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5

第十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第十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经济增长的类型与原因 经济增长对生产的影响 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贸易发展战略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贸易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原因与类型. 经济增长的内涵 经济增长的概念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的原因 要素积累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的类型 平衡增长 不平衡增长. 一、经济增长的内涵. (一)经济增长的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如果考虑到人口增加和价格的变动情况,经济增长还应包括人均福利的增长。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十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 经济增长的类型与原因 • 经济增长对生产的影响 • 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贸易发展战略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 贸易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

  2.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原因与类型 • 经济增长的内涵 • 经济增长的概念 •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 经济增长的原因 • 要素积累 • 技术进步 • 经济增长的类型 • 平衡增长 • 不平衡增长

  3. 一、经济增长的内涵 (一)经济增长的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如果考虑到人口增加和价格的变动情况,经济增长还应包括人均福利的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S•库兹涅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4. 经济增长的6个特征: • 产量增长率、人口增长率、人均产量增长率都相当高; • 生产率增长率高; • 经济结构的变革速度提高; • 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结构迅速改革; • 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 • 世界增长是不平衡的。

  5.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一般说来是一个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从广泛的意义说,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总之,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

  6. 二、经济增长的原因 (一)要素积累 当技术条件既定时,显然投入更多的要素可以带来更多的产出,所以要素积累是引起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从要素积累过程来看,劳动力的积累主要受一国人口自然增长、劳动力参与率提高和外来移民因素的影响,而资本存量的增长主要依靠本国投资的增加和外来资本的注入。

  7. (二)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意味着投入产出模型的改变,它使等量的投入能实现更大的产出,生产要素由此得到节约。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认为技术进步可分为三种: 中性技术进步(neutral technical progress)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capital-saving technical progress)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labor-saving technical progress)

  8. 三、经济增长的类型 (一)平衡增长 平衡增长是指劳动和资本增长比率相同,生产可能性曲线将按两要素的增长比率同时向两个方向外移。结果,新旧两条曲线(要素增长前后)与任何源于原点的射线相交时,两个交点的斜率相等。图13-1A表明了A国生产要素平衡增长的情况。

  9. Y 140 70 60 A B’ 40 B 20 50 130 140 260 280 X 平衡增长 图13-1A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A国劳动和资本要素都增长1倍时,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以相同的比例向外平移

  10. (二)不平衡增长 不平衡增长是指劳动力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以不同的比率增长。这里为简化只讨论一种要素增长而另一种要素不变的情形,如图13-1B所示。

  11. Y 130 80 70 A B 140 150 X 不平衡增长 图13-1B当只有劳动增加一倍时,X(劳动密集型产品)比Y增加的多(但是不到一倍)。同样,当仅资本加倍时,Y的增长大于X的增长,但也不到一倍(见虚线)。

  12. 第二节 经济增长对生产的影响 • 要素积累对生产的影响——雷布津斯基定理 • 技术进步对生产的影响

  13. 一、要素积累对生产的影响——雷布津斯基定理 • 1955年雷布津斯基提出雷布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 在要素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增加而另一种要素的数量保持不变,会导致密集使用前者进行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而密集使用后者进行生产的产品数量减少。如图13-2。

  14. Y 80 70 60 A PB=1 PM=PB=1 B M 20 10 0 50 130 Y 270 X 雷布津斯基定理 图13-2 仅劳动要素增长时的雷布津斯基定理

  15. 二、技术进步对生产的影响 • 随着生产要素的增长,所有类型的技术进步都使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外移的类型和程度取决于技术进步的类型和速度,这里仅讨论中性的技术进步。 图13-3显示了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技术进步发生前的情形,以及仅在X生产中或仅在Y生产中(虚线)劳动和资本效率增加一倍后的情形。

  16. Y 140 70 A A’ B B’ 0 50 100 140 260 280 X 技术进步对生产的影响 A国技术进步前后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技术进步仅在X和仅在Y的生产中发生的情况。 图13-3 中性技术进步

  17. 第三节 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经济增长对贸易量的影响 • 经济增长的生产效应 • 经济增长的消费效应 • 经济增长的贸易量效应 • 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和福利的影响 • 小国情况 • 大国情况 • 技术进步、贸易与福利 • 两国的情形

  18. 一、经济增长对贸易量的影响 • 贸易量是一国的生产量与消费量之差,而经济增长体现为一国生产能力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后者又会导致该国产品需求发生变化。 因此,经济增长的贸易量效应是由经济增长对生产量和消费量的综合影响效应构成的。下面在假定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对经济增长的生产效应、消费效应和贸易量效应加以分析。

  19. (一)经济增长的生产效应 假设:A国只有两个部门:出口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部门X和进口品(资本密集型产品)竞争部门Y。 令ε=(△Y/Y)/(△NI/NI)(其中:NI为国民收入)。ε表示本国可进口产品供给的收入弹性。其含义为经济增长使国民收入增加,这种增加会使可进口产品的国内产值有什么变化。如图13-4和表13-1所示:

  20. Y A2 M S2 P2 A1 N S1 P1 O S1 B1 S2 B2 X 经济增长的生产效应 ε=1中性增长 ε>1超逆贸易 ε>1逆贸易 0<ε<1顺贸易 ε<0 超顺贸易 图13-4 经济增长的生产效应

  21. 经济增长的生产效应 表 13-1 经济增长的生产效应

  22. (二)经济增长的消费效应 假设:A国只有两个部门:出口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部门X和进口品(资本密集型产品)竞争部门Y。 令η=(△Y/Y)/(△NI/NI)(其中:NI为国民收入)。η表示本国可进口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其含义为经济增长使国民收入增加,这种增加会使可进口产品的消费量有什么变化。

  23. Y A2 E C2 U2 A1 C1 Y1 F U1 O X1 B1 B2 X 经济增长的消费效应 η=1中性增长 η>1超顺贸易 η>1顺贸易 0≤η<1逆贸易 η<0超逆贸易 图13-5 经济增长的消费效应

  24. 经济增长的消费效应 表 13-1 经济增长的消费效应

  25. (三)经济增长的贸易量效应 对一国而言,贸易量的实际增长取决于生产和消费的纯效应。 如果生产和消费都是贸易促进型的,贸易量的扩张比例要大于产出增长的比例。 如果生产和消费都是反贸易的,则贸易量的扩张比例要小于产出增长的比例,甚至有可能出现贸易量的下降。

  26. 如果生产是贸易促进型的,而消费是反贸易型的(或者两者相反),这时,贸易量取决于两种相反效应的对比。如果生产和消费都是中性的,贸易和生产会同比例扩张。如果生产是贸易促进型的,而消费是反贸易型的(或者两者相反),这时,贸易量取决于两种相反效应的对比。如果生产和消费都是中性的,贸易和生产会同比例扩张。 在以下推导中,仍然假设X为可出口产品,Y为可进口产品。如图13-6-1、图13-6-2和表13-3。

  27. Y C‘ D‘ A‘ C Q‘ B‘ A Q O B D X 中性贸易效果 图13-6-1中性贸易效果

  28. Y W V C‘ C“ D C Q“ A‘ Q‘ U1 A Q R O X 经济增长贸易效果 图13-6-2 经济增长贸易效果

  29. 经济增长的贸易效应 表 13-3 经济增长的贸易效应

  30. 二、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和福利的影响 一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会影响贸易量,而且如果该国是贸易大国,则经济增长还会影响其贸易条件,而贸易条件的变化可能进一步影响该国的贸易利益。 对于小国来说,由于其进口难以影响国际价格,通常都是国际价格的接受者,因此小国贸易利益的分析与大国不同。

  31. (一)小国情况 小国是指一个国家小到不能影响它的贸易商品价格,这样,该国的贸易条件将保持不变。如图13-7A和图13-7B所示。

  32. Y E’’ Z 160 Ⅶ Ⅲ E’ E 80 70 PM=PB=1 B 20 M PB=1 10 0 70 120 130 220 270 X 小国情况 劳动增加一倍后,A国以PM=PB=1的价格用150X交换150Y,达到无差异曲线Ⅶ的水平。由于劳动加倍而消费的增加低于一倍(比较Z点与E点),A国的社会福利下降了。 图13-7A 要素增长、贸易与福利:小国情况

  33. A国* Y 150 Z PM=PB=1 A国 60 E 0 60 150 X 小国情况(提供曲线) 要素增长前,A国以Px/Py=PB=1的价格用60X交换60Y。要素增长后,A国以Px/Py=PB=1的价格,用150X交换150Y。 13-7B 要素增长、贸易与福利:小国情况

  34. (二)大国情况 1、增长与国家的贸易条件和福利 如果不考虑增长的原因和类型,只要增长在不变条件下增加国家的贸易量,那么它会使贸易条件恶化。反之,在不变价格下,增长减少国家的贸易量,则贸易条件会改善。这就是经济增长的贸易条件效应(terms-of-trade effect)。 福利效应(wealth effect)是指增长改变了每一个工人或每人的人均产出量。

  35. 经济增长对国家福利的效应取决于其对贸易条件效应和福利效应的净效益。如果两者之和为正,则该国净福利增加;如果增长和贸易条件都不尽如人意,国家的福利无疑会减少;如果福利效应和贸易条件效应两者变动方向相反,那么国家的福利由两种相反力量的相对强度决定是恶化、改善或保持不变。经济增长对国家福利的效应取决于其对贸易条件效应和福利效应的净效益。如果两者之和为正,则该国净福利增加;如果增长和贸易条件都不尽如人意,国家的福利无疑会减少;如果福利效应和贸易条件效应两者变动方向相反,那么国家的福利由两种相反力量的相对强度决定是恶化、改善或保持不变。

  36. Y Ⅶ Z 160 Ⅳ T 100 PM=PB=1 Ⅲ E 80 70 30 PN=1/2 N B PB=1 20 M 10 0 70 100 130 240 270 X 120 大国情况 假设A国是大国,伴随着经济增长和贸易,贸易条件从PM=PB=1恶化到PN =1/2时,A国的产量由N点确定,消费由无差异曲线Ⅳ上的T点确定。与小国的情况相比,A国的福利下降得更多。 图13-8A 要素增长、贸易与福利:大国情况

  37. A国* PM=PB=1 Y 150 Z PN=1/2 A国 T 70 B国 E 60 0 60 140 150 X 大国情况(提供曲线) 图13-8B 要素增长、贸易与福利:大国情况

  38. 2、不幸的增长 不幸的增长指大国经济增长引起贸易条件下降很多,以至社会福利下降程度远高于人均产量增加对社会福利的改善程度,从而使国家福利出现净下降。 不幸的增长可能由一国生产要素的增长引起,也可能由于技术进步,图13-9解释了劳动要素增长所导致的不幸的增长。

  39. Y Ⅲ Ⅱ E 80 70 G C 50 PC=1/5 20 B PB=1 B’ 0 60 70 130 140 160 280 X 不幸的增长 劳动要素的增长使A国贸易条件恶化。A国经过交换,消费点为G,位于更低的无差异曲线Ⅱ上,尽管A国出口商品数量增加,但净福利水平下降。 图13-9 不幸的增长

  40. 不幸的增长更有可能在A国的下述情况下发生:不幸的增长更有可能在A国的下述情况下发生: • 增长使A国的出口在贸易条件不变下大大增加 • A国是大国,出口增加过大会导致贸易条件恶化 • 世界上其他国家对A国出口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非常低,因而A国的贸易条件会大大恶化 • A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很强,以至于贸易条件的恶化将引起国家福利的减少

  41. 3、有助于经济增长与贸易的图示 现在分析当A国仅资本(稀有要素)增加一倍,因而福利效应使国家福利增加的情况。如图13-10A和图13-10B所示。

  42. Y 130 U 120 Ⅴ Ⅲ Ⅵ E W 105 R 90 S 80 70 PB=1 PR=PB=1 PS=2 20 B 95 110 130 0 120 70 100 150 X 有助于经济增长与贸易的图示 图13-10A显示了A国在经济增长前及仅资本倍增后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在PB=1的不变相对价格下,A国生产点为R(110X,105Y),消费点为U点,位于无差异曲线Ⅴ上。由于劳动和人口未变,A国的福利增加。 图13-10A 增长改进了A国的贸易条件和福利

  43. PS=2 A国 Y PM=PB=1 A国’ B国 60 E 50 W 40 30 20 U 10 0 10 20 30 40 50 60 X 有助于经济增长与贸易的图示 图13-10B用提供曲线表明了当A国自身的贸易条件受影响和不受影响时,这种类型的增长对贸易量和贸易条件的影响。例如,因为在价格不变时A国的贸易量减少,因此A国的贸易条件从PR=PB=1改善为PS=2。此时,A国的生产点为S(120X,90Y),消费点为无差异曲线Ⅵ上的W点。这样,由于财富和贸易条件两种效应的结果,一国的福利有所增加。 图13-10B 增长改进了A国的贸易条件和福利

  44. 三、技术进步、贸易与福利 (一)两种商品均发生同等程度的中性技术进步 • 在两种商品都发生同等程度的技术进步时,会使两种商品生产在相对价格不变条件下以相同的比例增长。这时,如果每种商品的消费也成比率增长,那么贸易量会在不变的条件下,也以不变的比例增加; 若可进口商品消费增加的比例超过可出口商品消费增加的比例,则贸易量增加的比率会比生产增长的比率更高,因为可进口商品消费的较快增加促进了贸易; 反之,若可进口商品消费增加的比例小于可出口商品消费增加的比例,则贸易量增长的比率会低于生产增长的比率。然后,无论贸易量如何,代表性公民的福利也会在劳动和人口不变,贸易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长,因为生产和消费都较以前增加

  45. (二)可出口商品发生中性技术进步 • 如果仅在可出口商品的生产中发生了中性技术进步,会促使贸易量的增加。 例如,若A国仅在商品X的生产中发生中性技术进步,生产可能性曲线会仅沿X轴扩张(如图13-3所示)。在贸易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国X的产量将比图13-7A中所示增加更多,同时商品Y的产量下降。A国将达到比Ⅶ更高水平的无差异曲线,并且贸易量也比图13-8A中增长更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口和劳动不变的情况下,代表性公民的福利提高了(与图13-8A中仅劳动增加的情况相反)。

  46. (三)可进口商品发生中性技术进步 • 如果仅在可进口商品Y中发生中性技术进步,生产可能性曲线会仅沿Y轴扩张(如图13-3中虚线)如果贸易条件、偏好、劳动力数量都保持不变,贸易量将下降,但国家福利增加。 当两种商品的生产中发生不同程度的中性技术进步时,会引起贸易量的升或降,但福利却总是增加的。通常非中性技术进步也是如此。总之,对小国而言,由于贸易条件不发生变化,无论发生何种类型的技术进步总是会增加小国的社会福利。

  47. 四、两国的情形 (一)发生在两国的经济增长和贸易 如图13-11,假定A、B两国均为大国且两国需求偏好稳定,增长前两国的提供曲线分别为“1”和“2”,A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X,B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

  48. 1* PB=1 Y 1 150 E6 2* E3 140 1’ E9 70 2 E2 E1 60 E4 2’ E8 15 E5 E7 0 15 60 70 140 150 X 发生在两国的经济增长和贸易 图13-11 发生在两国的经济增长和贸易

  49. 若仅A国劳动力增长,则A国提供曲线由1转到1*,均衡点为E2。此时,A国贸易量增加,A国条件恶化,B国贸易条件改善。若仅A国劳动力增长,则A国提供曲线由1转到1*,均衡点为E2。此时,A国贸易量增加,A国条件恶化,B国贸易条件改善。 • 若仅B国资本增长,则B国提供曲线由2转到2*,均衡点为E3。此时,B国贸易量增加,B国条件恶化,A国贸易条件改善。 • 若仅A国资本增长,则A国提供曲线由1转到1’,均衡点为E4。此时,A国贸易量减少,A国条件改善,B国贸易条件恶化。 • 若仅B国劳动力增长,则B国提供曲线由2转到2’,均衡点为E5。此时,B国贸易量减少,B国条件改善,A国贸易条件恶化。 • 若A国劳动力增长,B国资本增长,则A国提供曲线由1转到1*,B国提供曲线由2转到2*,均衡点为E6。此时,贸易量扩大,但两国的贸易条件不变,仍为1。

  50. 若A国资本增长,B国劳动力增长,则A国提供曲线由1转到1’,B国提供曲线由2转到2’,均衡点为E7。此时,贸易量减少,但两国的贸易条件不变,仍为1。若A国资本增长,B国劳动力增长,则A国提供曲线由1转到1’,B国提供曲线由2转到2’,均衡点为E7。此时,贸易量减少,但两国的贸易条件不变,仍为1。 • 若A、B两国都发生劳动力增长,则A国提供曲线由1转到1*,B国提供曲线由2转到2’,均衡点为E8。此时,A国条件恶化,B国贸易条件改善,贸易量由两国劳动力的相对增长比率决定。 • 若A、B两国都发生资本增长,则A国提供曲线由1转到1’,B国提供曲线由2转到2*,均衡点为E9。此时,A国条件改善,B国贸易条件恶化,贸易量由两国资本的相对增长比率决定。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