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自殺防治

自殺防治. 演講人:許文耀. 從 1970 至 1980 初的研究中,我們發現到無望感與自殺意圖的關聯性比憂鬱症來得顯著,此種結果亦可在具自殺意念者( Bedrosian & Beck, 1979; Wetzel, Margulies, Davis, & Karan, 1980 )及自殺企圖者( Beck, Kovacs, & Weissman, 1975; Weissman, Beck, & Kovacs, 1979 )身上得知。

annis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自殺防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自殺防治 演講人:許文耀

  2. 從1970至1980初的研究中,我們發現到無望感與自殺意圖的關聯性比憂鬱症來得顯著,此種結果亦可在具自殺意念者(Bedrosian & Beck, 1979; Wetzel, Margulies, Davis, & Karan, 1980)及自殺企圖者(Beck, Kovacs, & Weissman, 1975; Weissman, Beck, & Kovacs, 1979)身上得知。 過去研究也發現,無望感是調節憂鬱症與自殺意圖的主要因素之一(Dixon, Heppener, & Anderson, 1991; Rudd, Rajab, & Dahm, 1994)。

  3. MacLeod等人(1993)比較了自殺企圖者與控制組在未來導向思考(future-directed thinking)的差異,他們要求受試去想未來最想發生及最不想發生的事,未來的時間由一天至10年後,研究者測量受試回答的流暢度(fluency)。結果發現自殺企圖組相對於控制組,其差異表現乃在無法想像未來會有何正向結果的發生,但在預期未來會有負向結果的表現上,二組無顯著差異。此種結果不受未來時間的不同所影響。

  4. MacLeod與Tarbuck(1994)驗證上述研究之可信度,結果發現自殺企圖組判斷未來負向結果發生的機率高於正向結果,但與對照組的差異是顯現在未來正向結果發生的機率偏低。

  5. MacLeod, Pankhania, Lee, & Mitchell(1997)的研究結果也支持自殺企圖者乃因無法產生正向經驗而具有自殺行為,但不受負向預期之影響,此結果並不因自殺企圖者的憂鬱之高低而有所差異,換言之,自殺企圖者缺乏正向結果的預期並非憂鬱所致。

  6. 綜合來說,無望感中的對未來負向期待成分的增加,或是對未來正向期待成分的減少,究竟何者才是影響自殺行為的因素?此課題值得進一步的探索。若個體是因為對未來的負向期待增加而提高自殺危險性,那這樣的結果可依循過去探討憂鬱症不良認知功能的角度,來處治具有自殺行為的個案;若個體是因為減少對未來的正向期待而產生更多的自殺危險性,那在治療上的意涵會是,除了降低其不良的認知型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增加具自殺意圖者的實踐力,亦即加強其問題解決能力來降低其自殺危險性。

  7. Williams與Pollock(2000, 2002)則認為缺乏對未來正向事件的參與或期待,是產生個體感到無望的心理機制。

  8. (1)資源流失調查表 採用Freedy, Shaw, Jarrell, & Masters(1992)依據COR理論所編製的54個題項 ,「1」表示「完全不流失」,「4」表示「完全流失」,因此在此調查表中,分數愈高代表資源流失程度愈大 取出三個因素:「個人資源」、「能量資源」及「家庭資源」,α各為.95,.90及.85,總解釋變異量為56.75% *「個人資源」 :「希望」、「得到他人喜愛」、「感覺自己能夠完成目標」、「自己能夠掌握自己的生活」等 *「能量資源」:「多餘的金錢」、「財務穩定度」、「足夠的收入」等有關個人財源或經濟資源等內容; *「家庭資源」:「孩子的健康」、「良好的婚姻狀態」、「與孩子的親密關係」、「與家人共處的時間」等

  9. (2)控制調節問卷 採用Peng與Lachman(1994)所發展的控制策略量表及Holahan與Moos(1987)發展的逃避策略題項,當為控制調節的測量內容。 本研究對控制調節問卷進行因素分析,其方法與資源流失調查表的因素分析方法相同,經由陡坡檢定可取出三個因素,分別命名為「控制」、「逃避」及「降低抱負水準」,內部一致性係數值名為.90,.78,及.71,總解釋變異量為53.55%。 三個因素的內容來看,原先控制策略量表的初級控制及次級控制中的正向再釋合為一個因素,而降低抱負水準獨立成一個因素,逃避因素的題項則與原先的逃避策略內容是相同的。

  10. (3)無望感量表 取出兩個因素,分別命名為「對未來的負向觀」及「對未來的正向觀」,內部一致性係數值分別為.92及.86,其總解釋變異量為57.61%。

  11. (4)自殺危險程度量表 採用許文耀與鍾瑞玫(1997)整理有關自殺危險內容所編之量表,內容包括死亡意念、死亡動機、先前的自殺企圖,自殺計劃與臨終安排等,共24題。本研究僅選取該量表有關自殺意念及自殺計畫的題項(共10題)來指稱自殺危險性。對此10題進行因素分析之後,可取出一個因素,其解釋變異量為58.6%,內部一致性係數值為.91。

More Related