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高考命题大揭密

高考命题大揭密. 合肥六中 徐汪华. 规律 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谁尊重规律,谁就可以利用规律,谁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谁就可以独占螯头!. 揭示出题规律 把握高考命脉. 用事实说话!. 一 . 惊人相似的一幕 亲爱的同学: 您知道吗? 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安徽卷)化学学科只有 8 个选择题(每题 6 分)、 4 个大题(每题 15 分)共 12 个题目,其中大多数试题与往年的高考真题雷同。.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高考命题大揭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考命题大揭密 合肥六中 徐汪华

  2.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谁尊重规律,谁就可以利用规律,谁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谁就可以独占螯头!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谁尊重规律,谁就可以利用规律,谁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谁就可以独占螯头!

  3. 揭示出题规律把握高考命脉

  4. 用事实说话!

  5. 一.惊人相似的一幕亲爱的同学: 您知道吗?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安徽卷)化学学科只有8个选择题(每题6分)、4个大题(每题15分)共12个题目,其中大多数试题与往年的高考真题雷同。

  6. 例1:考题(05年皖理综6)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 构的是()。A.BF3 B.H2O C.SiCl4 D.PCl5原题(03年苏新课程9)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 的是()。A.H2O B.BF3 C.CCl4 D.PCl5相关链接①(99年全国7)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 的是()。A.BeCl2B.PCl3C.PCl5D.N2②(93年全国10)下列分子的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都满足8电子 稳定结构的是()。A.CO2 B.PCl3 C.CCl4 D.NO2③(98年全国1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A.光气(COCl2) B.六氟化硫C.二氟化氙D.三氟化硼④(04年全国卷三理综14)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 的是()。A.BeCl2 B.H2S C.NCl3 D.SF4

  7. 例2:考题(05年皖理综7)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B、C分别 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A、VB、VC,已 知VB=2VC,且VA=VB+VC,则在C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 化合价为( )。A.+1 B.+2 C.+3 D.+4原题(95年试测19)在等物质的量的短周期金属元素单质A和B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酸,在A中加入盐酸,B中加入稀硫酸。 反应完全后,生成氢气的体积分别为V(A)和V(B),而且V(A)≠V(B)。若要确定反应生成物中A和B的化合价,至少还 需知道的数据是( )。A.V(A):V(B)的值 B.V(A)(或V(B))的值C.A(或B)的物质的量 D.盐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8. 例3:考题(05年皖理综8)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 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 后,生成4.4g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 比为( )。A.46:9 B.32:9 C.23:9 D.16:9原题(95年全国24)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 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克X与Y完全反应后,生 成4.4克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A.16:9 B.23:9 C.32:9 D.46:9

  9. 例4:考题(05年皖理综10)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 的离子组是( )。A.K+、Na+、SO42-、S2O32- B.NH4+、Mg2+、SO42-、Cl- C.Na+、K+、HCO3-、Cl- D.K+、Na+、AlO2- 、NO3-原题(95年全国11)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 是( )。A.Na+、K+、S2-、Cl- B.Al3+、Mg2+、SO42-、Cl-C.K+、Na+、AlO2- 、NO3- D.K+、Na+、SO42-、S2O32-

  10. 例5:考题(05年皖理综11)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 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原题(04年上海13)下图中能验证氯化钠溶液(含酚酞)电解产物的装置是()。

  11. 例6:考题(05年皖理综12)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X、Y、Z均为气态C.X和Y中只有一种为气态,Z为气态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H>0原题(82年全国一20)有一化学平衡:mA(气)+nB(气)pC(气)+qD(气)下图是表示A的转化率同压强、温度的关系,分析下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m+n>p+q 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m+n<p+q 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m+n>p+q D.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m+n<p+q

  12. 例7:考题(05年皖理综13)已知充分燃烧a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 方程式正确的是()。A.2C2H2(g)+5O2(g)=4CO2(g)+2H2O(l);△H= -4bkJ/mol B.C2H2(g)+5/2O2(g)=2CO2(g)+H2O(l);△H=2bkJ/mol C.2C2H2(g)+5O2(g)=4CO2(g)+2H2O(l);△H= -2bkJ/mol D.2C2H2(g)+5O2(g)=4CO2(g)+2H2O(l);△H=bkJ/mol原题(85年上海)0.096千克碳完全燃烧,可放出3143.4千焦热量。 以下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固)+O2(气)=CO2(气)-392.9千焦B.C(固)+O2(气)=CO2(气)+392.9千焦C.C(固)+1/2O2(气)=CO2(气)+196.5千焦D.C(固)+O2(气)=CO2(气) +196.5千焦

  13. 例8:考题(05年皖理综27)甲、乙、丙、丁为前三周期元素形成的微粒,它 们的电子总数相等。已知甲、乙、丙为双原子分子或负二价双原子阴离子, 丁为原子。(1)丙与钙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跟水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在高温时是一种还原剂,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它在工业上的一种重要 用途:_____。(3)在一定条件下,甲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丁的元素符号是______,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5)丁的氧化物的晶体结构与______的晶体结构相似。原题(04年江苏22)1919年,Langmuir提出等电子原理:原子数相同、电子 总数相同的分子,互称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1)根据上述原理,仅由第2周期元素组成的共价分子中,互为等电子体的 是:和;和。(2)此后,等电子原理又有所发展。例如,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微粒,只要 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也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它 们也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在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与NO2-互为等电 子体的分子有:、。

  14. 二.请您欣赏与思考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Ⅲ)化学学科只有8个选择题、4个大题共12个题目。每个试题均有它的根源,其中大多数是由往年的高考试题演变而来。

  15. 例1:考题(05年全国卷三理综6)现有以下几种措施: 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②少用原 煤做燃料,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④开发清洁能 源。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原题(97年上海12)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 取的措施是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烟囱造高③燃 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新能源 (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16. 例2:考题(05年全国卷三理综7)下列气体的制备可采用右图装置 的是( )。A.铜与浓硝酸反应制NO2 B.铜与稀硝酸反应制NO C.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制乙烯D.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HCl原题(99年全国5)右图装置可用 于( )。A.加热NaHCO3制CO2 B.用Cu与稀HNO3反应制NO C.用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制NH3 D.用NaCl与浓H2SO4反应制HCl

  17. 例3:考题(05年全国卷三理综8)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 器中,反应mA(气)+nB(固) pC(气)达到平衡后,压 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 D.n必定大于p原题(87年全国二27)当密闭容器中反应mA(气)+nB (固) pC(气)已经达到平衡后,将密闭容器的体积缩 小,发现A的转化率也随之降低。那么,下列几个表示 化学方程式系数关系的式子中,普遍适用于上述一类 反应的是( )。A.m+n>p B.m+n<p C.m=p D.m>p E.m<p

  18. 例4:考题(05年全国卷三理综9)同一主 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 )。A.16 B.26 C.36 D.46原题(00年全国14)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 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 不可能是( )。A.X+2B.X+4C.X+8D.X+18

  19. 例5:考题(05年全国卷三理综10)向0.1mol·L-1NaOH溶液中通入 过量CO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 )。A.Na+、CO32- B.Na+、HCO3- C.HCO3-、CO32-D.Na+、OH-原题(00年春25)用1L1.0mol/L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所得溶 液中的CO32-和HCO3-的浓度之比约是( )。A.1:3 B.1:2 C.2:3 D.3:2相关链接①(92年全国25)用1升1.0摩/升NaOH溶液吸收0.8摩CO2,所得溶液中的CO32-和HCO3-的摩尔浓度之比约是( )。A.1:3 B.2:1 C.2:3 D.3:2②(04年上海11)将标准状况下的2.24L CO2通入150mL 1mol/L 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HCO3-)略大于c(CO32-) 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c(Na+)等于c(CO32-)与c(HCO3-)之和 D. c(HCO3-)略小于c(CO32-)

  20. 例6:考题(05年全国卷三理综11)已知KH和H2O反应生成H2和KOH,反应中1molKH ( )。 A.失去1mol电子 B.得到1mol电子 C.失去2mol电子 D.没有电子得失原题(95年试测4)已知氢化锂(LiH)属于离子晶体,LiH跟水反应可以放出氢 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LiH的水溶液呈中性 B.LiH是一种强氧化剂C.LiH中的氢离子可以被还原成氢气 D.LiH中氢离子与锂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相关链接①(03年上海14)NaH是—种离子化合物,它跟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aH+H2O→NaOH+H2↑,它也能跟液氨、乙醇等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产生氢 气。下列有关NaH的叙述错误的是( )。A.跟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 B.NaH中H-半径比Li+半径小C.跟液氨反应时,有NaNH2生成 D.跟乙醇反应时,NaH被氧化②(91年全国22)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晶体,其中钠是+1价。NaH与水反应放出氢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NaH在水中显酸性 B.NaH中氢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的相同C.NaH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 D.NaH中氢离子可被还原成氢气

  21. 例7:考题(05年全国卷三理综12)在273K和101kPa的条件下,将2.00g氦气、1.40g氮气和1.60g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是( )。A.6.72L B.7.84L C.10.08L D.13.44L原题(89年全国28)在273℃和1.01105帕斯卡 条件下, 将1.40克氮气、1.60克氧气和4.00克氩气混和,该混和气体的体积是( )。A.3.36升 B.6.72升 C.8.96升 D.4.48升

  22. 例8:考题(05年全国卷三理综26)A、B两种固体,都由甲、乙两种元素组成。 在A、B中,甲、乙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高温煅烧A、B时, 产物都是C(固体)和D(气体)。由D可制得E(酸)。E和另一种酸组成的混合酸 跟甲苯反应可生成三硝基甲苯。C与E的稀溶液反应得到溶液F,往F溶液中加 入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该沉淀经灼烧后转变成C。往F溶液中 加入甲元素的单质得到溶液G。试根据以上信息填写下列空白:(1)A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2)B煅烧生成C和D的化学方程式是;甲元素的单质与F溶 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往G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发生的现象是。原题(89年全国44)固体A、B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在A、B中两种元素的 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将A和B在高温时煅烧,产物都是C(固体)和D(气体)。由D最终可制得E(酸),E和另一种酸组成混和酸,常用于制取有机 炸药。E的稀溶液和A反应时,生成G(气体)和F(溶液),G通入D的水溶液,有 浅黄色沉淀生成。在F中滴入溴水后,加入氢氧化钾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 成,该沉淀加热时又能转变为C。根据上述事实回答:(1)A的分了式是,B的分子式是。(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B煅烧生成C和D ②G通入D溶液中 ③在F中滴入溴水(3)写出A和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3. 示1.05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大多数是由往年的高考试题演变而来。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高考已有28年的历史而且还将继续,可 中学化学所涉及的知识又只有那么多,那些重要的知识点、重 要的解题思路、方法、技能技巧不可避免地有被重复考查的现 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命题的专家们不可避免地要参考历 年的高考试题。所以,高考试题中出现“惊人相似的一幕”也不 足为奇。可见,研究历年的试题会指导今后的高考。2.研究历年的高考试题会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益。历年 的高考试题是广大命题专家、教授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它反映 了《大纲》或《课标》对考生知识、能力和水平的要求。历年 的高考试题尽管数量有限,但已展示出知识与考试的全貌。研 究历年的高考试题会让学生跳出“题海”,打有把握之战。研究 历年的高考试题会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来获最大的效益。

  24. 三.触目惊心 请看2000年普通高校春季招生考试化学卷

  25. 例1:考题(00年春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 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石油的产量 B.乙烯的产量 C.合成纤维的产量 D.硫酸的产量原题(90年全国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 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石油的产量 B.乙烯的产量 C.合成纤维的产量 D.硫酸的产量

  26. 例2:考题(00年春6)取2.8g某元素的单质X在一定条件 下与氧气充分作用,得到6g化合物XO2,该元素在周期 表中的位置属于()。A.第三周期B.第二周期C.第Ⅳ主族D.第Ⅴ主族原题(90年全国7)某元素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 数。取该元素单质2.8克与氧气充分作用,可得到6克 化合物XO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三周期B.第二周期C.第Ⅳ主族 D.第Ⅴ主族

  27. 例3:考题(00年春9)某元素一种同位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为m, 中子数为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原子量B.这种元素的原子量为(m+n) C.若碳原子质量为Wg,此原子的质量为(m+n)Wg 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原题(91年全国1)设某元素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 为n,则下述论断正确的是()。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原子量 B.这种元素的原子量为m+n C.若碳原子质量为W克,此原子的质量为(m+n)W克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

  28. 例4:考题(00年春12)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O(g)、H2中的一种或 几种,依次进行如下连续处理(假定每步处理均反应完全):①通过碱石灰时,气 体体积变小;②通过赤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变为红色;③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 粉末变为兰色;④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时,溶液变得浑浊。由此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体 中()。A.一定含有CO2、H2O,至少含有H2、CO中的一种B.一定含有H2O、CO,至少含有CO2、H2中的一种C.一定含有CO、CO2,至少含有H2O、H2中的一种D.一定含有CO、H2,至少含有H2O、CO2中的一种原题(90年全国16)某无色混和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O(水蒸气)、H2中的一种或几 种依次进行如下处理(假定每次处理都反应完全):①通过碱石灰时,气体体积变 小;②通过赤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变为红色;③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为 蓝色;④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时,溶液变得浑浊。由此可以确定原混和气体中()。A.一定含有CO2、H2O,可能含有H2、CO B.一定含有H2O、CO,可能含有CO2、H2 C.一定含有CO、CO2,可能含有H2O、H2 D.一定含有CO、H2,可能含有H2O、CO2

  29. 例5:考题(00年春14)100mL浓度为2mol/L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 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的总量,可采用 的方法是()。A.加入适量的6mol/L的盐酸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C.加入适量蒸馏水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原题(95年全国13)100毫升6摩/升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 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度,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 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碳酸钠(固体) B.水 C.硫酸钾溶液 D.硫酸铵(固体)相关链接①(94年全国10)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 入适量的()。A.NaOH(固体) B.H2O C.NH4Cl(固体) D.CH3COONa(固体)

  30. 例6:考题(00年春15)设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1摩醋酸的质量与N个醋酸分子的质量相等B.N个氧分子和N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 C.28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D.在标准状况下,0.5N个氯气分子所占体积约是11.2L原题(91年全国1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醋酸的摩尔质量与N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B.NA个氧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 C.28克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D.在标准状况下,0.5NA个氯气分子所占体积是11.2升

  31. 例7:考题(00年春1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铁跟稀硫酸反应2Fe+H+=2Fe3++3H2↑ B.碳酸氢钙溶液与稀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 C.醋酸与氢氧化钾溶液CH3COOH+OH-=CH3COO-+H­2O D.碳酸镁跟硫酸反应MgCO3+2H+=Mg2++H2O+CO2↑原题(88年全国二1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铁跟稀硫酸反应 Fe+6H+=2Fe3++3H2↑ 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 Ca(HCO3) 2+2H+=Ca2++2H2O+2CO2↑ C.醋酸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CH3COOH+OH-=CH3COO-+H2O D.碳酸镁跟稀硫酸反应 MgCO3+2H+=Mg2++H2O+CO2↑

  32. 例8:考题(00年春17)下列溶液中的[Cl-]与50mL1mol/L氯化 铝溶液中的[Cl-]相等的是( )。A.150mL1mol/L氯化钠溶液 B.75mL2mol/L氯化铵溶液C.150mL3mol/L氯化钾溶液 D.75mL1mol/L氯化铝溶液原题(89年全国7)下列溶液中的[Cl-]与50毫升1摩尔/升氯化 铝溶液中的[Cl-]相等的是( )。A.150毫升1摩尔/升氯化钠 B.75毫升2摩尔/升氯化铵C.150毫升3摩尔/升氯化钾 D.75毫升1摩尔/升氯化铝

  33. 例9:考题(00年春20)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AB B.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C.单位时间生成2n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 D.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B2原题(88年全国二10)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气)+B2(气) 2AB(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n摩尔的A2同时生成n摩尔的AB B.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C.单位时间生成2n摩尔的AB同时生成n摩尔的B2 D.单位时间生成n摩尔的A2同时生成n摩尔的B2

  34. 例10:考题(00年春21)c1、c2、1、2、pH1、pH2分别表示两 种一元弱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电离度和溶液的pH值。如果已知pH1pH2,12,则c1、c2的关系()。A.为c1c2 B.为c1=c2 C.为c1 c2 D.无法确定原题(95年全国21)c1、c2、1、2、pH1、pH2分别表示2种一元 弱酸的摩尔浓度、电离度和溶液的pH值。如果已知pH1<pH2,且1>2,则c1和c2的关系()。A.c1c2 B.c1=c2 C.c1 c2 D.无法确定相关链接①(95年试测18)在相同状况下的两杯甲酸溶液,第一 杯甲酸溶液的浓度为c1,其电离度为1;第二杯甲酸溶液的浓 度为c2,其电离度为2。若第二杯甲酸溶液中甲酸根离子的浓 度恰为c1,则必然有()。A.第一杯溶液的pH值大于第二杯溶液的pH值B.c1>c2 C.1< 2 D.1>2

  35. 例11:考题(00年春24)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mL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当电解液的pH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 析出银的质量大约是()。A.27mg B.54mg C.108mg D.216mg原题(91年全国25)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毫升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当电解液的pH值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 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 应析出银的质量是()。A.27毫克 B.54毫克 C.108毫克 D.216毫克

  36. 温 磬 提 示1.特别关注上年度的高考题;2.密切关注96年的高考题和试测题;3.务必关注86年的高考题;4.留心上年度的竞赛题和试测题;5.留心上年度的诺贝尔奖和最新科研成果;6.留心当年度的与化学有关的重大时事。

  37. 祝您金榜题名!

  38.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