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5

二单元通论 词汇学

二单元通论 词汇学. 叠音. 单纯词. 单音词. 连绵. 并列. 古词汇. 偏正. 主谓. 复音词. 合成词. 述宾. 补充. 附加. 偏义复词. 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一、单音词.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二单元通论 词汇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二单元通论词汇学

  2. 叠音 单纯词 单音词 连绵 并列 古词汇 偏正 主谓 复音词 合成词 述宾 补充 附加 偏义复词 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3. 一、单音词 • 单音词就是只有一个音节的词。词义是靠语音来表达的,语音就是词的形式,词的语音所代表的概念或词义就是词的内容。从语音也就是从词的形式来说,现代汉语复音词占优势,其中双音词又占优势,古汉语是单音词占优势。如《诗经》单音词占90.3%、《左传》89%、《孟子》70%、史记80%、红楼梦36%、近代白话文25%、反对党八股16%等。

  4. 一、单音词的特点 1.多义性 多义性即一词多义,复音词也有,但相对较少,而且一词多义,所含的义项也比单音词的少。古代单音词这个特点很突出。如:“辟”,《汉语大词典》列51义项,《汉语大字典》列47义项。

  5. “二桃杀三士” 《晏子春秋》:齐景公朝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勇士。齐相晏婴用二个桃子,使三个勇士都自杀了。田开疆,身长一丈五尺,力大无比。随景公猎于桐山,忽然一只猛虎径扑景公之马,马见虎来,惊倒景公在地。田开疆在侧,不用刀枪,双拳直取猛虎。古冶子,身长一丈三尺,面如泼墨,手似铜钩。随景公渡河忽大雨骤至,波浪汹涌,舟船将覆。古冶子言曰:“此必是黄河之蛟也。”拔剑下水,少刻风浪俱息,见古冶子手提蛟头,跃水而出。公孙接,身长一丈二尺,力举千斤。秦兵犯境,景公迎战,被秦兵围在凤鸣山。公孙接用铁阕一条,杀入秦兵之内。秦兵十万,措手不及,救出景公。

  6. 兵: 兵器,成语“短兵相接”。 军队,《战国策·赵策》:“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战争,《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孙子兵法·计篇》:“兵者,国之大事”。 策略或战争,《孙子·谋攻》:“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虚实》“故兵无常势。”“兵法”、“纸上谈兵”等。 战士、士兵,《资治通鉴》:“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资治通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以及“雄兵百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等词语。

  7. 人: 成年人,如长大成人。 别人,《韩非子》:“人曰:‘何人试之以足’”。 象人的样子,《左·庄八》:“豕人立而泣”。 性格作风,《左·僖二》:“宫之奇之为人也。” 贤能之士,《左·宣十一》:“子无谓秦无人。” 敌人,《左·宣十二》:“乐伯左射马而右射人。” 人群,《左·襄二十二》:“入于人中。” 每人,《左·襄二》:“人各有以事君。” 把……当作一般人,韩愈《原道》:“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8. 语义双关构成修辞格: 《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史记·淮阴侯列传》:“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9. 广告就充分利用了汉语词汇的一词多义的特点。如:广告就充分利用了汉语词汇的一词多义的特点。如: 梁记牙刷:一毛不拔。 电梯:上上下下的享受。 电扇:实不相瞒,天仙的名气是吹出来的。 打字机:不打不相识。 计算机:神机妙算。 生发精:无中生有。 空调:你冷静的选择。 钟表:一表人才,一见钟情。

  10. 钻石: 幸福女人,钻石人生。 绿色蔬菜: 营养作主,我行我素。 三源牌美乳霜:“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做女人挺好”。 微软鼠标:按捺不住,就快滚。 达克宁霜:双脚不再生气。 洗发水:聪明何必绝顶,慧根长留。 新飞电冰箱:谁能惩治腐败? 当铺:当之无愧。

  11. (1)杜鹃:A. 鸟名,又名杜宇、子规。鲍照《拟行路难》:“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 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B. 植物名,即映山红。 (2)工夫:A. 临时雇用的短工。B. 时间,三天功夫。C. 空闲时间,有功夫再来。D. 本领。E. 武术功夫。 (3)书记:A. 党团负责人。B. 旧时文书及缮写工作人员。

  12. 2.灵活性 单音词含义较多,具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词汇意义,用在句中,到底是什么词性和意思,要看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确定。一个词具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三个词性,有人称为:实(名词),德(形容词),业(动词)。如: 堆 一堆苹果一堆梨,堆在一起是几堆儿。(前二个是量词,第三个是动词,第四个草堆,土堆,是名词。) 毒 心狠手毒的人用毒药毒死了革命者。(形容,名,动。)

  13. 3.能产性 单音词可以和其它单音词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产生大量复音词,就是说单音词的构词能力强。专业术语称为能产性。如: “书”:书信、书札、书函、书牍、书简、书启、书翰、书案、书包、书报、书本、书册、书柜、书呆子、书典、书店、书法、书房、书稿、书号、书画等。 “生”:生活、生存、生物、生辉、生活、生火、生机、生计、生恐、生财、生菜、生产、生辰、生成、生存、生地、生动、生发、生分、生风、生根、生花妙笔、生理、生态、发生、滋生、派生、寄生、卫生等。

  14. 同音词增长到一定数量就会造成一个语音负担过重,辨别不清,容易混淆,就会影响交际。典型的例证是赵元任的游戏文字《施氏食狮史》,全文如下:同音词增长到一定数量就会造成一个语音负担过重,辨别不清,容易混淆,就会影响交际。典型的例证是赵元任的游戏文字《施氏食狮史》,全文如下: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

  15. 二、单音词发展为复音词的方式 • 1. 换用完全不同的新词 • 弈:下棋; 嗣:后代、继承。 • 畏:害怕。 鄙:边境、浅陋、轻视。 • 戌:守边。 目:眼睛 • 楷:法式 兵:武器 • 泗:鼻涕 毕:完全

  16. 2.加上前缀后缀 虎:老虎 鼠:老鼠 爷:阿爷 姊:阿姊 一:第一 木:木头 石:石头 桌:桌子 花:花儿 极:极其 忽:忽然 卓:卓尔 绿:绿化

  17. 3.用两个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构成双音词3.用两个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构成双音词 ⑴同义近义:成就,兼并,产生,书写,驱逐,衣裳,皮肤,人民,国家,广博,自己,风俗,朋友,社稷,恐惧,休息,爱怜,和睦。 ⑵反义:朝夕,往来,上下,左右,出入,长短,大小,光阴,乾坤,天地,矛盾,反正,彼此,深浅。

  18. 三、如何理解单音词连用和复音词 • 1.单音词连用误认为是复合词 • 时候:时候(时令气候)无爽。《与刘孝绰书》 • 其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黄琼传》 • 自己:孽自己(由自己)作。 《后汉书·党锢列传》。 • 指示:璧有瑕,请指示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因为: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琴琶行·序》 • 死亡: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 《汉书·韩王信传》。

  19. 2.复合词误拆为单音词 俊杰、豪杰,《孟子·公孙丑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三国志·诸葛亮传》:“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豪杰、俊杰都指才智出众的人。《说文解字》:“俊,才过千人也”,“杰,材过万人也。”《淮南子·泰族训》:“故智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豪,十人者谓之杰。”

  20. 二、复音词 • 古代单音词占优势,也有一定数量的复音词,《诗经》中已有不少的复音词,《尔雅·释训》中已收一百多个。古代复音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类。 • 一、单纯词 • 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组成的词,几个音节是一个语素,所以不能分开来讲。单纯词又分为叠音词和连绵词两类。

  21. (一)叠音词(重言词) 叠音词是为了象声绘景,特别强烈地表现一种逼真婉曲,跌宕起伏,声情并茂的感觉。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许多这样的叠音词,多见于《诗经》、《楚辞》等韵文作品,如:夭夭、菁菁、冉冉、嫋嫋、喈喈、坎坎、萧萧、飒飒等。后代最著名的是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2. 1.叠音词的特点 (1)多义性 一个叠音词具有多种意义。如“离离”一词光此用法就有十三种意思:盛多,浓密,旷远,明亮,清晰,隐约,若断若续,懒散,飘动,轻细,悲痛,独特貌等。 “稍稍”一词:《汉语大词典》十一种用法:逐渐,稍微、细微、纷纷等。

  23. (2)音乐性 表现在韵律和谐,悠扬悦耳,艺术性强。正如《文心雕龙·物色》所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即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嚖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

  24. (3)多形性 是说多个叠音词表现同一个意义。如:《说文解字》:“甡,众生并立之貌。”《诗·大雅·桑柔》:“甡甡其鹿。”传:“甡甡,众多也。”同例有: 侁侁:豺狼从目,往来侁侁些。 《楚辞·招魂》 駪駪: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诗经·小雅·皇皇者华》 莘莘:莘莘征夫。注:“莘莘,众多。”《国语·晋语》。 段玉裁注:“其字或作诜诜,或作侁侁,或作駪駪,或作莘莘;皆假借也。”共有四个叠音词形式,表现同一个意义。

  25. 2.叠音词的类别 (1)描绘形貌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青青子矜,悠悠我心。 《诗经·小雅·鹿鸣》 秩秩(水清貌)斯干,幽幽南山。 《诗经·小雅·斯干》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初定。 《孔雀东南飞》

  26. (2)描摹动作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诗经·邶风·谷风》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诗经·王风·黍离》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孔雀东南飞》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梦天阔。 柳永《雨霖铃》

  27. (3)摹拟声音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 《诗经·魏风·伐檀》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诗经·郑风·风雨》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诗经·小雅·鹿鸣》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诗经·小雅·伐木》 隐隐何(啊)甸甸。 《孔雀东南飞》

  28. (二)联绵词(连绵字) 连绵词都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虽然有两个以上的音节,但是一个语素,所以这些词也不能分开来训解。连绵词大都有双声、叠韵的关系。 联绵词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多见于《诗经》、《楚辞》等韵文作品。如:黾勉、邂逅、栗烈、窈窕、婆娑、缤纷、缱绻、滂沱等。

  29. 1.连绵词的类别、功用和特点 • (1)类别 • A.双声:参差,蜘蛛,玲珑,澎湃,硫磺,萧瑟,首鼠。 • B.迭韵:螳螂,妖娆,叮咛,逍遥,窈窕,绸缪,徘徊,蹉跎,仓皇,莽苍,冯陵。 • C.双声迭韵:辗转,缱绻,优游,燕婉,缤纷。 • D.非双声迭韵:芙蓉,鹦鹉,浩荡,颠沛,狼藉,郁陶,扶遥,葡萄,跋扈,滂沱,寂寞,铿锵。

  30. (2)功用 A.描绘形貌:觳觫,憔悴,胡卢(掩口胡卢而笑),崔嵬,须臾等。 B.描摹动作:踟蹰,容与,犹豫,辗转,徘徊,望洋,匍匐等。 C.摹拟声音:觱发,窸窣(象声词,形容摩擦等轻微细小的声音,亦作“窸窸窣窣”。)叮当,呕哑(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阿房宫赋》。

  31. (3)特点 ①整体性。 王引之说:“大抵双声叠韵之字,其义即存乎声,求诸其声则得,求诸其文则惑矣。”其父王念孙也在《广雅疏证·卷六》中“踌躇,犹豫也”后疏证说:“夫双声之字,本因声以见义,不求诸声而求诸字,固宜其说之多凿也。”又在《读书杂记·卷十六》连语说:“凡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说者望文生义,往往穿凿而失其本指。……凡若此者,皆取同义之字而强为区别,求之愈深,失之愈远。所谓大道以多歧亡羊者也。”

  32. ②多形性。 “首鼠”,亦作“首施”,踌躇,进退不定,首尾两端也是瞻前顾后,迟疑不决的意思。朱起凤(1874—1948)浙江海宁人,著《辞通》。《自序》:一卷中有“征用首施两端者,以为笔误,辄代更正之。合院大哗,贻书谩骂,乃知事出范史,并以知前此之读书为太疏略也,嗣是用古人札记法,目有所见,辄随手写录,阅时既久,积帙遂多。”发奋自励,花了三十多年时间编了一部专收联绵词各种不同形体的辞典——《辞通》。刘大白《辞通训》:“首鼠是踌躇的迭韵转变字。”切中要害。

  33. 民国时的符定一,编《联绵字典》四本。前有手稿等身的照片,又曰“等身辞典。”《凡例》中说:“委蛇八十三形,音同而义相迩;崔嵬十有五体,音近而义无殊。”八十三形中的三十多形是对的,“委迟,逶随,逶陀,遗蛇,威夷,……”民国时的符定一,编《联绵字典》四本。前有手稿等身的照片,又曰“等身辞典。”《凡例》中说:“委蛇八十三形,音同而义相迩;崔嵬十有五体,音近而义无殊。”八十三形中的三十多形是对的,“委迟,逶随,逶陀,遗蛇,威夷,……” 另如徘徊有:方皇、旁皇、傍徨、彷徨、盘桓、磐桓、裴回、泮涣、盘旋等形体。 疙瘩:疙疸、圪塔、圪垯、纥繨等形体。这是连绵词的多形性。

  34. ③多义性。 连绵词既可描绘动作,又可描绘形貌,往往一词多义。如: 颉颃:亦作“頡亢”。鸟上下翻飞貌。语本《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頡之頏之。”如张衡《归田赋》:“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形容上下不定,变幻莫测。杨雄《解嘲》:“邹衍以颉颃而取世资。”又表不相上下,相抗衡之义。《晋书·文苑传·序》:“藩夏连辉,颉颃名辈。”

  35. 逶迤:《汉语大词典第十册》共九个义项,均联绵词(P977)逶迤:《汉语大词典第十册》共九个义项,均联绵词(P977) 委蛇:《汉语大词典第四册》,A.绵延屈曲貌。B.曲折行进貌。C.迂远貌。D.雍容自得貌.E.随顺、顺应貌。(P328) 彷徨:《汉语大词典第三册》,A.游移不定貌。B.盘旋貌。C.优悠自得。D.坐立不安。E.犹豫不决。(P928) 疙瘩:A.病块。B.块状的。C.思想问题。D.量词。E.不通畅。F.麻烦,别扭。

  36. ④互换性。 连绵词的两个字次序可以互换。例如: 胡卢——卢胡: 胡卢《汉语大词典》:“喉间的笑声。”陆游《书感》诗:“成败只堪三太息,是非经付一胡卢。”《聊斋志异·促织》:“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卢胡《后汉书·应劭传》:“宋愚夫亦宝燕石,缇褶十重。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胡应麟《诗菽·唐下》:“数诗浅俗鄙夷,即与所讥不类,宁免大雅卢胡。”

  37. 二、合成词 • 合成词是由几个语素联合构成的,从语素意义的虚实来说,分为两类:一是由几个实语素合成;如:人民,文章,风流,国家,社稷,翱翔等。二是由实语素和虚语素合成;如:阿爷,燕子,所见,老者等。

  38. 1.并列(联合式) • 名词:夙夜,天地,夫妇,旦夕,朝暮,阴阳,爪牙,社稷,人民,朋友,宾客,庠序,刀俎,陶冶,模范,泰斗,钟鼓,鹰隼,蒹葭,江河,鼎鼐。 • 动词:安危,得失,往来,兴衰,经营,饥馑,斟酌,琢磨,鱼肉,跋涉。 • 形容词:艰难,轻易。

  39. 2.偏正(主从)式 • 男子,农夫,公子,王孙,美人,百姓,黄泉,胡马,越鸟,宰夫,膳夫,太子,世子,天子,夫子,君子,殿下,陛下,阁下,膝下,足下,蛾眉,布衣,昊天,仲春,走狗,兵法,经书,诸侯,上帝,北斗,硕鼠,东土,秋波,虎踞,龙盘,玉貌,百工,彤管,伊人,染人,巨擘。

  40. 3.主谓式 • 冬至,耳顺,瓦全,月食、狼顾,鱼贯,霜降,日出,日入,地震、虎啸猿啼、水清河晏,电闪雷鸣、窗明几净,日升月落,魂飞胆丧、天塌地陷。

  41. 4.述宾式 将军,执事,牵牛,当道,束发,稽首,集事,冲天、惊人,破釜沉舟。

  42. 5.补充式 • 这种补充式词汇产生于汉、扩展于南北朝,普通应用于唐。如: • 战胜:《孙子·虚实》:“故其战胜不復,而应形于无穷。” • 战败:《战国策·魏策》:“梁君田侯恐其至而战败也,悉起兵从之,大败赵氏。” • 击灭:《史记·秦始皇本纪》:“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 • 袭破:《史记·高祖本纪》:“韩信用蒯通计,遂袭破齐”。又作:袭杀,袭夺。

  43. 6.附加式 • 前缀:阿母,有夏,其雱,于归, • 有阿, 其姝,有沃,斯怒。 • 后缀:燕尔,晏如,沃若,愕然, • 学子,俄而,既而,倏尔, • 忽然,猛然,突然,戛然, • 今者,昔者,前者,曩者。

  44. 三、偏义复词 • 还有一种词,从形式上看是合成词,由两个语素构成,但只有一个语素起作用,另一个语素无义,只起一个陪衬的作用。这种词可看成是偏义合成词,王力先生叫“偏义复词”。

  45. 1.偏义复词的种类 • (1)由意义相对相反的单音词语素组成。 • 人者,爪牙不足以供守卫,肌肤不足以自捍御,趋走不足以逃利害,无羽毛以御寒暑。 《列子·杨朱》 •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贾谊《论积贮疏》) •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孔雀东南飞》 •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 •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杜甫《石壕吏》)

  46. (2)由意义有关联的两个单音语素组成,如:(2)由意义有关联的两个单音语素组成,如: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易·系辞》 大夫不得造车马。 《礼记·王藻》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墨子·非攻》(园:菜,圃:树。) 禽兽负恩如是。 《中山狼传》

  47. 2.偏义词与词汇历史发展的关系 偏义词的形成是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汉语词语音化的倾向。 (1)联合词组的词化现象。 宇宙:《淮南子·原道训》:“横四维而含阴阳,紘宇宙而章三光。”高诱 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 “宇”代表上下四方,即所有的空间;“宙”代表古往今来,即所有的时间。又发展为: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就属于偏义复词。

  48. (2)复合词词义演变。 与某些词义的缩小、转移有关。 如人物:“物”原来也指人,如成语“待人接物”。《文选·何晏〈景福殿赋〉》:“远则袭阴阳之自然,近则本人物之至情。”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毛泽东《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9. 禽兽: 本是鸟类和兽类的统称。《孟子·滕文公上》:“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穀不登,禽兽偪人。”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后发展称兽类。《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汉书·江都易王刘非传》:“建欲令人与禽兽交而生子,彊令宫人臝而四据,与羝羊及狗交。”

  50. (3)由单音词临时组合而凝固成偏义词 是为凑字足句或因此及彼的连文而及。 如:车马,轩冕,风雨。 现代汉语中的偏义复词:国家,窗户,人物,兄弟,妻子,质量,忘记,好歹,干净,是非,甘苦,安危,死活,利害,动静,睡觉,沐浴,世界,宇宙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