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267 Vues
纪念鲁迅. 主编:卢启明. 感受鲁迅 —— 鲁迅的生平及思想发展. 鲁迅( 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生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期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少年时期的鲁迅. 鲁迅绍兴祖居. 三味书屋. 如今的咸亨酒店. 孔乙己塑像. 1902 年留学日本,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3 年,在日本东京与东京弘文学院同学合影。后排右起第一人为鲁迅. 1909 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E N D
纪念鲁迅 主编:卢启明
感受鲁迅——鲁迅的生平及思想发展 • 鲁迅( 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生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期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少年时期的鲁迅
如今的咸亨酒店 孔乙己塑像
1902年留学日本,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2年留学日本,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3年,在日本东京与东京弘文学院同学合影。后排右起第一人为鲁迅
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2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北京阜成门内宫门口鲁迅故居
1926年8月,南下厦门大学任教。 1926年11月17日,与厦门大学教职员合影,第四排右起第一人为鲁迅 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 1927年1月2日,鲁迅坐在厦门的坟中间留影 1927年8月,在广州时所摄
“四一二”事变以后,鲁迅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1928年3月16日,在上海景云里寓所中 从1927年到1936年,鲁迅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中。
1936年10月19日病逝,遗体葬在万国公墓。 鲁迅遗容 宋庆龄等在鲁迅墓前
新文学创作实绩 • 《呐喊》、《彷徨》小说集 • 《野草》、《朝花夕拾》散文集 • 《华盖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杂文集
三、学术研究与翻译 • 《中国小说史略》 • 《汉文学史纲要》 • 《域外小说集》
思想与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 鲁迅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家,他一直以思考民族发展问题为创作核心。通过文学来阐发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这是理解鲁迅最重要的地方。 • 鲁迅一出现就以成熟的创作姿态进入文坛,成为让后人难以企及的一座高峰。鲁迅自觉地背负了太多的思考,这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充分的准备。 • 鲁迅对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手法进行了多方位的继承、吸纳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风。 • 鲁迅创作的小说、散文、杂文很难用一种风格来概括,而这正是鲁迅的风格所在。
出版社:爱心小屋出版社 国内刊号:JNLX—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