造林方式 • 達娜伊谷 斯馬庫斯 霧台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