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 likes | 1.09k Vues
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 努力把握精神实质 —— 学习《江泽民文选》 专题辅导. 开福区委党校副校长、高级讲师 邹 青. 《 江泽民文选 》 隆重出版发行. 8 月 10 日, 《 江泽民文选 》 开始在全国发行, 《 文选 》 第一、二、三卷收入了江泽民在 1980 年 8 月至 2004 年 9 月这段时间内的报告、讲话、谈话、文章、信件、批示、命令、题词等 203 篇。. 8 月 13 日,中央下发了 《 关于学习 〈 江泽民文选 〉 的决定 》 。. 8 月 15 日,中央隆重举行学习 《 江泽民文选 》 报告会,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
E N D
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努力把握精神实质——学习《江泽民文选》专题辅导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努力把握精神实质——学习《江泽民文选》专题辅导 开福区委党校副校长、高级讲师邹 青
《江泽民文选》隆重出版发行 8月10日,《江泽民文选》开始在全国发行,《文选》第一、二、三卷收入了江泽民在1980年8月至2004年9月这段时间内的报告、讲话、谈话、文章、信件、批示、命令、题词等203篇。
8月13日,中央下发了《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 8月15日,中央隆重举行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
两本持续畅销书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了江泽民时代、江泽民本人和江泽民巨大的理论贡献两本持续畅销书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了江泽民时代、江泽民本人和江泽民巨大的理论贡献
本课主要内容 • 1、为什么要学?——明确《江泽民文选》出版发行的重要意义 • 2、学什么?——了解《江泽民文选》的基本内容与理论成果 • 3、怎么学?——掌握学习《江泽民文选》的要求与方法
一、《江泽民文选》出版发行的重大意义 1、“两件大事、一笔财富” • 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 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 是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一笔新的宝贵财富
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部署了三大事项: 一是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 二是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三是决定编辑出版《江泽民文选》。 2003年11月——2006年8月,历时近三年终于完成这篇巨著。
邓小平理论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舆论评价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代表作《江泽民文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里程碑——权威杂志《了望新闻周刊》 • 《江泽民文选》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也 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经验和智慧的经典之作。
“他改变了中国,而他领导的中国改变了世界”“他改变了中国,而他领导的中国改变了世界” • 美国独立民间智囊机构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和亚洲协会联合进行的这次调查,对象国包括美国、中国、印度、韩国以及澳大利亚。主要结果显示,美国、韩国和中国有至少一半受访者认为,今后50年内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很可能会被中国所取代,中国尤其在经济实力方面将会赶超美国。
2、“四大作用、两方面意义” • 记录了一段历史进程 • 总结了一批宝贵经验 • 反映了一套理论成果 • 提供了一本最好的教材 ——胡锦涛讲话 • 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执政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 《江泽民文选》—— • 生动记录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进程, • 科学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宝贵经验, • 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的新的重大理论成果, • 深刻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和重大成果。为全党更深入地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和加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供了最好的教材。
时空背景:中国与世界的大变局(1989年—2002年)时空背景:中国与世界的大变局(1989年—2002年) “江泽民时代”:一段不平凡的历史进程 1、在江泽民时代,中国的改革与发展经受了一系列极为 严峻的考验。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面临一系列挑战——外有压力、内有困难、风险不断、考验不断、挑战不断。 2、在江泽民时代,中国政局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历史时期。 “三位一体”的核心领导体制发挥了关键性的历史作用。
时空背景:中国与世界的大变局(1989年—2002年) “江泽民时代”:一段不平凡的历史进程 3、在江泽民时代,中国自觉地融入到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 标志性的事件是2001年11月中国“入世”。 4、在江泽民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踏步地向前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成于邓、进于江。
政治多极化 文化多元化 经济全球化 信息网络化 社会矛盾复杂化
13年成就:(1989年—2002年) • 国内生产总值从16992亿元增长到120333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519元增长到9398元,国家财政收入从2665亿元增长到18904亿元。 •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601元增长到2476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374元增长到7703元。 • 进出口总额从1117亿美元增长到6208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从56亿美元增长到2864亿美元。 • 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生动现实。 • 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 学习《江泽民文选》,重温这一历史时期我国非同凡响的发展历程,对于坚定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十条基本经验——弥足珍贵 • 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实践中形成的新的重要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运用水平都有了进一步提高。 • 学习《江泽民文选》,深刻领会并长期坚持这些宝贵经验,对于我们提高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局面、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3年十条基本经验 •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 (三)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五)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六)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六)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七)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 (八)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 (九)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 (十)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个代表”:一套发展和创新的理论 • 江泽民同志说:“‘三个代表’的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我们十三年来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和开拓的结果。” • 发展和创新体现在哪里?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科学地解答了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现实问题。
怎样评价一种理论? 评价一种理论,归根到底要看实践,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成功雄辩地证明“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具有独特的魅力。
《江泽民文选》:一本最好的教材 • 《江泽民文选》主要收入了江泽民同志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具有代表性和独创性的重要著作,为我们更深入地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最好的教材。
《江泽民文选》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江泽民文选》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 • 《江泽民文选》全面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 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 • 集中展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党的事业代代相承、薪火传递 • 《毛泽东选集》的最大特点是革命和斗争, • 《邓小平文选》的最大特点则是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 • 《江泽民文选》的最大特点是发展和创新。
3、“一项重大举措” • 组织学习《江泽民文选》是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推进理论武装工程,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的重要举措。
胡锦涛同志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指出:“学好用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践中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胡锦涛同志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指出:“学好用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践中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大现实意义在哪里?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大现实意义在哪里? • 就在于:这一重要思想提出的现实针对性仍然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 就在于:这一重要思想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和科学内涵,对于我们今天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 就在于:这一重要思想创造性提出的执政党建设理论,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二、《江泽民文选》的主要理论成果及其特征 • 《江泽民文选》汇集了江泽民同志具有代表性和独创性的重要著作,集中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内容、深刻内涵、理论品格。是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的新的重大理论成果集大成之作。
(一)《江泽民文选》包括的篇目 • 《江泽民文选》收入了江泽民同志在1980年8月至2004年9月这段时间内具有代表性和独创性的重要著作,共有报告、讲话、谈话、文章、信件、批示、命令、题词等203篇,很大一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 • 开卷篇:《设置经济特区,加快经济发展》——1980年8月21日在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置经济特区和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的说明 • 结束篇:《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1997年8月5日批示 • 共收入江泽民同志的著作81篇。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 • 开卷篇:《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 • 结束篇:《正确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2000年2月1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的讲话 • 共收入江泽民同志的著作59篇。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 • 开卷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做到“三个代表”》——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 结束篇:《我的心永远同人民军队在一起》 ——2004年9月20日辞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后、在经过调整充实的中央军委举行的第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 收入江泽民同志的著作63篇。
(二)主要理论成果 1、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想 社会主义的巨大反差及其代价 ★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在生产力充分发展的 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先恋爱后结婚” ★苏中等国的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 础上建立起来的——“先结婚后恋爱” ★现实社会主义的代价 ①“婚外恋”——社会主义国家老百姓往资本主义国家跑 ②“第三者插足”——资本主义和平演变 ③“离婚”——苏东剧变
三代领导人的贡献: • 毛泽东: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作了开创性、奠基性的工作。 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国体和政体 ,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和学说,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等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原则,极富远见地提出了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这个历史性的重大课题。 “我注意得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问题,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社会主义建设,从我们全党来说,知识都非常不够。我们应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积累经验,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间逐步地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楚它的规律。”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拨乱反正,尖锐地提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搞清楚”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拨乱反正,尖锐地提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搞清楚”的重大问题。 。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紧密结合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形成了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以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可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渊源,邓小平理论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创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创性理论成果 ⑴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 ⑵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方面 关于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 思想; ⑶在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方面 关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 想; 关于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 关于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的思想;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思想;
关于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的思想; 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 关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 关于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 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 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思想; 关于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推进中国特 色军事变革的思想; 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 一进程的思想。
⑷在社会主义根本目的方面 关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的思想; 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⑸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方面 关于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 ⑹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方面 关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 关于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思想;
⑺在社会主义依靠力量方面 关于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关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的思想。 ⑻在国际战略方面 关于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思想; 关于正确应对和驾驭经济全球化、促进共同发 展的思想。
精彩言论选读—— •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 “发展包括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 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精彩言论选读—— • “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 •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 “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 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和规定都要坚决改革,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 股份制是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中的一种形式,不是唯一形式,不能搞一刀切,不要刮风,不要以为一搞股份制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精彩言论选读—— • 搞活中小企业,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不能简单地一卖了之。 • 我们摘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的市场经济的性质。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也就体现在这里。 • 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改革越深化,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和结合起来,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 在一些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科技项目上,必须依靠自己,必须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不能靠别人,靠别人是靠不住的。
精彩言论选读—— • 信息化是一场带有深刻变革意义的科技创新。……我们应积极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把我国工业化提高到广泛采用信息智能工具的水准上来,用信息技术武装工业和国民经济,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 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动起来。要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 利用外资的主动权一定要始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否则,就可能出问题,以致走偏方向,达不到利用外资的目的。总的要求是要“借得巧,用得好,还得起”。
2、关于执政党建设的基本思想 • 历史的经验——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大法宝。 • 现实的要求——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阐述的重大问题。
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的贡献 • “三大法宝”: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法宝的战略思想。 • “三大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 一个根本方针:着重从思想上建党 • 两个关键环节: 把“支部建在连上”,“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 “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邓小平的贡献 • 强调党要有战斗力、要成为坚强核心(反思“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 ) • 强调要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反对“两个凡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强调制度建设(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还是制度靠得住些)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三大建设 四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