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356 Vues
实验二 体成分与骨密度的测定. (一)身体成分简介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 一、身体成分测量. (一)身体成分简介. 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机体内各种组织、器官的构成成分。通常分为脂肪成分和非脂肪成分两种。身体脂肪成分总重量称为体脂重( F )。非脂肪成分总重量称为瘦体重(去脂肪体重)( LBW )。. 通常状况下,人的身体主要是由水、蛋白质、脂肪、无机质四种成分构成的,其正常比例是:水占 55% ,蛋白质占 20% ,脂肪占 20% ,无机物占 5% 。也可以说,这是实现人体成份均衡和维持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
E N D
(一)身体成分简介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 一、身体成分测量
(一)身体成分简介 • 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机体内各种组织、器官的构成成分。通常分为脂肪成分和非脂肪成分两种。身体脂肪成分总重量称为体脂重(F)。非脂肪成分总重量称为瘦体重(去脂肪体重)(LBW)。
通常状况下,人的身体主要是由水、蛋白质、脂肪、无机质四种成分构成的,其正常比例是:水占55%,蛋白质占20%,脂肪占20%,无机物占5%。也可以说,这是实现人体成份均衡和维持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通常状况下,人的身体主要是由水、蛋白质、脂肪、无机质四种成分构成的,其正常比例是:水占55%,蛋白质占20%,脂肪占20%,无机物占5%。也可以说,这是实现人体成份均衡和维持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
健康人的身体成分应保持在特定比例范围。身体成分异常,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及运动能力:过多脂肪会导致肥胖;过低蛋白质导致营养不良,肌肉软弱无力,运动能力下降;细胞外液增多会引起浮肿;无机盐缺乏可诱发骨质疏松。因此,通过对身体成分的测量,可以分析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及原因,也可为运动员训练、营养、控体重、体能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健康人的身体成分应保持在特定比例范围。身体成分异常,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及运动能力:过多脂肪会导致肥胖;过低蛋白质导致营养不良,肌肉软弱无力,运动能力下降;细胞外液增多会引起浮肿;无机盐缺乏可诱发骨质疏松。因此,通过对身体成分的测量,可以分析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及原因,也可为运动员训练、营养、控体重、体能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1.体脂百分比:脂肪重量占身体总体重的百分比。1.体脂百分比:脂肪重量占身体总体重的百分比。 低脂肪:男低于15% 女低于20% 正常: 男15 % ~20% 女 20 % ~30% 超重 : 男20 % ~25% 女30 % ~35% 肥胖: 男25 % ~30% 女35 % ~40% 极度肥胖:男30 %以上 女40%以上
2、体质指数(体重指数): 国际上测量肥胖和过度肥胖的标准。 • 体质指数(Quetlet’s kg/m2) : 成人参数 • 正常 18.5~22.9 • 超重 23.0~24.9 • Ⅰ度肥胖 25.0~29.9 • Ⅱ度肥胖 30.0 以上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电阻抗法测试身体成分以及评价方法
二、实验原理 通过微小的电流经身体获得阻抗来分析身体成分。
三、实验步骤 1.脱去鞋袜 2.站于分析仪之上 3.按照提示输入相关信息 4.握住电极手柄 6.测试 7.记录测试结果
二、骨密度测试 (一) 骨密度简介 (二) 实验目的 (三) 实验原理 (四) 结果分析 (五) 临床应用
(一)骨密度简介 骨密度,全称“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 度的一个主要指标,以每平方厘米克(g/cm2)表示。骨密度值是一个绝对值。不同的骨密度检测仪的绝对值均不相同。
人们通常用T值来判断自己的骨密度是否正常。T值是一个相对值,正常值参考范围在-1至+1之间。当T值低于-2.5时为骨质疏松。一般而言,运动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有利于增加骨密度和骨骼强度,防止和延缓骨质流失。人们通常用T值来判断自己的骨密度是否正常。T值是一个相对值,正常值参考范围在-1至+1之间。当T值低于-2.5时为骨质疏松。一般而言,运动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有利于增加骨密度和骨骼强度,防止和延缓骨质流失。
当骨密度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如:雌性激素下降、钙的摄入量不足等而出现偏低情况(俗称“缺钙”)时,应增加钙的摄取量并加强体育锻炼。当骨密度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如:雌性激素下降、钙的摄入量不足等而出现偏低情况(俗称“缺钙”)时,应增加钙的摄取量并加强体育锻炼。
(二)实验目的 掌握骨密度的测量和评定方法
(三)实验原理 DEXA根据X线的差别吸收特性(即X线穿过物体时,不同密度的组织对X线的吸收量不同)进行骨密度的测量。研究表明,35kev 的X线能量对软组织成像分辨率最高,70kev的X线能量对骨组织成像分辨率最高。
(四)DEXA骨密度测量的结果 • DEXA骨密度测量的结果以骨矿物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表示,其单位为g/cm2。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分别对男女性正常人群进行骨密度测量,统计每个年龄组的均值和标准差,最高的平均骨密度值即为同性别人群的骨峰值(通常在20-40岁之间)。
T值是表示被测者的骨密度与同性别骨峰值的差别,它是评价骨质疏松最有意义的指标。 • Z值是表示被测者的骨密度与同性别、同年龄组匹配的骨密度均值的差别,通过z值可了解被测者的骨密度与同性别的同龄人骨密度相比所处的位置。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于1999年制定了一个“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于1999年制定了一个“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 ①正常:T值 > -1; ②骨量减少:T值在-1 ~ -2.0之间; ③骨质疏松症:T值在-2.0 ~ -2.5 。 ④严重骨质疏松症:T值<-2.5,同时伴有一个以上部位的骨折。 此标准用于女性,男性参考使用。但此标准还需得到国内同行的广泛认同。
(五)DEXA测量的临床应用 DEXA骨密度测量适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骨折危险性的预测、骨量减少的监测、治疗效果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