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likes | 1.12k Vues
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論.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副局長 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兼任副教授 郭振昌. 社會福利思潮. 思潮 - 主義:政府介入干預程度 思想 信仰 力量 資本主義 — 社會主義 (鐘擺) 理念型. V.George & P.Wilding 反集體主義 - 個人主義 :不要干預太多,保障最低生活 牽 ( 勉 ) 強集體主義 :改善低收入者生活 費邊社會主義 :透過法令促進社會福利 馬克思社會主義 :調和、消弭階級不平等. J.Parker 放任主義 : 偏向自由競爭的型態 自由主義 : 政府作適度的介入,是混合式的經濟制度 社會主義.
E N D
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論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副局長 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兼任副教授 郭振昌
社會福利思潮 • 思潮-主義:政府介入干預程度 • 思想 • 信仰 • 力量 •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鐘擺) • 理念型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
V.George & P.Wilding • 反集體主義-個人主義:不要干預太多,保障最低生活 • 牽(勉)強集體主義:改善低收入者生活 • 費邊社會主義:透過法令促進社會福利 • 馬克思社會主義:調和、消弭階級不平等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
J.Parker • 放任主義:偏向自由競爭的型態 • 自由主義:政府作適度的介入,是混合式的經濟制度 • 社會主義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
P.George 平 等 共產主義 集體主義 政府干預 反政府干預 保守主義 市場自由主義 不 平 等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
A.Cawson • 市場模式:自由放任 • 科層制模式:權威式領導 • 統合模式:利益團體與政府協商,特色: • 代表representation與 • 干預intervention • 各種族群或利益團體代表組成之後共同干預政府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
N.Gilbert 利益團體自由主義 費邊主義 工團主義 古典資本主義 社會達爾文主義 馬克斯主義 資本主義 社會主義 混合式經濟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
N.Gilbert • 社會達爾文主義 • 古典資本主義:透過法律維繫 • 利益團體自由主義 • 費邊社會主義 • 工團主義:工會把持 • 馬克思社會主義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
R.Mishra • 新保守主義:回到古典主義,殘補式 • 馬克思主義 • 統合主義(政府與民間協商、生產與消費調和、政策與社會配合) • 合作式:經濟與社會政策結合 • 多元式:社會政策獨立於經濟政策之外 • 社會民主主義:混合式經濟,瑞典 • 民主社會主義:中國大陸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
C.Jones:福利資本主義在矯正資源分配不均的偏差--C.Jones:福利資本主義在矯正資源分配不均的偏差-- • 福利”資本”主義(工業成就表現、個人、與工作相關、鼓勵競爭) • “福利”資本主義(制度再分配、社會、公民基礎、均等社會)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
N.Johson • 新保守(右派)主義 • 統合主義 • 社會主義 • 福利多元主義 • 分權-中央到地方 • 參與-多元服務提供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
新管理主義 ? • 自七O年代末期,其治理哲學經柴契爾主義及雷根主義的濫觴,即在世界各國公共行政領域獨領風騷二十餘載。 • 新自由主義或新右派的代理人理論及民營化企業式政府,進而形成公私部門協力及BOT等觀念的興起 • 此種來自於公共選擇理論的新管理主義,真就是解決政府公共服務問題的萬靈丹嗎? • 先對於「分權」及「解除管制」與委託民間辦理的範疇及政策方向,有所討論及定論呢? • 當前的政府治理最迫切需要的是一種「新相互主義」(New Mutualism),也就是將公共服務提供責任及擁有權(主權),移轉給公共服務的使用者。此種雙向式的相互性,代替了傳統所強調,界於政府與企業間的狹隘相互性。新公共管理之公共服務品質的提昇,更需要一種來自於公民社的「自我式組織」(Self Organization),強調人民自我的授能及課責,以及第三部門、非營利組織,及志工與總體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的聯結。如此方得以彌補以民營化及代理人理論為基礎的小而美政府組織的缺失。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
其他相關主義 • 女性主義:性別不平等 • 綠色主義:降低經濟成長與消費-反高科技-反福利國家巨靈- 改變社會結構-生態模式福利地方化、分散化 • 後現代主義:差異性、小規模福利 • 社群主義:強化傳統社群(社區)價值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
福利國家論 • 福利國家—權力國家 • 特色 • 混合經濟:修正資本主義缺點 • 充分就業:消除非自願性失業 • 人力資源結構 • 所得重分配:縮短貧富差距 • 重視社會福利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
福利國家的理論基礎 • 功能論:強調社會的均衡`秩序,主張政府應介入社會福利事務,以求得社會整體的和諧與進步,並認為社會福利是整體制度的一環 • 衝突論:強調政府介入社會福利事務,是在消弭或減少社會衝突(指勞資糾紛衝突),緩和勞資階級的矛盾 • 道德(良知)論:利他主義,強調社會福利的推動,是社會共同的愛心,國家是社會福利 推動的代表,應關懷及推動人民的福祉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
有效需求論:凱恩斯提出,認為政府應提供充分就業的機會,創造有效的需求,透過政府的投資以達成失業問題的消弭有效需求論:凱恩斯提出,認為政府應提供充分就業的機會,創造有效的需求,透過政府的投資以達成失業問題的消弭 • 殖民主義:Eg:英國一日不落國的思想。許多的福利概念多是由英國發展出來的 • 戰後的照顧:Eg:對傷兵的照護。主要是由退伍軍人的問題所發展出來的 • 國家中心主義:有所作為並不是因為回應人民的要求,而是認為自己本就應該如此作為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
社會福利理論:解釋為何會有社會福利 • 社會福利發展理論:解釋社會福利發展的過程 • 發展理論 • 聚合論 • 擴散論 • 文化決定論 • 勞工動員論 • 國家中心主義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
福利國家模式 • 福利國家的三個模型 • 俾斯麥模型: • 國家干預自由資本主義 • 選擇性勞工的組合主義 • 勞工、雇主、國家的合夥關係 • 貝佛里奇模型 • 全面式 • 均一給付 • 維持國民最低基本生存 • 瑞典模型 • 結合貝佛里奇普及涵蓋與歐陸所得相關原則 • 中間路線:勞資妥協、勞動和平 • 混合經濟策略:結合市場與大量再分配 • 經濟政策維持幣值穩定,又達成充分就業:公共支出或集體儲蓄來取代加薪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
R.Titmuss的三個模式 • 殘補式:家庭或市場無法提供,而需要政府介入,如美國特定對象 • 工業成就:依照實際表現給予福利,權利義務對等,如德國社會保險 • 制度化:由政府事先做好整體規劃,預防式的福利,如北歐全面式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
薪資所得比例制:個人公平性,如美國、德國 • 均等費率制:社會適當性,如英國、愛爾蘭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
Esping-Anderson的三個福利資本主義 • 自由福利國家:美國、加拿大、澳洲 • 自由與志願主義 • 資產調查、適度社會保險、市場介入 • 受益污名化 • 給付極小化 • 階級二元性 • 保守-統合主義福利國家:歐陸諸國 • 國家代替市場 • 強調地位差別 • 維護傳統家庭價值 • 社會民主式福利國家:北歐諸國 • 普及主義 • 高標準公平 • 解放市場與傳統家庭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
前述分類的補充 • 地中海地區-拉丁語系圈:天主教傳統與殘補式福利 • 南太平洋地區-紐西蘭、澳洲:資產調查所得支持廣泛 • 東亞地區-儒家式福利國家:家戶經濟特色 • 性別意識及家庭服務供給領域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
A. Cawson(福利國家中政府的角色,從政經的角色區分 • 市場模式:強調自由競爭,較少提供社會福利,Eg:美國 • 科層制模式:政府介入較多,Eg:瑞典、北歐 • 統合主義模式:交由民問利益單位來做,Eg:奧地利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
N.Ferniss &T.Tilton:比較社會福利政策及經濟發展政策 • 福利國家welfare state:社會福利政策較經濟受重視,Eg:瑞典 • 積極國家positive state:經濟發展重於社福政策,Eg:美國 • 社會安全國家social security:中庸並重,Eg:英國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
政府在社會福利的角色 • 使用者付費型 • 市場領導者 • 殘補式 • 外包式 • 補助者 • 規制者 • 協調者 • 促進者 • 風險最後承擔者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
福利國家問題與轉型 • 福利國家產生的過失 • 預算赤字、高稅率 • 過度保護、低勞動力參與率 • 人口高齡化、結構性失業造成財務負擔重 • 控制危機-巨靈Leviathan • 信任危機 • 外籍勞工 • 改變 • 減少福利支出 • 政府角色改變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
轉型:福利多元主義 • 協調者(親友、鄰里、家庭、志願服務團體、企業、商業)取代提供者(增加民間、企業、家庭) • 規制者 • 財源分散:政府與民間 • 地方責任加大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
福利國家主義—福利多元主義 郭振昌:社會福利思潮與福利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